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燕轶事》分卷阅读25

    都说乱世出英雄,姐妹两个在纷乱的江湖也有了自己的传说。

    “据说,有一对行走江湖的年轻人,终日面具示人,嫉恶如仇,却又古灵精怪。”

    “这两个游戏江湖的年轻人不知师承何门何派,却又本事了得。”

    “那做了恶事的人不遇见他们还好,若遇见了,准定落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

    ☆、贪心不足巴蛇妄图吞象 忠义全无重臣阴谋叛国

    却说中土国西南海域,有一个小小的岛国,国名为“委”,岛名“璃方”。

    据说,当年中土的一个大大有名的方士李禄带门人出海求仙、愿得长生不老之药,不想李禄药没求到,却在一个小小海岛用些小术收服了当地土著、逍逍遥遥做起王来了。

    只是那岛实在太小,李禄的权势和个中土占山为王的山大王却也差不多。

    那李禄是个积年的老马、成了精的滑贼,有些用不完的小聪明。他自知天威难犯,不敢称帝,只自称王,根基稳固后上表当时的中土帝王,表中执以子礼。

    表称:

    “中土为我故乡,吾生而为中土子民,中土之主就如我父一般,儿子为父皇开疆守土,理固宜然。

    今有蛮荒之地,岛名璃方,化外不文,欠缺教化,民风愚昧,风俗野蛮,陋习良多。儿子愿久居此蛮荒之地,教化此地野人,使知何为礼仪人伦,扬我天朝威严、广布圣上福泽。

    儿仰承圣恩,感怀已久,原为我父开辟疆土、护卫门户、镇守西南海疆,自此后年年上贡,岁岁来朝,乞请父皇恩准。

    儿李禄顿首百拜父皇,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么一篇不着四六、不文不白、不值一哂的表章还真送到当时的天子手里了,这一朝天子也是个没心没肺的,见此表不但不怒,反而哑然一笑。

    原来中土乃是大国,像璃方这样的小岛不知多少,也有有人的,也有无人居住的,哪里管的过来?

    当时的君王也是个趣人,看李禄口气恭顺,颇有那“舔痔吮痈”的奴气,马屁拍的也是地方,居然允了,把个小小的璃方封与李禄,赐国名“委”,还赐金印一方,上书“委国主君”四字。

    “委”者,委身为奴也。

    此国名本身就有嘲讽调笑之意,不过也算承认李禄的国君身份了。

    可见,李禄这个便宜爹算是拣着了。

    但那一朝中土帝王此举其实大大的不妥。

    国之疆土不论是陆是海,都是一国之根本,可是随便别人叫声爹就能给的么?

    中土国虽大,那疆土却是要寸地必争的,不然你也叫声爹,他也叫声爹,就算再大的地盘也分完了!休说一个小小方士,就算是当朝将相、皇室贵胄,也没资格将国家的土地据为己有、任意处置。

    李禄此举,就是标标准准的分裂国家。

    不管他是自己占岛为王,还是把那岛卖给他人或别国,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说到底,李禄的王位根本不该算数,可惜当时的皇帝是个大大的糊涂蛋,将国家的根本,只要一句轻飘飘的“爹”就拱手让人。

    委国建国日久,当地土著别的不行,繁殖能力倒强,渐渐小小的璃方岛再不够住,委国君贪心不足,居然垂涎起中土国来。

    当时风朝虽然国势衰微,可是正所谓“烂船也有三斤钉”,泱泱中土,哪里是弹丸之地的委国能吃的下的?

    那委国国主也不怕吃多了撑死,竟然决意侵略起来。

    一开始,他先试着侵吞周围属于中土国的岛屿,试探当时中土统治者的态度。

    风朝时局动荡,哪里管的上这些,竟然被他轻松得手。

    委国主欣喜若狂,自以为得计。

    消化了到手的中土国岛屿,委国国力日强,委国主胃口也大了,把手伸到一直依附中土的属国、岛国韦月那里。

    那韦月一直傍着中土这棵大树、自以为安全,都多少年不整顿军备了,真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委国借出使之名,突然发难,先靠数十伪装成使臣的妖术高手——这是继承了李禄术法衣钵的余孽——半夜潜进皇宫与高官府邸,把韦月的国主、部分高官及主要将领连同王子皇孙杀了个干干净净。

    随后委国海面大军同时进攻,里应外合。

    韦月内无做主之人,一片混乱,而且又多年不务军备,战力空虚,被委国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夜之间,韦月国土居然大半沦陷于敌手。

    韦月国内也非无人:有的王子皇孙、将帅、高官身边也有高手保护。

    可是委国蓄谋已久,早就查清楚要屠杀的韦月国君臣皇子身边有哪些能人,直接派了高手定点一对一清除。

    有心算无心,韦月君臣还是落了下风。

    侥幸有几个在身边高手保护下逃得性命,其余尽皆陨身。

    待这几个幸运儿逃到中土边境向宗主国求援、风朝再派兵韦月之时,那已经是一月以后的事了。

    到了那时,韦月——这个国土大小几乎双倍于委国的岛国,已是彻底的亡了。

    领兵支援韦月的将领不敢擅动,飞报“天帝”,请示该如何行动。

    “天帝”忙着煎药,哪有时间管这闲事,国内事务统统交给朝中宠臣、宰相吴勇处理。

    那吴勇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佞臣,生平有两样是他得意的本事。

    第一是粉饰太平,瞒上欺下;二是溜须拍马,扯蛋吹牛。生就一张巧嘴,能把坏的说成好的、乱世瞒做盛世、白痴捧成天才、稻草吹成金条。

    “天帝”宝儿是个爱戴炭篓子的,最喜欢人夸他明君,虽然不理政事却自以为有上古圣贤之风,“垂拱而治天下”,是以这吴勇很合“天帝”的意。

    自古“忠言逆耳”,国事艰难,朝臣的进言“天帝”听着觉得心烦,唯觉得从吴勇口中说出来的话句句顺耳,字字珠玑,听上去那么快乐舒坦。

    当臣子的能和当朝天子投缘,升官发财之类便非难事。

    “天帝”认定吴勇是个天字第一号的能员、红尘头一等的知己,把那吴勇一路升到当朝宰铺之位,真真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一时之间合朝上下,吴勇风头无两。

    宅二书中暗表:这吴勇却是个贪财好色之徒,早就被委国国君居为奇货。

    吴勇的口袋里塞满了委国给的金银,床上躺满了委国送来的美女,而且还被委国主许以高官厚禄:只要风朝亡了、委主登基,吴勇便是世袭罔替的万户候,委国主愿保吴勇世代的富贵。

    原来这个吴勇,便是委国在中土最大的“奸细”。

    按说得了主子如此厚待,吴勇应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怎么好好的上国宰铺不做,倒做起属国的奸细来?

    看官不知,那吴勇虽然身具高位、圣眷日隆、宠幸优渥,但是他毕竟没有皇家血脉。

    风朝祖制,异姓不得封王,“天帝”再宠他也没辙,祖宗规矩放在那里争辩不得,吴勇撑死了也顶多是个臣子,只要龙座上的人换了,他的荣华富贵也就到头儿了。

    君不见和珅和大人的下场?吴勇和那和珅也差不多。

    吴勇自己也知道倒行逆施的多了,早晚有“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一天。

    做到那个位置的人怎么能是傻子?

    他心里早有担忧。

    所以委国主抛来的条件可谓正中吴勇的命门。

    吴勇当下和委国主一拍即合,变成了委国在风朝的头号“风奸”。

    将委国侵犯韦月的事交给吴勇处理,后果可想而知。

    作者有话要说:

    ☆、国破家亡抵不过一道表章 大好河山轻托付满朝佞臣

    仗着有内应,虽然中土前来兴师问罪,那委国主却不慌不忙,一丝儿也不惧。

    这一代委国主颇有乃祖遗风,为人十分奸滑,绝对随根儿。

    他洋洋洒洒上表一道,表中依然对中土“天帝”执以子礼。

    这道表章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风爹:

    你好。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