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第一百四十三章:京地疫情之三陛下,要将谁打成猪头?

    “臣有事启奏!”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吴甡出班道。

    崇祯眯了眯眼睛道:“准奏!”

    吴甡在崇祯朝中也算是一位能臣,文能治国武也敢带兵,与周延儒略有不合,但却也勇于任事,所以崇祯提他入阁。

    “皇上,自从去年十一月,建奴贼将阿巴泰率贼攻破墙子岭黄崖口入关,接连攻陷蓟州、河间、景州,甚至越过京畿从临清进入山东,一路陷我兖州、莱州、登州、青州府、莒州、沂州、德州。

    建奴一路陷我大明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共计八十八城。屠劫掠我大明子民财物无计,沿途官军皆一触即溃,闻风而逃。皇上,诸位大人,难道我等就这样在京师坐观建奴大军荼毒我大明百姓劫掠我大明财富而置之不理吗

    大家再往后面想一想,建奴抢得我大明大量的百姓与财物,可以用他们种植出大量的粮食,制造出大量的兵器,然后再来攻打我大明。如若我等在此坐视,长此以往,今日的他们何常不会是他日我们!

    皇上,臣闻护**战力无双,请皇上召护**入京征剿建奴!”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吴甡向崇祯帝行礼道。

    “大胆,你吴甡身为文渊阁大学士竟敢无视成祖训诰!”一御吏跳出来骂道。

    “让陛下召一位拥有重兵的藩王入京师。吴大人,你这是居的何种心思呐”吴昌时冷笑道。平时在办事的时侯,吴甡没少给他暗中使绊子,所以他肯定得来一个落井下石作为报答。

    “皇上,臣弹劾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吴甡意图不轨,危言耸听,欲乱我军心!”御吏陈尽出列向崇祯行礼后朗声道。

    “皇上,臣同弹劾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吴甡意图不轨,危言耸听,欲乱我军心,目无君父!”又一御吏出列同参。

    ……

    朝中重臣除了个别外,此时均纷纷声讨吴甡,大好的皇极殿变得尤如闹哄哄的菜市场。而吴甡则无惊无喜,长身屹立,只是眼中透出一丝悲哀。

    按理说一朝内阁重臣,在朝堂之上理不应被言官这般责骂。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明朝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本意是将所有权利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所以在明朝时期就有民谣唱道“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并且明之一朝的言官可闻风而奏,不以言而获罪。所以嘛,喷你一脸屎你也得受着。

    且明朝的内阁的大学士位高权重其实都是虚的,他们的品级比较低,“终明之世不过正五品”。而且阁老大学士们票拟后,还必须要经皇帝批红或是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后才能生效,所以正如“文皇(朱棣)嗣统,妙简英哲,于是解缙、杨士奇等人直内阁,备顾问,代王言而已。”

    所以说明代内阁不过是个牌坊而已,想同丞相一样“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那是不能的。终明一朝,好像也就只有张居正真正有过丞相的权利,但其下场也是极其悲惨的。

    而崇祯皇帝又是一个事必亲躬的强势皇帝,更加容不得内阁的权力凌然其上。所以他在扳倒魏忠贤后,突然发现自已对内阁及朝臣的掌控力快速下降,所以他为了平衡,必须向里面打点钉子。又因为他的掌控能力有点不够火侯,就导至内阁换成了走马灯,首辅也换了十几位,使得朝堂上下一团糟。

    “肃静!”

    “肃静!”

    “肃静!”都知太监高喊三声,下方仍是群情激昂,不得平息!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