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442

    赵琇叹了口气:“我没有自高自大……好吧,我知道了。对于有本事有才华的人,我向来是很佩服的。象今日的寿星女方五姑娘,我就十分佩服她。如果她愿意搭理我,我就多跟她请教一下学问好了。”

    张氏勉强接受了孙女的承诺,又再嘱咐说:“方家这样的人家,都是有规矩的。你在家里随意惯了,到了人家家里,可不能再随意了。要听主人家的安排,别随便乱走。方家合族聚居,家中子弟又多,你若是随便乱走,万一碰上一两个方家子弟,可就要失礼了。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这礼教大防,也当注意才是。”

    赵琇随口应着,心里不知怎的,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来。

    她在现代看过的网络里,这种宴会什么的,不是最容易出事的吗?比如谁家姑娘故意泼湿自己的衣裙,然后借口换衣服,跑到人家花园里偶遇某位公子哥儿或是侯爷、王子什么的啦;又比如谁家姑娘为了对付庶女或是情敌,故意泼湿对方的衣裙,然后让人将对方领到某个事先准备好的地方去,再把别的男人诓来,制造二人的**,再带人来撞见,然后就把二人凑作堆,彻底堵住了对方跟自己争男人的可能啦;再有什么故意弄脏人家的衣服害人出丑,又或是引人到花园里推进池塘……等等等等。就算她什么都没经历过,看也看过不少了。虽然这方家不见得对她有什么敌意,但方二呀,方四呀,还有上回被她喷了一顿的刘家姐妹,都不是省油的灯,更别说这一回诗会,听说还有从未见过面的官家千金参与了。

    赵琇觉得,自己还是未雨绸缪比较好。就算什么事都没发生,她也不过是麻烦了点,但要是真出了事,至少要把自己撇清,千万别陷进什么麻烦去了。除了不轻易离开人群到偏僻的地方去以外,她可以做的准备工作还有很多。

    因此,在出发前,她特地嘱咐碧菡:“多带一套衣裳,预备有什么意外需要替换。梳头的家什伙儿你也带上,跟衣裳一起放在马车里。如果我有需要,你就立刻去拿了来。到了方家后,你别光顾着跟人走,要记住出入的路线、地形,还要问清楚咱们家的马车停在哪里,随行的车夫、婆子又在何处歇息。万一有需要,你可以立刻从后院奔到前院找人。”

    碧菡只觉得莫名其妙:“姑娘这是要做什么?”

    “你别管了,总之照我说的话去做就是。”赵琇想了想,还是不太放心,“我带去的帕子换一条,不,要多带几条备用,要素绢的,最普通的料子,上头没有任何标记,也没有熏香。如果丢了,也就丢了,别让人认出那是我的。”她低头检查了一下随身戴的玉佩,摘下来,换了个什么都没刻的青玉无事牌,然后特地挑了个十分结实的丝绦系上了,还多打了几个结,确保它不会晃呀晃的就掉下来。

    女孩子在别人家里掉了手帕、玉佩、首饰什么的被人拣到了做文章,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桥段。

    赵琇甚至让碧菡带上了几样救急的成药,治腹痛腹泄的,金创药,还有缓解酒醉的,提神醒脑的……

    碧菡都糊涂了:“姑娘到底想做什么?从没听说过出门做客还要带这些东西的。”

    “你就当我是心血来潮吧,照我说的做就是了,晚上回来我赏你。”赵琇随口答着,想了想,为了预防万一,又从首饰匣里挑了一根硬度不错的鎏金佛手簪,插在自己的发间。必要的时候,它可以当成防身的武器。

    “好了。”赵琇笑着拍拍手,“准备齐全了,咱们这就出发吧!”

    第二百八十七章 腊八会(一)

    赵琇坐着马车来到方家时才发现,方家的宅子位于一条胡同内,胡同窄小,勉强只够两辆马车并排而行,想要调头是别想了,只能出了胡同调了头再回来。

    方家宅子的大门看来也不大,里头的前院地方更小,又有台阶,不可能让女眷的马车进去了再下来,她只能在门口下车了。这也没什么,赵家二房如今居住的小宅也是如此。问题是今日方家诗会,来的姑娘们挺多的,又有护送她们的兄弟或是护卫骑了马来,人就更多了。方家门前挤了长长一溜,赵家马车前头还排了四五辆。

    这还不够。姑娘们下车自然慢些,下了车后,坐的马车还要往前走,出了胡同调过头,再折回来,进入离正门不远的一条夹巷,那里直通方家的马棚。结果,就造成了这出胡同和折回来的两排马车正面相遇,彼此挤在一起,将整条胡同挤得水泄不通。虽然赵琇的马车离门口不过只有四五辆车的距离,但等上一炷香的功夫,都没法往前挪一尺。

    赵琇有些不耐烦了,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她掀开车帘一角,打量了一下从马车到方家大门的距离,感觉也就是三十来米,走路几步就到了,便对车夫说:“我下车步行过去算了,你们慢慢排队吧,跟车的婆子跟紧了,确定车和人都在什么地方,再进方家外院等候吩咐。”

    碧菡吓了一跳:“姑娘,你要做什么?当心会被人看见的!”

    赵琇顿了顿,叫过一个婆子:“你去跟方家守门的人说,这样要塞到什么时候?跟来作客的众位姑娘们说。让她们让随行的男子都先离开,把这胡同两端封住,别让闲杂人等进来,我们也好先下车进门。之后这马车流要如何疏导,就看方家人的本事了。他们家又不是头一回待客。怎的就没事先准备好?”

    婆子去跟方家的门房说了,那门房闻言朝赵家的马车望了过来,认出是建南侯府的车,脸上只觉得火辣辣的。往日方家自然待过客,也没少遇到这种门前马车大堵塞的情形,每次都是力求劝说各家车夫别争先后。听他们的指示一辆一辆走,若是不小心面对面堵住了,那就说服其中一家退让,请另一家先行。这都是礼节上的事,虽然麻烦一些。但方家从未想过有什么问题,顶多是客人经过长时间的等候才进门后,主人家多赔个礼就是了。结果如今门房才发现,原来还有别的法子可以解决。枉他们方家自诩书香名门,一向看不起那些勋贵武将,认为他们都是不通礼仪的粗人,结果如今却叫个粗人之家的小姑娘打了脸。

    门房小声向婆子道了谢,回头去请示管家。管家也觉得脸上不太好看,亲自出门跟各家的随行人员说了。大家其实都等得不耐烦了,但方家胡同狭窄也是没办法的事。听了方家管家的建议,顿时觉得是个不错的法子,于是各家的兄弟、护卫们纷纷先行一步,马车夫们先下了车,伏首面向胡同的另一侧,然后各家跟车的婆子、丫头们就下车扶自家姑娘下来了。

    赵琇也下了车。带着碧菡进了方家的门,看到其他来作客的姑娘。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认识的是刘家两位姑娘。还有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