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染金戈》分卷阅读108

    号放在江湖中,便如水中之月,有名而无实,甚至连累方世平为她而死。若想重返朝堂,清算家仇,昭雪国冤,她唯有投靠柏侯爷一条路。

    想到此处,狄冬青便也开口道:“诸位且放心,我们趁着魔教喘息的当口,快马加鞭赶往江渝,届时再报平安。”

    围在周遭的人们互相看了看,杜云终于松口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听从郡主和狄少侠的安排了。”

    狄冬青松了口气,追问道:“诸位可有安置五溪人的好去处?”

    杜云道:“我有一个提议,我们可以躲去杜家的武馆,绿竹院。”

    他所说的武馆,正是他的家业所在,杜家也是被禁武令所害,日薄西山的没落世家之一。杜云加入天水帮后,便和帮中其他人一样,与家里断绝了联系,此时他突然提起自家武馆,引得同伴纷纷露出诧色。

    姒玉桐问道:“会不会连累你的家人?”

    杜云摇头道:“无妨,绿竹院本是杜家的别院,为世家弟子清心静修而设,盖在深山竹林中,禁武令推行后,早已荒废多年,我们装作商旅,沿小路前往,隆冬时节暂且不会惹人注目。”

    姒玉桐点点头,此刻她也想不出更好的去处,只能各自留心,走一步是一步了。

    去向定下之后,狄冬青转向阿瑾道:“姑娘,你是不是通晓医术?我方才瞧见你照顾伤者时耐心细致,手法也颇为熟练。”

    阿瑾怔了一下,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我只是略通皮毛,会包扎伤口,会煎药罢了。”

    狄冬青喜道:“如此便好,”说着取出一张墨色未干的纸,“你带上这个药方。”

    阿瑾低头看了一眼,又抬起头望着对方:“这是你方才写下的?”

    狄冬青点头道:“我从羽山得过半本笔记,一路上一直在研读其中的内容,方才又为五溪朋友们诊了脉搏,写下一支药方。你试着按照这个法子给他们煎药服下,或许能够缓解扶摇清风留下的症状。”

    阿瑾喜道:“喝下这药,他们便能醒过来吗?”

    狄冬青摇头道:“这我也不知,笔记只有一半,剩下半本被魔教带走了。”

    “竟是这样……”阿瑾黯然道,很快又问,“那如果找回另外半本,五溪人便有救了吗?”

    狄冬青心下一紧,这个问题他实在无从作答,等待他搭救的岂止素未谋面的五溪人,还有梧桐镇的无辜百姓,他的亲人岳百羽,乃至他独一无二的师父。

    这些担子无时无刻不压在他的肩上,饶是英雄的儿子,也会感到茫然。

    但他只允许茫然的神色在脸上停驻片刻,便舒展眉眼,淡淡道:“是的,他们都有获救的希望。”

    笑容在阿瑾的脸上慢慢绽开。

    她迫不及待地展开药方,扫了一眼,发现上面墨块密密麻麻,还有几处涂改的痕迹,那些字迹彼此纠葛,似乎流露出写字人心中的踌躇,像是面对着一团乱麻,拼命地想要纾解开,却四处碰壁,难以如愿。

    可是,这样一份字迹潦草的药方,竟令她莫名地感到安心。

    是狄冬青用自己的踌躇把她心中的恐惧带走了。

    因为他先撞过壁垒,旁人便不必再去撞,因为他先捱过困苦,旁人便不必再去捱。原来所谓“希望”,就是这般简单的物事。

    可他的希望又在何处呢?

    阿瑾正胡思乱想的时候,狄冬青已经走远了,他的脚步沉甸甸的,烙在碎石滩上的足印分外清晰,像是被他肩上的重担压得夯实。

    阳光在他背后拖出一条长而清晰的影子,把他的足印悉数笼罩进阴翕中。

    阿瑾的视线追着他,直到他停在卢正秋的面前,微微仰起头,像是在与对方交谈。

    距离太远,阿瑾听不清他们之间的谈话,只能瞧见青年的束发带随着风轻轻飘起,嘴角也轻轻地扬起。

    他竟然在笑。

    阿瑾怔怔地望着他,脑海中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莫非他面前那个人,便是属于他的希望吗?

    *

    将方世平下葬后,一行人便动身离开孤岛,往云梦泽的边缘驶去。

    接下来的水路上,没有人再谈多余的闲话,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还有艰难的路要走,所以宁可把力气保存下来,留到后面再消耗。

    正月隆冬时节,北风凛冽,云梦泽常年有地气蒸腾,尚且不觉寒冷,一旦远离泽水,便全然是另一番光景了。随着地势上扬,天地像是封进了冰窟,就连吸入鼻孔的空气之中,都含着刺骨的冰碴。

    不过他们所受的苦并非全无回报,随着一路西行,西岭雪山的群峰慢慢展露在眼底。这是一片高低起伏的山界,只要翻越过去,便离目的地江渝城不远了。

    天水帮众不再深入雪山,调转方向去寻杜家武馆绿竹院。离开队伍的只有四匹马,狄冬青、卢正秋和姒玉桐各骑一匹,南晏七则被捆缚在最后一匹马背上,像是早就习惯了俘虏的身份,干脆地睡死过去,任由别人替他牵着缰绳。

    牵缰绳的人是卢正秋。

    他的坐骑是一匹棕毛骏马,身形壮实,即便涉足凹凸不平的小径,也跑得平稳踏实。

    可棕马前行的步速却越发缓慢。

    第105章并蒂莲生(九)

    马儿放缓步速,是因为顾忌背上的人。

    好马通人性,它感到背上的乘客气息愈发虚弱,缰绳也愈发松弛,踩在马镫上的双脚僵硬迟钝,像两块硬木头微微晃动,它担心自己若是走得太疾,背上的人便会被它甩下马鞍,所以才不敢快行。

    四匹马走在一条半山腰的盘路上,马蹄踏过雪,沾上一层白霜。

    冷冰冰的雪取代云梦泽的蒸汽,成为隆冬的主宰,起先,天际的飘雪只有丝丝缕缕,随着黄昏邻近,阳光渐弱,雪势也越来越大,很快连作一片,将沟壑填平,将树梢压弯,将大地染得一片白茫茫。

    狄冬青很快注意到身边人的异样,勒住缰绳,回身问道:“师父,你怎么了?”

    姒玉桐闻言,也转回头道:“正秋师父,你是不是累了,咱们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吧。”

    卢正秋张望了一圈,只见山脊狭窄,两侧的坡道都被积雪盖住,枯木的枝桠交缠如网,全然瞧不出深浅高低。他摇头道:“我没事,只是有些疲惫罢了。四下也无处可歇,还是翻过这段路再说吧。”

    姒玉桐皱起眉头,向远处眺了一眼,又回身道:“那我先去前方探路,找一处能歇脚的地方,冬青,你跟着师父慢慢走,等我折返。”

    “好。”狄冬青点头应下。

    姒玉桐驱起缰绳,喝了几声,马儿纵蹄奔驰,一人一马往雪幕中去,背影很快被飞絮吞没了。

    狄冬青则勒马后退,一直退到卢正秋身边,细细瞧对方的情形。

    这一瞧可吓坏了他,只见卢正秋眼圈发青,面色也如死灰一般,握着缰绳的手指紧紧地扣着,关节泛白,几乎连马都牵不住。座下的棕马也跟着茫然失措,脚步踉跄,不住地晃着脑袋。

    狄冬青咬咬牙,低声道:“师父,失礼了。”

    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