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188

    。”

    王双福连忙答应了。

    准备的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赵琇祖孙三人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太子殿下的消息。没过几日,果然有消息传来,太子仪仗已经到山东境内了。这一回太子要赶路,所以一路事事从简,虽然仪仗合乎规格,却不怎么讲虚礼,沿途也只接见省、府一级的大员,底下的小官员在岸上行个礼就行了,太子并未召见。闻讯张氏祖孙三个都有些担心了,既担心给大姑太太的信未必能及时送到,也担心大姑老爷许崇伦作为兖州知府,未必能找到单独见太子的机会,还得防备洪文成会有所阻拦。

    这时,奉贤县内又有流言兴起,说的就是赵家老郡公夫人如何不慈爱,把原配嫡子一脉施计逐出宗族,霸占其家产,以及赵氏宗族如何趋炎赴势,为了巴结郡公夫人就迫害二房嫡支血脉之事。张氏祖孙对这种流言是既生气,又觉得可笑。

    县里的人一般是不信的,还发现有人专门在茶楼酒馆里传播这种谣言,有人反驳也不理会,拉着个人就要说,仿佛认了死理般,就算被人用事实驳回去,也认定对方是得了赵家的好处,颠倒黑白。若这传播谣言之人平时是个好的,也许众人还要生出几分疑心,可看到这些人都是出了名的流氓地痞,众人若还不明白这是有人故意为之,就是傻子了,便都不理会他们。

    这时候,赵家宗族里,有一位十一房的旁支女眷,是个出嫁女,也在县城里住着,平日里一向是个小透明的,只在年下才会跟着姐妹们一起来二房给张氏请个安,不知为何忽然上门拜访张氏,还把外头的流言拿出来数落了一通,才小心翼翼地向张氏提议:“叔祖母何必受这窝囊气?这是有人故意想气坏您呢?不如暂且避开,等那人走了再回来。毕竟也是赵家血脉,背后还有贵人撑腰,跟他计较,郡公爷在泉下不能安心。可若是什么都不计较,您的名声都要坏了,堂弟堂妹们也要受了连累。若是您远远地走开,比如回松江娘家省亲,既与娘家亲人团聚,也能少听几句恼人的话。那人见正主儿走了,诸多手段也不过是做给了空房子看,他觉得无趣,自然也就罢手了。”

    张氏皱起了眉头,冷冷地朝她望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 将至

    张氏一望过去,那外嫁女对上她的双眼,自己先心虚了,慌慌张张地移开了目光。

    张氏淡淡地问:“合族皆知有人在外头闹事,故意败坏我与赵氏宗族名声,但人人都没放在心上,盖因众人心知肚明,以我赵家清名,县内百姓是绝不会相信旁人几句污言秽语的。若是因为他寻衅在先,我便要退让,落在外人眼里,反倒显得我心虚。我老太婆行得正,坐得正,问心无愧,为何要退让呢?”

    那外嫁女忙道:“侄孙女儿并不是让您退让,只不过……想要早些把这场风波平息下去罢了。那人……那人终究不是回来长住的,原有公务在身,等办完了公务,再不情愿也要走人。横竖县里的人都不会相信那些污言秽语,叔祖母便是避一避又何妨?大家绝不会因为您想要过两天清静日子,便觉得您心虚了的。”

    张氏笑了笑:“这么说,你敢担保?”

    那外嫁女张口就想说“敢”,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若是她现在应了这句话,将来外头有人说张氏退让就是心虚了,她要怎么办?若换了是别的亲戚,还能耍个无赖反口不认,对着张氏耍这点小手段,不必二房的人出手,她自个儿的娘家爹娘就先不认她这个女儿了。

    所以她最终只能讪讪地赔笑,还是没敢说出那个字。

    张氏见她这般,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便脸上淡淡的不说话,只端起了茶碗,喝了一口茶。

    那外嫁女心知这是暗示要送客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不甘不愿地站起身行礼告退,才转过身走了两步,就忍不住回身跪下,哽咽道:“叔祖母熄怒,侄孙女儿也不想说这样的话。可那人毕竟是个官儿,后头又有贵人撑腰,我们比不得您有诰命,又是长辈。他随口一句话,就能把您侄孙女婿的铺子封了,我也是没了法子……”

    张氏抬了抬眼皮:“赵玦是怎么跟你夫妻二人说的?”

    “他说只要我和娘家父母兄弟们能想办法,劝说您离了老家,不管是去哪里都好,我男人在嘉定的铺子就保住了,否则便要封铺抓人……”

    “只要我离开这里就行?”张氏挑了挑眉,“回松江娘家省亲的主意,是你们自己想的?”

    那外嫁女有些糊涂了:“他说一定要把您弄走,去京城也行。或是到山东大姑老爷家也行,就是不能留在老家。我想,好好的叔祖母也没有出远门的理由,京城和山东都太远了,我哪里有那个面子能说动您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但若只是劝您回娘家省亲。就容易多了……”

    张氏沉默片刻,道:“你且回去吧,别担心铺子的事,他在这里留不长,大不了你们先关了铺子,回县城来躲几日,他若要问。你就说自己正在设法说服我,不必给他准话。”又赏了晚辈十两银子两个尺头,让她回去了。

    外嫁女抹了泪,忧心忡忡地走了,不过没有来时那么发愁。

    张氏端坐在堂屋之上,卢妈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老夫人。有人看见昨儿晚上赵玦带着人到堂姑爷家里去了。”

    张氏冷笑:“他近来也没少拜访族人,谁也不愿意为他办事,如今连出嫁的姑奶奶们都不放过了,他就这点出息!”

    卢妈脸上带着疑惑之色:“他想把老夫人您劝离老家,到底是打着什么主意呢?”

    张氏冷淡地说:“太子殿下马上就要来了。他大约是不想让我见到太子吧。可惜,我是无论如何也要见太子一面的!”

    赵琇那边听说了消息,得知连出嫁的堂姐都被赵玦请动了来做说客,也吃了一惊,但同时也在庆幸,族人们就没一个被他说动的,看来她祖孙三人过去几年里一再花钱扶持族人,真是做对了。

    现在的赵氏宗族,虽然族人们各有小心思,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能团结一致的。这么一想,她就觉得宗房上两代的族长都不是聪明人,好好的宗族,弄得七零八散的,哪里是族人?简直就是仇敌!若不是这一代出了个赵璟,还算是个明白人,又有二房帮衬着,出钱出力从中调解,赵氏一族哪里有如今的好光景?

    她去见了张氏:“祖母,赵玦那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就为了不让您见太子殿下吗?”

    张氏道:“旁门左道,且不去管他。太子殿下已经过了山东,进入江苏境内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来。赵玦身上还有差事,他能花多少时间在这里?迟早会消停的。”

    赵琇想了想:“就怕他现在暂时还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