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朝廷高层近段时间,正在为美、日两国的无理取闹烦心呢驻奥匈帝国大使的汇报材料就到了,大清朝廷大臣们传阅一遍后一扫阴霾,谈笑风声起来。
要是奥匈帝国的总指挥是别人,那大清朝廷还会思虑三分,但来的是那个对大清帝国最友好的大公父子,大清帝国的老朋友,那所有的不愉快都不会发生了,二对二,那我还怕你日本个毛线啊。
奥匈帝国计划将要派来的军队,规模虽不大,但绝对是世界上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重炮师参加过与奥斯曼帝国的会战,装甲实验师参加过镇压葡萄牙殖民地的战争,把美国、法**队收拾的够呛。
海军更是派出了一半最先进的各型战舰,其中:万吨战列舰1艘,7500吨装甲巡洋舰2艘,5200吨装甲巡洋舰1艘,普通巡洋舰1艘,驱逐舰5艘,补给船、运输船等数十艘。
美、日两国挑事的起因是1894年,朝鲜半岛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准备不足之下,匆忙前往镇压,反而被叛军打的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大清帝国乞援。
大清帝国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帮助小弟责无旁贷啊,两个驻扎大清东北的新军师团的3万精锐部队,带着练兵的目的,轻轻松松镇压了东学党起义,杀的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啊。
其间更俘虏了朝鲜叛军、惹事闹事者数万人,打包卖给了一些外国矿业公司,大清帝国从中小赚了一笔。
而日本高层呢在俄国被收拾的遍体鳞伤,政府财政枯竭,急需找到缓解国内矛盾的法子和新财源,否则日本政府就等着垮台、被列强接收关税等吧。
美国也不想看到这个小弟彻底沦陷,虽在贷款上,大力帮助。可明显不够啊,这些钱可是大多来自资本家们,要连本带利息归还的,所以只能帮着想办法。
欧洲国家肯定不敢惹;中、南美地区那是美国人心中的自留地,不会给;澳洲那是大英帝国、西班牙等国的地盘,不好招惹;也就只能打亚洲独立国家的主意了。
本来他们的目标是暹罗(现在的泰国、老挝、柬埔寨),边上的英国势力可能会不高兴,可最起码能抢劫一大笔财富,和瓜分一块地盘,毕竟那的寺庙和大地主富的流油啊。
可这时,沙俄代表主动找上门来,想一起联手瓜分大清帝国的东北等地。
原来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满清政府比日本军队更好欺负,他的祖父时期,俄国从大清帝国获得了巨额财富和广袤的土地,他也想复制那些荣耀。
何况他现在想修建圣彼得堡到远东地区的铁路,这需要海量的资金。加上国内的各地建设需求,沙皇很快感觉到钱不够用啊。
而随着沙俄政府跟法国关系的恶化,短期内要想有所作为,只有打劫来的快啊,国内控制的地盘已经打劫完了,筹够了一大半款项,现在当然得去国外打劫了。
打劫目标,当然找好欺负又有钱的了。而在俄国人心里,大清帝国就是肥肥的肥羊。
虽然有消息说,大清帝国跟奥匈帝国、德国、英国的关系不错,但俄国认为三国最多就是卖点军火,不信这三个国家会出兵帮忙。大英帝国的尿性全世界都知道的啊。
美国政府的代表皱眉啊,大清帝国可不是那么好拿下的,标准的地广人多啊。膏腴地区要么被欧洲国家保护着,要么在心腹地带。相比来讲,大清帝国的东北部虽不错,但经济相对落后。
虽大清帝国在黑龙江有几个金矿在开采,但三国联手受益最大的还是沙皇俄国啊,毕竟人家距离大清帝国的黑龙江最近啊。
而东北作为大清的龙兴之地,那防卫力量是极强的,弄不好就是又一个远东惨败的翻版。日本高层倒是高兴坏了,大清帝国的富饶,简直羡慕坏了一代又一代日本青年啊。
张祥很忙,首先要召集各部队连级以上军官开会、学习。学习遥远东方大清帝国的风俗、礼仪、军事纪律、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开会讨论对美、日等国的军事策略,如对美**队、士兵按欧洲国家的标准来,大家都是文明人。
对日本军队、士兵那就无需客气了,自身安全第一,既要把他打疼打痛、又要保护好自己士兵的安全。
然后还得关注各类后勤物资的准备情况,各种各样的物资,不论数量还是种类,那是繁琐的不得了。尤其是出国境外作战,准备不充分的话,后果非常严重啊。
还有就是经常找皇储鲁道夫,请他帮着参谋、分析,什么军事上的部署,新式装备下战法的研究,外交上的沟通协调问题等等。
最后就是礼物的购置了,父子二人十多年没去了,挨着拜访一番朋友等那是必需的啊,扣不梭梭的会让人瞧不起的。
开完会、学习完,大公先带着主力舰队护送着首批物资和人员出发了。顺便带走了张祥购置的各种礼物,给张祥留了艘7500吨装甲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作为座驾。
首批人员包括大公的警卫部队、一个选拔出来的战车使用教导营、部分影视公司人员、战场医护培训人员。
也只有这些部队会进入大清京师的北大营,与大清的禁卫军、新军精锐进行现代化战争交流、速成培训,其他部队将在山东的胶州湾驻扎,等候作战命令。
大英帝国对美、日两国的举动也是极度生气,更何况他的消息更灵通,知道还有沙皇俄国参与其中,心里的那个恨哪。同时对美、俄的接近保持高度的警惕与重视。
暗地里扶持大清帝国抵御俄国的东扩,是英国高层的既定国策,同时沙皇俄国也是压制大清势力扩张的重要助力,是能否维持大英帝国全球霸权的两个重要环节。
所以英国政府也不会任由美、日两国捣蛋,主动向盟友奥匈帝国开放途中所有港口,为奥匈帝国舰队提供补给,并派出数支舰队,为奥匈帝国的货船提供护航。
更私下考虑是否抽调一批军舰,在海上协助奥匈舰队作战,给那两个捣蛋鬼点颜色看看,要不他们不知道自己姓啥。
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也给予了奥匈帝国大力支持,不论是商船、港口还是物资,甚至远东地区的舰队,都可听奥匈帝国方面指挥和统一作战。
奥匈帝国皇帝陛下弗朗茨约瑟夫这下心里更有底了,这就是盟友多的好处啊,合伙欺负人的感觉就是爽啊,欣然接受了大家给予的帮助。
大公的船队顺利到达大清帝国天津港的时候,港口内外人山人海,等着欢迎早就被大清帝国这段时间报纸上宣传的兄弟之邦军队了。
随着大公殿下亲自陪同老朋友醇亲王奕譞检阅完奥匈帝国海军,货船上已经陆续开下来数十辆六轮装甲车了。
醇亲王奕譞和大清的迎接武官们,看着这些装甲厚重的战车和车上那两挺机枪,忍不住倒吸着凉气,这是不是太奢侈了啊。
随着近百辆轮式装甲车全部卸完,加好油料,装甲车队在大清帝国领路车的带领下,驶出码头,前往天津郊外的军营,不少的大清将校受邀共同乘坐。
当看到这个车队出现时,码头的欢迎人群安静了下来,太肃杀了,够霸气啊。随后更加热烈的欢呼声,一**的献给远方而来的兄弟部队。
而大公等人则在醇亲王奕譞、李鸿章等大清权贵的陪同下,暂时入住位于天津的国宾馆休息一晚,明日清晨再赶往首都北京。
当天晚上,大清许多报纸的头版头条就出来了,什么世界最强“重骑兵”亮相天津港啊,奥匈帝国是大清帝国真诚的兄弟啊,就在东方大地播撒开来。
同时也引爆了世界各国的媒体,大量的记者向着天津、北京赶去。更犹如在美国、日本、沙皇俄国头上狠狠的敲了一棍子,让三国恨的牙痒痒,尤其是发起者沙皇俄国,那脸被打的噼噼啪啪的啊。
随着几艘货船晚上加班卸货完成,第二天车队出发前往北京时,那浩浩荡荡的数百辆各种装甲车和汽车,再次引发了天津民众山呼海啸般的震动。
大清帝国可不是没有卡车和军用汽车等,只是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讲求低调、好东西得藏着。而奥匈帝国作为欧洲国家,这方面文化差异巨大,否则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了。
但硬实力也是其一,这次奥匈帝国带来的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六轮装甲车绝对是世界独一份,防护能力对现在的所有机枪近乎免疫,而攻击力却绝对不弱,那两挺机枪可不是吃素的。
更别提其机动、越野能力了,在现今这个时候,野外的战力绝对让骑兵部队绝望。而在防守端的表现也非常不弱,代表着世界战车科技的最高水平。
大公的船队到达天津港的同时,张祥这边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人员早已陆续分批乘坐各国邮轮前往大清帝国的青岛。
武器装备等更是大部分都运走了,只剩后续药品、弹药等物资了,要等着工厂生产出来再运了。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只能认栽,从此对奥匈帝国高层再无丝毫好感,什么合作之类的事再不提起了。
美国政府也是尴尬,他已经派出了10多万地面部队,其中有不少都到达了日本国内休整,如果就这样虎头蛇尾的回去,那尊严何在啊,可如果现在还攻打大清帝
猜你喜欢
- 张维卿
- 明朝末年,北地狼烟四起,江南歌舞升平。世界东方,海洋贸易,繁花似锦,重商主义的胚芽在银山之下破开种皮 甲申国难,清军破关而入,中国分崩离析。铁蹄踏处,烟雨楼台,俱成灰烬,华夏民族的未来于黑暗之中浴血沉沦 大厦倾覆,独木难支,穿越者以文官之姿逆势崛起,吹响汉家文明复兴的最强音 已有270万字完本作品,
- 风起帝澜
- 大千宙纪,九大奥义龙族为尊!统领无数宇宙数千纪元!但好景不长,九大奥义龙族内部矛盾愈演愈烈!最终,神战爆发,天地昏暗,天道混乱,秩序破碎!大世将至,各种族在纷纷出世;脱离九大奥义龙族统治!欲在这新世界!制霸这一大世 主角龙帝天携至尊之器九转生死琉璃塔穿越而来。修主宰之法~破神体!战天骄!铸无上霸体,
- 马帮1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刘不烦烦
-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 暗影与曙光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歪倒
- 本书讲述,一个懒散的无业青年,重生在机甲和战舰横行的宇宙时代,原本想当一个小人物,轻轻松松的找几个漂亮的老婆过完一生.可是现实不允许他这样,星际战争已经爆发-
- 断刃天涯
- 时空旅行者的明末生涯,故事从天启七年末开始。
- 九悟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终极侧位
- 穿越者站在新天鹅堡的露台上,遥望着柏林的方向。那里是帝国的中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世界都知道,普鲁士不等于德国,当霍亨索伦家族无法让这个帝国崛起的时候,就让南德意志接过他们的责任和荣耀吧 全新的角度,描述十九世纪末到2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穿越到巴伐利亚王室的历史文,各位见过吗?如果没有,可以看看 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