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超度了无数产生戾气的灵魂,直到觉得自己的修行已经无法通过超度别人来加深,她开始动起了脑筋,思考怎样才能用更加简便的方式,解决孤燕山的麻烦。
是啊,超度亡魂真的是太麻烦了。
为了满足灵魂们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玉燕觉得每次都要绞尽脑汁。
她腻了,烦了,厌了。
“若我能找到一种方法,解决这所有的亡魂,”
玉燕想,
“我就省好多事,而且也可以提高效率,在不伤亡魂的前提下,真正缓解孤燕山戾气蔽空的情况。”
可是,怎么才能不用超度就让亡魂离开呢?
离开,让亡魂离开…
玉燕忽然想到,师父曾经提到过的四个法术——虽然只教了她其中的三个:
抽魂、融魂、魂替。
裂魂之术师父没教她,只教了姐姐。
这四个法术有不同的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说千丝万缕的关联。
用抽魂可以抽出灵魂:对还没死亡的人施术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因为是硬生生剥离灵魂,如同剥皮,但是同时也能治疗“鬼上身”这样的“非一般疾病”;
用裂魂伤害魂魄:这会为灵魂本身带来巨大的痛苦,并且让魂魄不完整——不完整的灵魂就像零件不齐的机器,是无法良好运转的,比如,被裂魂处理过的魂魄根本没办法投胎,但此术也可以防止那些罪大恶极的修士在死后继续利用自己比常人强大的魂力做恶;
融魂作用和裂魂正相反:对残缺不全的灵魂施以融魂之术,可以让灵魂变得完整,重新拥有投胎的能力;
用魂替之术,可以安置游离魂魄,同时也能让因为受了某些咒术而魂魄出窍的人灵魂安于身体。
这四种术其实可以算是一“套”术,一起用也行,单独使也可,就看施术者怎么选择了。
最后,利用这套术,玉燕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可以治理孤燕山现状的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度魂有道山人自有妙计 得天独厚奇策信手拈来
孤燕山南的火红灌木本身呈纯阳之相,同时充满了旺盛的生气。
用这些灌木枝干制成小木牌,上刻生符,凭着符咒之力,即使将这些小枝斩下,木牌也会保存住那股生灵特有的活气。
一块特制的木牌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灵魂。
所以表面上在亡魂“看”来,这些木牌就像一具具无主的活物身体。
玉燕用抽魂之术把那些即使死去还留连自己身体、不肯往生的亡魂抽离出身体——死人是不会疼的——然后用魂替之术让亡魂依附在木牌上,再把木牌用不透阴阳的容器保存起来。
孤燕山的奇竹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用这种方式,孤燕让这些怨尸产生的戾气不能再到处游离,而是被禁锢在那些小木牌里,没有了怨气充斥的尸首迅速的腐朽,变成养料滋润着土地。
最后在空闲时,玉孤玉燕可以慢慢一个个的超度这些保存在木牌里的魂魄,再不用担心这些被封存起来的戾气会影响环境。
经过双玉的实践检验,这样处理冤魂果然比变着花样开动脑筋的超度亡魂快多了。
而且,木牌是能够封存携带的,就算亡魂数量太多,她这一辈儿弟子实在超度不过来,玉孤玉燕也大可以把孤燕山所有产生戾气的亡魂就那么贮存起来。
只要长春派传承不断,让徒子徒孙去一个个超度好了,总有一天会超度完的——因为长春派不会一直只有三个人,而且孤燕山也不会永远扮演“弃尸地”的角色。
双玉有信心能够将宗门发扬光大。
等到宗门昌盛了,孤燕山就是长春派最好的宗门道场,自然人丁兴旺、有的是门人出入,到时候谁都知道孤燕山是个有主儿的地儿了,哪个还会这么不开眼往山里扔死人?
就算有那个胆子,门人弟子也不是瞎的啊!
谁往别人院里仍死孩子,被抓住了主人不揍他可真就可真就奇了怪了。
堂堂的一个修行门派,追查一具特别死尸的来历,真的很难吗?
孤燕山方圆十几里,背着具尸体大模大样的靠近,然后再从容不迫离开,除非那个人是飞的才会不引起守山弟子注意——
有飞天之能,谁会那么无聊到处往别人道场里扔死人玩儿?
所以,孤燕山的环境问题总有一天一定会彻底解决的。
这套“孤燕山环境治理方案”从玉燕十几岁的时候开始设想到跟姐姐说明、两个人再一起一步步“攻关”和完善一系列的细节,以她二人之才也摸索了整整半年时间。
截止到二人下山,这种贮存了灵魂、指甲盖大小、遍布繁复花纹的小木牌一共攒了有满满的两大竹筒。
就是她们装酒那种大大的竹筒。
这两个大竹筒里存有亡魂的数量,几乎是孤燕山所有能散发出戾气亡魂总数的千分之一。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才千分之一这么少吗?”
其实已经不少了。
要知道孤燕山可是有不知道多少年作为“存尸库”的经历,
一具尸体能散发出的戾气就只是那么一点点气息,根本无色无味,阳光一照就消弥于无形;而这么些年堆积下来,孤燕山的戾气却楞是积攒到整个山腰都被甜甜的、浓厚有如实质的、连阳光也逐不散的戾气雾覆盖。
这得是多少亡魂啊?
孤燕可是一座有高度的山!
就算称孤燕山是“小山”,那也是相对大山说的,换算成这个世界(此文是异世灵异)的面积,孤燕山面积也有近一百平方公里呢!
就算这雾气只是弥漫了一个山腰,那得是多少戾气?
就连阳光也无法驱散,那这戾气得是到了多么浓重的程度?
稀疏空旷、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也不见散尽,那这戾气的量得是多么惊人?
就这千分之一的亡魂,还是双玉还有师父无名共同的功劳。
双玉白天要学习,而且晚上也不可能一点不睡觉,于是无名师父除了教导双玉还有必要的休息以外,就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昼夜不停的封存亡魂。
无名师父的速度可不是盖的。
也多亏有师父这个生力军帮忙,才有了这千分之一的成果。
这些年双玉虽然能耐见长,但她们对自己的修行倒是一点也不放松,当年二人下山的时候,她们把两个大竹筒都打包带上了。
两个玉儿身材纤细,一人四个竹筒背着,从后边看上去跟上了装甲一样,把后背遮的满满的不说,竹筒边缘还超出身体。
要不是形状不对,俩姐妹跟王八成精了差不多。
得亏她们是戴了面具打扮成山民、兼且还用了隐身符,所以背这么些炮筒似的竹筒还不很引人注目,否则就这么上街非挨围观不可。
下山这么多年时间,姐妹二人超度了半筒“魂牌”,还剩一筒半。
双玉都是勤快人,这次跟孟朝出来,把那一筒半大竹筒也随身带来了,像两只可爱的甲壳虫一样来到了禾疆——
就像有的女孩子走哪儿都喜欢带着毛衣针和毛线、走到哪儿打到哪儿一样,双玉也是走到哪儿超度到哪儿。
一进“洛家寨”周边的树林,玉燕的小脑袋瓜子就开始转了。
禾疆树林既不比孤燕山树林,也跟中土别的地方的树林相差甚远:
洛家聚居地这边都是平原,树木长得极其茂密,而且高矮不一、枝叶错落,这导致禾疆的树林中往往密不透风,空气又湿又热,拧一把都能攥出水来。
为了争抢阳光、水分和养料,禾疆树林里的每棵树都争先恐后的往把枝叶往开了长。
禾疆气候本就湿热,加之树林特别茂密、一棵一棵的紧挨着,这边的植物为了在自然竞争中占据优势、尽可能的利用养分,叶片普遍比较大。
两下迎凑,最终造成禾疆的森林里的植被呈现出枝密叶大、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的状态。
在这里,即使大白天阳光都只能呈斑点状穿过枝叶照在地上。
正午十分,人走在茂密的树林之间,身体周围当真是连丝风也不透;上边阳光再一烘,又闷又热,气都喘不过来,能把人憋闷死,晚上才能稍微凉爽一些。
“真是个藏风纳气的好地方啊,”
玉燕暗想,“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不利用利用太可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