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晖脑筋一转,瞬间明白了独孤凤的意思,杨广既然起意南征,那宋阀的那位“天刀”可不会坐以待毙。傅采林行刺杨广,有独孤凤拦了下来,但是天刀出手,独孤凤未必会同样出手阻拦,甚至暗暗给予某种配合,也未尝不可知。
见到歧晖几乎为自己的话所动摇,独孤凤微微一笑,反问道:“师兄,诸位长老为何看中的是太原李家呢?”
歧晖闻言颇为尴尬,毕竟独孤凤身为也是楼观道的嫡传弟子,还亲自出手帮楼观道击退了慈航静斋的步步紧逼,若论关系亲近,楼观道选择未来的天子人选,怎么也首先要考虑独孤家。但是出于某些不好回答的而原因,大部分楼观道中人都偏向于李家。
看着歧晖有些不好回答得样子,独孤凤不禁了然一笑,问道:“望气之术真的这么灵验?师兄从李渊父子身上真的看到了真龙之象?”此时李阀的种种优势尚未展现,最多不过是有着一支闻名天下的只有精锐铁骑而已,能够让楼观道放弃形式大好的独孤阀而选择四大门阀中名声垫底的李阀,除了楼观道早早就和李阀关系不错之外,也只有这个玄之又玄的理由让歧晖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对于楼观道的偏向,独孤凤也能够理解。她可从未忘记这个世界除了有武功之外,还有许多玄之又玄的玄术异能,许多异能之士都能通过星象易学乃至个人面相,推测出一个人未来的机遇成就甚至命运,比如原著中宁道奇给刘黑阀的批命,《破碎虚空》中抗天手历灵对惊雁宫之行结果的推测,八思巴对传鹰惊雁宫奇遇的推测,等等不一而足。而传说李世民出生时就有就有相士上门,有“济世安民”的批命,这也是李世民姓名的来历。这其中若说没有道门的影子在里面,独孤凤是怎么都不相信的。若说辩论禅机,蛊惑世人,以纵横之术游说各家,道门确实比不过佛门,但是若说观星看相,预测命理,佛门是拍马难及。只看历史上,李家一起兵,歧晖就亲帅弟子前往相助,要钱给钱,要兵给兵,卖力程度犹胜佛门。再看慈航静斋,还是到了李阀攻略关中之时,才确定的支持李阀的策略,这反应速度,未免有点太过迟钝。如此也可以理解宁道奇身为道门魁首,为何甘愿受慈航静斋的指派,只怕这也是佛道的妥协条件,佛门支持李阀,以和氏璧和杨公宝藏为李阀造势,树立自己白道无上圣地的形象,而道门得到实惠,在李唐之后彻底大兴,压过佛门。而楼观道也该是反对慈航静斋公然打出白道武林首领的招牌,才拒绝佛门和解的要求。
歧晖沉吟了片刻,坦然一笑道:“玄术命理,自然有其门道。我曾去看过李渊父子的气象,面相都是不凡,隐然有蛟龙之象。尤其是其二子,最为不凡。”
独孤凤淡淡的一笑道:“气运之说,倒也不全是无稽之谈。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英雄尚需时势来配合,若是一开始就被人卡住咽喉,困于死地,腾挪不得,只怕蛟龙也要变成困龙死龙了。”
歧晖默然无语,若是按独孤凤所说的布局进行下去,有独孤凤这个对李家极为警惕的对手在,只怕李家还真有可能变成困龙死龙。
两人之间的气氛一时有点沉静,过了许久,独孤凤淡淡的道:“天下争龙,就算是从面相上看自然不会只有一家蛟龙吧!”
歧晖笑道:“师妹亦是我道门中人,自然明白,大争之势,龙蛇并起,各方诸侯都有蛟龙之象,但是真龙天子却只有一人,但是具体哪条蛟龙能够腾空九天,化为真龙,君临天下,还要看世事演化。”顿了顿,又苦笑道:“若是没有师妹在,李家该是机会最大的真龙。”
独孤凤突然想到了什么,促狭一笑道:“师兄既然精于面相,何不说说我到底是什么面相呢?”
歧晖又苦笑了一下道:“这正是我苦恼的地方。师妹的面相十分的奇特,即在命理之中,又在命理之外,什么事情与师妹沾边,都变得难以预料。张师叔看了你那么多年,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反而越看越糊涂。我就更加看不出什么来了。”
独孤凤心中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当年初拜师不久,为何总觉得师傅的目光怪怪的,当时还以为自己这个怪老头是个萝莉控,心怀不轨来着,还十分小心的提防了一阵。现在才明白,原来这臭老头在偷偷研究她的面相命理。不过,她自家人知自家事,身为穿越者,这个世界的相术看不透她的命理也不奇怪。
ps:不好意思,今天突然有事,耽搁了。回来就不停码字。三更不变。不过时间有点晚了。十分抱歉。
第一百八十三章 联姻
独孤凤突然问道:“师兄已经见过我的一个弟子,只怕还没见过我另一个弟子吧?”
歧晖笑道:“是的。听说师妹收了三个弟子,个个都是万中无一的习武奇才。徐子陵我已经见过,此子天生道性,更难得的是有一颗赤子之心,乃是我道门近百年来最出类拔萃的奇才。另外两人既然能与此子并列,相比也同样是举世难寻的良材美玉。师妹的运气,真是让人羡慕呀,我费尽心力收了上百弟子,却还及不上师妹的一个徒弟,真是让人汗颜。”
独孤凤倒是对这位师兄十分的佩服,自己有三个徒弟,调教起来已经觉得很是费心费力,这位师兄倒好,一口气收了上百个弟子,也真不知道他怎么忙得过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大派掌门人,歧晖倒是十分的称职,若论武力,歧晖或许不是天下间最拔尖的,但是若论责任心,天下各派掌门人中只怕无人可出其左右。在门派缺乏顶级高手的情况下,大收门徒,广种薄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正道武学讲究厚积薄发,这些弟子年轻时或许不太出色,但是其中未必没有天才之辈,如宁道奇,年轻时候根本与慈航静斋和魔门的一些杰出高手相距甚远,但是等到中年以后却渐渐的展露出锋芒,直到确立起举世无双的大宗师身份,而那些与他同时代的天才,却都泯然于众人。而且就算这些弟子中没有宁道奇一流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也是一股巨大的势力。道门武学的优势就在于寿元悠长,根基扎实,只要肯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下去,未来的成就都会不错,因此道门虽然不像佛门一般佛寺遍地,僧兵成群,但是在中低层高手上面,却毫不逊色。反观魔门,一向一脉单传,大搞精英教育,固然代代都是英才,但是缺乏中低层的高手群,与正道争锋,纵然一时占据上风,也耐不住正道群起围攻,佛门四大圣僧围攻石之轩就是很好的例子。魔门这么多年下来,越混越低调,只能隐藏在幕后动动小手段,也于此有很大关系。
独孤凤手扶着栏杆,目视远方,轻声道:“我有一个弟子,名为寇仲。现在正化名徐达投入张须陀军中,师兄若是有暇,可以去看看他。天下还有两年平静的日子,有些事情,不用急着下定论。”
歧晖听了若有所悟。独孤凤此时提及自己的另一个弟子,自然不会是无的之矢,此举多半另有深意。独孤凤无意做皇帝,独孤家也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但是不代表独孤凤不能选择代言人,结合独孤凤让他去看看自己的这个徒弟的语气,那基本上肯定这个寇仲就是独孤凤选择的代言人。若是别人,歧晖或许不会重视,但是他知道独孤凤眼高于顶,她所看重的人必然不是一般人物,而且有徐子陵的先例在前,他也对独孤凤其他的徒弟十分的感兴趣,因此点点头,笑道:“师妹看重的人物,必然非池中之物,我近来也是无事,就去看看这位师侄如何。若真是可造之才,那也是我楼观道的幸事。”
歧晖告辞而去,独孤凤却没有回到西花厅中,而是站在这走廊中沉思。在去年独孤凤前往洛阳的时候,寇仲已经自己开始行走江湖,也不知他怎么想的,改名易姓投入了张须陀军中。张须陀乃隋朝名将,此时正如救火队员一般四处扑灭各地的义军,寇仲从军之后,凭着不错的武功根基,灵活的头脑,很快就崭露头角,受到张须陀的注意,张须陀性情豪爽,犹爱提携后辈,因此寇仲在军中混是的很不错,距离他的大将军之梦也算是更近了一步。
说起寇仲的化名徐达,也是一段有趣的事。记得有一次师徒闲聊,独孤凤取笑寇仲的名字:“小仲,若是争天下,你这是必败无疑。”
寇仲少年人心性,十分的不服气:“师傅一向常说王侯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怎么又确定我是必败?”
独孤凤笑道:“别的不说,你这名字就取得十分晦气。旁人一看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子。”
寇仲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当争天下有什么关系。还是徐子陵脑子反应快,只是转了一圈就明白了,他在一旁偷笑说:“小仲,师傅说的还真没错。你姓是寇,不就预示着成王败寇嘛,伯仲叔季,仲又是第二,怎么看都不是当老大的样子。”
寇仲听了一下子泄了气,蔫头耷脑的说道:“名字是爹娘给的,老爹老娘当时肯定没想过我寇仲也是要干大事的人。”
独孤凤笑他:“反是争天下的人,都要取个好名字,你看汉高祖刘邦,原本叫刘季,比你还不如,不过人家争天下时改名叫刘邦,这就有点胸怀天下的意思了。那天你想要争天下的话,也给自己改个像样的名字吧!”
独孤凤也就是如此一说,却没想到寇仲真的改名了。他跟徐子陵兄弟情深,化名时借用兄弟徐子陵的姓氏倒没什么,但是这姓徐名达字向前实在是让人无语呀!寇仲这家伙竟然将独孤凤偶尔讲的故事中的人物名字直接拿来用,让独孤凤接到消息的时候,差点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歧晖这次带了一些新的消息,让独孤凤不得不仔细的思量自己的布局。虽然早已经知道杨广征高丽成功之后,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变化,但是独孤凤却没想到杨广会起意南征宋阀。不过天下大势本来就是瞬息万变,也不可能一直跟着她的计划走,顺势而为才是正道。这次杨广起意南征,对于独孤凤来说未必不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她原本比较犯难的问题,现在都可以顺势解决。
因此独孤凤思量了一会,派人去请房玄龄和魏征二人过来。
房玄龄和魏征正在郡主府署理事物,闻得独孤凤召见,知道这位郡主殿下必然有重要的事情,两人连忙匆匆而来。独孤凤仍就在西花厅接见两人,魏征年岁与房玄龄相仿,他被独孤凤府上比房玄龄还要早些。这位后世以敢言直谏闻名的铮臣此时并不得志,因此遇到独孤凤的招揽,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前来,独孤凤见了这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大喜之下,将大小事务全部扔给了他,可怜魏征落魄了许久,一朝出仕,就受到如此重视,不知该高兴还该烦恼,还好郡主府的事物上不算多,才不至于累趴下。
二人见礼完毕,独孤凤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我刚刚收到消息,陛下有意下旨招宋缺入朝觐见。”
蓦然听到这个消息,房玄龄和魏征不禁对望一眼,同时露出震惊的神色。
消化完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魏征不禁皱起眉头,有些迟疑的道:“陛下……为何如此不智。”
独孤凤冷笑一声道:“陛下若是理智,又岂会将原本需要百年之功的大运河于数年之内完工,又岂会连续三次发动百万大军远征高丽。”
对于独孤凤对当今皇帝毫不客气的嘲讽,两人都似若未闻,房玄龄沉吟了片刻后道:“宋缺‘天刀’之名威震岭南,素来自矜自傲,先皇当年携攻灭南陈、一统天下之威势尚不能使宋缺屈服,此番陛下召唤,宋缺必定不会前来,只怕……”
“只怕陛下要的就是宋缺不来朝见,这就有理由兴兵讨伐了。”魏征将房玄龄的未尽之意接了下去。
独孤凤点点头道:“不错,陛下确实是有意征讨岭南。大胜高丽之后,陛下雄心大起,意欲北征突厥,不过为群臣劝止。却又起意征讨岭南,我看要不了多久,宣召宋缺入朝的诏书就要颁行天下,此事你们以为如何?”
魏征只是微微沉思片刻,便道:“观陛下近年来的行事,只怕此次南征不能停止。如今大隋乱象纷呈,陛下行事又是如此孟浪,只怕天下人心思变,也未必有多少人真心阻止陛下行事。”
独孤凤听的微微颌首,而房玄龄亦道:“岭南烟瘴之地,北兵不习南战,宋缺雄才大略,非是等闲之辈,陛下若是真的征讨岭南之地,只怕失败的可能居多。而我大隋如今的情况,已经经不起一次大的失败了。若是南征损失过重,朝廷失去了镇压天下的力量。只怕局势要彻底的一发不可收拾。”
独孤凤听的微微一笑,这两人才来投效她不久,虽然隐隐差距到她的用心,但是毕竟还没摸清楚她的心思,因此用词都比较小心,谈论的都是泛泛之语。独孤凤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我兄长独孤云尚未娶亲,而宋缺的二女儿性情贤淑、才貌双绝,可堪为良配。我欲为大兄向宋缺提亲,二位以为如何?”
魏征和房玄龄的眼中都露出震惊之色,世间向来只有哥哥安排妹妹婚事的事情,哪里有妹妹为哥哥张罗婚事的事情,不过考虑到独孤凤身为当世四大宗师的身份,显然隐然已经是独孤家旗标性的人物,独孤云与宋玉致的婚姻属于政治联姻的形式,独孤凤以独孤家话事人的身份提出这个问题,倒也说得不过去。不过,独孤凤突然提出于宋阀联姻的想法还是让两人大吃一惊,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ps:晚点还有一章,算是补昨天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略
魏征和房玄龄只是略微沉思片刻,却齐齐道:“万万不可。”说完两人也是一惊,忍不住会互相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同样的意思。
独孤凤听的微微惊讶,她做出联姻的决定目的本就不纯,虽然也有为天下大势考虑的缘故,但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宋玉致。宋玉致与她一般都是高门大阀出身的贵女,像她们这种身份的人,若非能够向她这样成为家族举足轻重的人物,婚姻都不能自主,宋玉致的命运最终必然以联姻为目的的嫁给某个人,这个人可能是李天凡,可能是寇仲,但是绝不可能是她独孤凤,哪怕是她以独孤云的身份也不行,宋家自诩汉族贵胄,不与胡人通婚,若是天下没有大变,以她独孤家鲜卑遗族的身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宋阀联姻。而这次宋阀遭受无妄之灾,一个不好就有灭顶之祸。这种情况下,只要宋阀和独孤阀联姻,必可使杨广大受震动,放弃南征的想法,这是独孤凤最有机会娶到宋玉致的时候。因此得到杨广起意南征的消息之后,独孤凤很快就想通了这些道理,立刻做出了决定。
独孤凤虽然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但是也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想来想去都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这才找来两位历史上著名的谋臣,询问他们的意见。若非因为不太确定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适,独孤凤早直接下决定了,哪还用的着找人商量。不过魏征和房玄龄的反应的激烈程度还是让独孤凤吃了一惊。
房玄龄还在沉吟着斟酌词汇,魏征却是站起身来,恭敬的向独孤凤行了一礼道:“敢问郡主殿下,是要做大隋忠臣否?”
独孤凤心中惊讶,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的道:“魏长史此言何意?做忠臣如何,不做忠臣又如何?”
魏征长身而立,坦荡的眼神直视着独孤凤探寻的目光,径直道:“陛下若要南征,此举无论成败,必将动摇国本,天下大乱。臣说句大不敬的话,郡主若要有自立之心,只需要坐镇长安,闲看天下风云即刻,一旦天下有变,郡主即刻掌握关中,若是本家能够同时掌控洛阳,那天下精华之地进入手中,无论是进是退都大有回旋余地。而本家若要与宋阀联姻,已经是与陛下彻底撕破脸面,形同叛逆。陛下虽然迫于形势,无可奈何本家,但是此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