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纨绔》分卷阅读35

    可惜他化为幽灵的这一百多年一直被拘束在圆明园中,直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他才重生回了幼年,若他能自有行动,哪里还需要在这个时代找什么造火枪的技术。

    胤祚问道:“四哥可记得一个叫戴梓的人?”

    见胤禛有些茫然,胤祚笑道:“四哥不知道也正常,他被流放的时候,四哥才十二岁,正天天关在上书房读书呢,且四哥那个时候什么事儿都懒得关心,自然不会注意有这么个人。”

    胤禛默然,那段时间他完全封闭了自己,否则只要和火器相关的东西,他是绝不会忽略的。

    胤祚又道:“四哥知道南怀仁南师傅颇懂制造火炮,咱大清的红衣大炮、神威将军炮等都是他造的,却不知他曾是戴梓戴大人的手下败将。万岁爷曾让南师傅制造比利时的子母炮,他花费一年也没有造出来,但是戴大人只花了八天就造出来了。戴大人还曾受命仿造荷兰的蟠肠鸟枪、葡萄牙的佛郎机,都只花了数天时间就完成了——那个时候我们两个才五六岁,若不是我成天跟在皇上身边转,也不知道这些事儿。”

    胤禛若有所思的点头,胤祚喝了口茶,继续道:“这些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他早年的时候还造出了连珠火铳,一次填装火药可以连发二十八发子弹,光这一点,洋人就算再过一百年也做不到。”

    胤禛眼睛一亮,连珠火铳,可不是一百年后也不曾出现?

    急切道:“那他现在人呢?”

    胤祚有些遗憾的摇头道:“戴大人虽然有才,但是为人太过耿直,得罪了许多人,皇阿玛也不喜欢他,被人扣了顶私通东洋的帽子,流放去了辽东。”

    胤禛有些愕然,苦笑——原来,居然是因为康熙。

    他虽说心中对康熙所谓的宽仁一直不以为然,认为正是康熙的态度才会导致贪腐越来越严重,以致将整个大清国库都差点掏空,但他对康熙的博学和治国之道一直都是佩服的,却万万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后的那场大劫,根子居然在康熙身上。

    还有禁海,短时间看对大清的确有益,但从长远来看,却大错特错。

    正说着,旺财过来了,道:“六爷,您叫我?”

    胤祚点头,道:“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做的那些火铳现在在什么地方?”

    旺财挠挠头,道:“奴才记得从阿哥所搬出来的时候是带上的,现在应该还在贝勒府里吧?您说只许奴才搬御赐的或德主子赏的东西,奴才就没动。”

    胤祚点点头,挥手令他下去,对胤禛解释道:“我幼年曾向戴大人请教过连珠火铳的制法,还亲自盯着匠人做过几枝,甚至比戴大人做的还要轻巧些,四哥若有兴趣,回头可以让人找找。”

    又道:“戴大人对我也算有半师之宜,当年戴大人流放的时候,我还太小,人微言轻,说的话皇上只当我小孩子撒娇,根本不放在心上。没法子,我便私下找了两个机灵的小厮一路服侍他,又在辽东置了个小庄安置。”

    胤禛点头,道:“回头你帮我找个人带路,我想见他一面。”

    见胤祚有些迟疑,皱眉道:“怎么,不成吗?”

    胤祚摇头道:“见他当然没问题,但恐怕瞒不过皇阿玛。当初我安置戴梓的事,皇阿玛应该也是知道的,我并未特意隐瞒——我觉得皇阿玛也不是不看重他的才华,只是先晾着他。说实话,他那副目无余子的模样,的确很不讨人喜欢。”

    胤禛点点头,手指缓缓摩挲着着茶杯,半晌无语。

    都说康熙重才,但这件事上……他记得清楚,直到康熙过世,戴梓也不曾起复,他被流放的又早,以致前世胤禛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胤祚见他盯着茶杯发呆,知道他正琢磨事儿,便不打扰他。

    但过了好一阵,胤禛还是眉头深锁,嘴唇也越抿越紧,胤祚叹了口气,开口道:“四哥怎么忽然关心起这个事儿来了?”

    又笑道:“若四哥只是要找会做火枪的人,倒不一定非他不可。我和那边庄子之间一直有联系,数年前他们曾送信过来,说戴大人看中了两个小厮中的一个,想收为弟子。我是答应了的,且消了他的奴籍。现在想必也学了他几分本事,四哥若点头,我这便写信让他回京。”

    “再不然还有我呢,四哥找个有些资质的,到我这儿来学段日子,不说教出什么名堂来,起码照猫画虎是没问题的!”

    胤禛摇头道:“这个倒先不急。”

    顿了顿,才又道:“我在想,怎么样,才能让火器在大清昌盛起来,不至……”

    不至当枪炮架在国门的时候,束手无策。

    胤祚道:“这个事儿,除了皇上,谁也做不到。”

    胤禛苦笑,暗悔先前的颓废……果然身体年龄便小了,心也会变得幼稚起来吗?为什么自己会为了那些儿女情长,忘了国仇家恨?

    若不是胤祚将他打醒,说不定他现在还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呢!

    叹口气道:“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胤祚略一思索,道:“有三个选择,四哥要不要听听?”

    三个选择,而不是三个法子,胤禛微微皱眉,还是点了下头。

    胤祚道:“最稳妥的办法,便是先将人护好,然后四哥去争一争那个位子,若四哥荣登大宝,想怎么做都成。”

    胤禛摇头,这个法子虽稳妥,却嫌太缓。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等康熙没了之后,他只有十三年好活,即使真的再次当了皇帝,为了补康熙留下的窟窿,他这个刻薄皇帝只怕还得继续做下去——这一点,连他的后人对他都是不赞成的。

    十三年,他能做到什么地步?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戴梓这位天才还活着吗?而且,他能保证他的后人不会如弘历一样,将他的一切否定,全心全意去学他十全十美的皇玛法?

    胤祚又道:“第二个便是将戴梓偷渡出来,自己悄悄的做。但这个法子太过冒险,一旦被发现就是大逆不道……不管是皇上,还是新君,都是不能容的。”

    胤禛点头,他所顾虑的,也正是这一点,问道:“最后一条路呢?”

    胤祚道:“当然是说服当今。”

    胤禛何尝不知道这条路最快最稳妥,摇头苦笑道:“我已经试过了,被狠狠斥责了一顿。”

    他委实不明白,为什么康熙会反对研发火器。

    说是路而不是法子,意思是人人都能想到的,胤禛自然也不例外。胤祚说的这些,他方才也一一斟酌过,实在不行,就只能第一条第二条一起走了。

    一抬眼便看见胤祚正看着水中新嫩的荷叶走神,那双向来清净的黑眸竟显出几分迷离来。

    忽然心中一动,他这位弟弟可不是爱说废话的性子,明知这些东西他早就能想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