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然是黄昏已过,夜幕低垂的时分。小愣子摸了摸有些空空的肚子,这一路奔波除了路上休息的时候唐拾月派人送来了一些糕饼她吃了几块充了饥,剩下的时间里皆是水量未进。如今早已是腹内空空,饿得有些前胸贴了后背去。
“饿了?”云衣伶眼尖,怎会放过小愣子这般明显的动作,她是鬼没有饥饿的感觉,但是却也能体会小愣子此时的感受,她眉梢轻挑回眸问道。
小愣子有些尴尬地恩了一声点点头,她道:“我们出去吃点东西吧!”
云衣伶点头同意,她是鬼不用进食,但是陪这呆愣的人出去逛逛倒是无妨。
小愣子从包袱里拿了钱袋,和云衣伶并肩出了客栈。虽是入了夜,这淮安城却依旧热闹得紧,街边有商贩点了灯笼摆摊,卖的东西也都各式各样。小愣子在巷口找了家面摊坐下,招手朝老板要了一碗阳春面,着急着开祭自己的五脏庙。
云衣伶坐到她身边笑看这她,阳春面很快端上,小愣子伸手去拿筷子,刚一抬手肩胛便传来一阵疼痛,小愣子忍不住皱了皱眉。
“我来!”云衣伶有些心疼地看着她说道,伸手接过小愣子手中的筷子将面夹起喂到小愣子嘴边。
小愣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四下扭头扫了一眼,这面摊摆在巷口但入了夜后却也只在那灶火旁点了盏灯笼,灯笼微光到底照不清这食客坐的桌子,故而云衣伶便是端起碗来喂小愣子都未见得会有人看见,小愣子便也放了心,欣然接受云衣伶喂自己吃面。
也许真是饿得紧了,一碗阳春面不过三两下便全都进了小愣子的肚子里,小愣子心满意足地拍拍吃饱了的肚子,回头叫老板来收面钱。
“阳春面一碗,六文钱,今个儿中秋算你五文好了!”面摊的老板擦了擦满是油光的手,走过来说道。
小愣子听他的话一愣,今个儿中秋,原来这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到了中秋十分了,难怪这城里这般热闹。她心下琢磨着,从怀里掏出五文钱付了帐。
“没想到一晃眼竟然都到了八月间!”小愣子慨叹,两人从面摊出来没有往回走,而是出了巷子沿着街道漫无目的地逛着。
往年的中秋佳节小愣子都是在程家戏班子和戏班子里的众人一起度过的,这白日里唱完戏这到了晚上程连成会让人给众人发个月团凑个喜庆,只是今年自己只怕是吃不到那月团了。小愣子想到这儿又不觉暗自神伤起来。
“我记得往些日子在苏沪城里二妮子还带着我偷溜出去赏月放荷灯,只是今年怕是再也放不了那荷灯了!”小愣子惋惜叹道。
“你怎知放不了?”云衣伶问她。
“这里离苏沪城远过百里地,哪里会有荷灯放!”小愣子自是不信,沮丧回道。
“若我带你去放荷灯,你如何谢我?”云衣伶抿唇微笑着问她。
小愣子皱着眉,疑惑地挠了挠头,想了想,却终是没有想出答案,犹豫着开口问道:“你想我怎么谢你?”
“不如许我两个愿望如何?”云衣伶问她,一双美眸波光流转盈盈间尽是笑意,恍若夜空中的晨星般灿烂。
“好!”没有任何犹豫的答应,但随即又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急急补充道:“只要是我能办得到的都可以!”
云衣伶浅笑,信步走在小愣子前面。
小愣子跟着她,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过热热闹闹的街市,行过曲曲折折的小巷。终是在七拐八弯之后见到了光——那是河上的月亮。
到底是入了秋的时节,河畔的风刮来都带着点点凉意,天高雾浓,一弯明月在天边静静垂着,清冷的月光洒在河面上,照得河水泛起波光,河岸边上是长满杂草的蜿蜒小路。
小愣子和云衣伶沿着那小路向着上游走,未过多时便见着了从上游缓缓飘下的荷灯。
“荷灯!”小愣子见着荷灯眼前一亮喜叫道。
“怎样,现在可信我?”云衣伶走到她身边,俏皮问道。
小愣子欢喜地点了点头,加快脚步朝着上游走去,云衣伶也跟着她,未几便听见了从上游传来的欢声笑语,小愣子踏上前,才发现这上游不仅有人来放荷灯,更有人设了灯谜在河畔,河岸边上人影幢幢,嬉笑之声不绝于耳。
“不是要放荷灯吗,怎不过去?”不知什么时候云衣伶赶上来与她并肩而立,白玉雪肌,一袭白纱衣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优雅。
“等你,一起吧!”小愣子扭头朝她笑了笑说道。
云衣伶回了她一抹浅笑,一个颔首。
四文钱,两盏荷灯,点燃灯芯的蜡烛,顺着河边缓缓放出。
“可有许愿?”从河边站起身来,小愣子回首朝云衣伶问道。
云衣伶点头,让小愣子伸出手,将一方丝绢搭在小愣子的手心上,隔着丝绢在她手心里写下浮生短伴君度流年八个字。她是鬼,力道很轻,隔着丝绢更是让小愣子觉得手心痒痒的,撩拨得难受,待她刚一写完便忍不住握紧了那丝绢搓了搓手,咧开嘴傻笑着说:“反正我也识不得几个字,你写了我也未必看得懂,既是许愿还是不说的好,二妮子以前说许过的愿说出来就不灵了!”
云衣伶想了想点了点头,她目光向旁落去,河岸旁被人搭起了架子,架上挂满了彩灯,灯上有灯谜,来回间也是难住了不少人。
“可还记得你刚才答应过我许我两个愿望?”云衣伶回首冲小愣子嫣然一笑问道。
小愣子点头。
“那你听好,这第一个愿望,把眼睛闭上。”云衣伶眸光流连,语气调皮道。
小愣子有些不明所以却也还是照做。
“不许偷看!”云衣伶复又补充道。
“你放心,绝不偷看!”小愣子老老实实地闭着眼,没有半分偷看的意思。
云衣伶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见她没有任何反应这才放下心来。她走近小愣子,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端详着她,目光从小愣子英挺的眉,紧闭的眼滑到悬胆的鼻,最终落在那一张带着淡淡胭脂色的唇上,再也挪不开。
她踮起脚尖,倾身上前,却是堪堪将自己的唇贴在了小愣子的唇上,哪怕没有丝毫的触感,但是便是这般亲密的距离,云衣伶也是几分欣喜。
“好了,你睁眼吧,这第二个愿望便来陪我猜灯谜吧”云衣伶说罢转身踏着轻巧的步子走进了人群里。
小愣子还没反应过来这第一个愿望就这么简简单单结束了的时候,云衣伶已经走远了,她赶忙跟在她身后,两人在彩灯间并行,云衣伶双眸闪着光,在这灯谜间流连,终是在一盏灯前停下了脚步。
小愣子在她身边站定,目光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那盏灯:“齐楚燕赵皆降服这是什么?”
“这是史记中的句子,你日后再多识些字儿大可去街上书馆淘几本史书来看看。这一句不难,第一盏便猜这个吧”云衣伶说道。
“你已经猜到了?”小愣子微微有些惊讶地问。
云衣伶点点头,道:“借你左手代我行书可好?”
小愣子提笔应允,她将左手握在云衣伶执起的笔上,佯作书写,手上却全然没有任何力道,任由云衣伶行笔在答题纸上写下四国顺之的字样,依旧是风骨飘逸的字,看了总让人赏心悦目。
“你且将这答案送去,看看对是不对。”云衣伶将写下答案的纸折好放在小愣子的手心里,嘤咛低语道。
小愣子握住那纸点头,一转身便蹿入了人海,云衣伶目光追着她,眸光中尽是缱绻。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咳,这个亲,肯定有朝一日会亲到的,但是不是现在
表pia我,然后弥补昨日修文未更新,所以今日三更
第29章 第二十九折
“小姐,这荷灯……”花袭月买来荷灯,捧到唐拾月面前。
“袭月,退下”唐拾月接过荷灯,指间贴在荷灯的蜡光纸上细细摩挲着,兀自说道。
“是。”花袭月见自家小姐都发话了,便也不多言,朝唐拾月轻施一礼便退了开去。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淮安,又是一年知秋日,拾月犹记牡丹亭,却怎料,人不见,水空流,孤影离殇。”唐拾月看着那满河飘起的荷灯,灯心烛光映耀在水面上,凄夜漫长。
这淮安城的城楼依旧沧桑,只是再没了那个人在这城上温酒煮茶。这淮安城的月依旧明亮,只是再没了那个人笑靥如花。这淮安城的河水依旧清凉,只是再没人共她在这河边清唱,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
“你说你爱这淮安城的灯火星星,人声杳杳;但你可知我爱这淮安城的陌上佳人,无双玉容?楚淮安,骗子。”唐拾月指间的力道紧了几分。眼中的景物不知什么时候却变得朦胧了起来,有两股温热在眼眶里打着转。
唐拾月将手中的荷灯点亮,素手轻柔地托着荷灯,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看着飘远的荷灯,她心底一阵挥之不去的怅然,这是第三年了。
“唐老板?”熟悉的声音在耳畔轻唤,惊得唐拾月猛抬头,顿见一女子站在自己面前,那女子穿着素白的衣裳,头上挽着两个双丫髻,虽是素颜却是眉清目秀,身材颀长比自己略高一头,一双明眸宛若浩瀚夜空般,内里闪着如星河般的光。
“淮安……楚枫?”唐拾月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想起这是楚枫作女子的装扮,算不得让人惊艳,却也十分清秀干净。
“唐老板,这么巧,你也来放荷灯呀!”对于见到唐拾月,小愣子亦是有些意外的,但她随即想了想既是中秋唐拾月想出来走走也没什么。
“你怎在这?”荷灯远去,唐拾月回过头来问她,目光落在小愣子的眉眼上,深邃的眸中有小愣子看不透的情绪。
“我来猜灯谜。”小愣子说着扬了扬手中的字条示意道、
“你到真是好兴致。”唐拾月勾了勾嘴角,轻笑,却是有些慨然的语气。
“不过是凑个热闹罢了,唐老板也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天生愚钝,也没读过什么书,猜了半天也猜不出几个。”小愣子攥紧了手中那张写着答案的纸,不好意思地说道。她看来看唐拾月,紧跟着又接道:“唐老板何不也去猜一猜?”
唐拾月回头,望着身后盏盏灯谜,一阵失神。她向来聪明,猜灯谜这种事儿自然也没难倒过她,只是上一次猜灯谜,似乎也是三年前的事了吧。
“这就一个庵字还要打个劳什子成语,拾月你知道是什么吗?”她记得那夜那人手里捏着月团问自己,那时候自己还不是玉声楼的老板,只是个小有名气的角儿。那时候那人是楚家的四少爷,准确的说是楚家的四小姐。她和她,许就是前世的姻,来世的缘,偏生在今生相见,乱结一段无果的情仇恩怨,末了也没逃过红颜命绝。
“庵,打一成语。”
“拖泥带水。”
……
《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