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叶》第九十五章 赤炼之仕

    夜幕沉降,月明星稀。

    江陵城内西北角一个不起眼的寻常院落中,那个扎着双平髻,名叫雨儿的小丫鬟正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银耳汤,穿过几道门廊,朝着一间灯火通明的厢房而去。

    房门被推开了,一个素雅秀丽的身影正端坐于窗前的楠木案边。

    月色盈盈,烛光冉冉,共同勾勒出那精致唯美的侧颜线条来——如画的眉毛平缓舒展,透出一丝宁静,修长的睫毛妩媚有形,动人心扉,一双黝黑明亮的眼眸正目不转睛的看着楠木案上的那一卷竹简,专注而又祥和。

    精致的琼鼻下一张樱红小嘴,在看到称心的词段时,红唇微微的勾起,显露出嘴角那一颗若隐若现的美人痣来,于淡雅素美中更增添了一份可爱灵动的气质。

    及腰的长发梳着垂云髻,雍然随性,着一身月白曲裾深衣,朵朵丝线梨花绽放其上,颇显幽静清雅。

    皓腕平伸,一支纤细的玉管紫毫笔正执在精巧小手上,指若葱夷,修长白嫩,微微平动,一手隽永的小楷字迹跃然纸上,清新明丽。

    “娘子,银耳汤好了,喝一点吧,驱一驱寒气!”

    雨儿进了房后,在楠木案一侧跪坐下来,将手上端的木盘放下,里面是两碗还冒着热气的银耳汤。

    “嗯,放在这儿,你先去帮我把那一篇《墓田丙舍贴》取来!”

    被唤作娘子的典雅少女抬起眼眸,含笑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的雨儿,声音清丽,如同天籁。

    雨儿“哦”了一声,慢慢起身,看了一眼又低下头去的自家娘子,迈着极为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房中另一侧的书架旁,开始翻找起那一篇《墓田丙舍贴》来。

    雨儿刚刚找到,正准备折回,又听到:“还有那一篇《胡笳引其三》也一并找来!”

    雨儿听罢,又开始翻找起来,片刻之后,方才抱着两卷轴书,蹑手蹑脚的回到了楠木案旁。

    端庄典雅的少女见雨儿取来轴书,搁下笔,抬起头,笑了一笑后,端起碗,吹一吹热气,用调羹喝了一口银耳汤。

    “怎么样今日送过去的曲子被题了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撼江吟!”雨儿见自家娘子终于问起这个问题,高兴的答道。

    “汉江吟”少女眉头紧皱,脸上满是疑惑。

    “是撼动山河的撼,江腾万里的江!不是汉江!”

    “哦!撼江吟......”少女思忖片刻,方才舒展眉头,露出会心的笑意,道:“虽然不及《浩瀚行》那般充满玄理,但用词的确精准,将曲中的那股气势完全展露了出来,甚妙甚妙!”

    少女说完后,放下碗,展开雨儿刚刚抱来的两卷轴书,置于案面上同时观看着,片刻后,撤下《墓田丙舍帖》,提笔蘸墨,准备在小竹简上临摹《胡笳引》。

    “娘子,雨儿有一事不能擅作主张,需要禀明娘子!”

    蘸墨的笔锋停顿在半空,少女侧过头看着雨儿,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叶郎君今日提出要前来拜会,雨儿不敢擅自做主,故而需要娘子给一个答复!”

    少女听罢,重新搁下笔,问道:“叶郎君可知我的真实身份”

    雨儿摇头,道:“叶郎君只知是一个叫刘昶的郎君在给他送礼,他并不知道娘子的!”

    “嗯!”少女点了点头,一边换下那篇《胡笳引》,将《墓田丙舍帖》重新摆在案面上,一边说道:“过些时日我修书一封,你且送去就可!”

    少女说完,重新提起笔,沾一点浓墨,开始临摹《墓田丙舍帖》来,雨儿点了点头,没再多说话,只是看着自家小娘子来来回回换字帖,心中疑惑不已。

    雨儿当然不知道,这两篇字帖,虽然都是小楷,但风骨迥异,特色也截然不同,而最重要的是,书法察人,这两篇字帖俨然是两种不同人群的临摹对象。

    《墓田丙舍帖》出自后汉大书法家钟繇之手,其小楷书法脱胎于隶书,方正刚直,苍劲有力,转顿果决,笔锋锐利,字里行间充斥着阳刚之气,因此而受到许多世家公子的追捧和临摹。

    而《胡笳引》则出自前魏女文豪蔡琰蔡文姬之手,其小楷字体隽永灵秀,圆润饱满,多为贵族女郎所喜爱。

    她家小娘子一直临摹的便是《胡笳引》,只是在给叶玄誊写曲谱的时候,方才用钟氏小楷,倘若要给叶玄修书一封,当然还是得用《墓田贴》里的楷书字体。

    雨儿就静静守候在一边,看着自家小娘子临摹字帖,心中宁静而又轻松,恍然间,她心中一愣,暗自道:“从前一直都叫小娘子,现在又要记得叫刘昶郎君,时间长了,雨儿是不是会忘了小娘子的闺名啊!不行不行,小娘子的闺名一定不能忘,小娘子的闺名是叫刘愫,情愫缱绻的愫!”

    想到此处,雨儿郑重的点了点头,又安下心来,全神贯注的看着那素美的身姿,想着要是能一辈子陪在小娘子身边就好了,没错,她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半个月后,南阳城内。

    城内的修缮和难民的安置在兰左使的安排下,仍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江夏安山的守备也可以放下了,于是,奎字营于安山的守军便调至了南阳以东的杨岭隘口,只余一千守军驻于江夏城内,以保障粮道。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