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鲤鱼跳龙门》第105章 夜行人

    年轻人精力过盛,你看,白天在工地干了苦力活,晚上还能训练。训练地点选在村小前面的操场,月光很好,黄土地上洒下一片银光,上面的细砂反射月光,晶莹发亮,土质松软,很适合摸爬滚打,再说大伙对操场都很有感情,村里的孩子谁不在这个操场上玩耍长大的。

    村委只是象征性地点了两盏马灯,那两盏马灯只能照见簸箕宽的一块地方,当然是领导层站的位置。第一个晚上,刘支书,盘村长、派出所刘湘利所长都到场了。刘支书定下了十六字方针:服从指挥,治村保家,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第一次练兵,梁洪宝亲自整训。以民兵为班底,再挑选了十名年满十八岁的壮实小伙,组成一个三十名的治安队,服装还有一点不统一,因为还没配发治安服,有的是退伍军人的服装,有的是大街上买的迷彩服,有的是运动衫,有的是瑶家短打服装,看上去有点像当年的湘南游击队的影子。第一天,他们练的是站军姿,然后是队形队列训练,最后是力量练习,主要是分组举木头训练。队员热情很高,虽然没有竞赛,但无形之下,互相较起了劲。

    作为副队长的梁武生更不甘落后,事事处处都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你看他先前士卒,别人那组举八个,他这组举了十六个!

    看看时间不早了,梁洪宝最后集合训话:“记住我们这支队伍的宗旨是什么了吗”

    “服从指挥,治村保家,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声音雄壮有力,直冲斗牛。

    “训练能坚持下来吗”

    “能!”一个个队员扯着青筋,吼声如雷。

    “好。今天,我们第一次巡逻。我带一组人马,主要巡上堡寨、小河岭、渡头、矮寨;梁武生带一组人马主要巡下堡寨、老街坊、崇文、保兴;教导员盘炳银带一组人马主要巡秧丘埠、仙人沟、蒲田。一旦遇到突发事故,一彪人马搞不定,赶紧吹马哨报警,我们集体支援。明白吗”

    “明白。”

    “出发!”梁主任一声令下,三组人马跟着出发。现在他们手里拿的是耍棍,一条狗剥皮硬木棍,这是当地制作耍棍最好的材料。别的棍,对击便断;这种棍木质结构好,长势慢,就是斧斫都不容易砍断。梁武生跟盘炳银对棍,只会震得双方虎口胀痛,不会震断棍。

    梁武生这队实力不俗,有梁端生、梁春生、梁金生、梁石生、梁玉生、梁树生、梁河生、梁贡生、梁杰、梁敏。这些都是梁家精兵强将,跟着武生一起练的师兄弟,后面两个是侄辈。梁洪宝带的是刘家子弟,盘炳银带的是盘家兄弟。梁洪宝为什么这么分呢他有他的考量,就是让你们各族子

    弟,先内部团结起来,形成集体合力。然后再混编,以后才能彼此呼应,生死与共。

    梁武生持棍小跑在队伍前列,“咚咚咚”的集体跑步声,让贼听起来肯定胆颤心寒。梁武生不时喊一声:“口令!”

    “服从指挥,治村保家,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这口令相当于鸣警笛,告诉你贼人休要猖狂,现在收手还来得及,要是给他们抓住了,不把你打死是不会收手的。上次打盗墓贼,外村的人也赶过来打他们,打人很解气的。文腾村一个盗狗贼,骑着摩托车过来打狗,结果给村民围住了,你拣一块砖,他拣一块砖。说声砸,砖头像雨点一般砸过去。盗狗贼被村民用砖头活活砸死了。警方怎么处置法不则众。只是教育了一下,普及了一些法律常识,贼偷东西,罪不致死啊。当地村民管你那么多,愤怒了,你一砖,我一砖,砸得他们脑浆迸裂。你说谁打的都说,我没有,我没有。你要是敢抓人。大伙都说,我们都有份。要抓你全抓了去吧。上级便改作教育,严肃教育,这些“法盲”,太野蛮了!

    梁端生,人称端狗麻子,癞痢脑壳,“十个麻子,九个巧”,鬼主意多:“武鬼子,我们别叫。我们来一个潜伏怎么样要是有动静,打马哨,互相响应。”

    “行。行。”其他队员纷纷响应。

    梁武生只接到巡逻的命令,并没说不可以解散,他沉吟了一下:“只是,我们巡四个村,怎么潜伏”

    “分组行动。”梁贡生觉得大伙这么大呼小叫,不起作用,贼可不是吓大的,他们等你们喊着口号走远了,打了一个时间差呢。

    梁武生不像他哥哥遇事有主张,他耳朵软,别人怎么说,他怎么答应:“那行。我们分成四组。悄悄摸进去。各家各户巡一遍。嗯,我们零点钟在牌坊下面集合。人没到,我们打马哨召集队伍。”

    然后他们分成四组,两个三人组,两个二人组。梁武生带着梁敏,梁敏虽然是侄辈,但年龄还长武生一岁。辈份观念,在瑶民眼中,神圣不可逾越。作晚辈的胆敢冒犯长辈,是大不敬。

    梁武生带着梁敏,叔侄俩潜进了老街坊。老街坊现在就是村中心地带,这里有一条青石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