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旅+夏抚(蔺公案系列)》分卷阅读4

    “仵作呢?”知县一见尸体被放下,一群苍蝇又涌上去,退了几步,面露嫌恶之色,问了身旁的师爷。

    “回大人,可能您没办过死人案子所以不清楚,”师爷恭敬回道,“咱县是小县,与邻近的浊水县共用一个仵作,这会儿,得上那儿去传哪。”

    “这一来一去,翻过分水岗,得花上三天吧?”知县为难地道,这段时间,该怎么处置这尸体?

    “是啊,大人。”只见师爷无奈地点了点头。“所以前任县太爷都是自个儿验尸的。”语毕偷偷瞄了眼年轻的知县大人,才刚上任未久,先不论他懂不懂验尸,想必是没那胆子──

    知县斜他一眼,自然是知道他话中有话。他自上任以来,虽未有过贪赃枉法,却也未曾立过什么汗马功劳,才让这群手下给看扁了……但……看了眼不远处的尸体,他掩住口呕了下。

    “若大人怕延误了办案,能否让草民一试?”那声音不高不低,音调毫无高低起伏。发言之人,手中握著一块酒酿芝麻糕,他懒懒地咬了口,瞄向被打捞起的尸体。

    知县循声看去,首先被一名少年夺去了目光。那少年生得清磊细腻,灵秀的眼眉下是高挺的鼻、如樱的唇,年约十七、八,穿著件近白的水色长衫,手中一把长剑,全身散发著一股英气。

    打量许久的视线终于不舍地移向另一边,是名中年男人,蓄著胡须,双目散发著智慧之光,挺拔健朗,神情中是高人一等的傲然,必是难掩锋芒的智者。

    知县频频点头,那二人却无反应,这才住意到两人之间的后方站著另一人。是名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男子,不特别出色的口鼻,不特别出色的眼眉,那双眼甚至是有些无神慵懒的,彷佛在街上与随便一个路人擦身而过、过目即忘般平凡的长相。

    若不是那出色的两人与他交换了几个眼神,几乎要怀疑此人是来凑热闹的县民了。

    此人站在那两人间,真是格格不入。

    而此刻,尸体腐臭冲天,那名男子还能无事一般吃著糕饼……也算有过人之处。

    知县挑了挑眉,“何人自荐?”

    “禀大人,是首先发现尸体之人,也是方才击鼓之人。”师爷见那三人没有回话的意思,回身低斥,“见了知县大人,还不跪拜参见!”

    少年闻言,英眉轻拢,才想开口,却被男子拦下,对他点头示了意。啧了声,朝县太爷抱拳,“晏白河,见过知县大人。”

    “草民藏龙,参见县太爷。”智者也接著道。

    最后,立于两人间的男子吞下口中的芝麻糕,作揖道:“草民蔺屠蒙,参见知县大人。”

    语落,那少年翻了翻白眼,智者摇摇头,轻笑出声。

    “大胆刁民!”师爷见状,出声喝斥道:“知县大人身为堂堂朝廷七品大员,若无功名在身,一律得跪拜参见,违者,依大燕律例,重责三十大板。”

    “你──”

    少年才向前一步,男子已挡在他前方,截断了少年的话。接著,他不著痕迹地瞄了那智者一眼。

    抚了抚胡须,智者缓缓步出而道:“依照大燕律例,知县办案,若非领命微服私访,一律得著官袍以扬官威,”他停顿了下,与气中有一股极淡的嘲弄,“若非领命而微服便是私审……大人,这验尸,可不能私验呀。”

    方才是一听到人击鼓,说发现了具尸体,便匆匆忙忙出衙门,一时之间也未注意身上未著官服。知县皱皱眉。

    瞥了知县大人一眼,师爷冲上前,挥挥手,“大胆!一介平民也敢以下犯上,还不快拿下!”一声令下,数十名衙役围了上来。

    少年踏出一步,清澈的黑瞳瞪著众衙役,彷佛他们才是以下犯上的一方。明明是一付稍嫌稚气的长相,却登时让官兵定了定步伐,不敢再向前。

    师爷愣了愣,被眼前的少年瞪得竟也是有些心虚了,吞了吞口水。“这……这是拒、拒捕啊!”尽管平时自己是有些瞧不起知县大人,环顾了四周围观人群,这种情况下也是容不得这些个刁民损了公门威信,推了一把身边的衙役,“还不快上!”

    领了命,众衙役才略略回神,拔起刀扑了上来。见此,方才头头是道的智者挑挑眉呼了口气,面上表情没变,脚下步伐已迈开,退退退退……

    少年一眼扫过左右,握著剑的右手动了动。

    此时,万里晴空下刮起一阵狂风,吹起一地甚嚣尘上。

    知县、师爷及围观县民皆揉了揉眼,只闻几声兵器落地之声,与一抹身影飞窜在尘沙中。

    乾净得,有如一股清流。

    未久,尘埃落定。众人定睛一看,是一地被卸了的钢刀,虽是毫发未损,衙役一个个都给吓傻了,有如方才见了什么深山野兽般,被一股气息压得动弹不得。

    师爷第一个回过神来,冲上前摇著其中一名衙役。不摇还好,一摇,衙役腿软了软,跌坐在地。

    师爷循著衙役的视线望去。

    中央,一名粗壮的衙役手中举著钢刀,作势要砍向那名长相平凡至极的男子,然而刀高高举起后,却怎么也落不下了──少年右手持剑,抵在衙役颈间,哪里知道这厮是给吓僵了,只知其还不收手,纤指轻轻一推,手中长剑这才首次出了鞘。

    出鞘三寸,寒气逼人。

    众人倒抽一口气,生怕他一个手滑,便要见血。

    但见那粗壮的衙役两眼一翻,竟晕了过去,抬高的手松了开,沉重的钢刀便直直落下,朝那男子头顶劈去。

    众人又倒抽口气,几位妇人掩起了面。

    眨眼间,少年一个甩袖,仅仅两指,毫不费力,及时而准确地将锋利的刀尖收住。

    生死关头,男子连眉都没皱一下……只是此刻,谁也没去留意平庸的他,全都被少年吸引住了目光。

    众人啧啧称奇,脑中讶异的皆是,那样纤细的少年,竟有这等功力,且临危而不乱,也未自恃伤了人。

    知县见此情势,终于扬手阻止。他行至一行三人面前,重新打量了一番。

    首先看的,仍是那名少年,不得不说,自己方才有些轻瞧了他。转向一边的智者,是预料中的处变不惊,最后,视线绕回那名男子身上。

    刚才是远看觉得此人是名凡夫俗子,现下近看才知……还不如远看。

    “捉奸见双,捉贼也得要见赃,”智者打断了知县对男子不甚满意的注视,道,“要拿我等,敢问知县大人,是有赃物,还是有拘令?”

    知县缓缓看向智者,“……你倒是对大燕律例知道得不少。”

    “要不,”轻轻勾起笑,“也不敢自荐验尸了。”

    知县在心中衡量一番,睨著他,还是有些迟疑。

    “草民……的弟子别无他长,独对断狱还略懂一二,”说到此,智者环视了四周围观的县民及衙役,略略提高了声音,“再说了,堂堂知县大人怎有不懂检验之理,只是高居庙堂,不宜亲临,以免染了秽气……”

    “那你说怎么办?”知县眯了眯眼。

    “草民……的弟子勘验时,大人在堂上监督便是。”退了一步,他作揖躬身。

    “好!本官谅你等也变不出什么花样。”知县大笑三声,甩袖转身,“回衙验尸。”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来到清水县衙初堂──其为衙门中,用来验尸或停放尸首之处,一般设在大堂西侧,为一小型的露天跨院。院中有置尸架、临时棺木,有水井、排水沟,亦特设证屋一间,里头收藏不下数百的瓶瓶罐罐,为仵作行人所用,也存放过往命案搜证。

    而此时,知县已换上官袍,高坐堂上。一旁师爷坐定磨墨,准备记录验尸经过,衙役数名立在另一旁待命。

    堂中央,那具尸体直接从城门边的臭水沟边给运了回来,苍蝇、尸身上的小蛆也都还在,惹得众人压抑著鼻息,大气都不敢吸一口。

    一方,少年及智者正烧著皂角、苍术驱臭。前者习武,闭气对他来说并不困难,后者虽也习过武,却是三脚猫功夫,打从一进初堂便低著头,脸一阵青一阵白,彷佛随时两眼一翻就会昏过去。

    ……只是,一想到要是故乡老妻得知他是给臭死的、吓死的,一定追到地府让他再死一次。思及此,智者拍拍脸颊,振作起来,低低地对身旁的少年道:“白河,你说,他什么时候学会验尸的?”

    少年正将手中的皂角往火盆里扔。以自己朝夕相处对男子的了解,他除了吃喝拉撒外,就是颠倒是非最厉害,还真是没听说过断狱也有一手。

    啧。他拧起漂亮的眉,咬了咬牙。该死的家伙,在蟠京时他已是为所欲为,眼下人命关天的事他也敢开玩笑!一气之下,掌收,皂角成了粉末,从他掌中散出。

    “看来是凶多吉少了……”智者见此叹了口气,开始思考脱身良策。

    另一方,那长相平庸的男子端著一口箱子自证屋中走出,搁在一旁案上。他轻轻打开箱盖,取出一个瓶子,沾了一些涂在鼻下,又将事先准备好的生姜片含入口中。他从箱中取出一对厚布手套戴上,朝知县点头,接著,从燃著皂角的火盆上跨过时他拉过少年,附在他耳边道:“小百合,你站远点,别弄脏了。”

    清澈的双瞳冷冷地瞪著他,拨开他的手,唤了智者一同退开。

    男子也不在意,正式开始验尸。

    他首先以清水小心地冲洗尸体,前后用了三桶井水,才冲去了尸身上的秽物污水,却是溢了一地,也溅得自己一身,整个堂中顿满臭气。他又以酒醋泼洗,不久,苍蝇才全散去。呼了口气,男子将湿濡的手套换下。

    经过他一番清理,众人总算看清了那是具男尸,衣著虽是泡过了秽水,还是能看出料子上等,应是富贵人家。

    一炷香的时间,才将尸体上的烂泥、腐虫大略冲洗乾净。男子接著剥下他的衣物,泡进一桶清水中。

    此时,一物因方才男子褪下其衣物的动作而被拉扯至置尸架边缘──

    “唔!”隐忍许久的几个年轻衙役终是低鸣出声,随即捂住嘴。

    初堂中众人视线聚集在福态而光裸的尸身,其上布满深浅、长短不一的刀痕,已是体无完肤。初见尸身因血肉模糊,连表情也看不清,众人感到恶心多于恐惧,而此刻,一股寒意冷不防地由脚底窜至心口。

    ──尸架边缘垂著由腕处断裂的一只手,肥胖的掌心朝外,靠著腕骨处一点仅存的皮肤与下臂相连。

    那掌,因重量悬著、旋著,彷佛依靠它自己的意识,朝众人招手……

    瞪著那令人心惊的一幕,知县脸色发白。

    须臾,沉思的男子回到尸体旁,伸手托起那几乎与尸身分家的掌,瞄了眼骨断之处,便将之放回置尸架上,堂上众人才稍稍平复,收回了被那掌招去的视线。而那平凡至极的面上从未有一丝异色,也许,是因他平凡的脸本就没什么表情,遇事,竟显得冷淡平静。

    转身,他拾起案上特制的尖头筷子及小碟,细心地将尸身上冲不去的小蛆及脏东西挑出、夹起。又过一炷香,他停下,将口中的生姜吐出,与盛满蠕动小蛆的碟子一同放回案上,又捻一块生姜重新含入。

    几个衙役看著看著便呕了起来。知县也是暗暗乾呕,但他的眼却是落在那男子凝眉的面上。

    男子未察,只是来到泡著衣物的桶子边,用长筷夹起其中一物,观察了阵子,打破自开始验尸以来初堂中吊诡的沉默,回身向知县问道:“敢问大人,这几日清水县中,可有一户金姓人家前来报案,说家中有人失踪了?”

    “这……”良久,堂上知县才找回声音,理了理思绪。他微微讶异,随即回道,“确有此事。两日前是前任知县的师爷,金万德家属前来击鼓,说他上市集布庄,一去不回……”忽然明白了他为何有此一问,知县急急下了堂,也来到尸体边。只是尸身泡了多日,有些浮肿,脸上又有刀痕,他实在无法确定。

    “能否请大人将金家人传来相认?”男子低声说著,只让知县听见,也算护他面子。

    “你如何知道这是金师爷?”知县也压低了声音。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