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525

    也不能让张氏继续任性下去了!她真是被宠了太久。以前被老郡公宠,丈夫死后被儿子媳妇宠,儿子媳妇死后被族人宠,孙子孙女长大了又被孙子孙女宠。所有人都在迁就她的想法,什么时候她能为别人想一想?

    前门外传来了马蹄声与马车轮子转动的声音。赵琇听得诧异。难道是张氏与赵玮回来了?不是才去了广化寺吗?这么快就回来。莫非张氏又在半路上改变了主意?

    她走出了客厅,直奔向前门方向,到了影壁前就忽然刹住了。

    一个瘦高的身影迈步跨过门槛。走了进来,抬头看见是她,露出一个略带点儿惊喜的微笑:“赵妹妹。”

    来的竟然是高桢。

    赵琇惊讶极了:“你怎么会过来?”她也有好些日子没见他了。先前不见他有拜帖送上,没想到他会在祖母与兄长都不在时上门拜访。

    高桢挺直了腰杆,看似轻描淡写地道:“父王差我来给你们送书,都是我父王从前收藏的,不是什么珍贵典籍。也不知你们看不看得上。”

    他身后跟了好几个人高马大的随从,因见赵琇出来,都把头垂得低低的。赵琇知道自己唐突了,有些不好意思:“快进来吧,请到客厅看茶。”说着就引高桢往客厅去,见汪福来赶了过来。忙示意他帮着交接书本。

    高桢落座。赵琇让丫头送上热茶。他喝了一口,微笑道:“这是府上茶园出的辉白茶吧?我吃着觉得越发好了。内务府每月也送不少贡茶来。可样样喝着都不如这个顺口。”

    赵琇笑道:“你喜欢,我就叫人每月给你多送一份。反正是自己家茶园出的东西,不值什么。”

    高桢微笑:“那就多谢赵妹妹了。”他顿了一顿:“怎么不见老夫人与赵兄?”

    赵琇也不好实话实说,只能含糊以对:“哥哥陪祖母去广化寺做法事了。我今儿负责看家。”

    “这真是难得,平日一向是赵妹妹陪老夫人去的,我还以为妹妹今日有什么不适……”高桢顿了顿,忽然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忙清了清嗓子,改变了话题,“今日我带的几箱书,妹妹不如先瞧瞧?虽说对科考无用,但学子科考,是为了做官,这些东西对做官的人倒是颇有用处。”

    赵琇还在那里讷闷,高桢怎么会知道自己平时总是陪着张氏出门,只有今日没去?不过她很快就被高桢后面的话转移了注意力,对那几箱书产生了兴趣,连忙跟在他身后出了客厅。

    王府的随从将书箱放在前院空地上,并将封箱的锁拿了下来,便退得干干净净。赵琇走过去,弯腰拿起一本书翻了翻,发现是本记载农时的书,十分惊讶。

    高桢向她介绍:“这一箱里装的是各地风土人情、农事民生,这一箱则是律法相关,这一箱是各地财政赋税,这一箱,则是判案实例。地方官员到了地方上该干的事,这里都有了。我父王从前学政,曾经收集了不少书籍卷宗,如今都再没用处了。他说,不如拿出来给预备去做官的举子看,免得他们到了地方上,什么都不懂,只能任人摆布,为祸百姓。”

    赵琇越看越激动:“王爷送来的这几箱书,才是最珍贵的资料呢!读书人十年寒窗,读出来的有不少都是书呆子,连庄稼和野草都未必能分清,到了地方上做官,该干什么都不知道,这官也是白做。看了这些书,他们起码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至于两眼一摸黑了。”她兴奋地又翻了几本书,忽然想起一件事,把手里的书前后左右都看过了,都没发现广平王府的印记,不解地问:“为何书上没有留下王府名号?天下举子受了益,也当让他们记住王爷的恩赐才对。”

    高桢微微笑了笑,从她手里接过书,翻到倒数第二页给她看。她这才发现,在这一页的角落里,落有一枚“陶然忘机”印。这印是广平王失明后,在王府里新建的书斋“陶然忘机堂”的印章,在外界虽然没什么大名气,但也不是没人知道。有人看到这枚印,找人一打听,自然知道书是广平王捐的。而广平王府又不张扬,便显得不邀名了。这确实是个低调又不惧不为人之的好办法。

    赵琇松了口气,笑着叫过汪福来:“快叫人把这几箱书送到西馆去。叫易家兄弟仔细些,这可是别家没有的东西。若是损坏了,就再难找到了。”

    汪福来连忙答应了,叫了几个小厮来抬箱子。赵琇便请了高桢回客厅用茶。

    赵琇问起广平王的身体,高桢答说一切都好,又问候了张氏,道:“我听人说,老夫人近日似乎十分悲伤,似乎府上出了什么大事。赵兄这些日子,似乎在京城里寻找什么人。到底是怎么了?”

    赵琇犹豫了,不知该不该将家里的事告诉他。

    第三百三十七章 懂你

    赵琇信任高桢,她其实很乐意向他说出自己的烦恼。不过考虑到张氏的心情,她就有些犹豫了。张氏大概不希望让太多人知道老郡公真正的死因吧?她总是把老郡公的名声挂在嘴边上。老郡公打了一辈子仗,没死在战场上,居然在自己家里被懦弱无能的大儿子给干掉了,说出去也是件丢脸的事。

    不过赵琇此时刚被张氏激起了叛逆心,那一丝犹豫很快又被压了下去。

    名声不名声的,很重要吗?就因为一房早已被赶出家族的子孙,害得老郡公死了都要忍气吞声,就为了死后的清名?如果要担心赵炯一家的所作所为会影响老郡公的名声,早在赵炯革爵、赵玦谋逆的时候,他的名声就已经被败光了,还用等到这时候?说不定将事情传开后,反而能让人认为,老郡公对这对不孝子孙是深恶痛绝的,也因此才会遭到他们的毒手。赵琇没有见过这位便宜祖父,但既然是久负盛名的大将,又被人私下讽刺是粗人,那他就绝不会是温和宽厚、优柔寡断的个性。如果他还在世,才不会因为名声不名声的理由,让自己受委屈!

    赵琇立刻就做了决定,干脆利落地将最近发生的事告诉了高桢。从赵湘下毒开始讲起,一直到发现了老郡公真正的死因为止。她对高桢说:“祖母最近就是为了这件事伤心,她悔恨自己没能早一日发现真相,不能为祖父报仇。她悔恨得有些魔怔了,还说过要回奉贤去长伴祖父墓前的话,把哥哥要参加秋闱还有家里准备建书馆的事都抛在了脑后。”

    高桢震惊之极。他万万没想到当年老郡公的死,居然还隐藏了这么一个秘密。他忙问:“那你哥哥近来在外头找人是为了……”

    赵琇点头:“他找的是当年在我祖父去世时来过家里的刘太医的兄弟。刘太医在那之后不久就暴毙。很有可能是被灭口。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