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79

    呢,何必吃这个苦头?他跟着去了京城,也做不了什么。您不但自己要吃苦,还要为孙子担心,哪里受得住?”

    张氏却摇摇头:“我让玮哥儿一块儿去,不但是为了看望太子殿下,还有一件要紧事,需得他回京城一趟。”

    是什么要紧事?赵玮已经十一岁了,虚岁都可以算是十二了,当年她为了孙子的安危,放弃了建南侯的爵位,但太子殿下却许诺,等赵玮长大了,皇帝就会让他继承侯爵的,在那之前,赵玮就暂时顶着个县男的名头。如今一晃五年过去,袭爵的旨意始终没有下来,有风声说,皇帝这几年身体不大好,时常生些小病,否则太子也不会代父出征了。也许皇帝只是一时没顾上赵玮这边,也是有可能的,可旨意一日未下,张氏都不能心安。

    小长房那边似乎消停了一段时间,又再度有所动作。赵玦去了辽东做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小吏,虽然名声臭不可闻,但赵老郡公的旧部们看在旧日情份上,绝不会让他死的,有时候还会拉扯一把,据说他如今已经升官了,升到几品还没打听到。他的母亲牛氏一直住在京城,跟娘家的来往不断,似乎有些蠢蠢欲动的意思,派了管事过来打理族中分到的田地,租子都照最高的收,拼了命地榨钱,听说还卖掉了京中好几处十分赚钱的店铺,也不知是不是急等着钱做什么事。蒋家那边也为了蒋氏,一直努力打点各方,想要把女儿从牢里弄出来。按理说,这些人都不可能再掀起什么风波了,但张氏实在放心不下,就怕他们有翻案的那一天。

    只要赵玮袭了爵,这些人再不安分,也对小二房造不成伤害了。张氏甚至可以让宗房把他们这一支从族里赶出去。他们祖孙俩,是迟早要往京里走这一趟的。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张氏就带着孙子赵玮,陪同秋叶母子一起离开了奉贤县城。

    送别了祖母、哥哥和干姑姑,赵琇回到家中,坐在堂屋正座上,开始发呆。

    从今天开始,她就要一个人管理这个家了,她能应付得过来吗?

    第五十六章 管家是个技术活

    这时候天色还早,赵琇发了一会儿的呆,卢妈就有事情要来请示她了。

    说是请示,其实只是知会一声。卢妈虽然满嘴夸奖赵琇聪明能干,但并不认为那些琐事是小女孩应该操心的:“大姐儿,厨房要去市集采买今日三餐要用的肉菜米面,大姐儿可有什么想吃的?老夫人不在家,这些事都由大姐儿做主了,爱吃什么尽管说,卢妈让人买去。”

    若是换了其他的小孩子,这时候肯定是紧着自己爱吃的菜来的。不过赵琇非常谨慎,她想起祖母平时管家时的样子,先问:“这个时节,外头都有些什么时鲜菜色?”

    现在正是暮春时节,即将入夏,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选择的蔬菜种类并不多,但因为奉贤接近本朝龙兴之地嘉定,跟松江也离得不远,所以物产还算丰富。卢妈将家里常买的菜色报了几样来:“有菜尖儿、鸡毛菜、芹菜、芦蒿、豆芽、草头,还有韭菜,就是味道大些。市集上偶尔还有菠菜、马兰头和灰灰菜。瓜果少些,肉不外乎那一两种,鱼虾是不缺的。厨房里还有去年晒的笋干和葫芦条,干菇也有几种。”

    赵琇想了想:“没有荠菜吗?这个时候应该有不少人挖野菜吃吧?”

    卢妈笑了:“那是乡下人家吃的,偶尔有人拿到市集上卖,我们才能见着。其实若不是大姐儿你总是说,吃些野菜也有好处,还新鲜,老夫人也不会让人去买。”

    赵琇不好意思地笑笑,想了想,道:“买些灰灰菜和鱼吧,对人身体好,其他的随意。我只有一个人,饭量不大,主要是你们底下人吃的饭菜。您看着办好了。对了,卢妈您跟厨房的人说一声,问他们都擅长做些什么菜,照当季的拟一份单子给我,最好要有几十道菜以上,我们商量一下,做个水牌,几日一轮,这样就不必每天烦恼要吃什么了。”

    卢妈笑说:“从前在京城侯府时,老夫人也这么干过。那时候水牌上每日都有二三十道菜呢。十日一轮。厨房虽省心,花费却不少。后来搬到奉贤,老夫人嫌花费大,又不耐烦讲究什么排场。就让人每日看着市集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照爱吃的买来算了。”

    赵琇明白了,既然是废除了的制度,自然有废除的理由,祖母必定是有用意的。但她现在初掌家务,其实没什么精力去每天想要吃什么菜,所以还是做了水牌来比较方便,只要控制住菜色的数量,花费也大不到哪里去。等到换季。灵活调整水牌就是。

    再说,没有规定的套路,每日要买什么菜全凭主人心意,主人又没法亲自监督,谁知会不会有采买上的人钻空子。借用主人的名义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呢?她不是祖母,凭着几十年的主妇威势可以压制住所有蠢蠢欲动的下人,她一个小孩子,说不定是别人眼里人人都可以咬上一口的肥肉呢。这种时候,规矩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大不了等祖母回家后,再把做法改回去。

    卢妈对赵琇的话没有任何异议,只不过是吃饭罢了,怎么不是吃呢?她很快就拟定了今天的菜单,让赵琇过了目,然后讨了对牌,便吩咐下去,让厨房的人拿对牌去账房领钱了。每天采买肉菜的钱都是有固定数额的,申请流程也有套路,厨房每日一支,早已习惯了。本来今日还担心老夫人离家,小姐只有七岁,初次管家会费事些,没想到就跟平时一样,几乎没有延误。

    赵琇平日只见过祖母管家时是什么样子,这还是头一次自己上阵,初时有些生疏,但很快就适应了。除了听人回话领牌时,总是有一种想把对方的话记下来,预备做报表的冲动外,其他都没什么。现在她是真的很佩服祖母张氏和卢妈这位内管家,似乎无论是什么数目的钱财支出,她们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不用纸笔记下,只靠脑子,过几天再提起来,连想都不带想的。

    赵琇只记了几笔,脑子就有些发昏,暗自庆幸这宅子虽大,家里人口却不多,因此事情也少。等听完所有人的报告后,她立马就拿来纸笔,将记得的事情全都用简单的关键字记下来,后头标上支出的钱数,有记不清楚的地方,就问卢妈,最后做个汇总,算出了今日一天时间预计支出的银钱数目。

    九两八钱六分银子。

    赵琇暗暗咋舌,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这只是一天的时间,一个月下来可不得花上三百两银子?

    再一查具体支出的项目,全家人要吃的米面肉菜是省不了的,一百多口人呢,据卢妈所说,平时张氏在时,花费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可见水份不大;另外还有夜里的灯油火蜡,插瓶用的鲜花,佛堂里供奉的鲜果,烧的香,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