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693

    要是真的对我们冷淡一点,我们也不会热情地上赶着巴结。一边与我们交好,一边又袖手旁观,她到底打了什么主意?”

    赵元娘是元配嫡长女,跟着生母秦氏老夫人在战乱时期吃了无数苦头。老钱姨奶奶却借着谎言,迅速在老郡公身边站稳了脚跟,怀孕生子,享尽富贵。若不是老郡公坚持未找到妻女遗骨。绝不另娶她人,说不定老钱姨奶奶连诰命夫人的名分都占去了。赵元娘肯定是看庶母庶弟不顺眼的。无奈秦氏老夫人熬坏了身体,没法再生育子嗣,只能眼睁睁看着庶子占据了世子之位,丈夫还要把他记在她的名下,为庶子提身份。秦氏老夫人因此气死了,赵元娘心里又怎会没有怨恨?

    可是这份怨恨。跟赵元娘出嫁、秦氏死后一年才进门的张氏有一毛钱关系?是秦氏挑选了张氏做填房。若没有这回事。张氏就算不能嫁进高门,也能寻个门当户对的亲事,清贫自守。安乐一生。可就因为秦氏选中了她,她虽然得嫁勋贵,享了半生荣华,却也要承受中年丧夫丧子之痛。并不是张氏上赶着要嫁给赵元娘她爹。不是张氏厚着脸皮要给人做后娘,她婚后还一直致力于改善赵元娘与老郡公的父女关系。让赵元娘出嫁多年,久不归省,也不曾失了娘家助力。赵元娘要怨恨,就只管去怨恨庶母庶弟好了。对于助她良多的继母和亲弟弟,有什么怨恨的立场?怨张氏占了她母亲的位置?那她得先怨她自个儿的母亲去。

    赵焯夫妻于归乡途中遇难,张氏带着孙子孙女随广平王的船南下。赵元娘夫妻就在兖州。能有多远?就不能赶来照看一下?亲弟弟死了,也没亲自回奉贤上炷香。只打发了家人前往祭奠。因她多年来一直与张氏有书信往来,礼物也有,张氏便没怨她。张氏是一直留有对这个继女的好印象,赵琇心里没有先入为主,对这个姑妈的行事却是早就心存疑虑。只是从前离得远,两家不过是半咸不淡地处着,她就不曾理会。如今眼见着两家就要亲近起来,她心里便不由得犯了嘀咕。

    赵玮听了妹妹的话,想了想,道:“不管姑妈打的是什么主意,我们兄妹只管依礼而行就好。她既无意与我们亲近,我们也不必太过热络了。许家若当真有意与我们建南侯府交好,自会有人来与我们搭话。姑妈年纪毕竟大了,又是长辈,子孙们也不必事事都拿去烦她。”

    赵琇听了好笑,也明白他的意思了。赵许两家本来关系就还过得去,若是许家有心跟赵家搞好关系,姑妈那点儿小心思,又有几个人会放在心上呢?她的儿子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孙子也有十六,自然是前程更重要。

    不过赵琇也有些好奇:“哥哥,你给许仕英的本子里都写了些什么东西?我还以为只是你归纳总结的一些知识点,或是几位大学士的文章而已。怎的许家人一看,就视若珍宝,连带的让姑妈也放弃了坐壁上观的打算,特地写信来提醒我们留意米大舅?”

    赵玮轻描淡写地说:“也没什么,不就是几位大学士的文章么?那几位都是皇上登基后新提拔起来的大学士,都是饱学之士,又得皇上看重。明后两年的会试,主考官必然是从这里头挑选。而这几位大学士都偏好稳重文风,喜欢文章言之有物,不喜华丽浮藻的言辞。皇上出题,也更关注经济民生,反而不喜从先贤名作中选择句子。我在本子里就简单提了一下,想来许表哥是看到后受了点拨吧?许表哥的文章我也曾拜读过,文风圆融,词藻华丽,大道理固然说得透彻,但若是不小心,很容易被归到夸夸其谈里去。如今他知道了大学士们的喜好,赶紧趁着还在家里,先了解一番经济民生,练练文章,想来会试时会更有把握些。”

    赵琇恍然大悟。对于任职于布政使司的许姑父之子而言,想要找些经济民生相关的资料,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现在离正月还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改变文风,多练练笔,也足够了。许沛钊得了赵玮的本子,等于在高考前得到了十分精准的考题范围提示,怎会不欢喜?而赵玮更借机向许家暗示了自己在京城士林中的人脉。许家会改变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么看来,许家大概不是什么大问题,麻烦的仍旧是米家。赵琇问兄长:“哥哥打算怎么处理大舅的事?”

    赵玮叹了口气:“先打发人去平度州打探一下消息吧,若姑妈所言属实,那就先去敲打一下大舅,叫他收敛。将冤狱平反。若他知趣,那我们也乐得给他留个脸面。若是他冥顽不灵,我也只能大义灭亲了。”

    赵琇道:“也不知道他会拖多久才采取行动,不如我们先到王爷那儿报备一声吧?最好让曾侍郎也知道知道。总要叫外人清楚哥哥的冤屈,免得风声传过来时,自己人就先误会了你。”

    赵玮并不反对,兄妹俩便一齐下了楼。可惜船队正打算离开。东昌府的官员依依不舍地对广平王与曾侍郎说些欢送的话。赵琇见状,又缩回了楼上。赵玮毕竟有个副使的身份,却不好躲开去。只得上前与同僚们一块儿跟那些官员应酬了。

    高桢站在广平王身后默然不语,留意到了赵琇的裙角在楼梯口闪了一闪。他怔了怔,又将目光收了回来,心里却在疑惑赵琇怎的下楼来了?

    等东昌府官员都下了船。船队准备开拔时,赵玮去与两位幕僚说话。高桢趁人不备,一闪身就上了楼梯,来到走廊口,叫过一个守廊的侍女吩咐两句。那侍女便微红着脸跑到赵琇房间。将她请过来了。两人就站在楼梯转角的阴暗处说话。

    赵琇很意外高桢会在这时候叫她来,便问:“世子有什么事么?”

    高桢问:“方才我看见你想下楼,见人多又回来了。可是有什么想要的?或是有事要交待?”

    赵琇这才明白,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和哥哥有事想找王爷商量,没想到甲板上有那么多人,这才缩了回来。想来等船离开东昌,王爷就有空了。”

    高桢又问:“你找我父王有什么事?说来给我听听?兴许我也能帮得上忙。”

    赵琇犹豫了一下,高桢便劝她:“我父王如果不太爱理事,有事经常吩咐我去代办。你与玮哥的事,若不是太过要紧,想来也是如此。那倒不如直接跟我说了,若我办不到,再去寻父王请教,也是一样的。”

    赵琇见状,也就不再隐瞒了,直接将姑妈在信中所提及的事告诉了高桢。

    高桢听后皱起了眉头,对于这种仗着姻亲关系,贪得无厌,专爱给人添麻烦的长辈,他最讨厌了。米大舅所为让他想起了钟大舅,对前者更添几分恶感。

    他问赵琇:“你和你哥哥是个什么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