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千古长安
寇仲笑嘻嘻道:“师傅请先给我几两银吧!我立即变个热腾腾的饭菜出来给你看看。”
独孤凤好笑的看着他道:“怎么?还想和师傅讲条件?”
寇仲嬉皮笑脸道:“哪能呢!只是皇帝不差饿死兵,我看哪几个伙计都没吓得腿软脚软,没有点银子压惊,怎么能手脚变得勤快点呢?”
独孤凤难得的没有打击他,只是轻轻的道了句:“喔,说的有点道理。”
晴雪忍笑,抓了十两银出来放到他摊开的手掌上。
寇仲取钱后昂然去了。且不提寇仲过去如何对掌柜伙计威逼利诱。只是不一会儿,就真的有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来。
寇仲得意洋洋的道:“师傅,我表现的不错吧!”
独孤凤不置可否,只是问道:“花了几两?”
“五两。”寇仲一时没反应过来,顿时顺口说了出来,说完才发现自己的错误,顿时变得垂头丧气起来。
众人都是一笑,晴雪更是笑骂道:“小仲你还真是生财有道,一转眼就赚了五两银子。不去经商真是可惜了。”
见独孤凤没有将剩余银子没收的意思,寇仲不禁暗喜,偷偷的向徐子陵做了个胜利的手势。徐子陵看的暗暗摇头不已,他知道寇仲这家伙刚刚最多花了三两银子,这家伙连失口而言都是装出来的。
等到众人吃晚饭时,酒楼里已经空荡荡的了,原本的江湖客都在众人吃饭的当儿偷偷的溜走了,他们这些人刚刚当着独孤凤这位剑神的面大言不惭的议论人家,在见识了独孤凤的出神入化的剑法后,无不战战兢兢、汗流浃背,唯恐独孤凤教训他们。等了半天没见独孤凤的反应,这些人哪里还不赶紧溜走。
众人走出酒楼,梁师都刘武周这群人早已经走的干干净净,地上的尸体也都被通通带走了,只有地上洒落的斑斑血迹的提醒着所有人这里发生过的一场惨烈的战斗。
看着杨玄感死去的地方,隐显鹤不禁感叹道:“江湖又少了一个高手。”
独孤凤笑了笑,正要说话,却抬眼看到寇仲大模大样的走到马厩里,将杨玄感的乌云踏雪牵了出来,也不知道他使了什么手段,“乌云踏雪”初时见他暴跳如雷,但在他的安抚下竟然渐渐平静了下来,乖乖的跟了他走了出来。
众人看向寇仲的目光不禁有些古怪,虽说杨玄感已死,乌云踏雪也成了无主之物。但是就这样大刺刺的拿走死人的遗物,虽说也说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总让人觉得有点古怪。
寇仲给众人古怪的目光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道:“所谓天地异宝,自有德者居之。这马既然成了无主之物,我们也算德者,拿了不算什么吧!”
众人都给他的话逗得一乐,独孤凤却听得略略有些感叹,这个寇仲还真是天生争天下的料子,能将强盗逻辑说的如此自然,还时时不忘早些大道理,这种人都是天生的枭雄。因此朝寇仲点点头,笑道:“既然这样,你就带上它吧!”
剩下的路程倒是一路平安,再也没有遇到什么事情。数日之后,众人已经穿过河南,临近关中。长安所在处的渭河平原区之所以被称为关中,因为束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居四关之内,故称关中。其中潼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甫靠大山,东西百馀里,开路於断裂的山石缝中,号称“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本名函谷关,东汉後才改名为潼关。战国时期,六国屡屡合纵西向攻秦,但亦只落得屡屡饮恨於函谷的凄惨下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就是这险峻的兵家必争之地,令长安稳如泰山,避过关外的烽火战乱。
潼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地,独孤凤回乡心切,故而在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关之前,并未停留,而是带着众人一路疾行,不过半日功夫就赶到了长安。
正所谓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文物荟萃,千秋帝都。长安位於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建都於此。
长安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重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北则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在这些山岭界划出来的大片沃原上,长安城雄据其中,泾、渭、刿、灞、澧、涝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的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这些河流犹如一道道的血脉,既给长安提供丰富的水源,也使长安充满活力。“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自古以来,长安便得到历代君主的垂青。
这座千古帝都的规模远非比一般小城,城墙高达三十丈,连绵数十里,墙上宽阔可跑马,每个一段距离便有一座城楼耸立。
第一次见到长安城的寇仲徐子陵等人都是震撼不已,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一座三十丈高的城墙突出地平线,傲然耸立,有一种说不出的庄严肃穆之感。
寇仲忍不住咋舌道:“乖乖,这城真壮观,看起来比扬州大多了。这三十丈高的城墙,怎么看起来比潼关还要雄伟壮观呢?”
独孤凤第一次看到长安的城墙时也是差不多这个感觉,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突然出现一道近百米高的城墙,那份视觉冲击是没看过的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的。那是第一次让独孤凤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来到了一个充满玄幻色彩的武侠世界,这个世界的机关巧匠,赫然发展出了不同于前世现代科技的机关术,尽管没有蒸汽机内燃机这些动力,但是凭着巧妙至极的技术,这个世界对于水力的运用达到了巅峰的成就,产生了一套借助水力系统的筑城技术,就是靠着这些超乎想象机关技术,才在这个看似落后的世界里建设处了如长安、洛阳、江都这样壮丽雄伟的巨城。独孤凤曾经试图弄明白这个世界的机关技术,但是没几天就被那些复杂至极的零件结构,玄学与科学夹杂的理论给弄得头晕脑胀,彻底的放弃了关于这些东西的思考。不过,至少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道路与前世不同,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更类似于某些论坛众虚拟的蒸汽朋克技术,只是精巧繁复更胜。
晴雪笑着向寇仲介绍道:“长安乃是千古帝都,自周、秦以降,乃至汉、西晋等朝均建都於此。本朝建立之后,在长安之外创建新都,名为大兴,并不断修建扩充,使之更为宏伟壮丽。这才有今天你看到的情况。”
众人策马向着城门行去,寇仲边走边嘀咕道:“这么高的城墙,要多少人才能攻下来呀!”
众人听得不禁都莞尔一笑。
自秦始皇赢政以之收拾战国诸雄割据的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到西汉张骞两次出西域,开辟了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的名城,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其况之感,只有东都洛阳堪与比拟。当今天下虽然烽火四起,但是汉中之地还是一派的升平景象,城门之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繁华热闹之处犹胜扬州。
此时的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份组成。宫城和皇城位於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内的各坊从左、右、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以正中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西分属万年,长安两县。宫城和皇城乃隋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则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有布局。不过自称杨广即位以后,将都城迁往洛阳以后,宫城以内已经比不得以前的繁华鼎盛时期。反倒是郭城,因长安地处丝绸之路起点的缘故,商业特别的发达。
独孤凤一行人从明德门安然入城,踏足朱雀大街。寇仲自不必说,一入城就四处观望,兴奋的指指点点,就连徐子陵亦为这不平凡且深具帝皇霸主气象的都城的鼎盛局面震慑,跟随鲁妙子学过建筑学的他深刻的感到要建设起一座这么雄伟的都城,是多浩大的工程。
独孤凤走在这条贯通长安城南北的主轴上,心中也是感慨良多。她对于长安并不陌生,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在长安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前世的她在长安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曾离开过几年,但是在女友离开后,她也离开了伤心地,重新回到了长安,一直生活在这里。说起来也是巧合,她前世所居住的位置正好就在与她这一世的出生地很相近,她穿越了时光与世界,却唯独没有穿越地点,不能不说是命运的特意安排。因此,独孤凤对于长安,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的。
ps:今天上风云榜,本来想二更的,但是突然发现晚上有公司年会,怕没有时间写作,而19号我要做三天火车回家,也没法写,目前的存稿只够能坐火车时候的更新。所以没办法爆发了。
第一次上强推,厚颜求票求收藏。爆发等春节过年时补上!
第九十六章 回家
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田。长安郭城在建造时就规划的十分宏大,共有南北十一条大街和东西十四条大街,纵横交错地把郭城内部划分为一百一十坊。其中贯穿城门之间的三条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街构成长安城内的交通主干,其中最宽敞的是等若洛阳天街的朱雀大街,阔达四十丈,馀者虽不及朱雀大街的宽阔,其规模亦可想见。
独孤凤隐约记得,在前世的历史中长安的实际盛况并未达到规划中的情况,大部分时期长安城内有着大片的荒僻空野。而这个大唐双龙传的世界里,却经济繁盛的远胜前世历史,长安城内市坊林立,建筑鳞次栉比,没有一处空闲之地,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房地产盛况,但是房舍总占地面积并不比后世的长安逊色多少。
长安除朱雀大街外,最着名就是位於皇城东南和西南的都会市和利人市,各占两坊之
地。市内各有四街,形成交叉“井”字形的布局,把整个市界划为九个区,每区四面临街,
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设。每区之内,尚有小的巷道,便其内部通行。两市为长安城最热闹
的地方,酒楼食肆不少更是通宵营业,为长安城不夜天的繁华胜地。在没有高层建筑来推挤人口的这个时代,要想容纳百万户的居民居住,城市面积大的超乎人的想象。
就独孤凤的生活感觉来说,这个时代的城市环境并不算落后,比如长安的为防止积水,城内主要大街两旁设排水沟,宽若小川,在路囗水沟交汇处,均铺架石桥,形成长安的一个特色。大道两旁,植有槐树,际此中秋之时,枝叶茂密,郁郁成荫,不但无损长安的繁荣盛况,反而使人感到一分千古帝都的古朴幽深之气。
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鲫,比之寇仲等人之前见过的任何的城市都热闹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长安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并不只有汉人,大家上随处可见着身着各色民族服饰的胡人,突厥、铁勒、龟兹、高丽、契丹等等,偶尔甚至等够看到身穿景教服饰的大秦人。看的寇仲等人啧啧称奇。
独孤家的府第位于西市东光德里内,就在鼎鼎大名的跃马桥东北方向,规模宏大,房舍重重,足足有方圆里许,占据了大半个里坊。不过这座西寄园并不是独孤家的老宅,他原本是当年大臣陈拱的府第,陈拱是杨素的亲信,官职虽不很高,在当时却很有权势,不过修建了这个宅子也没享受多久,随着杨素的病逝,杨素一党被文帝迅速拿下,陈拱也被抄家问罪,他的府邸也被赐予独孤家。西寄园乃是当今天下名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独孤家的到西寄园后,独孤家的嫡系基本上都搬了进来。
此时的长安自然和独孤凤前世所见的长安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一些小小的共同之处,比如此时名为“芙蓉园”的曲江等等,通过这些相似之处的对比,独孤凤惊讶的发现西寄园竟然与她前世上学的学校位置十分的接近,这种巧合的过分的情景让独孤凤不得不怀疑自己背后是不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过独孤凤到底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对于这事苦恼困惑了一阵后就抛之脑后,对于她来说,无论是巧合还是命运的黑手安排,现在探究起来毫无意义。而处于恶趣味的想法,独孤凤在骊山皇家别苑中旁占了一块地,在前世呆了三年的大学分校区所在地建了个别院,取名“梨园”,也算是变相圆了她当年所发的“有钱了要买下整个学校”的宏愿。
众人行到西市东光德里内,忽见一条长街,街道宽阔,却十分的清静,行人稀少,街中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挺立着十来个华服剑士,如哨兵般来回巡视。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侧门有人出入。
守门的人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独孤凤等人,连忙迎了上去,领头的一人满脸的堆着笑道:“五小姐,您回来了。”
独孤凤在独孤家的同辈女子之中排行第五,因此虽然在外被人称呼为凤小姐,但是家中的下人都是称呼其为五小姐,独孤凤看了这人一眼,只见这人也不过三十多岁年纪,面容端正,身材匀称,双手上有一层老茧,一看就是在双手的功夫上下过苦功。独孤凤看他面容觉得很熟悉,以前进出时也经常见到他,不过却一直不记得她的名字。淡淡的问头:“今天是你当值?家中都有谁在?“
那人恭恭敬敬的答道:“禀小姐。大老爷和二老爷都在洛阳伴驾,三老爷都不在在府中。只有老太太在府中。”他所言的大老爷乃是独孤凤的父亲独孤开元,二老爷指的是当今独孤阀的阀主独孤峰,三老爷则是独孤霸。独孤家传自独孤信,独孤信有一生共有八子七女,其中嫡长子独孤罗正是独孤凤的祖父。独孤凤的父亲独孤开元虽然是独孤罗的长子,但却不是嫡子,因此继承独孤信赵国公的爵位,成为独孤阀阀主的不是独孤开元而是独孤峰,至于独孤霸则是独孤峰的同母亲弟弟,也是嫡子。
自杨广登基以来,隋朝的政治中心就从长安转向了洛阳,独孤凤的父亲一向在杨广身边,执掌金吾护卫,自然是长住洛阳,而独孤峰身为独孤阀阀主赵国公,自然也是大部分时间留在洛阳。实际上,独孤家搬进西寄园后,独孤开元和独孤峰都很少住在这里,真正住在这里的只有尤楚红独孤霸和各家的家眷。
独孤凤点点头表示明白,又吩咐道:“我这次请来了几位贵客,你先安排人招待一下。不可怠慢了贵客。”
独孤凤的语气虽然平淡,但是那人却不敢轻忽大意。别看这位五小姐不是独孤家的嫡支出身,但是她自小就受老夫人尤楚红的疼爱,一切待遇比那几位正牌的嫡系子女还要高上一等。而且自从这位五小姐从终南山学艺归来,练成了一身的绝世武功后,连阀主都要对她客客气气的,对她的一些意见看法更是十分的尊重。尤其是一些不长眼的家伙不小心犯到五小姐的手里后,更是让人见识了什么叫霸道,什么叫霹雳手段。比如二少爷独孤策,就因为口花花调戏了几句五小姐的侍女,就被五小姐冲到沁香园当着众人的面狠狠的暴走了一顿,差点把沁香园都拆了,这件事之后阀主不但没有怪罪五小姐,反而还像五小姐道歉,并勒令二少爷闭门思过了近半年。这才让人意识到五小姐在独孤家的与众不同的地位。不过真正让所有人认识到五小姐的彪悍的,还是她之后的一些事情。去年元宵时,太原李家派来了大公子李建成来走亲戚,这位大公子不知道因何事热闹了五小姐,竟然让五小姐不顾礼仪,当众痛揍了一顿,连前来劝架的李神通也被五小姐打的连连败退,最终灰头土脸的溜了回去,这件事情闹得挺大,整个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不过让人奇怪的是无论是太原李家还是独孤家都对这件事情保持缄默,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