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小饭桌》分卷阅读194

    地先说自己的感觉,还挺惊人了的233333,如果最后看了觉得不是,你们也揍不到我233333,狂笑

    第99章

    至次日一早,包拯阴沉着一张脸归来,整个人都透露着一种生人勿近的气息。众人见包拯如此都不敢多问,在三思堂外静默,等待包大人的吩咐。随后不久,晏殊匆匆而来,问了包拯所在,跟着进了三思堂。

    俩人在三思堂内停留一炷香,晏殊就走出来,喊公孙策、赵寒烟等人入内。

    屋子里很静,大家都想开口,但又不知合不合适开口。

    白玉堂不管这个,最后进门开口就问:“不顺利?”

    包拯还是沉脸。

    晏殊温和地开口:“确实,包大人参本曲荣发,反被曲荣反驳是诬告。”

    “怎么回事?”赵寒烟问,“即便曲荣发狡辩,咱们这头也有证供,最多是个半信半疑的结果。”

    “包大人的侄儿前两日在宋州闹了点事,被曲尚书拿了把柄,正在查办。这件事庞太师前两日就跟圣上提过,占了先机。”

    包拯参本吏部尚书曲荣发后,曲荣发就以此做理由指责包拯是故意报复。曲荣发还反咬包拯早有严刑逼供之嫌,并将薛掌柜因要被用刑而险些自尽的事讲述出来,作为佐证。曲荣发指责包拯对证人如此刑讯逼供得到的证词,根本不能作数,多少人受冤就因为不堪折磨而屈打成招。

    若只是证人随便扯出一句简单的话‘是礼部尚书’,曲荣发和庞太师等人都认为还不足以算是指证,因为没有细节的阐述就很有可能是严刑逼供而来。

    曲荣发还表示,他若真和两名姑娘有牵连,那俩姑娘就该能供述出更多和他有过密切来往的细节和经过。庞太师则附议曲荣发的话后,还说曲荣发身为礼部尚书,朝堂之上的肱骨重臣,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残废姑娘的随后无端指证就先生朝堂对质,未免也太轻贱身份,轻贱大宋朝廷。

    故而最终的讨论结果是曲荣发无需受审,包拯则有调查不力,管家不严之过。

    大家听完经过之后都十分生气。这曲荣发竟是如此能言善辩之人,一番话下来,让处于劣势的自己‘反败为胜’。

    “大人的侄儿犯了什么错?怎会和礼部有瓜葛?”王朝问。

    晏殊看了一眼包拯,自然不会讲,他总要给包拯留些面子,“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个小过错,被抓了把柄就小题大做罢了。”

    “错了就是错了,晏大人不必为他掩饰。近几年,他借着我的名头,每年都会私收了宋州府尹五百斤贡米回家。”包拯张口解释道,提起他的这个侄儿更是一脸痛恨之色。

    “这事情就是赶巧了,今秋又是贡米运往东京城的时候,礼部侍郎下宋州查账,发现纰漏之后就禀告了曲尚书。曲尚书知道庞太师憎恨包大人,就把这包家的事禀告给了庞太师。”晏殊简单讲述道。

    “可是大人的侄子犯错,和大人有何干系?”王朝扭着眉毛气道。

    “当然有干系,我乃包氏宗族的长老。既是宗亲内有人犯错,便有我教诲疏忽之责。”包拯承认道。

    晏殊接着问包拯:“那严刑逼供以致于令犯人自杀,到底是怎么?”

    展昭忙将审问薛掌柜的经过讲给了晏殊。

    “那薛掌柜几次三番更改口供,戏弄大人,若不对他用刑,他岂能老实招供。”

    晏殊点了点头,觉得这件事很合情理。

    “既是如此,就说此人态度不端,藐视公堂,因而要惩治他,本让他小小的吃一顿皮肉之苦,却不曾想这人就忽然刚烈地闹了自杀。如此陈情,道明不是你们的错便是。”

    赵寒烟不太明白地问晏殊:“为何要教我们说这句话,莫非?”

    晏殊点头,“圣上已经派了宋尚书来核查此事,估计过不了一会儿就会到了。免得一会儿你们各说各的再出纰漏,这核查可不能再有事了。”

    众人都明白过来,纷纷应承。

    白玉堂追问晏殊,有关于曲尚书一案圣上怎没有提出核查。

    “估计是等核查完你们了,没有疑问,便会轮到核查他。”晏殊让大家都放心,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曲荣发真干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必有马脚会露出。

    “说得轻巧,这个案子花费了多少精力,而今却还是举步维艰,规矩多的地方就是麻烦。”

    白玉堂最是见不惯朝堂这些尔虞我诈的争斗,只怕听多了会控制不住自己。遂说罢,就拱手告辞,既然案子没有什么进展,他留在这里等什么尚书质问,还不如留些精神去查案。

    包拯允了白玉堂离开,再打眼色给赵寒烟,示意她赶紧去看一眼。

    “大人放心,他对此很有分寸。”

    赵寒烟早就不止一次提醒过白玉堂他身为四品带刀侍卫的身份。白玉谈虽性子偶尔冲动,经不起激将,但他更是个聪明反应极快的人,而且他在开封府这段时间,早就比以前沉着冷静了很多,所以他会清楚他选择要做的每一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

    赵寒烟对他很信心。不过在场的其余人等却还是不放心,劝赵寒烟还是出去看看,帮忙劝两句。而今开封府已经因为曲荣发的关系在风口浪尖上,不能冒险再出什么别的纰漏。

    “你说的话最好用,就去劝劝吧。”展昭恳请赵寒烟道。

    赵寒烟见‘民心所向’,只得应承,先跟大家告退。离开三思堂之前,赵寒烟还顺便看了眼晏殊。晏殊笑眯眯地对她摆了摆手,催她赶紧去。

    赵寒烟急忙从三思堂跑出来后,转了一圈四处搜寻,竟没找到那抹熟悉的身影。赵寒烟就问院内守卫小吏白玉堂的去向,小吏就朝小厨房的方向示意了下。

    赵寒烟多谢他,就往小厨房方向跑。过了月亮石拱门,才跑了不过四五丈远,就见白玉堂抱着他的宝刀,背靠着墙边站着。

    白衣袂在凉凉的秋风下飘动,不染世尘,它的主人正顶着一张如玉铸的侧颜,目无焦距地看着前方。这人即便是在发呆,那也是发呆得天姿特秀,十分养眼好看。

    赵寒烟见白玉堂如自己所料,并没有冲动直接去做什么,心下更安定了。她没准备打扰他。

    片刻后,白玉堂却失了耐心,扭头看她。

    白玉堂:“怎么还站在那儿?”你怎么还不来找我?

    “我看你好像在想事情,不好打扰,就在旁等着了。”赵寒烟见白玉堂发现了自己,哈哈笑着解释道。

    “没想事,”白玉堂皱眉,这时候偏偏收回目光,却没看赵寒烟,“在想人。”

    “想曲荣发?”赵寒烟跟着赞同地点点头,“这人是让人头疼,但晏大人说得对,早晚会露出马脚的。而且我还觉得这个‘早晚’会很快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