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分卷阅读54

    瞪眼激愤的架势,这是要在宴席上一石下去激起千层浪啊!

    嘉康帝心知胡大人话锋不对,便急急阻拦,只沉着脸道:“爱卿有事,不妨明天到朕的御书房里去说,此时乃是吉时,朕饿了半天,想与众位爱卿吃顿和美的家宴。”

    若换了旁人,便见好就收,免得惹怒了帝君。

    但胡大人来了劲儿时,乃是魏征附体。

    更何况他昨日听说东北边民的疾苦时,气得彻夜难眠,耳旁似乎都是边民啼饥号寒的哭声,此时在琅王府上,却一下子看到了这么多肥厚的熊掌,只气得心都炸裂,立意要在群臣都在时,直谏圣上,重罚琅王,为京城的官员立下警示。

    胡大人的“刀笔吏”并非浪得虚名。话锋若寒芒,直击要害,刀刀见血,痛陈了边民百姓的苦楚时,老泪纵横,直问圣上,可记得昨日下的谕旨,而这琅王却顶烟儿上,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置百姓疾苦于不顾,今日若不撤盘重罚之,岂不叫天下百姓寒心?

    楚管家立在庭旁,听到胡大人痛陈时,懊悔得恨不得一头将自己撞死!

    京城里宴席的门道竟然这么多?

    昨日还是宠儿的熊掌,今日怎么就一掌拍下要人命了?

    那崔家小娘子当初明明没有列那熊掌,偏偏自己多嘴,非要添上,如今在京中文武面前,害得王爷被架在火塘上炙烤……他……他真是愧对老王爷和王妃的嘱托了!

    至于那嘉康帝,其实也是在火塘上炙烤。大沅朝的皇帝被个臣子拿话挤兑得无处可站,偏偏半句反驳不得。

    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旨意也是他亲下的,人证物证俱在,抵赖不得。但因为这事责罚忘山,岂不是寒了他初来京城之心?若是羞愤之下一怒回了江东可怎么办?那岂不是又不能长久地相见了?

    心念流转间,嘉康帝冷着脸道:“堂堂王爷,哪里会管顾着菜单采买这类的琐事?朕每日吃什么,不也是由着御膳房端上来?王爷犯错,都是下人办事不力!这做熊掌厨子在何处?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

    原本胡大人激愤痛陈时,那琅王一直表情悠哉,仿若无他闲事一般,只玩味地看着一旁的太子,心里琢磨着此番后怎么回敬太子一番吃不了兜着走。

    可没想到万岁留着他不责罚,却转身要刁难厨子,琅王的脸色登时难看,起身便想请皇帝收回成命自领了惩罚。

    就在这时,有清丽的声音传来:“敢问这位胡大人,你确定桌子上摆放的是熊掌?”

    胡大人转脸一看,也不由得一愣:这……这不是他之前亲去琅王府上保举赎回的小厨娘吗?

    琼娘在庭堂边,规矩跪下,低着头却高声道:“启禀万岁爷还有众位大人,这桌子上的熊掌,乃是奴家用过油的猪皮,灌了用鱼汁腌制的素面制成。王爷向来节俭,一早在开席之初就叮嘱过厨下,一切从简,但不可失了味道,叫贵人们扫兴。若是不信,胡大人您可以亲自品尝一下。”

    第37章

    琼娘这话一出, 全场愕然,纷纷仔细打量那熊掌。可就算听了琼娘之言, 也没有看出什么破绽来, 若是猪皮灌面,怎么做的形状那么惟妙惟肖?

    嘉康帝先举筷夹开“熊掌”的肉皮,露出里面的白肉包裹着肉筋, 跟平常吃的熊掌几乎无异。

    他迟疑着夹了一块里面的“肉筋”一尝, 立刻眉头舒展。那小厨娘所言不假, 看着类似熊掌, 但那肉筋其实是面筋, 又满含鱼香的鲜美, 全不见熊掌惯有的腥味。

    而胡大人见皇上动筷,也站起来,用汤匙舀了一大块入了嘴里。

    只是美味入口, 胡大人的表情立刻纠结, 只怪方才架子拉得太大, 难免抻了胯,扯了蛋,一时老脸面皮血红,有些下不来台。

    其实琼娘看着胡大人这么尴尬,心里也不好受,当初胡大人受了大哥的委托义气相助, 她也是感恩在心。

    但是皇帝赏的那五十大板下来, 非死即伤, 她也只能先对不住胡大人,待得日后寻机再报了。

    其实琼娘做出这道“熊掌”也是因为昨日突然想起了一件与吃熊掌有关的往事。

    想起她十五岁那年,圣上好像是因为了什么事情提倡节俭,曾经点名申斥过几个臣子奢侈浪费,席宴奢靡堪比王侯。

    那时她还是小姑娘,虽然无意中听父亲嘱咐母亲中馈持家时要节俭,提及了此事,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倒是因为后来她贪嘴,恰逢乞巧节结识了几家小姐,过了月余在家中宴请她们时,叫丫鬟去酒楼定了一道水晶蒸熊掌,丫鬟取回来时,被父亲柳梦堂看见,结果她被叫去书房受了父亲的训斥,那道熊掌,她最后也没吃到,被父亲下令扔进了泔水桶里。

    因此,这件事让人难以忘记。

    仔细想来,这往事大约离此时不远了。

    因为那一串佛珠,琼娘知道了前世里琅王在她未觉察时默默的相助,心内也是很有触动。当下决定,在自己力所能及时,提醒一下那人,当收敛锋芒,不可太过张扬,也许他便可以避免在皇寺里孤老终生的下场。

    是以,她撤了写好的菜单,又另外拟写了一张。谁知这菜单却受了管家的嫌弃,觉得不够撑脸。琼娘无奈,便想出了这道菜,免得管家啰嗦。

    而方才她正忙着做菜,却听上菜的丫鬟说前庭有位大人说这熊掌不妥,当下连围裙都未解,便急匆匆沿着上菜的长廊赶到了前厅。

    因为有大内侍卫,她不得靠前,只能在板子打下前,高声替自己喊冤。

    现在看来,她的记忆没错,大沅朝的官员从现在开始要跟熊掌绝缘。

    她也算抵偿了报答前世恩人的心愿,更免去了一场要命的板子。不过琼娘心道,这琅王的确是个倒霉王爷,至此以后,还是要能远则远啊。

    与二位事主复杂的心境不同。嘉康帝吃了这一口猪皮灌面后,真是如喝了琼露仙汁一般。眼角俱是遮掩不住的笑意。

    “忘山,没想到你的府宅里还藏着这等人才,这厨娘以假乱真的手艺,可让胡大人白白骂了你一顿啊!”

    皇上的话已经点到了这里,胡琏只能羞愧而愤愤抱拳道:“是臣失察鲁莽,误会了琅王,就此向琅王陪个不是。”

    楚邪眉眼未抬,只是对跪在一旁的琼娘道:“既然大家都吃得甚好,你便下去继续烹煮去吧。”

    琼娘巴不得离开这是非之地,连忙应声起身,退回到了厨后。

    楚邪赶了厨娘离去,这才转脸看向了胡大人,可是一张嘴便是下人脸面的话:“胡大人,本王好像并未发请柬给您,敢问大人是如何进来的?”

    他这话不假,琅王自问自己心眼窄,对这胡大人作保领走厨娘的事情耿耿于怀,是以发帖时特意漏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