《乱唐》第一千五十三章:面见圣天子

    老宗正卿、陈留王李素杰血溅十王宅的变故秦晋严庄知道的还要早,在第一时间带着人赶往十王宅,所以当严庄带着人赶往城北神武军帅堂时便扑了空。

    严庄呆愣愣的看着帅堂辕门站立了片刻,整个人顿时便像秋后的菜叶一样,变得萎顿了。他知道,这一回差事算彻底办砸了,本来只是个十分简单的牵宅事务,居然把宗正卿李素杰给逼死了,如此一来演变成了宗族不满的爆发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给神武军和秦晋带来数不清的麻烦。

    定了定神,严庄刚要赶去十王宅,却瞧见几名军吏满身风尘的骑马过来,他认得,这是专门传递军报的,只看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的模样能猜得出来,是经过了长途跋涉的。

    “敢问,诸位来自何方”

    严庄知道,军吏们传送的军报不可能告知他,甚至连军吏也不知道军报的具体内容,但只要得知他们从何处来,便可以大致推断出所涉军务的来龙去脉。

    在他看来,这几名风尘仆仆的军吏十有七八来自于河北,于是便表明身份,询问了几句,可他们一张嘴说话,便证明他猜错了。

    “回大尹话,俺们自河西而来,有紧急军务呈报秦大夫!”

    这些人说话都是标准的长安口音,显而易见,应是与神武军有关的。

    “诸位隶属于哪位大吏”

    “巡抚河西陇右苗抚君!”

    “苗抚君”

    巡抚还是个新生的使职,严庄对此还很陌生,同时也反应了一下这个姓苗的究竟是何方神圣,与秦晋究竟是敌是友。但他马记了起来,在洛阳时曾看了朝廷的邸报,得知一个叫苗晋卿的人出任了巡抚河西、陇右、朔方三道这样的使职。

    仅从表面理解,巡抚的使职权力甚至要远远大于节度使,但细细品味其描述,却发现这只是个表面权力十分大的监察官。若要和昔日十分显赫的节度使相,只是监察的范围扩大了,权力并没有想象的大。

    不过,,即便巡抚只是个负责监察的使职,仍旧在很大程度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使之不能再一言而决。秦晋的这种制衡之法,相对而言还是很温和的,又是结合了朝野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布置。

    如河西,如果仅仅是节度使坐镇,此时一旦出了意外,消息传递怕是要阻滞了。这其也许有战事乱局的原因,也许有着人心向背的原因,可朝廷新任命的巡抚都是心向秦晋的,所以由这位苗抚君送回来的消息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经过初时的慌乱,严庄此时的心境已经平复,他猜得出来河西送回来的这份军报一定不是好消息,长安刚刚发生了血溅十王宅这样的恶**件,这对神武军和秦晋而言绝对是祸不单行。

    “听说苗抚君不是在灵武坐镇吗如何又去了河西”

    那几位军吏对严庄这位京兆尹很是尊重,几乎有问必答,与之对答的是其一位领头模样的人。

    “苗抚君坐镇灵武半载有余,一月前得知河西有乱事发生,便由灵武转往张掖,按照时间估算,现在应该已经抵达张掖了!”

    严庄心头一动,原来这几位军吏赶回长安时,苗晋卿还未抵达张掖,那么他们带回来的消息应该还不是河西的第一手消息。

    “敢问大尹,秦大夫既然不在帅堂,此时又在何处末将等有紧急军务禀报,耽搁不得!”

    那几个军吏已经得知了秦晋不在营,便向严庄问道。

    “十王宅那里出了一些变故,秦大夫赶去处理,诸位不妨与老夫一同前去!”

    河西的各种细节,严庄识趣的没有发问,仅从极为军吏既疲惫又忧虑的脸也能揣测得到大致不会是好消息。

    骑马赶往十王宅的路,严庄还是没忍住,状若随口问了一句:

    “不知安西的情况如何了。”

    “大尹有所不知,河西的纷乱,与安西有很大关联,在苗抚君翻越祁连山以前,已经有确切的消息送回来,敦煌郡已经陷于贼手!”

    “敦煌郡丢了贼是何人”

    正说话间,前方有快马疾驰而来,严庄闻之面色陡变,按照律令长安城内是不允许驰马的,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果然不出严庄的预感,飞驰的骑士在他们前面骤然驻马。

    “前面可是京兆府严大尹”

    “正是老夫!”

    “是便好了,秦大夫有令,京兆府不良帅立刻出动,捕拿刺杀陈留王的凶徒!”

    “甚,刺杀”

    严庄彻底傻眼了,据元一枕所说不是陈留王李素杰在府门外饮剑自戮了吗怎么现在又弄出了个凶徒刺杀

    “严大尹别愣着,尽快捕拿凶徒吧,秦大夫说了,不必急着去十王宅了!”

    “是,是,严某明白!”

    严庄额头的汗淌了下来,他不知道秦晋在这段时间里都做了些什么。但是,一场即将爆发的危机似乎已经被控制住了。

    由此,严庄与那几名河西军吏便分道扬镳。

    秦晋见到那几名河西军吏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因为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