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王》分卷阅读2

    李瑁讨厌算命的相师,那是有原因的,从还是个胚胎的时候李瑁的娘就被一个当地很有名的相师说过福气大大滴,能生个了不得的娃。

    然这了不得的娃儿生来却把他那有福气的娘给克死了。

    ——汴梁人李瑁,自幼丧母,靠老父做工供养长大,谁知成人后不叫省心,没个正经活干竟是成天混日子,尽处那些狐朋狗友。他爹一面操心儿子的将来,加之多年积劳成疾,竟这么病下了。

    李瑁虽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孝子。

    他衣不解带在床前伺候,人都瘦了一大圈,老父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病榻上语重心长一句一把辛酸泪地劝儿子以后好好过活,娶个媳妇,做分正当的差事别再游手好闲了。

    李瑁一一答应下来,于是老人安然阖眼撒手了。

    二十八岁的李瑁抹着泪在城外安葬了老父,从此竟真个儿洗心革面做人了。起初街里邻坊自然是不信,觉得他撑不住几天肯定得打回原形。

    李瑁也不管旁人怎么看,将家里的积余全部拿去孝敬知府老爷跟前的苏师爷,谋了个衙门的小差事,收起了从前的嬉皮赖脸,踏踏实实干活,人经此一事竟成熟了许多。

    众人这才相信李瑁是真心改过了,自然乐见,于是这个昔日的混混走在街上时也有人会主动打招呼了,一来二去人缘竟然很好。隔年城东的王媒婆与李瑁说了门亲事,对方是裁缝的女儿,幼时身体孱弱,好不容易养好了也耽误了不少年,如今虽过双十,人却是极好且能持家的。

    李瑁自觉自己老大不小且遭人厌,本以为这辈子都娶不到媳妇,怎会嫌弃人家姑娘年纪大?二人见过两面都挺满意对方。三年孝期过后李瑁迎娶了妻子曹氏——这是他的结发妻子,明媒正娶,也是李瑁心中唯一承认的妻子。纵然日后如何宠爱刘氏也没有给那人任何名分,或许在李瑁的心中曹氏与其腹中骨肉仍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就这样李瑁成家了,像做梦一样。新婚次日他带着媳妇到老父坟前磕头,絮絮叨叨说了好多话,说自己很能干快升职了,媳妇也好,家里有人看管了,明年还会带孙子来看他老人家blabla……只可惜这些话终究没有应验的机会了。

    两个月后晁王造反,叛军很快攻陷京城,不久传来小皇帝的死讯,梁王朝这座高楼轰隆隆倒塌,碎成了渣渣。

    半年后孙琦兵变杀晁王自立,江山一时烽火延绵,但凡手里有点兵的都做着皇帝梦谁也不服谁,兵多的吃兵少的,兵少的就四处征兵。

    李瑁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承天王搜刮壮丁拉入伍的,甚至连家都没来及回去通知一声。

    他泪流满面被拖去原阳战场的队伍里,念着家中已经怀胎七月的妻子没想到自此竟成永别。

    许多年后当李瑁成了大郑王,坐拥天下n分之一江山的时候,也曾派人去寻过她们母子俩,甚至不顾刘氏摔盘子砸碗的抗议,打定主意如果曹氏生的是儿子迎回之后立刻封为太子。可惜多年来始终没有寻获,也不知是刘氏暗中作梗还是她们母子早已死在了乱世之中……

    ☆、乱世

    (二)

    战场该是个什么光景呢?

    擂鼓喧天不辨东西南北?满世界都是嘶喊声、钝器割肉声、骨头碎裂声,还有谁的惨叫连绵不绝。入眼血红一片,分不出哪个是敌哪个又是友。

    不都长得一样么?一个鼻子两只眼,不都长得一样么……

    李瑁昏死在车辕下面,死里逃生,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丈已经打完了,没人来收拾残局,风声中偶尔夹杂着几声若有似无的□,也不知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李瑁觉得口干舌燥脑中还一片空白,恍恍惚惚眼前是跟曹氏坐在院子里吃饭,说着家中琐碎,柴米油盐……葡萄架下阴风嗖嗖吹着腿肚子,他打了个寒颤,终于清醒了。

    李瑁试着活动四肢发现具在,松了口气,站起来时浑身疼痛难当,身上有不少伤口好在都是皮肉伤,血都不流了。

    他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有点茫然,有点难过,还有点绝望。想要大哭出来都不知道是因为生还的喜悦还是对死亡的恐惧。

    这一仗承天王魏成惨败,说全军覆没也差不了多少,魏成自己还被发现淹死在了泗水岸边,他逃了这么远终究还是没逃过“阎王”索命。而阎彤安可以欣然坐在他那虎皮大椅上清点胜利的果实了,如今鲁豫一带也尽归他手,终于是名副其实的霸主了。

    这个不过三十来岁的男人有张灰白病瘦的形容,眼中却狠戾令人生畏。

    而阎彤安所不知道的是,有个从原阳战场死里逃生的汴梁人李瑁,正搀扶着他未来的大军师苏师爷,两人一瘸一拐地向着击碎“阎王”千秋大梦的道路中蹒跚而去……

    ///

    咱们回头来看看李瑁跟苏师爷,这两人具是被拉壮丁且躲过一劫的战友。苏师爷运气没有李瑁好,他挨了一刀在腿上,伤得比较重还发热了。不过这苏师爷到底命大,没药没医的情况下靠着喝凉水硬是给他扛过来了。真不知是李瑁之幸还是什么冥冥中自有天意,总之,他未来的大军师、大郑朝的开国宰相,拿着龙头杖追着靖武皇后满金銮殿打的亚父——保住了。

    李瑁与苏师爷二人窝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待了半个月,至苏师爷伤好了,趁着某天月黑风高,苏某人拉着李混混认真分析了下当今局势以及二人何去何从的人生大事。

    李瑁说,我想回家。他媳妇还在家里等着呢。

    曹氏还好么?自己没有回来她会不会担心啊?身子怎么样了?已经八个月了吧,自己失踪这么久她不知道急成什么样了。

    李瑁完全陷入了自欺欺人的胡思乱想之中,苏师爷也没打断他,他大病初愈没多余力气跟李瑁废话,也懒得安慰他。其实李瑁不傻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汴梁……早已回不去了。那日他们战败,魏成弃城逃跑,汴梁…汴梁如今是什么光景,无法想象,也根本不敢想。

    苏师爷用所剩不多的力气掐了掐掌心,让自己清醒,眼下局势错综复杂,他们两个自身难保哪还有空去担忧别人?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己至亲之人。

    抬眼看着李瑁苦逼的脸,沉默无声地瞧了好久。纵然这位慧眼如炬,但在当时俩残兵败将相依为命的境况下怎么也不可能说出“咱们干吧!管他什么王什么侯,咱们自己单干得了!”这种话的。虽然在不久的将来苏师爷确实婉转地这么向李瑁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可是眼前,这个叫李瑁的家伙显然还不如自己靠谱。

    苏师爷本名苏子清,也是汴梁人,收过李瑁的贿赂给安排过衙门小吏的差使。他家里勉强算富裕,总之供得起他求学读书。

    苏子清一直想做名士,那种洒文舞墨泼酒成诗什么的,感觉特带劲儿。可惜没做成,他倒是有个名士老师,结果想不开去做官了,官是没做多风光倒把自己一头撞死在金銮殿。苏子清这一干弟子不是被国丈斩草除根就是躲回家去低调做人。没法子,为了活命。

    所幸那时苏子清太年轻,还属于幼苗,没有被国丈拔了,人家压根儿也看不上。他返回汴梁之后应聘当了知府的秘书,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就是偶尔泛酸起来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生不逢时。

    老实说,苏师爷是看不上李瑁的,但凡能选择他绝对不会跟这个混混裹到一起。可当下局势混乱,总要找人抱团才好生存下来。李瑁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他是苏子清当时唯一的选择。甭管是个混混还是什么吧,大家相互扶持先度过眼前难关活下来再谈有的没的。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