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分卷阅读7

    气十五岁的自己如此的不懂事!若是能打包送到当铺里典当了,岂不是可以贴补家用?

    当初她操持尚家中馈,有柳家给的嫁妆做底气,现在回到崔家,却是万事开头难,自然要精打细算。

    崔家如今虽然清贫,但还不算落魄,只是每顿饭都不见精细粮食,偶尔切了半斤猪肉,都拣选厚厚肥膘的,只拿回家炼了荤油后,取炸得酥脆的油梭子炒了青蒜,给琼娘下饭吃。

    琼娘看着传宝望着自己的碗咽唾沫的样子,便知这菜在崔家算是奢物。但是琼娘那娇惯的味蕾在吃了几顿素后,生平第一次馋肉馋得不行。

    就算度过生死劫难再世为人,隐隐有看破红尘之意,午夜梦回肠鸣肚饥也是忍不住吮起了手指头。

    琼娘觉得当务之急,便是要让崔家赚些买肉的钱。当然以后也要积攒些家底,不然等到爹爹崔忠再次病重时,崔家便又要遭逢上一世的种种苦难了。

    这么想着,她拣选了一根鎏金盘扣的发钗,转身问崔传宝:“哥哥,你可知附近有当铺吗?”

    传宝本以为妹妹故态复萌,想要拿出美衣华服打扮一番,没想到她竟提出要去当铺。

    当下一愣,琼娘见他不应,便站在木凳上道:“我想买些物件,不好管娘要钱,把这钗当了,给你买糖吃好不好?”

    传宝看着她粉雕玉砌的娇小模样,明明是个小女娃子,却是拿了哄孩子的口气跟自己说话,当下又气又好笑,伸手稳住她晃来晃去的身子,扶着胳膊叫她从木凳上下来道:“要买什么?我还攒些铜钱,买来给你,那钗你留着。”

    说着真从自己的床上翻了个半旧的小布袋出来,从里面倒出了五枚铜板。

    琼娘上一世在柳家虽然也有个哥哥,但是柳将琚年少便醉心于武术侠风,结交了一批江湖朋友,终日不见影踪,后来更是投身军中,与琼娘的感情不算亲厚。

    如今崔传宝虽总是跟自己冷着脸,倒很有当哥哥的架势,这般慷慨解囊,倾尽所有,不由得叫琼娘心头一热。

    上一世身在豪门,可是呆得久了心头都是冷的,没有半点的人味。

    再多的华衣美食,也不如现在排布在床边的五枚铜钱来得有诚意。

    她抿了抿嘴,点头道:“这钱我先用着,将来定然加倍还给哥哥。”

    传宝再次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只说用就用了,哪里要她来还?然后便带着她一起出了门。

    原以为她是要买些簪花糖豆一类的小物,没想到她径自去了街角的书画店。店主刚刚卸了门板,就迎来了一个粉嫩的小娘,开口就问店里可有极细的蟹爪笔。

    那蟹爪笔本是做工笔画之用,在诸如侍女发丝一类极细小处着墨。不过这小娘虽美,看着一身青布衣衫,也不像是会学画的风雅人家里的孩子,问明了是她要用后,当下打趣道:“这笔太细,你拿不住,莫不是买错了?”

    琼娘淡淡瞟了他一眼,补了一句道:“潍县的蟹爪笔是上品,但是价格有些金贵,店主家拿茂县的三笠笔便可。”说着从兜里摸出了四枚铜板。

    这一开口,可不是稚嫩粗浅小娘能说得出口的了,店主不由得一愣,乖乖,行家啊!那潍县的蟹爪笔以落笔细腻著称,要五两银子一支,非名家雅士是不会买的。就算这小娘买得起,他一个小县的书画店里也不会沽卖这等金贵货物啊!

    当下倒是减了几分轻视之心,也没有跟这小娘讨价还价,依了四枚铜钱卖给了她一支三笠蟹爪笔。

    琼娘踌躇了一下,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店家可否一枚铜钱卖给她一小块红曲。

    店家看她紧咬嘴唇,俏脸飞霞的模样,我见犹怜,那红曲大都是赶上祭节,普通人家买来点制炊饼馒头上的花纹,不值几个钱,当下用黄草纸裹了一小块,白送给了琼娘。

    传宝本以为妹妹嘴馋要买零嘴,没想到她只买了个没有几根毛的细笔,当下心疼起自己辛苦积攒的私房钱来,只觉得这从世家豪门里出来的妹子花钱太随便,净买些无用之物。

    但是他本就跟琼娘不算太熟捻,铜钱既然给出去了,总不好开口责备,只好闷闷地走在她的身后。

    第5章

    不过琼娘脚步轻盈,提着布裙一路过桥穿巷,来到了崔家夫妇摆摊的地方。

    昨日夜里,她听娘亲跟爹爹的闲语,这几日镇里来了许多进京待考的举子,在距离京城不远的此地暂时落脚些时日。

    夫妻二人欣喜过望,本以为突然而至的人潮能让生意变得好过些,可是没曾想,这些书生们有钱的附庸风雅,喜欢在此地最大的茶楼里用餐聚友;手头拮据的更喜欢在客店里熬煮白粥买些炊饼果腹。

    这下来,夫妻二人的摊子便有些不上不下、不俗不雅,白白制了许多的绿豆糕和各色软糕。天气渐热,就算吊在井中也耐受不住几日。这么一来,就算折损许多的食材银钱了,怎一个“愁”字了得?

    琼娘听了他们的话,也是思绪了一夜。自己前世嫁人时,柳家的嫁妆看着妆奁抬数甚多,却是充场面的装箱法子,细算起来,并不丰盈,她不想守着自己那点子嫁妆坐吃山空,便在京城经营着一家书画茶庄,更是练就一手上乘的笔墨丹青,本以为这一遭重活回归小户商家,那些个风雅伎俩尽是无用了,灵光一闪,却计上心来。所以她赶着一早买来细笔、红曲,准备试一试自己思度出来的法子管不管用。

    芙蓉镇的人无茶不欢,就是清晨刚起,也要饮茶提神。刘氏正在简易的灶上烹茶,招呼着左右的相熟的街坊,外乡人不识货,可是镇里的人都爱崔家独门糕饼的甜醇,用来配茶最好。是以不大的小摊,三张桌子倒是都坐着客人。

    这时,刘氏抬头见女儿与儿子结伴而来,便问:“你们怎么来了?”

    琼娘伸着脖儿看了看小摊旁架子上足足三大盘各色糕饼,笑着道:“在家里闲来无事,看看能不能帮衬爹娘……我见过京城里的商贩最喜在糕饼上画下花纹以增食欲……娘,女儿学过些许丹青,能不能在这些个糕饼上花些花纹,看看能不能引来些客人品尝?”

    再过一日,那些糕饼就要变了味道。崔家夫妻做生意讲究诚信,就算那糕饼还能吃,也绝不会卖出砸了自己的祖传招牌。既然如此,女儿闲着要画,便依了她,也免了她整日里胡思乱想、郁郁寡欢。当下便爽利答应,只是女儿的模样太招人,崔家易女的事情本来就闹得满街的人都知晓,她这般抛头露面,岂不是要引来狂蜂浪蝶?当下便叫传宝取了一大木盘子的绿豆糕,拿回家给妹妹画着玩。

    等兄妹二人回了家,琼娘便拿小碟子化开了那一小块红曲,调了浓淡颜色,挽好衣袖提笔作画。

    传宝对这些个书画不感兴趣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