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是独孤凤》分卷阅读151

    另一位比风四娘年岁稍小,正是二八年华的少女,却是当今刑部尚书秦百川的女儿秦莫愁,她人如其名,身姿婉约,若弱柳扶风,正如江南水乡中的烟雨,清丽婉转的玉容下有着一丝丝说朦朦胧胧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愁绪。她的歌喉或许不是众人中最好的,但是唱起这来自南国水乡的越女采莲曲,却是唯有她的歌声最为婉转迷离,叩动人心。

    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一位少女和襄儿姐姐一样,正处于豆蔻年华,她是鹰狼卫指挥使翁泰北的女儿翁惜珠,据说她因为年岁与襄儿姐姐相近,所以常被招进宫伴读,深受慕容嫣的燕王老爹和诸位娘娘的宠爱。不过与襄儿姐姐大气随性,不拘一格不同,她一身锦绣辉煌,珠横玉缀,看起来显眼之极,这会儿似乎因为刚刚在唱歌的时候被秦莫愁比了下去,正自嘟起嘴巴跺脚表示郁闷。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翁惜珠唱过之后,襄儿姐姐也轻轻哼唱起来,不过仅仅哼唱了一遍,她就忍不住扑哧一笑,道:“不来了,不来了!听过莫愁的《采莲曲》之后,我也不好班门弄斧了!”

    “哼哼,我们打小就没去过江南,学不会江南去掉的婉约轻柔也是很正常的嘛!”翁惜珠翘起嘴巴,犹自有些不想认输,说道:“莫愁自小在江南长大,一定常见到越女泛舟采莲,耳濡目染,比我们学的更像也不奇怪!”

    “惜珠说的不错!”秦莫愁淡淡一笑,对翁惜珠的争辩并不在意,只是轻笼秀发,回首南望,略略出神。

    “莫愁莫愁,无虑无忧!”风四娘一口气干完一碗烈酒,哈哈一笑,大大咧咧的揽着秦莫愁的肩膀道:“人生朝露,去日苦多。咱们江湖儿女,有歌就唱,有酒就喝,痛痛快快的活过每一日,才不复来到这世上一场……”

    就在众人说说笑笑的时候,小船悠悠的从荷叶丛中荡了出来,来到一处竹林掩映、酒幌高挑的临水人家。

    “好了,你们瞧,‘秦嫂渔家’到了。”襄儿姐姐一拍手,指向那竹林中若隐若现的酒幌子,笑道:“秦嫂家的鱼羹,鱼儿最鲜,滋味最好,在整个燕京也是一绝呢!”

    “哈哈,襄儿你可没说全!”风四娘长身而起,一边大大的伸个懒腰,一边笑道:“秦嫂渔家最为著名的可不是鱼羹,而是蛇羹啊!”

    “蛇、蛇、蛇羹……”翁惜珠听的不禁吓一跳,想起那种长长、腻腻,十分吓人的生物也能作为食物,顿时心惊肉跳,有些害怕,有些反感:“吃,吃蛇……不怕有毒吗?”

    “哈哈,自然是要吃有毒的蛇啦!蛇肉和蘑菇一样,都是毒性越强,滋味越是鲜美!竹叶青肉质细腻,爽*滑顺口!五步蛇筋道爽口,熏炒带辣,最是……”风四娘爽朗一笑,不知是故意吓唬翁惜珠,还是真的回味起蛇羹蛇肉的美味,一脸兴奋陶醉的介绍起各种蛇肉菜肴来。

    “八宝蛇胆,取竹叶青、五步蛇、金环蛇、赤练蛇等等八种毒蛇的蛇胆,加入清酒,混合调制……清冽爽口,余韵绵绵,沁人心肺,吃过之后唇齿留香,是再美味不过的去暑消夏的圣品!”

    “口水蛇柳,精选大蛇,非碗口大小以上的蟒蛇不要,取其里脊之肉,加以精盐、酱油、葱粒、花椒……等等三十余种调料,精心烹饪,其味鲜香扑鼻,集麻辣鲜香*嫩*爽*滑诸多口味于一身……”

    风四娘说的津津有味,只是她每说一样,翁惜珠的脸色就白上一份,说道最后,她几乎忍不住心中的反胃,想要跑到船舷边去呕吐。

    “好了,好了,四娘,不要欺负惜珠了!”看着风四娘说的越来越来劲,襄儿姐姐不禁摇头一笑,拉住风四娘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惜珠小时候被蛇惊吓过,就不要说这些吓唬她啦!”

    “唉,真是可惜了!”风四娘长长的叹息一声,一边摇头一边惋惜的看着翁惜珠,仿佛在替她感到遗憾一般:“秦嫂蛇羹,老张羊杂,燕赵狗肝……可都是京城八珍之一,人之一生,若是不能尝过这些美味,那还有什么意思?”

    “那个,那个,我可不可以不去了!”翁惜珠像是被风四娘描述的可怕场景吓住了一般,一反平常的骄傲活跃,事事争先,而是怯怯懦懦,有些弱弱的说道:“我想起来了,邓通哥哥要……”

    “放心啦!我们去秦嫂这里坐坐,不会吃蛇羹啦!”襄儿姐姐以手扶额,拉住翁惜珠,轻轻的安抚她道:“秦嫂渔家,自然是以鱼羹为主啦……”

    “可是……”

    “别害怕啦,四娘刚刚是故意吓唬你呢……”

    “可是……”

    “……你看,连平时这么怕虫子的小嫣都不害怕,我们当然不会骗你啦……”

    为了劝慰住受到惊吓的翁惜珠,襄儿姐姐好说歹说,甚至还拿慕容嫣举例,才最终哄住翁惜珠。

    不过慕容嫣却看得不禁暗暗摇头可惜,蛇肉的美味,她前世也尝过,原本她还期待这个世界的手艺,看看能将毒蛇做出什么样的美味来。只是看现在翁惜珠的这个样子,她这次是肯定不能如愿了。

    秦嫂渔家临水而建,四面有竹林环绕,绿柳点缀,十分清雅幽静。襄儿姐姐和风四娘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她们熟门熟路的将小船在栈桥前停下,不用小二引领,她们自己就很随意的来到一处水阁坐下。

    秦嫂渔家的格局十分别致,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临水的阁楼不算太大,通体以竹子建造,看起来像是云南的吊脚小楼一般,上层是清雅小阁,下方是碧波荡漾。

    “小二,秦嫂可在?”

    襄儿姐姐和风四娘是此地常客,小二自然认得两人,知道她们身份不凡,是极了不起的贵人,因此连忙回答:“在,在,秦嫂正在厨房料理一只云梦燕裙鳖……二位小姐,可是要小的请秦嫂过来?”

    “不用,不用,秦嫂是长辈,我们身为晚辈,哪有晚辈请长辈出来拜见的道理。”襄儿姐姐连连摇手,表示不用。同时又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次又有什么贵客到来,还要秦嫂亲自下厨?”

    “小的也不太清楚!”

    小二连忙说道:“好像是一个南方来的大豪客,半月前就下了帖子,送了好大一堆礼品过来,摆足了礼数!听说是要宴请小财神邓小侯爷,大名府卢员外……”

    “邓通这小子!”听到熟悉的名字,风四娘不禁一笑:“当年丢了一文钱都哭的要死要活的小气鬼,现在倒是混成小财神了。”

    小财神邓通,与风四娘一样,都是当年慕容家四大家将的后代,他父亲邓百川,因为追随燕王慕容兴开国有功,被封为南安候。不过他父亲虽以军功起家,但是小侯爷邓通却是对武功不感兴趣,反而对于醉心于钱财商贾,十岁开始就执掌家族生意,借助燕京地理之便,津关之利,货通南北,可谓日进斗金,不到十年,就一跃成为燕京北地最大的富豪之一,所以人送外号“小财神”。

    “哼,钱再多有什么用,武功那么差,连我都打不过!”翁惜珠却是轻哼一声,似乎对小财神邓通有着诸多不满:“现在全天下的盗贼都跑到燕京来说,说是要开什么千王大会,哼,什么小财神,名头这么大,当心被人偷光偷净。”

    慕容嫣一边等着襄儿姐姐等人说笑聊天,一边好奇的欣赏着渔家的风景。她自现代世界而来,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风景都充满了好奇,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

    “嘿,白展堂,这次看你往哪跑?”

    而就在慕容嫣兴致勃勃的看着风景的时候,忽然一声清喝打破了渔家的宁静。紧接着一道红影闪过,直掠过数丈水面,闯入到临近的一座水阁之中。

    “不好,是展红绫!”

    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正像普通的食客一样,在水阁中埋头大快朵颐的年轻人忽然脸色一变,转身就要逃走。

    然而,他刚刚窜出水阁,就被一道刀光逼住,不得不一个倒栽葱退回水阁。

    第二十一章 武道之途 宗师之证

    “白展堂,你的事情发了,跟我走一趟吧!”一个手持长刀,要悬判官笔,身着披风,英姿煞爽的年轻女子,闯入到水阁之中,柳叶一般的细狭长刀架在对面年轻人的脖子上,正气凛然的说道:“白展堂,你涉嫌盗窃汴京富豪十八家,累积涉银十五万两。大宋刑部、六扇门、开封府、还有神侯府联合发布追缉令,无比将你这个江洋大盗缉捕归案。现在,你就跟我走一趟吧!”

    被称为白展堂的年轻人有些无奈的看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柳叶刀,苦笑着说道:“不用追的我这么急吧!我都说了,那十八家富豪的事情只有两家是我做的,其他的都是冒我的名头,与我无关。”

    “哼,这些话,你还是到了开封府再说吧!”展红绫轻哼一声,对白展堂的话嗤之以鼻,道:“再说了,十八家是偷盗,两家就不是偷盗吗?只要你犯了事,跑到天涯海角也别想逃脱我展红绫的追捕。”

    “红菱……”白展堂无奈一笑,目光温柔的看着缉捕自己的女捕头,试图拉进双方的关系。

    “闭嘴!”

    展红绫冷喝一声,瞪了白展堂一眼,柳叶刀又紧压了白展堂一步,绷着脸说道:“不许这样叫我。谁跟你这么熟了?我告诉你,我现在是六扇门捕头,要公事公办,铁面无私,不要以为你认识我,我就会徇私……”

    “好,好,好……”

    看着展红绫一脸严肃的模样,白展堂连忙举手,道:“展红绫,展二小姐……”

    “闭嘴!”

    白展堂无意中的话又像是触到了展红绫的敏感点一般,让她又是冷喝一声,道:“不要叫我展二小姐,我展红绫堂堂正正,进六扇门是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父辈的祖荫……”

    “好、好、好,展红绫,展捕头!”

    白展堂从谏如流,迅速的改变了自己的称呼和口气,尽量一本正经的申辩道:“展捕头,我都已经被你们追的逃离宋国境内了,你怎么还这么锲而不舍的追捕我呢?这里是北地大燕,你这是跨国执法,很容易引起两国纠纷的!”

    “哼,你是本小姐出道后办的第一件案子,本小姐怎么可能让你逃掉?”展红绫冷哼一声,算是解释了她锲而不舍追逐白展堂的原因,不过说过之后似乎发现自己的这个理由太个人了,不够伟光正,顿时连忙脸色一正,义正言辞的瞪着白展堂说道。

    “哼,我大宋律令森严,法纪严肃,于我大宋境内作奸犯科者,虽远必捉。别说你逃到区区北燕,就算你逃到关外白山黑水之中也是无用。”

    “哼,好大的口气!”

    展红绫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声音,因此她正气凛然的话语被隔壁水阁中的慕容嫣等人听得一清二楚,她这样公然捞过界跨国执法的言语行为顿时引起了翁惜珠的不满,她冷哼一声,颇为不屑的说道:“区区弱宋,连自家的国主都被权臣害死了,也好意思说自己律令森严,法纪严肃?”

    大宋和大燕地理接壤,两国的关系自然不会太好。昔日大燕立国,乃是驱逐鞑虏,北平辽寇,硬生生从鼎盛时期的大辽手中夺下幽燕之地、关东沃土。当时大燕灭辽平寇时,大宋也乘机北伐,试图夺回被大辽当年侵占的燕云十六州,结果被大燕铁骑打的溃不成军,由此两国反目成仇。

    “惜珠,别这样说,宋国虽弱,但是六扇门中还是有不少英雄人物的!”风四娘将壶中的酒一饮而尽,又把玩着酒杯,熏熏然的说道:“开封府尹,诸葛神候,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七侠五义,四大名捕,也都是江湖上相当的的人物。只是弱宋士大夫秉政,压制武人,又国主昏暗,权臣奸臣层出不穷,就算是草莽英雄辈出,也终究是英雄气短,壮志难酬!”

    “哼,七侠五义,四大名捕又算的了什么?还不是连一个神经失常的疯子都捉不住,堂堂一国太后,竟然被人直闯皇宫,点名索要。这样天下皆知的笑话,也只有宋国才有可能发生。”

    翁惜珠冷哼一声,傲然一笑,显然是对南边的大宋十分看不上眼。昔年大宋百战百败,面对北辽西夏,都要奉上岁币以求平安,实在是丢尽了所有的汉家子弟的脸面。就算如今权相韩纲秉政,大宋国事有所振作,但还是很难让人改变印象。

    “呃,惜珠,你好像记错了,被人强闯皇宫,索要太后的是宋国临安南朝,而非汴京北朝啊!”

    翁惜珠的话让襄儿姐姐不禁忍禁不俊,忍不住指出了翁惜珠说错的地方:“宋国自昔日烛光斧影,兄终弟及,太宗等位、王子出奔之后,就已经分裂为南北两朝,北朝为赵光义子孙,南朝为赵匡胤的后裔,虽为一脉,却势同水火。”

    “况且,这次强闯宋国南朝禁宫的人,乃是昔日的迷天盟盟主,战神关七。其虽因周火入魔而变得半疯半狂,但是却已经踏破了生死,元神由阴转阳,晋入了能够神游诸天的无上至境,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大地游仙一流的人物。这种已经半只脚踏入神魔之境,只差破碎虚空就可超然而去的巅峰人物,几乎已经是人间武道极至,非人力所能抗衡。”

    “面对这种层级的人物,别说宋国南朝,就算是整个天下,也找不出几个能与其抗衡的人物。”

    “啊,战神关七有这么强?”

    作为一个武侠爱好者,对于温系的著名战神,慕容嫣又怎么会没听说过,只是她没想到在这个综武侠世界中,战神关七的实力竟然强横到这种程度。

    “是呀,神游强者,元神已经是由阴转阳,超出肉身束缚,嵌入天道自然,神游诸天万界,触摸到过去未来无尽时空的信息。其强大程度,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说起阳神有成的神游强者,襄儿姐姐一贯淡然的语气中也不禁流露出一丝丝的向往与羡慕。

    “神游强者这么强大?”

    襄儿姐姐无意中的话语让慕容嫣不禁受到震动,嵌入天道,神游诸天,触摸过去未来,这样的神游强者到底有多强大?这个综武侠世界的水到底有多深?

    因此,急于知道这个世界力量层次的慕容嫣,不禁问道:“不过,姐姐你说的太模糊了。神游强者到底有多强,才能让一个国家都奈何不得呢?”

    “神游强者的实力?”

    慕容嫣的问题,让襄儿姐姐微微沉吟了一下,她略略衡量了一下后,才展颜一笑道:“我还不是神游强者,所以还无法准确的衡量神游强者的强大。不过若说是以一人敌一军,只要是宗师境界就可以做到。阿九,等你步入宗师境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天地入心、内景有成的宗师高手,已经可以用意识深入天地元气之海,天心化印,气海成真,拥有近乎无穷的真气源泉,数十数百倍的提升真气输出,已经几乎不是宗师以下的人所能抗衡的了。”

    “若是要以后天武者抗衡宗师高手,那非要数千数万人结成军阵,以精气血气凝成军阵云气,才可压制抗衡宗师高手。而先天高手想要抗衡宗师,也同样必须有阵法辅助。比如武当派的真武七截阵、全真教的天罡北斗大阵、少林寺大小罗汉阵等等各种阵法,都是各大门派对抗宗师级高手的依仗。”

    慕容嫣听的不禁暗暗咋舌,这是什么宗师高手,这分明就是小天位强者了嘛!而且宗师高手都这么厉害,那还在宗师高手之上的大宗师、绝代宗师、无上宗师呢?岂不是真如神魔一般了?

    “宗师高手,只是天地入心,内景有成,气海成真。到了大宗师境界,就是天心入微,通神入化,内景外成,幻境成真的层次了。”

    似乎是看到慕容嫣心中所想,襄儿姐姐继续笑吟吟的解释道:“若说宗师意识深入天地元气之海,仅仅是弄潮搏击,出入风波的话,那大宗师之境,就是操舟冲浪,挟风带雨。天地之势无尽,而人力有尽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