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178

    赵琇见清姐儿气色还好,便笑着问她:“前几日我听说你和你娘回松江省亲了?怎么样,好玩吗?”

    清姐儿脸上的笑容顿了顿,嘟起了嘴唇:“别提了,晦气得很。”

    赵琇讶然,沈氏带女儿回娘家省亲,多半是为了女儿的亲事。清姐儿却对这趟行程没有好感,莫非是受到了冷落?她沉下脸问:“怎么?沈家人给你们气受了?”

    清姐儿忙道:“不是这样的,姑姑别误会。外祖和舅舅都待我们极好,沈氏族里的舅舅、舅母、表兄弟姐妹们都是极和气的。我说晦气,是因为遇到了不懂礼数的人,因此生气而已。”

    原来沈氏娘家是松江名门,如今宗房嫡支这一脉的长子,在朝廷里做礼部侍郎,可算是松江一地屈指可数的高官了。前些日子沈氏携女回家省亲时,恰逢这位侍郎大人的母亲做六十大寿,摆了宴席遍请亲友,不少人都来恭贺,连地方上的官员也不例外,其中有一对母女,是跟着上海知府太太一块儿过来的,是她娘家嫂嫂和姪女……

    “上海知府的亲家吗?上海知府到底有几位亲家在这里?”听到这里,赵琇忍不住打断了清姐儿的话,她想起了格温妮丝那边打听到的消息,说马格攀上的就是上海知府的亲家,难不成就是这一家?

    清姐儿怔了怔,有些莫名:“就这一家呀,还是上海府衙的通判呢,正六品,只因把妹子嫁给知府大人做了填房,又生了唯一一个儿子,因此知府大人十分抬举如今的太太和岳家呢。他外家和元配的娘家人都不在江南,若要说亲家,那就一定是这家人了。”

    赵琇点点头,又问:“然后呢?是这两母女惹着你了?”

    不提尤可,一提清姐儿就气不打一出来:“可不正是她们么?那个女儿与我们姐妹们坐在一处,表姐们待她那般客气亲切,她眼睛却长在了头顶上,压根儿不搭理我们。我们不高兴了,不理会她,她的丫头反而傲慢地把我们奚落了一顿,她竟然纵容了!我们心里还奇怪,她哪里来的底气,不过是个六品通判的女儿,就敢对着侍郎府的千金摆架子了?后来她母亲跟我舅母们炫耀,我们才知道了原委。”

    她压低了声音,眼里却带着几分不屑:“上海知府有个亲妹子,嫁给了宫里朱丽嫔的亲兄弟,朱丽嫔生了六皇子,想要给儿子日后挑个好媳妇,正妃恐怕要由皇上做主了,轮不到她插手,她便盯上了侧妃之位,可惜她娘家没有合适的女孩儿,就把主意打到了亲戚家女儿的头上来。知府太太已经跟娘家嫂子说好了,等侄女儿满了十二岁,就送到宫里去,请朱丽嫔亲自调教。她们觉得自己就要飞上枝头了,哪里还把我们放在眼里?”

    清姐儿越说越气愤:“朱家是前朝宗室,哪里还缺了女孩子,非要从姻亲的姻亲里头挑?事情还未成呢,她们就这样轻狂,实在叫人看不起。更过分的是,她们竟然还提到自己家的长子尚未定亲,正想寻一个才貌双全又出身好的女孩子为媳,话里话外的意思,竟是看上了我的大表姐。真是笑话!堂堂侍郎府嫡出的千金,难道会低就一个六品通判不成器的儿子么?没人接她的话,不过是看在知府面上,懒得与她计较罢了。谁知她见无人搭理,竟先恼了,揪着我们一群女孩子,便一个一个地挑剔了起来,直将我们贬得一无是处,连大表姐都被嘲笑了几句,方才走了。你说,好好的怎么就遇上这么恶心的人了呢?!”

    赵琇连忙安慰她,心里却转开了。马特攀上的上海知府亲家,竟然与朱丽嫔还有那样的关系,看来他这个靠山还真有些棘手。不过新太子已立,六皇子落败,朱丽嫔即便眼下得宠,也不长久,倒也不必十分担忧。只是柱国将军府那边,就得事先提醒一声,免得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了人。

    谁知还没等到赵琇写信通知柱国将军府,后者就先一步来了回信。

    柱国将军府的老夫人把心腹管事打发过来送一封信,其郑重程度,连张氏都十分吃惊,问那管事:“你家老夫人身体可好?家中一切安好么?怎的把你打发出来了?”

    那管事从前也常见到张氏,笑着行了礼:“赵老夫人放心,我们老夫人安好,将军与夫人、哥儿姐儿们均安好无事。这一次是因信中提到了极要紧的事,老夫人担心路上有失,便让小的亲自过来送信,若赵老夫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的也可以解释一二,倒比再去信询问更方便些。”

    张氏这才稍稍安下心来,让他暂且下去歇脚,自己打开了那封信。赵琇连忙凑到她身后,探头去看信里的内容。

    柱国将军府老夫人在信里提到的头一件事,就让她们大吃一惊。

    她说,她让人在京中打探过了,在过去两年里,曾经出入权贵王公府第的洋人只有三个,其中一人是画家,一人是神甫,只有一个是商人,这个商人的名字确实叫马特。

    而他所出入的权贵府第,正是颖王府。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太子南下

    “颖王府?怎么会是颖王府呢?”赵琇不由得惊叫,“我还以为是前朝宗室朱家呢!”

    张氏双目一凝,看向孙女,赵琇连忙解释给她听:“先前去三房贺喜时,遇上清姐儿,她跟我提过随璟大嫂子回松江省亲时,曾于宴席上遇见上海知府的亲家,就是庇护洋商马特的那家人。从那家女儿处得知,上海知府之妹嫁给了朱丽嫔的兄弟,两家是姻亲,那家人准备等女儿满了十二岁,就送进宫去给六皇子做侧妃呢,好象十分有把握,也许朱家已经答应了,因此那家人在人前倨傲无比,竟妄想为不成器的长子求娶沈氏宗房之女。孙女儿心想,马特依附这家人,又说得了京中贵人的庇护,嚣张得不得了,多半是攀上了朱丽嫔的娘家吧?因为有个皇子在,所以才会不把六部侍郎放在眼里。可现在将军府来信,又说这马特去的是颖王府,似乎跟先前的消息有些对不上……”

    张氏沉默了一下,才道:“谁知道呢?兴许他同时巴结了颖王府与朱家也未可知。你莫在外头提起此事,连你哥哥也不必告诉,且看完信再说。”赵琇连忙答应了,祖孙俩继续读信。

    柱国将军的老夫人在信中提到,这名为马特的洋人进出颖王府,向颖王献上一件极珍贵的物事,又有稀罕的西洋玩器若干,西洋宝石若干,名贵香料、呢料若干,颇得颖王欢心,借着颖王府的势,在京中大做洋货生意,价钱卖得很高。起初京城中的达官贵人只是瞧个新鲜。大部分人对那些动辙上百千万两银子的西洋货物并没有购买的意愿,也就是买些稀奇的小玩意儿算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