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染金戈》分卷阅读214

    道:“傻孩子,为什么不躲。”

    “我就知道师父舍不得伤我。”

    他尾音上扬,语气似有些任性,有些顽皮,和他遍体鳞伤的模样实在不相称。

    卢正秋发出一声轻叹,道:“我看到了幽荧残魂留下的记忆,那恐怕不是凡人能够负担的。”

    冬青摇了摇头,反问道:“但你不是醒过来了么?”

    卢正秋道:“只是侥幸而已,倘若我再遇不测,你一定要……”

    没等话音落下,冬青便慌慌张张抬起手,捂住了他的嘴。

    第211章镇国重器(七)

    冬青的体温很暖,掌心比别处更热些,指根的茧子擦过卢正秋的嘴唇,留下绵密细腻的触感,好像飞鸟掠过低空时抖落的羽毛,沾在冷清的水面上,漾出一串涟漪。

    “别担心,有我呢。多少风浪我们都熬过来了,只差最后一关,你再忍耐片刻,待我们取到医谱,我一定医好你的寒疾。”

    青年人的声线仍旧虚弱,但字字清晰犹如鼓擂,敲在听者的心上。

    听者别无旁人,只有卢正秋。

    卢正秋的心剧烈悸动,像是放置在鼓畔的琴弦,随着坚实的鼓动一并震颤。

    曾几何时,他空乏无物的心便被这个声音填满的。他的琴弦已经挂满锈蚀,沉寂已久,然而那一刻,弦上的灰尘剥落,重拾清音,时至今日,余韵依旧袅袅。

    他抬起一只手,将冬青的手指一根一根掰开,而后道:“敢情好,我也不想再捏着鼻子喝药了。”

    “自然不用再喝药。”冬青回答,声线含着鼻音,沉郁而浓重,像是有什么东西打了个结,沉甸甸地堵在喉咙口似的。

    那是精心掩饰的恐惧——卢正秋心道,恐惧太过深重,甚至无法付诸唇舌。年轻而热烈的灵魂不怕刀山火海,不怕遍体鳞伤,却害怕一个朦胧的念头化为现实。

    卢正秋怎会不懂。

    他的手落在冬青的侧脸上,沿着脸颊的棱角抚过,轻轻抚平对方心中的躁意。

    沉寂的息壤散成无数细腻的灰烬,在两人四周纷然飘落,好似一场黑色的雪,好似冬青心中精心藏匿的情绪。百般惦念,千种思量,弥天漫地,却不泄露出一丝声音。

    世上的至真至情,常常是如此克制而含蓄的。

    雪花终于落尽,留下一片狼藉。

    柏秀川的视野终于清晰。

    在变成废墟的甬道尽头,他终于再度看清同伴的身影。

    但他的脸上很快浮起惊恐的神色,因为他看清了狄冬青的伤势。

    狄冬青浑身上下布满伤痕,衣衫残破,四肢处处挂着猩红的痕迹,粘稠的血还在顺着指尖滴落。

    他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人伤成这般模样,居然还能站得稳。

    他鼻子一酸,眼眶里热泪涌出:“冬青大哥,正秋师父,你们没事吧……”

    狄冬青怔了一下,偏过头,道:“放心吧,没事的。”

    “你们还、还要追上去吗?”

    狄冬青点点头,视线转向柏秀川身边的人:“沈先生,劳烦你照顾他,等我们回来。”

    “好。”沈昭云点头应过。

    柏秀川迫不及待地迈开脚步,试图追上去,被沈昭云扣住肩膀,按回原地。

    他面带疑色回过身,看到沈昭云眉心紧锁,冲他摇了摇头。

    前方已不是他能涉足的战场。

    他何尝不懂,只是不甘于袖手旁观,然而,散落在地面的黑雾蠢蠢欲动,挡住他的去路。

    他只能咬紧嘴唇,目送两人消失在地面裂开的狭口处,被冥冥的黑暗吞没,很快没了踪迹。

    可两人的背影却长久地烙在他的脑海。

    原来世上竟会有这样的人,越是在彻骨的黑暗中,身影便越是明澈笃定。

    胆小懦弱的柏家二少在这一刻感到某种东西自胸口升腾,好似一盏灯,灯芯的火烛茁壮跳耀,留下融融的热意,使他的四肢百骸重新注满力量。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盏灯,纵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只要心灯不灭,灵魂便是暖的,亮的。

    只要茫茫人世中尚有人擎灯,世间便仍有光明,仍有希望。

    *

    步入狭口,仿佛步入另一片洞天。

    白玉石级泛着幽幽的微光,一路向下延展,一直没入黑暗。

    周遭一片空旷,放眼瞧不见四壁,只能隐约看清脚下的方寸之土,天地仿佛被凭空抽干了似的,万物皆不复存在,只余下一个漫无边际的大洞,将空寥的足音吞没。

    彻头彻尾的黑暗中,卢正秋紧闭双眼。

    身边的人牢牢地抓着他的手,尽管如此,仍有一股看不见的漩涡将他的意识席卷,抽离,渐渐带往别的地方。来自上古的记忆,像洪水一样冲刷着他脆弱的心神。

    洪水。

    八荒之中,惊雷滚滚,浪花滔天。天际仿佛倒悬着一条瀑布,银河水沛然流泻,浩瀚的水势如千军万马荡过大地,将桑田化作沧海。

    唯有羽山遗世独立,缥缈的峰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里是幽沼,是万物衰亡颓败的不祥之地,就连洪水也不愿接近,兀自绕开一条去路。

    羽山安然无恙,可囚居在羽渊之中的人,却一刻也不能安下心神。

    “我得离开这里。”

    鲧对身边的幽荧说。

    “为什么?”

    “洪水泛滥成灾,势不可挡,倘若置之不理,用不了多久,整片神州都将被倾覆。”

    幽荧审视他的神情,两人已共度许多时日,少年人却是第一次在他的脸上看到如此焦虑的神色。

    少年人感到困惑:“烛照麾下有百千神明,动动手指就能够翻天覆地,难道还止不住这一场雨?”

    他却摇头道:“你错了,这场雨正是应了他们的意思才降下的。不周山的天柱上早有裂缝滋生,烛照却不管不问,若非如此,雨势绝不会这般难以收拾。”

    “什么?”幽荧一向淡漠的脸上也不禁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是为何?”

    “你该先问问,我为何被囚居于此。”

    幽荧一怔,很快催促道:“你告诉我。”

    “因为我与烛照有过一场争执,我比其他人更早发现天柱的裂缝,打算前往修补,可他却阻止我。”

    “他为何要阻止你?”

    “因为他并不希望我救人。”

    “地上的人不都是他的子民吗?”

    曾经的神明鲧发出一声叹息,他的脸色从未如此忧愁:“本来是的,可后来,他的子民越来越多,渐渐布满了大地,他们渐渐变得贪婪,自私,已偏离他想象中的模样,他以为天柱的裂痕,便是对他们的惩罚。”

    “惩罚?倘若大雨不止,那些人会如何?”

    “会灭亡。”

    “所以你才违背天命,窃取息壤?”

    “因为我不忍看他们灭亡。”

    “他们灭亡,与你又有什么关系?”

    “的确与我没有关系。”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包庇他们的恶果?”

    他怔了一下,道:“其实我也说不清,只是倘若没了他们,我便再也听不到那样的歌了。”

    人的生命短暂而渺小,反倒会在有限的时光中尽情挣扎,有人行善,也有人做恶,但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