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清河地主》分卷阅读102

    了想,道,“我觉得这苗有些新奇,不知会长出什么来,所以特意留下观察的;若是被你拔了,我便弄不清楚它是什么了。”

    她的解释倒是很合理,夏纪娘笑道:“那观察这些时日,二郎可瞧出这是什么了?”

    “还未曾瞧出它是什么。”张鹤面不改色。

    “何以会在菜地里独独生出了这样的几株小苗呢?”夏纪娘又疑惑道。

    “许是在撒种子时,连同混在其中的某些作物的种子也撒落在此了吧?”

    “二郎这么快便想通其中的关节,我还以为是二郎有意为之的呢!”

    张鹤心一鼓,恬不知耻道:“那是因我聪慧!”

    夏纪娘不会将此话当作戏言,毕竟在她的心目中,张鹤常常知道许多她所不知道的有趣的事情,在作物上更是有着惊人的作为。对于一个长年与天地打交道、靠天地谋生的农民而言,没有什么比在农事上创造价值更值得令人敬仰的了。

    张鹤自然不会知道,一直将她唤作“笨驴”的夏纪娘其实一点也不觉得她笨,反而还认同她的自夸——聪慧。

    半晌没得到夏纪娘的回应,张鹤窘迫地转移了话题:“纪娘,你再这么盯着我,我可是会亲你的!”

    毫无疑问,张鹤是真的会这么做。可这里不是稻田,边上便是官道,又适逢九月初九重阳节,城中有诸多的人外出登高便经过此地,夏纪娘可做不到在人前如此腻歪。她轻轻地叫了一声:“二郎过来。”

    张鹤惊奇,难不成夏纪娘真让她亲?她不担心被人瞧了去?

    心中忐忑又期待,岂料夏纪娘只是抬起手,在她的脑门上弹了一下,轻笑道:“说了在外下不为例的,下回还这样就不掐你脸了,改这样。”

    虽然夏纪娘只是轻弹,可依旧有痛觉残留,张鹤歪过脑袋摸了摸脑门,便看见骑着马与毛驴的人三五成群地从官道上经过。他们或身穿素罗缝制的圆领袍,或着出行所穿的行衣,身上佩着茱萸囊,俨然是要到峨峰山登高去。

    在他们的身后,是一群头戴毡帽,华服纵马的女子,她们身上散发着馥郁的胭脂水粉香味,光彩夺人,一颦一笑间令驻足相看的男子心荡神摇。

    忽然,张鹤在其中发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细想了一下,记起那是有过一次交谈的石青。石青一身青色的行衣,跟在两个中年男人的后面,身边还跟着几个仆役。他偶尔回头与那些浓妆艳抹的女子交谈,也不知说了什么,引得她们笑得花枝乱颤。

    这时,石青也看见了张鹤,他与前面的中年男人低语几句,便从驴背上下来,朝张鹤走来了。俩人相互拱手相揖,又是一番问候,张鹤问道:“石县尉是要去峨峰山登高赏菊吗?”

    “正是,衙门休务,便与诸交游一同秋游登高。途经此处,又偶遇张小郎君,便前来相邀张小郎君一同登高,张小郎君意下如何?”

    “石县尉美意,只是杂务缠身,匆忙之间尚有许多事未曾交待好,不便应允。”

    石青略遗憾,道:“既然如此,我便改日再登门造访了。”

    张鹤心中“咯噔”,看来石青似乎对青苗一事还未放弃啊!

    石青回去后,一行人又继续悠哉游哉地往峨峰山去,众多男子的心绪都随着那些女子而飘远了去,待到再无她们的身影,才怅然若失地收回目光。这些女子一看便知是官妓,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一次便带这么多官妓出行,是他们平生难得遇见的别样风采。

    有人看着张鹤便觉得是在看傻子,道:“张二郎,与石县尉同游的一看便知出身不凡,还有那么多小姐,你竟回绝了石县尉的邀请!”他们想与这些人结交都没机会呢!

    张鹤反问道:“我自问出身并不低贱卑微,家中也有贤妻,为何不能回绝?”

    那人语塞,见夏纪娘面上无甚表情地看着他,他自知当着夏纪娘的面撺唆张鹤去风流快活会惹恼她,便悻悻然地离去。

    张鹤转身收拾了地上的戽斗,又去拉夏纪娘的手,道:“我们也回去插茱萸、赏秋菊、尝花糕!”

    夏纪娘点了点头,却发现脑袋有些晕,她揉了揉太阳穴,影子斜斜地落在前方,张鹤忽然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她:“纪娘,你怎么了?”

    “我没事。”

    张鹤盯着她,蹙眉道:“你若是身子不舒服便与我说,切不可讳疾忌医。”

    “也不知是谁不肯服调养身子的药,怎么敢说我讳疾忌医呢?”夏纪娘嗔道,“我只是有些许头晕,回去喝一口水,歇一歇便没事了。”

    张鹤伸手贴住夏纪娘的额头,她的手掌夏天热如火炉,到了秋冬便凉如冰雪,怎么捂也捂不热。此时贴在夏纪娘的额上,一点凉意便传了过去。

    “你定是太劳累了。”张鹤心中愧疚,这段日子以来,她一直忙着收萝卜、种豌豆的事情,便无暇分担自己该做的那部分杂务。而夏纪娘不仅要监督工匠修建牛棚,还得烧火做饭;夜晚帮着记账不说,还时常趁她睡着后做女红。

    担心张鹤瞎想,夏纪娘忙道:“并不是因为我过于劳累了,也许是我昨夜不小心吹了风。晚风凉,便邪风入体,所以有些头晕罢了。”

    “纪娘你先回家,我去给你找郎中。”张鹤深知邪风入体有可能是寻常的感冒,可也有可能是情况极其严重的伤寒、风寒,若是不加以重视……她可不能承受那样的后果!

    张鹤的紧张与关怀让夏纪娘鼻子发酸,她抓住了张鹤的衣袖阻止她离开,道:“二郎知道我的小名为何叫‘幼幼’吗?”

    张鹤被这牛马不相及的问题问愣了,她讷讷地问:“为何?”

    “回去说予你听。”夏纪娘却打算先卖个关子。

    即便张鹤想立马便去找郎中,此刻却也不得不跟着她回了家。她将夏纪娘拉回房中,让她躺下睡一觉,夏纪娘却不肯,只是坐在榻上歇息。

    “为何叫‘幼幼’?”张鹤给她倒了一杯水。

    “阿娘说我出生的时候很瘦弱,所以叫‘幼幼’。”

    张鹤等了半天便只听见这一句简单的话,才发觉她是被夏纪娘给骗回来了。她道:“你出生那会儿长得瘦弱,那不应该起一些贱名,才好养活么?”

    “夏家的孩子都好养活,几位兄长出生那会儿还有贱名,可后来便鲜少起贱名了,不过爹娘将我瘦弱,便定下我的小名‘幼幼’。不过我虽瘦弱,可却也顺利长大至今。年幼虽也生过几次病,可都这么过来了,也无甚大碍。”

    “你病了也不找郎中,就这么硬撑着?”

    “所以说,这只是无关痛痒的一点小病,不值得你去请郎中的!”夏纪娘微微一笑。

    “或许在所有人的眼中,只是一次头晕而已,歇一歇便好了,没必要去花钱请郎中。可我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