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741

    有些受宠若惊,立刻采用最高礼仪标准来招待贵客。

    张氏是个不爱张扬的,此番出行,只当作是走亲戚,并不曾打出郡公夫人的旗号。可米夫人如此郑重,亲自带着女儿到大门前来迎接。原本在前衙办公的米省之,也特地抽了空回到后宅来给张氏见礼,陪着说了一会儿话,方才返回前衙去继续工作。这知府衙门内还住了好些属官,人来人往的,哪里保得住密?不过半个时辰。整个后衙都听说了。

    今儿这来的可是建南郡公夫人!来自京城的顶级诰命夫人。她嫡亲的孙子建南侯,深得皇上宠信,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钦差副使,随同广平王南下江南办差,眼下就在杭州!若能攀上这位贵妇人,得到建南侯青眼,将来还不得前程似锦么?几乎所有属官以及他们的家眷都激动起来了。

    虽然米夫人并没有邀请别家女眷的打算。得知张氏陪孙女一块儿来了。想要场面热闹些,也不过是邀了两个得丈夫倚重的属官之妻前来做陪,奈何后衙里几位属官太太都是惯常爱互串门子的。纷纷不请自来,直入正堂,笑嘻嘻地说:“听闻有贵客到,特地赶来相陪。”还有人不知是真的不高兴还是在说笑。掩口假笑着抱怨米夫人:“怎的不跟大家伙儿说一声?只请马同知太太与胡经历太太二位,敢情我们是不入知府夫人的眼了。”

    米夫人淡淡一笑。歉然望了张氏一眼。张氏心情正好,也不清楚这些小官小吏之妻的性情,并不在意:“人多热闹些,就请大家一块儿喝杯茶吧。”众人皆大喜。不等米夫人说话,便都自个儿寻位子坐了。其中机灵的人等不及就座,便蹿到张氏跟前。争着说些讨人喜欢的话,顺便介绍一下自己的丈夫。有谁与张氏或建南侯是同乡。有谁曾经在京城里经过建南侯府的大门,有谁跟赵氏族人是拐着弯儿的亲友故旧,全都是她们跟张氏拉关系的资本。

    赵琇无奈地看着张氏,心里清楚,祖母又一次犯糊涂了。

    张氏本来只是随口说说,她觉得今天是在亲戚家做客,主人家来客人了,她没理由把人赶走吧?但如果把事情完全交给米夫人,米夫人又会觉得为难。毕竟人来都来了,赶走了得罪人——米省之一家还得在杭州待下去呢——不赶走又怕她这位主客不会谅解。张氏自认是个善良体贴的好长辈,就替米夫人开口留客了。可人真的留下了,叽叽喳喳地吵得人脑仁儿疼,她又隐隐有些后悔。

    她素来不喜交际,看着这一屋子的女眷围着自己转,也挺怵的。她曾经很喜欢这种场合,反正她身份地位最高,只有别人奉承她,用不着她去揣摩别人的想法。可年前在奉贤的经历,却让她对他人的奉承产生了阴影,就怕又有人要图谋她的孙子孙女儿。眼前这些小官小吏的妻子们,总爱把话题往亲戚关系上拉,是不是在暗示些什么?

    赵琇一直盯着祖母的神色,瞧她的表情变化,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了。看来祖母也明白自己做了蠢事,可惜脸皮薄,又想端着宽厚长者的架子,肯定是说不出赶人的话的。赵琇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还是再偏劳一回吧。

    不过,她担心得有些早了。米夫人既然默认了这些不速之客的留下,自然不会让真正的主客心烦。她很快就把握住了话题的走向,尽可能让众人将注意力转到杭州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上,为张氏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有的人口才好,把某处景致描述得引人入胜,使得张氏不但生出亲往一观的想法,还让她对讲述的人也产生了好感。那人本该有机会更进一步,给张氏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可没等到她有机会这么做,米夫人轻飘飘一句话,就把话语权转交到另一人手上了。张氏的注意力也会跟着转移,先前那人便又退回到最初的起跑线上。

    所有不请自来的女眷都有机会在张氏面前表现,讨得她的欢心,可是所有人都没有给她留下足够深的印象。偏偏所有人都觉得,她们已经得到了机会,多亏了米知府夫人的帮忙,可惜xxx(每个人自我脑补的对象不同)太狡猾,把她们的风头给抢过去了,没能攀上贵人,都是那xxx的错!

    这么一来,米夫人一个人也没得罪,她们自己内部反而先分崩离析了。今日之后,也不知会闹出多少事来。

    只有米夫人最初请来的马太太与胡太太两位,依旧保持着淡定。她们的丈夫都很受米省之看重,本就是实心任事不爱溜须拍马的人,两位太太的性情也很合米夫人胃口,自然不会加入到众人的明争暗斗里去。她们的淡定也落到张氏眼中,心中反而更加欢喜。米夫人见缝插针。给张氏介绍了一下她们二位丈夫的长处。不过短短几句话,既得了张氏的赞赏,又令马胡二位心生感激。等她们回家告诉了她们的丈夫,想来马同知与胡经历会越发死心踏地地为米省之效力吧?

    赵琇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对米夫人的手腕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传闻果然不假,米夫人真是个聪明的女人呀。她得好好学一学,将来应付一些麻烦的人时。就不必每次都板起脸来针锋相对了。倒闹得外头人人都在非议,说她脾气坏、骄傲无礼神马的。

    过了大半个时辰,米家的婆子来向主母禀报:“布政使衙门的几位夫人过来了。”米夫人有些惊讶。看了看下面众属官的妻子,见有一个人的脸色略显僵硬,便知道是她或她的丈夫在通风报信了。知府衙门里头,原也不是铁板一块。米省之来了不到两年。根基尚浅,能把手下大部分人都收服。已经不错了。

    在杭州,知府米省之可不是官职最高的一位官员。浙江巡抚衙门与布政使司衙门俱在此地,都是知府的顶头上司,米省之这个所谓的杭州府一把手。日子也不太好过呢。幸好与米省之前后脚调任浙江巡抚的,是他座师之子,两人关系还算不错。有巡抚大人庇护。米夫人又手段了得,因此米省之在杭州主政。行事还算顺利。布政使司却不同,布政使与巡抚、知府并非一派,平日不过是面上情而已。

    知府夫人邀请亲戚来家小坐,因这亲戚身份高贵,同僚属官的家眷前去奉承,也没什么出奇的。巡抚夫人自重身份,就没这个意思。可布政使官位高于知府,布政使夫人还要跑到知府家里去奉承人家的亲戚,这就太奇怪了。官做得这么高了,还需要如此巴结讨好别人吗?

    且不说赵琇心中有多少疑惑,在座的那些属官之妻,就已生出遗憾之心来。不为别的,只因为米夫人听到婆子的禀报,仿若无意般叹了一句:“今日怎的有这么多贵客上门?实在是蓬荜生辉,若是这屋子更大一些就好了。”说着就吩咐丫头们多摆了两张椅子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