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后背,按着按着,两手就从腰侧绕过去,揉上了胸前的乳首,一边搓揉一边与他谈天:“又不靠这个吃饭,你管那么严做什么?”
莫青荷舒服的闷哼,不知不觉握住了沈培楠的手,指导他的力度:“我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凭他再好的出身,学了这劳什子就要被人看轻,戏不好,一辈子出不了头,台上台下给人赔笑脸……现在苦一点……是为了将来……”
“成……成角儿……”他闭上眼睛,坐在浴缸里,分开两条笔直的腿,腿根轻颤,带着暗示和引诱,沈培楠沿着大腿内侧抚摸下去,握住中间半抬头的那一条,故意问他:“要不要弄这里?”
莫青荷被点中死穴,两条湿漉漉的胳膊沾着泡沫,往后搂住沈培楠的脖子,声音软糯,带着鼻音:“要。”
那天沈培楠的动作格外的轻,莫青荷躺在温热的水里,享受恋人的亲吻和拥抱,如同在云端飘游。
这个城市不像北平,没有凛冽的四季,春天也没有开满枝头的海棠花,整个一月被连绵的阴雨笼罩,一转过三月,海面吹起湿润的季风,带来明亮的阳光和勃勃生机。
在国内时,莫青荷从来没发现中国那么大,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让西方世界吵嚷不休,他从报纸上看到国统区债台高筑,蒋介石要再度征兵,两党摩拳擦掌,他心里很失望,躺在摇椅上,用报纸挡住脸上的阳光。
更多的中国人从旧金山登上美洲土地,有些是有权有势的国民党官员,有些是偷渡的难民,报纸登了好些黄皮肤的孩子在唐人街流窜,瘦骨嶙峋,睁着漆黑的眼睛。
摇椅吱吱嘎嘎的晃悠,莫青荷惬意的摊开身子,暖融融的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
他真的做了一场梦,梦里有儿时学戏的大院子,延安的窑洞,战场浓黑的硝烟和鲜红的血,白花花的阳光,玉米和辣椒在墙上挂着,红红黄黄一大片。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开始想明天给阿忆安排什么功课,阿忆进了一所私立学校读书,周末跟他学戏,生活充实,脸上有了笑容。莫青荷用报纸轻轻敲手心,回味刚才那场悠长的梦,觉得很有趣,他的人生跌宕起伏,转了一个大圈,竟然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背后响起脚步声,沈培楠走进来,两手扶着摇椅的椅背,莫青荷仰脸讨一个吻,余光瞥过桌上的一顶鲜艳的凤冠,一个念头在脑海一闪而过。
他心情激动,下意识的一咬牙,沈培楠咝的抽了口凉气,捂着流血的嘴唇:“啧,你什么毛病?”
莫青荷赶紧掏出手绢递给他,兴奋的比比划划:“沈哥,我有一个想法。”
“我想趁柳初师兄还在这里,多带几个孩子,组个戏班子。”
“你看,咱们中国的戏一点儿不比洋人的玩意差,国内打了这么些年仗,好东西传不出来,多可惜。”他眼里闪着兴奋的光,“你跟大哥在纽约有关系有人脉,跟好几所大学也有联系,组织一两场公演应该不在话下,还有二哥,我去求他往报纸发几篇稿子,沈哥,我真想让洋人看看咱们自己的玩意儿!”
沈培楠看着他就乐了:“你可真不客气,一用就是一大家子人,要不要帮你知会大嫂一声,她没嫁过来之前还演过电影。”
莫青荷挺不好意思:“行吗?”
沈培楠点了根烟衔在嘴里,轻轻捏莫青荷的肩膀:“行,你出人,我出钱。”
猜你喜欢
- 君子在野
- 咽泪装欢
- 2018-5-8 20:18 上传连城VIP二星2018.05.01完结总推荐:10949 总人气:3716116文案:冥幽国三皇子冥焱,十四岁上战场,十六岁得封王,未及弱冠便统领万军,本是最有希望夺得至尊位之人 可是塞外玉门关一战,却军机泄露,惨遭埋伏,浑身浴血而归,城门上的一幕,让冥焱如梦初醒
- 熹顾
- 晋江2016-12-14完结文案:沈奇遇到一个跟踪狂小神棍,在他顺手搭救后。不光跟着他出现场,还想跟着他回老窝,这沈奇可就不干了!想方设法甩掉他。谁知这个小神棍还有点能耐,不但准确的找到了,还一脚踹坏了他们的门!沈奇怒,既然这个跟踪狂这么想,那就留下他抵债!从此后,沈奇过上了既操心又欢心的日子…一句
- 孟白河
- 死里逃生,必然浴火重生“从我身边夺走的,就算做鬼也会悉数讨回”风卷狂沙,兵临城下。气贯长虹,金戈铁马。她领兵出塞,不顾生死。他运筹帷幄,千里定局。闲庭花落,宫墙月影间,叹韶华易逝,千金埋骨。
- 情酹山河
- 落日星河
- 重生主角攻X穿书读者受 HE
- 山水不相逢
- 扑朔迷离的身世,让懵懂的少年在江湖中逐渐成长,爱与恨的纠缠、家仇国恨的逾越、侠与义的挣扎、亲情、爱情、友情、恩情在山河画卷中缓缓拉开,黑水白山、哭刀笑剑、涟漪静幽、大辽太子、北地南域,英雄悲情,侠义长存,仅在一部山河祭剑中开始
- 柒角山
- 顾逸是个背包客,靠双脚丈量天地 他曾以为他的未来就是这样了,在山水美景之间快活一生 他可以喝最烈的酒,听最感人的故事,结识最值得结交的朋友 当然这是在他遇到尚方北那个神经病之前的人生,在这之后,顾逸觉得自己只有一件事可做:远离尚方北。
- 江陵千山
- 2018-2-5 18:48 上传晋江2018-2-3完结文案(以少包三为背景,个人兴趣衍生,庞策同人短文。不坑,会慢慢写琢磨情节“我一直以为,登上帝位,包拯才会是我最大的对手,没想到“没想到,最终缚住我的,是你公孙策”这世道泼在地上就成了冰,山河社稷尚可言明“民生多艰”又该从何提起?西北的茫茫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