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画卷》第二十四章 拆!

    这里,以前是一座城隍庙,小时候的刘翠萍经常来这里玩。

    刘翠萍记得她的妈妈就是这里的庙祝。

    从祖上,她们家的人就是只传女不传男,一直是这个庙的庙祝。

    那时候,来这个庙里祭拜的人特别多,以至于平时这里都是热热闹闹的,每逢过节这里更是人烟鼎盛。

    生活兴隆,大家都不会忘记城隍爷,

    城隍爷也一直保佑着这里的风调雨顺。

    但有一天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当时的刘翠萍还是一个小女孩。那时候也是50多年前

    那天,合禄镇上,来了一批商人。

    商人特别有钱,来到村子里他就搞了个大事情,他准备在合禄镇上搞开发。

    画了几个区域,这些地方的人,都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把房子卖给商人,作为补偿,商人会给他们钱

    当时的人,都穷啊,都没钱,有的家庭甚至是才勉勉强强能吃的上饭,他们哪里知道什么叫做开发,

    毕竟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棚户区改造。

    你看现在拆二代,都是暴发户,特别的有钱,当时的人可没有这样的。

    家家都住老房子,生活也都很朴素。

    战乱刚刚平复,他们没事还要防备一下胡子什么的,生活的也都很小心翼翼的。

    商人很有钱,但他用来换房子的不是名义上的钱,

    而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有金锭。

    大箱子一箱一箱的搬出来,还在哗哗作响。

    周围的镇民们直接看傻了,

    他们从来都没见到过这么有钱的人。

    一开始家家都顾着自己的传统,思想的禁锢使他们不想卖出自己的房子。

    但是商人再次加价。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呀。

    即使民风再淳朴,也经不起这种架势。

    有了那些钱,就可以去大的地方,有更好的生活。

    在这种**的煽动下,一颗颗心开始蠢动。

    终于,有第一个人拿房子换了金锭。

    而从这一天开始。

    就上演了著名的破窗效应。

    被商人画中的人家蜂拥而上。

    有人不想卖房子

    不不不,只不过是你的钱没给够。

    至此,商人彻底破坏了合禄镇的古老风韵。

    很多小型的二层楼,纷纷盖起。

    商人成了这个地方的土皇帝。

    给了这些人那么多金银,商人却完全没有伤筋动骨,这些钱对于他就如同九牛一毛一般,他依然是那样的潇洒。

    民风吗

    商人也自然没有当地人的规矩。

    但是,商人的家里信佛,她妈妈特别信佛。

    一天,商人的妈妈在合禄镇的街上压马路的时候,走道了城隍庙的地方,看这里是镇子的中心,又气派,又大气,还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她直接就相中了城隍庙的庙宇。

    回到家中,她就跟商人说,她想把城隍庙改成佛堂。

    商人有钱,当然也很有孝心。

    妈妈说的事情,砸锅卖铁咱们也得干,更何况,咱们有的是钱。

    最适合行动的时间,就是当下。

    商人一直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

    当即,他开始联系镇民。

    拆城隍庙。

    镇民,都是在城隍庙旁长大的,自然是对这个庙有感情。

    大家都是不愿意的。

    但是,商人继续了他的金钱方式。

    谁不想弄更多的钱呢。

    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很多人,虽然是心不安,但还是伸手拿下了钱。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大家回到家中,拿起自家的工具,

    拆城隍。

    当然即使是在金钱的诱惑下,有一些年轻人还是没有参与这件事情。

    但是商人这次大发了善心,也给了他们钱。

    拿了人家的钱,自然不好再去吵闹。

    虽然心有不舍,他们还是回到家里,开始忙自己的活。

    顺便祈祷一下,他们这一伙人能快点完工。

    下午的时候,刘翠萍的妈妈,和小刘翠萍都在庙里忙活这天的事情,因为过几天就又是初一了,城隍庙会前,庙里需要准备的事情也比较多。

    正好小翠萍也喜欢这里,所以刘翠萍的妈妈就直接带她来庙里一起来干活。

    但是忙活之中,却发现外面熙熙攘攘。

    刘翠萍的妈妈循声而去,发现外面今天人特别多,而且都拿了一些工具。

    今天又不是庙会,这么多的人是来干嘛的呢

    刘翠萍的妈妈感觉有些奇怪。

    正好她看到了这些人中带头的人,那个人是老李头,刘翠萍的妈妈跟他很熟,这个人平时都会来庙里供奉城隍,祈祷他们家可以风调雨顺的。

    “老李呀,你们这是要做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