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倒是颜钧集的功大于过了。再者陛下也未必是真心要惩处颜钧集,更是借此为由只罚了颜钧集三年的俸禄,夺了他河北道行军总管的职务,却叫他担任幽州刺史,仍回幽州备战去了。恐怕这一战后,仍旧官复原职或更进一步,也未可知。”
平阳长公主与薛衍闻言,只能默然。半日,方才说道:“真是便宜他了。”
一句话未落,平阳长公主又冷笑道:“颜钧集此人,最爱兵行险招,剑走偏锋。我就不信他永远这么好运气。来日方长,咱们走着瞧才是。”
薛绩并没有接话,只说道:“陛下若是真的要征伐草原,恐怕我这个右仆射也要入军效力的。到时候你和衍儿应该会被陛下留在长安。不要为我担心。”
平阳长公主闻言,又是好一回沉吟。良久,方开口问道:“从前行军打仗,我都跟着你的。怎么这一回就不行了呢?”
说是这么说,其实平阳长公主心如明镜。毕竟从前两人没找到薛衍,只是一夫一妻,纵使劳苦功高,也是应有之情。现如今卫国公府后继有人,那么就代表着只要两人愿意,平阳长公主和卫国公薛绩所掌控的近二十万大军也是后继有人的。
即使如此,那么平阳夫妇的一举一动,就不能向先前一般任性自在了——至少要考虑到永安帝的想法和顾虑才是。纵使永安帝现下一时还没想到这些个,他们也该防患未然。
毕竟卫国公府在永安帝夺嫡之时,曾保持中立,未曾立过寸功。甚至平阳长公主对永安帝对太上皇的态度也存有微词,只不过后来太上皇与永安帝冰释前嫌,平阳长公主又身份尊贵,所以无人计较。
但现在不计较,不代表今后永远不计较。正所谓功高盖主,兔死狗烹,当年的救驾之恩,也未必能保卫国公府永世平安。
合该要自家注意些才是。
平阳长公主想到这些,只能长叹一声,向薛绩说道:“再说罢。左右这些事情还没个形影儿。就算当真要打仗了,陛下也未必不准我们跟着。须知我手中七万大军,可不一定听旁人的话。再者衍儿在幽州,也有从军之功。他做个掌管后勤钱粮的活计,还是可以胜任的。陛下英明睿智,心胸宽广,想来更会注重任用贤能。”
卫国公闻言,则摇头苦笑:“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是说不论陛下如何作想,你只说要带着衍儿在京都习学才是——从军之事,因衍儿年纪还小,不急于一时。何况陛下既然叫衍儿入国子监读书,想必是要衍儿将来做个文臣。也未可知。”
平阳长公主默然,良久,笑道:“你且放心,我会在家好好儿带着衍儿的。等你回来。”
卫国公默默点头,伸手揽过发妻和爱子。
静默好一时,薛衍突地想起什么,开口问道:“倘若真的打仗,子期兄也会跟着阿耶上战场么?”
卫国公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薛衍默然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
☆、第57章
似乎是一夕之间,大褚朝堂上的风向不知不觉的变了。开始磨刀霍霍向猪羊——哦,不,是向突厥。
永安帝在没登基之前,便是大褚朝几位皇子中战功最为彪著的擎王殿下。甚至说他的军功连朝中泰半大臣都是心服口服的。永安帝既以军功封王,后更赖此一举称帝,其内心深处自然向战之心更盛。
而擎王府出身的那些潜邸旧臣,也都是尝到了军功封侯的好处的。只是先前大褚建国不久,天灾**致使国力积弱,所以不得不对兵马强盛的突厥施以怀柔之策,以重金贿之,以珍宝安抚之。这才换取了短暂的几年和平,如今在经过了这么些年的休养生息后,在突厥濒临内乱之时,大褚君臣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主战。
于是以卫国公薛绩为首的一干朝臣越发忙碌了。
薛衍在国子监读书时,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他发现国子学和太学学生的清谈和辩难已经从儒家经义转换成了边防之策。不过相同的却是薛衍仍旧听不大懂那些之乎者也的掉书袋。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当你不能适应周围环境的时候,可以想办法改变它。薛衍既然听不懂那些经史文章,所以他便选择不听——他可以看。
于是在薛衍包藏私心的努力下——第一份《国子监辩论报》新鲜出炉。
薛衍的意思很好懂,你们不是喜欢清谈、辩难么,不是喜欢写策论来彰显自己的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么。反正你们说的我也听不懂,而且你们总是说说说也浪费时间,莫如大家都放弃空口凭说,把自己想说的话落在笔头儿上,既可以练习写策论文章,又能在写文章的时候更好的引经据典,温习学问。而且对方在针对你的论点提出质疑的时候,也能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不怕你说了不承认。
最最重要的一点——在《国子监辩论报》上发表的任何文章和论点,都必须在文章最后附上引用的经史子集。这么一来,不但是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们更能掌握经义,连薛衍也能趁机按图索骥,将他们引经据典的内容找出来通读一遍。时日长了,不愁学问不能增益。
#机智如我,真是连自己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提薛衍如何沾沾自喜,且说国子监的祭酒并一干教谕看到了第一期的《国子监辩论报》之后,也为之称奇。先时还只是拿过辩论报草草翻阅,以图掌握学生们的学习进度。而后有的教谕在看到某些论点时,亦心痒难耐,甚至亲自操刀上去辩论。
教谕们的学问自然是比学子们的学问更为精进的,所以当教谕把策论发到辩论报上之后,很有一些学子被问住了,不得不绞尽脑汁的翻阅前人经典,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有其他的教谕看过了,持不同观点,忍不住写文辩驳的。
一来二去,“战火越烧越旺”,甚至还惊动了朝中官员大儒,也都写文章探讨学问。甚至探讨对朝廷颁布的某些举措的看法。
薛衍最初开创《国子监辩论报》,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查阅经典,快速熟悉这些同窗们掌握的知识。所以最开始也没想到以此盈利,掌控舆、论什么的。因而他只是“伙、同”蒋七郎、许六郎、王士泽、张子游等人搜集了课堂上某些学子们的发言。基本上就是国子学的搜集国子学的,太学的搜集太学的。然后由薛衍在国子监教谕当天教导的功课中,选摘出几句话,叫众人寻找学问好的学子针对这些话写出文章来,再拿回去叫卫国公府闲着无事的同僚们抄录在辩论报上,再拿回来发给各位学子。
因为是这么一种形式,所以这
猜你喜欢
- 木已成灰
- 2018-9-26 07:47 上传连城三星VIP完结总推荐:23681总人气:10736647 文案李若松,大家族长房长子,不受爷爷待见,被人算计成亲娶了成员外家的嫡长子为正君 成栋,成员外嫡长子,生母去世姨娘掌权继母有孕,一个可娶可嫁的双儿被迫嫁人为妻 一个出身寒门,考秀才,战沙场,最终入阁拜相
- 乔牧木
- 文案 清凰是个穿 上辈子是个苦命的,出生没多久,富贵湮灭,一穷二白,好容易奋斗到顶层,因为感冒,苦逼告别人世 穿到这个人人都修仙的世界,却被告知仙缘寡薄,无缘大道 就在清凰平心静气,准备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天上劈下了九十九道雷,一个冰雪粉嫩的小团子劈到了他手上 清凰:这嫩团子,忒好看 孰料这天上掉下的
- 夏夜
- 在A市有一個掌管著全球貿易的財團傳說他們的董事長是個妻奴,他們育有一子一女男生是個哥哥,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妹控,所以從小就很保護這個妹妹,幾乎寸步不離,養成女主單純不做作的個性,可是她一直被保護的太好,所以養成了上網看愛情小說的愛好,也因為這個愛好讓她有了愛幻想的這個毛病,有一次她看到小狗要被車撞
- 公子暖年
- 晋江VIP2016-10-05完结 上辈子方瑶是个死宅的末流写手,挣扎在温饱线上。除了缺钱还缺爱缺男人。最后还被闺蜜坑了一把,灵魂和rou体分离。然后,坑无数还未填的方瑶没听见骂不填坑的时候就穿越成了个傻子公主“不是我不想好好吃饭啊,也不是我不想穿着好看的衣服啊,而是…这具身体特么的有小儿多动症吧”
- 轻卿
- 暖阳卿尘
- 李思卿
- 数百年前,白英宁在冥界大开杀戒,只为坐上冥王的宝座。只是她最心心念念的,被自己放在心尖上的人,却临时倒戈,与冥王沆瀣一气,将她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她一败涂地,纵使心有不甘却无能为力。被迫喝下孟婆汤,贬下凡间的那一刻,她一身白衣,如凝脂般的清冷脸颊上,挂着斑斑血迹,冷眼看着同冥王并肩站在一起,狠心背叛自
- 马涵
- 十三主
- 梁绿珠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还没圆房就被退货的农家弃妇 想揩油,滚!要卖她,打!绿茶婊带着前夫上门挑衅,一起揍 种地,卖药,撕极品,弃妇也妖娆 等等,这无赖怎么就缠着自己不放了?对不起,姐只爱钱 某男:黄金的轿撵,错层式的王府·爷,爱你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