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相随相守》分卷阅读28

    最后想起什么扭头跟身后的老者说了什么,那老者手突然向上一抛,有什么东西飞了起来,飞向了那绿衣姑娘停在了她肩膀上。

    孙策和周瑜都十分好奇那姑娘要干吗,为什么以身犯险去招惹那老虎,便催马小心的绕道靠了过去。

    打猎的队伍绕到马车这边,见那白须老者看上去很年轻,对姑娘招惹老虎也不着急,竟十分冷静的站在原地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而那握枪的人却十分的着急,几次想上去都怕惹怒老虎伤到姑娘而没去成。

    两人心中更加疑惑,下马,孙策上前询问道:敢问老人家你们这是

    老人家抬抬眼皮打量了来的几个人打扮,开口慢悠悠的解释道:小老儿只是在这儿休息。

    那请问那姑娘是你女儿吗?为何要去招惹老虎?周瑜上前问道。

    老人家沉默了一会,抬眼看看越来越靠近老虎的人,怒气冲冲的说:也不知道是那个挨天杀的伤了那老虎!我女儿心善竟不顾小老儿与她兄长的阻拦,非要上去给它包扎一下!!!

    挨天杀的孙策见那老人家咬牙切齿的说着,恨不得把那人扔嘴里嚼碎了的样子,默默将弓箭放到了身后。

    周瑜见到那老人家已经知道是他们所做,刚想上去请罪,只听那边传来一声喊。

    小珊莫要再靠近了!小心那畜生会伤了你。只见那在前面的姑娘兄长竟不顾老虎随时扑来的危险,要冲上去。

    周瑜速度极快的冲上去拉住了那人的胳膊,竟没想到那人力气极大,挣扎一下扭到了自己的手,眼看就要拉不住了,忙出声喊道:大兄弟莫要急,你这样上去会激怒老虎,救不到人不成还会伤你妹妹。

    那姑娘兄长一听,冷静下来,扭头去看老人家,沉默了好久脸色憋得青紫才低声道:爹。

    那老人家听到儿子喊,竟露出痛快的表情,抬手掏掏耳朵道:人老了,耳背。

    姑娘兄长双拳紧握,眉毛皱起,忽然大喝一声:爹!

    那声音震得在场人都耳朵疼。

    出这么大声干嘛,想把小老儿喊成聋子不成。老人家埋怨着不孝顺的儿子,没忘安抚道:放心吧,你妹子没那么脆弱,若是着急,就绕到侧面去看看不就成了。

    那姑娘兄长听后刚要提枪去侧面,只听后方的老人家说了一句:莫要带枪,小心吓着那老虎。

    姑娘兄长也痛快,直接扔了手中枪,也不怕一会妹纸真有危险,他拿什么去跟老虎搏斗。

    这家人可真奇怪。周瑜觉得有趣,扭头见孙策点头是要留在老人家身边,便跟着那姑娘兄长去了侧面,两人刚到,那姑娘的手就已经慢慢的伸到了老虎嘴边。周瑜这才注意到,刚才停在姑娘肩膀上的,竟是一只鹰。

    那老虎虽然呲着牙,却依旧卧着并未作出随时能扑上来的动作,它胡子抖了几下,慢慢将鼻子靠过去嗅了嗅姑娘的手,然后将鼻尖抵在了姑娘手心中。

    绿衣姑娘顺势就从鼻尖往它脑后摸了一把,然后流畅的抚摸起那只乖得竟像只家养的猛虎来。

    危险解除,除了老人家外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周瑜见那虎竟将脑袋枕在姑娘腿上撒娇一般的噌,说道:实在神奇,这天下竟有能驯服猛虎的人。心中佩服,免不了好期待对方长相,但见那正在给猛虎拔箭的姑娘下半张脸被纱蒙住,只能隐约看到一张小巧精致的脸来。

    你那是没见过厉害的!

    听那姑娘兄长说话周瑜一愣,发觉自己刚才一直盯着那姑娘看,忙开口道:在下周瑜,字公瑾,不知兄弟如何称呼。

    我姑娘兄长犹豫了一下,咳嗽了一声道:我叫二口,家中老大,那是我妹妹小珊,那是我爹于旬。

    周瑜奇怪,这兄弟每次说爹这个字,好像都十分的痛苦,难道是怕那老人家不成?想起那老人家木着脸很是严肃的样子,好像挺不近人情的。

    两边互通姓名之时,绿衣姑娘已经帮猛虎包扎完毕,起身往回走。

    她回来见马车边人竟然多了,刚想出声问,旁边就有人开口道:只是路过的猎-人-!老人家不痛快的说着,拉着姑娘的手将人送上车,回头又喊了一句:二口发什么呆呢!还不过来赶车,想晚上留宿外面睡大街吗!

    姑娘兄长嘴角狠狠的抽了抽,低哼了一声,提枪过来抱怨道:急什么,天不还亮着吗!

    那老人家并未进车,而是双手放在身前也哼哼道:蠢材,你路上走错了五次地方,害的咱们在外面以天为被地为床睡了三天,路上还图省事瞎指挥,你带着俺两绕了多少冤枉路,你妹纸的身体你又不知道,万一生病怎么办?!

    合着这兄弟还不认路吗?孙策、周瑜控制不住想偷笑,而那兄弟脸色更加难看了,双眼瞪的老大,刚想开口说什么,只听车内传出柔和似流水的声音道:莫要说兄长了,还是快些赶路吧。

    走吧。老人家没继续抱怨,由儿子扶着上了车。

    周瑜见三人要走,想起那兄弟刚才的力气,心细教导打磨一番十分适合冲锋陷阵,忙道:不知三位是否要去建业,可愿意与我兄弟二人同行。

    刚被扶上车的老人家猛转头,皱眉打量那一身青衣儒雅装扮的年轻人,露出了然的表情来。

    孙策也猛地看向说话的周瑜,见对方直勾勾盯着那姑娘兄长,又见他身体壮硕,心中也明白,也道:我兄弟二人正住在建业,老人家可是要去?若不去,我兄弟也愿护送。

    孙策、周瑜有心与那姑娘兄长结交,但这些挽留的话到了那边一家三口耳边就不一样了。

    姑娘:他们是怕大老虎报复追过来吗?刚才好像就是那个人击中了它来着。

    老人家:你这是要打我姑娘的主意吗?

    姑娘兄长:你这是要打我妹纸的主意吗?

    周瑜看出两人不喜,解释道:刚才公瑾听老人家的口气像是读过书,公瑾愚钝不曾听过老人家的名号,不知老人家是何来头,莫不是从长安逃出的大才?刚又见大兄弟力气十分大,不知可愿来孙策军?

    这次可挑明了说,可是那边的两个人好像更不喜欢了是怎么回事?

    老人家和那姑娘兄长并未回答,车内又传出声音道:咱们不也正好要去建业?不如就顺路一道吧。

    那老人家先回应道:反正也一路,就一道走吧。说着,也不管还是一脸不喜欢的儿子钻进了车里。

    那姑娘兄长瞪了孙策、周瑜一人一眼,绝口不提去孙策军的事,上车坐好。

    周瑜松了一口气,合着这家人是那姑娘说了算的,忙叫侍从收拾一下,与孙策同他们一起进入了建业城中。

    一进城,那一家三口便告辞了。孙策目送走那辆马车,忙叫人跟上去看看他们住在何处,明日也好方便寻找。既然一次不能让他们来自己的旗下,那就多去几次,只要有诚意总会说动他们的。

    公瑾你可觉得那一家人如何?

    想起那姑娘胆大驯虎的行为,还有那个兄长的一身好力气。周瑜笑笑说:倒是挺有意思的一家人,姑娘能驯虎、哥哥力气大、那老人家又是个深藏不露的人。

    那你觉得那姑娘长的如何?孙策没头脑的问了一句。

    周瑜斜了他一眼怒道:伯符!又打什么主意呢!

    孙策摸了摸脑袋,解释说:我在想,万一那老人家不肯来,是不是让你上门提亲娶那姑娘。

    公瑾你说这成孙策觉得这法挺好,可以一扭头周围哪儿有周公瑾,忽见他早大步往前走去,只把自己扔在原地,急急忙忙追上去道:我说你怎么走了,你觉得这法好不好?!

    周瑜连理都不理孙策,走的更快了。

    这是怎么了孙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又追上去:公瑾等等愚兄!

    作者有话要说:孙策:你说,我给你做媒,你去娶了那姑娘成吗。

    周瑜:伯符友尽。

    对了,这里的二乔不是桥玄的女儿,而是乔公的。有时候唱戏常常会混淆两人,实际上二乔并不是桥玄的女儿。

    还有,历史上周瑜与孙策是连襟(娶了二乔姐妹后的说法)。现在是义兄弟,195年周瑜21岁,孙策也是21岁,这里设定孙策生日大,所以是兄长。

    ☆、第28章 建业(二)

    家来切(客)了倒茶去。

    为什么要我

    难道要你妹妹去吗?

    去去去,我去。

    坐在一边的孙策见那汉子哥手脚麻利的端茶倒水,虽然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十分孝顺的给自己爹倒了一杯茶,不过放下的时候用了不少的力,茶水都溅出了一半,而茶杯也隐隐有些被捏歪

    来!你的!那汉子用十分惊险的速度又给旁边人送了一杯茶。

    多谢。孙策忙接住递过来的茶杯,觉得汉子那劲要捏自己的手腕子,估摸着他就会像这几天没法提笔的公瑾那样,只能缠着纱布固定。

    毛手毛脚怠慢客人。老人念念叨叨一脸不满意,喝了一口茶啧啧两声道:茶叶没泡开,味道淡出鸟儿来。

    那汉子瞬间脸色憋的通红,张口想反驳些什么,却又没说,只拿眼睛去看从头到尾都十分安静的妹纸。

    淡淡的挺好,浓的晚上睡不着。那姑娘把嘴巴里塞满了团子还出声,老人家这才不再为难儿子,哼了一声继续喝淡出鸟儿的茶来。

    周瑜只觉得这家人果然十分奇怪,姑娘竟然也能出来见客。而她今日也未带面纱,唇边沾了糯米团的白面,像是小兔子一样啃着他们带来的礼品,样子十分乖巧,可胃口却大的吓人,竟然能把满满一盘糯米团都吃完。

    若不是亲眼所见周瑜都不敢相信,那一盘糯米团起码有五、六个,半拳的大小,自己去吃基本半饱了,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