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分卷阅读862

    位嬷嬷并不曾带有侍女,张氏就给她们各安排了两个丫头、两个婆子,侍候她们日常起居。

    就这样,赵琇每日清早起来,陪张氏用了早饭,便要去寻宫、左二人,开始练习礼仪。地点并不在她的院子里,而是选在了花园中的听风堂。那里地方又大又亮堂,四周景致也好。宫嬷嬷与左嬷嬷都是风雅之人,一致认为在美景环绕之下练习,可以保持好心情。听风堂又清静,除了宴客外,基本不会用到,平日也不会有人前来打搅,最合适不过了。

    自从定下了听风堂为练习场地,宫嬷嬷与左嬷嬷就带着人去将那里布置了一番。她们还特地去跟张氏打过招呼,讨要些家具、摆设,张氏命大丫头夏露带着库房钥匙,领她们过去挑东西,随她们挑什么。

    她们就叫人搬了各种常见的家具——包括不同规格大小的坐椅、床榻、桌几等等,还有许多茶具、食具、香炉之类的日常用品,将听风堂布置成了一处集各种用途于一身的屋子。比如正中间的位置照着宫室的模样进行布置,就象是举行正式仪式的场所;东间被布置成了起居坐卧之处;西间就成了宴席的模样。赵琇进去瞧了,心里有种实境演练的感觉。

    宫嬷嬷教习礼仪,也确实是从实境演练开始的。最先教的就是走路。也不曾规定什么特别的姿势,她只让赵琇在屋里不停地走路,有时候走得慢些,有时候走得快些,在走的过程中不停地提醒她调整自己的姿势与步伐。若是哪里让她觉得不舒服了,那就立刻更改,务必要找到一种走起来又优雅好看,还让本人不觉吃力的走路姿势。

    除了走路,就连起身、坐下的姿势都得从头开始学起。这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了。据宫嬷嬷介绍,等学完基础了,就该开始练行礼了。见不同的人,要行不同的礼。接见不同的人,也需要在别人行不同的礼之后,做出不同的应对。除此之外,还有吃饭的礼仪、喝茶的礼仪、说话的礼仪……林林总总,十分繁琐。赵琇听了,只觉得用一年的时间去学会所有这些,还真不轻松。更别说宗室的规章制度同样十分复杂冗长了。

    相比之下,赵琇就比较喜欢左嬷嬷的课程了。两位嬷嬷的课程并不是各自独立进行的,通常在赵琇练习坐姿的时候,左嬷嬷就会开始讲授她要教导的内容。

    她负责向赵琇介绍宗室皇亲里的各种复杂亲戚关系以及历史典故,并不是生硬地作出说明,而是象说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她从太|祖皇帝的出身谈起,说老高家的出身来历,太|祖皇帝的后宫妃嫔,诸皇子之间的关系与彼此间的明争暗斗等等。许多赵琇从前并不了解的东西,如今听她说完,也就一目了然了。

    这其中,还有许多是不为人之的秘闻,通常只在宫廷或是宗室内部流传,外人少有人知。哪怕是象建南侯府这样与皇室关系密切的人家,如今的当家人也未必清楚这些秩事了。赵琇直到今日,才知道太|祖皇帝为什么会不喜欢先帝而更宠爱颖王,却还是选择了让先帝继承大统。

    还有颖王生母郭淑妃,原来在太|祖皇帝即将大行之前,曾经意图对先帝下毒手,好为爱子夺得皇位,却被太|祖皇帝发现并制止了。传闻中殉情的郭淑妃,其实根本就是被先帝奉了太|祖皇帝遗命赐死的。

    还有先帝还是储君的时候,那真的是众口称赞的温文君子,哪怕才能明显不如兄弟,也依旧有大把老臣支持。赵琇猜想,自家祖父老郡公大约也是这样看走了眼吧?

    除去宫廷秘闻以外,还有哪家王府与哪位勋贵不睦,哪位公主跟哪位国公府的姑奶奶抢过丈夫,哪家宗室女眷差一点就嫁进了某国公府……这些京城上层圈子里秘而不宣的情报,也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琇就这样每日辛苦地练习着礼仪行止,快乐地听着皇家宗室的八卦。日子一天天过去,二月会试的结果马上就要出来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杏榜

    这次会试,三房的赵焜与明知书馆三名工作人员都有参加,因此赵玮赵琇也颇为关注结果。

    到了放榜的日子,赵玮一大早就派了多名家人去礼部大堂前等待张榜。虽然天刚亮,但礼部前头已经聚集了许多举子以及他们的家人仆从,个个都是为了等待结果而来。

    吉时未到,榜单迟迟未出,人们等得都着急了,却不敢大声喧哗,只见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都为了同一个目的。就连距此不远处的街道两侧,茶楼酒楼里头,都挤满了等候的人。

    等到辰正时分(早上八点),赵玮也与尚琼结伴而来,登上礼部右前方不远处的一座茶楼二层雅间,透过窗口遥望礼部大堂前的景象了。这一科赴考的明知书馆人员,在课业上几乎都受过尚琼的指点,算是半个门生,因此尚琼也很关心会考结果。

    他们来了没多久,礼部的人便从大堂内走出,将榜单缓缓张帖在堂前的空墙上。即使有士兵在他们身边维持秩序,但围观的人还是一阵激动地涌上前来,几乎把士兵都给挤倒了。还是其他的礼部官员见状不妙,大声喝斥几句,众人方才冷静了些,但依旧两眼紧盯着榜单,全神贯注地浏览着上头所展示的每一个名字。

    当中有人在榜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顿时欣喜若狂地欢呼,赢来身边人的艳羡或是嫉妒;也有人在榜上看见了自家主人或是亲友的名字,欢天喜地地呼朋唤友,一路挤出人群去向当事人报喜;更有人迟迟未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只当自己落榜了,失魂落魄地或是发呆。或是痛哭;不过更多的人,是在发现自己的名字可能不在榜单上之后,不敢相信这个结果,又从头到尾再把榜单细瞧一回,生怕是先前漏看了。

    等到负责张贴工作的礼部官员撤走时,围观的举子们更是一涌而上,将榜单前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甚至有人几乎把眼睛贴在榜单上。一个一个名字看过去,就怕漏了自己的名字。

    榜单之前,众生百态。看在远处的赵玮与尚琼眼里,都感叹万分。

    他们二人相交莫逆,虽然都是饱学士子,却因为种种缘故。无缘登上杏榜。这些举子们此刻的悲喜交加,他们大概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到了。但亲眼目睹别人或嗔或笑。或喜或悲,他们的心情也非常复杂。

    其中,大约又以尚琼的心情更复杂一些。赵玮还参加过乡试,高中亚魁。登过桂榜,尚琼却是连乡试都不曾参加过。哪怕人人皆知他学问出众,他还是因为面部有瑕而无缘科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了解他的人,自然知道他的学识渊博。可是不了解的人,却未免会拿科举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