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分卷阅读2

    当年赵华出生,丽妃看了他眉间的红痣,知道他注定将来会爱上男子,他也知道在赵魏男子嫁人并不常见,况且赵华又生在皇家。身为皇子,想要嫁自己想嫁的人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哀求顺康帝,让他对外宣称赵华是公主。

    这才有了这个九华公主。

    赵华听得目瞪口呆,眨巴着大眼睛好长时间缓不过神来。呆呆地伸手摸了摸肚子,感觉有些怪异,但想到自己有了穆明夕的孩子,心中又喜不自胜。忙让丽妃去求顺康帝,让他指婚。

    丽妃将事情告诉了顺康帝,顺康帝略作犹豫,便同意了。将婚期定在了新年过后正月初六,离现在只有八天。

    赵华非常想要快些将怀孕的好消息告诉穆明夕,虽然可能会吓到他。

    但是按照规定,婚前半月,新娘新郎是不得见面的。赵华想,洞房时告诉他也挺好,无论如何他亲口告诉穆明夕,他想看到穆明夕惊喜交加的表情。

    只是想着赵华就觉得幸福无比。

    ##

    穆明夕接到指婚圣旨之时,着实愣了好久。他知道赵华确实很想嫁,但他也知道赵华从来不会勉强他,只要他没有同意,赵华绝对不会让他父皇出圣旨压他。

    究竟发生了什么?

    难道他暗中策划谋反的事情败露?

    不应该。赵启若是知道他要谋反,定不会把赵华嫁给他。

    穆明夕手底下的第一号谋士楚三狄也有此疑虑。楚三狄主张,不管赵启打的什么主意,不如趁着入宫接九华公主的时候,弑君篡位。

    反正京城内的兵马也已经基本掌握在自己人手中,朝中也已拉拢安插了不少人。加之赵启昏庸无能,导致赵魏民不聊生,五州百姓想反他的人多了去了。到时再将穆辽克穆将军乃是赵启派人所杀的事情公诸于众,那样舆论都会站在他们这一方。最后再来个黄袍加身,穆明夕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帝。

    楚三狄所说确实有理,但穆明夕却不想利用他的赵华。

    杀赵华的父亲已经是情非得已,若是再利用他和赵华的婚事,他不敢想象赵华还有没有可能原谅他。

    见穆明夕犹豫,楚三狄继续劝道:“将军,赵启突然指婚,我们不知道他究竟有何阴谋,但是若不先下手为强,只怕会功败垂成,命丧那昏君之手啊。将军就是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考虑手下众多拥护你的将士啊。”

    穆明夕最终还是点了头,但是他要求分头行动,让一拨人迅速把赵华带回将军府保护起来,他带人直接入兆和殿杀赵启。

    楚三狄知道穆明夕对赵华的情意,虽觉留有后患不妥,但终究没再说什么,要除赵华,不急于一时。

    ##

    顺康二十三年正月初六,镇国将军与九华公主大婚。

    虽然近些年来赵魏百姓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但镇国将军六年来西征北战,保家卫国,深得民心。他大婚,全国上下还是卯起精神,准备欢庆一番。

    赵华早早地由宫人收拾打扮妥当,心中忐忑又欢喜地坐着等穆明夕来接人。

    谁知等来的却不是穆明夕,而是他手下的一员副将李原清。

    “穆明夕呢?”赵华心中不安。

    李原清名字听着挺清秀,人却是一粗犷大汉。只见他一抱拳,对赵华道:“将军有要事在身,公主请随末将出宫。”

    赵华心中的不安愈甚。要事?比来接他过门还要重要的事?

    见李原清态度强硬,赵华知道肯定是出大事了。心忖自己武艺虽还行,但必定打不过眼前这个壮汉,便道:“母妃还在父皇那里,我要先去兆和殿同父皇母妃道别。”

    李原清自是不许,道:“将军让我尽快将公主接到将军府。”

    赵华火了:“放肆!本公主想要如何需要你一个小小的副将指手画脚?!”

    李原清不再和赵华费口舌,向带进来的两名手下使了眼色,那两人上来便要拉人。

    赵华看身边尽是些小宫女,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快速摘下头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头饰,脱了那碍事的礼服外套,动手和李原清三人打了起来。

    赵华知道他肯定打不过,于是且占且退,往兆和殿方向去。

    李原清接了穆明夕的死命令,尽快把公主带回将军府,不能让他在宫中久待,尤其不能让他去兆和殿。

    于是他叫上在外面等候、准备护送的人,一齐上阵,定要迅速将赵华制住。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在近十人的围攻中,赵华明显处于弱势。激烈地打斗中,忽觉腹中一痛,赵华大惊。怀胎不足三月,胎气不稳,是最容易出状况的阶段。

    因为担心胎儿,赵华只得束手就擒。

    李原清将赵华“请”上轿,一行人飞快地出了皇宫,回到将军府。

    ##

    此时穆明夕那边一切顺利。

    事发突然,赵启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穆明夕用刀架在了脖子上。

    再说赵家天下被赵启折腾了这么二十几年,宫中朝中早已没有了真正拥护赵启的忠良之辈。几个势力大些的谄臣,见了穆明夕手拥重兵那架势,一个个全缩了脖子明哲保身。

    穆明夕轻轻松松地拿下了皇宫。

    楚三狄建议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穆明夕略作犹豫后准了。

    于是赵魏皇室成员被屠杀殆尽。

    穆明夕本想留下丽妃,但丽妃却留下一句“好好对待华儿”过后便追随赵启而去。

    穆明夕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伏倒在赵启身边的丽妃的尸体,心中百转千回,终究却是不得不压下所有纷乱的情绪,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接下来按照事先的计划一一实行,一切都顺利得不能再顺利。

    穆明夕称帝,改国号为周,改顺康二十三年为定西元年。

    建国伊始,穆明夕要做的事情太多,加上他此刻还没想好该怎样面对赵华,怎样求得他原谅,于是他让赵华继续呆在将军府,让人好生照料着,自己住进皇宫,开始收拾赵启留下的烂摊子。

    如楚三狄所料,百姓对穆明夕的行为接受度极高,很多人甚至将周朝的建立看做是新生活的开始。

    穆明夕自然不能辜负百姓厚望。

    朝中州中,贪官污吏,奸佞谄臣纷纷抄家入狱,为填补空缺,穆明夕决定将手下谋士分放到各州,亲自去选拔人才,通过初筛选者凭三名谋士以上联名推荐信直接进京面圣,合格者便破格录用。

    这种方式对手下谋士的品行及忠诚度要求极高,而穆明夕手下的人全是他四处征战时亲自挑选的,穆明夕对他们颇为信任。

    要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是必须推行的,但是北遂和西凉两个边防大患却不得不防。

    穆明夕将抄贪官污吏的家所得的银两悉数用于边防战备,同时大幅度缩减宫中开支,让宫人们有家可回的通通回家,无家可回的若想离开也可离开。

    将乱七八糟的一切基本理顺,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了。穆明夕这才得了空,思考该如何去见赵华。

    楚三狄之前就向穆明夕汇报过,说不知道谁说漏了嘴,赵华已经知道赵启和丽妃的死讯,在将军府大发脾气,愤怒得要杀穆明夕,让将军府的护卫给拦了下来。

    赵华很生气吗?还好,会生气就还好,穆明夕最怕赵华不生气,只是默默地自己难过,或是再也不愿意理他。

    赵华还会生气,那就总会有原谅他的一天吧。

    ☆、第二章

    那日赵华在轿子上一路颠簸,到了将军府新房中坐下过后,更觉腹痛难忍。

    赵华急坏了,叫人没人理,他便强忍着腹痛挪到门边,拉门准备出去,却发现门从外面锁上了。

    赵华顾不上想太多,使劲儿地拍门叫救命。李原清自然是听到了,以为赵华使诈,便没有理。

    大冬天的,赵华却满头大汗,不知道是急的还是痛的。他隐隐觉得有液体顺着大腿往下流,吓得不敢动弹,呆呆地坐着,他希望他不动,剧烈的腹痛就会慢慢消失,孩子就会没事。

    可是没有,腹痛越来越厉害,赵华感觉到他和穆明夕的孩子正在离开,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蜷起身子,死死地捂住肚子,他希望这样可以将孩子留住。

    然而仍然一点用也没有。赵华有些绝望了,他才知道这孩子的存在不过八天,短短的八天,他一直幸福地抚摸着没有一点变化的肚子,想象着告诉穆明夕时穆明夕会有的表情;想象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像他,还是像穆明夕;想象孩子大一些,他和穆明夕一起教他骑马射箭练武;想象小小的粉团团的孩子望着他哭望着他笑的样子……

    他想了那么多,那么多美好的画面,难道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想象?他未曾见过面的孩子,正在离他远去。

    这时皇宫已经完全在穆明夕掌控之中了,楚三狄立刻偷偷地派了一个信得过的人,让他到将军府将赵启和丽妃的死讯告诉九华公主。

    赵华还沉浸在失去孩子的悲痛中缓不过神来,他和穆明夕的孩子,就这么没了。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这个孩子真的就这么没了,他还没来得及告诉穆明夕,孩子就没了。

    赵华躺在冰冷的地上,肚中的绞痛渐渐平息,他能感觉到身下大片腥味儿的液体。他双眼无神的望着屋顶,任由脑袋里空空荡荡回想着风声。有些事情,他暂时不愿意去细想。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敲门声,赵华仍然没动。

    屋外之人似乎没打算进来,只站在门外说话:“九华公主,顺康帝和丽妃娘娘已经去了,您节哀。”

    像是有什么东西重重地落入心头,在心底砸出一个空洞洞血淋淋的缺口,心血哗哗地往外流着,赵华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节哀,节哀。是啊,要节哀。

    赵华不知道在那里躺了多久,他好像睡了一会儿,又好像没有。但是他看到了父皇和母妃来接他,他怀里还抱着个粉嫩嫩的小团子,是一个可爱的小娃,眼睛闪亮亮的,像自己,鼻子挺翘,嘴唇薄削,像明夕。

    对了,明夕呢?明夕在哪儿?赵华四处张望,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父皇母妃,没有孩子,连明夕都不知道哪儿去了,只有他,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好冷。

    赵华再一次蜷起了身子,这个姿势让他下意识地伸手碰了碰肚子,他记得他怀了明夕的孩子。啊,对了孩子,那个粉嫩嫩的孩子,原来是他和明夕的孩子。原来他和明夕有孩子了。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