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清河地主》分卷阅读125

    反被羞辱。

    直到宋氏找到张鹤,他本在边上看戏,可总觉得还差了些什么,于是鬼使神差地跑去向李寻告密,还趁机挑拨。李寻本不在意张鹤的态度,他便煽风点火,誓要让张鹤引火烧身。

    至于李寻,他倒不是真的要讨好,只是若李寻招惹了张家,张家找李寻的麻烦,他也同样会很解气。反正即便别人知道是他告的密,可也不会想到谁是他在挑拨离间。

    李寻没读过多少书,被张花这么一挑唆,便上了当,果然跑去找张鹤的麻烦,更是将此事闹开。他还为此事赏了张花不少好处。

    张花正巧要攒钱娶续弦,便生出了更多的贪念,教李寻如何报复柳大山,紧接着便有了后来的事情。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衙门竟真的怀疑到他的身上,他只是下等户,在衙门毫无人脉与势力,又被打了一顿,自然害怕得什么话都说了出来。

    张鹤对夏纪娘道:“纪娘,你瞧,原来还是你惹出来的祸事。”

    夏纪娘因这无妄之灾无言了许久,见张鹤如此说,又隐隐得有些生气,一日都不搭理她。张鹤察觉出她与以往不同后,反思自己的行径,才明白是自己的玩笑之言让她当真了,最后让她弹脑门弹了好几下才取得她的原谅。

    而宋氏则在柳大山回来后扶着他、带着三个孩子到张鹤家门前道谢。柳大山本想等伤好了些才过来的,可她将他骂了一通,称他若还是再这么糊涂,下一回便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柳大山被她骂得十分惭愧,毕竟是他当初不识好人心,也不听宋氏的劝告,执意相信李寻,结果险些便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了。于是咬着牙,忍痛过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张鹤看见他们的真心实意。

    张鹤见他还不至于无药可救,便给了他一个机会:“本来我需要雇长工的,可你令我很是失望,所以我打消了念头。不过眼下我需要两个人帮忙打理几亩茄地,到拉秧为止,做得好六十文一日,若是做得不好,便请离去。你们若是愿意便来,不愿意我也不会强求。”

    柳大山一盘算,一个人六十文一日,若他与宋氏一起,便是一百二十文一日。他的三个孩子,长子与次子已经可以帮忙做事,也能找一条活路。如此一来,要保持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至于张鹤的茄地拉秧之后他们会如何,也容不得如今的他们来想。

    元宵过后,抚州已经罕见飘雪,只是阴雨绵绵,正是春来之兆。

    州府衙门已经根据朝廷发下的修治河道、运输官物、土木营建等名目而开始督促百姓服徭役,除了官户、女户、单丁户以及寺户缴纳一部分助役钱可以免除徭役外,别的户等都得出一人夫役。

    令张保长喜忧参半的是,他免了十五贯免役钱,可来年他依旧得充任保长!他打听过为何不是李寻,而石青回道:“衙门观旧年清河村的税收,不仅收得及时,且并无拖欠。百姓中对你多有称赞,在劝课农桑、督课赋税上,你也尽职尽责,故而认为来年依旧由你充任保长才是明智之举。”

    所谓民不与官斗,张保长唯有无奈地应下了。比起那些被征去修治河道,而因春汛河坝决堤被冲走的人,他已经好太多了。

    夏家便被安排去江南东道疏通被淤泥充塞的运河河道,而抚州走水路虽比陆路快,可路途也十分遥远。莫说夏二、夏三不愿意去,连夏大都迟疑了。好在他们去年便谈妥了缴纳免役钱,而一家的壮力都留在家中耕种。

    夏大便趁空闲,带着夏崔氏与夏丫、夏进,拉着牛车到清河村找张鹤借谷种。夏丫与夏进许久未曾见过夏纪娘,对她甚是挂念,便吵着要来。夏大与夏崔氏寻思他们也未到过清河村,便将他们一并带了过来。

    两个孩子一路上十分好奇又兴奋,赶了许久的路后也困得倒在草垛上睡了过去。待他们听见不少动静醒来时,牛车已经从清河村的村头驶了进去,张家的宅邸近在眼前。

    夏纪娘刚将要去村塾的张显送出门,便见两道熟悉的身影在牛车上越来越清晰。她有四五个月不曾见到夏崔氏了,此时心中欢喜的情绪涌上心头,便忙不迭地走过去唤道:“阿爹、阿娘!”

    夏崔氏听见声音便抬头看去,夏纪娘已走至跟前,她登时便咧嘴笑道:“幼幼,是我们!”

    夏丫也十分高兴,在牛车上便唤她:“姑姑!”

    夏进对夏纪娘较之从前则多了一丝陌生的感觉,不过夏丫表现的很高兴,他便跟着将那丝陌生抛诸脑后,也叫了起来:“姑姑!”

    “小丫、进儿,你们怎么都来了?”夏纪娘以前在夏家,与这两个孩子相处也十分久,对他们的挂念自然不比对爹娘的少。

    夏大笑道:“他们的娘要给你大哥准备春衣,无暇照看他们,而我们一来这儿,他们就不知道要跑哪儿去玩了。想起你们也许久未见,便干脆将他们也带了来。可会麻烦到你?”

    夏纪娘摇了摇头,道:“哪里会麻烦,爹说的是甚么话?”

    张显不想打扰他们,待他们欢喜地叙完旧了,才道:“鹿儿见过夏叔叔、夏婶婶。”

    “鹿哥儿可是越发乖巧了。”夏大道。

    夏丫与夏进也与张显打过招呼,夏纪娘才道:“阿爹阿娘,鹿儿该去村塾了,我先将他送至村外,二郎在家中,你们径直到屋里坐便是。”她只怕张显在两个孩子来了以后,便不愿去村塾了。

    “好,你们且去吧!”

    “翁翁,村塾是什么,我也想去。”夏进好奇道。他对张显还有一点印象,不过能陪他玩耍的人少了一个,他便有些不舍,由而问道。

    “村塾便是读书识字的地方。”夏大笑呵呵地回道。

    “我也想去村塾。”

    夏大看着夏进,沉默了小会儿。他虽然也想让孙儿读书识字,可有夏罗锦的例子在,他不敢再花太多的钱去培养夏进。今年八月,若夏罗锦再不能贡举,夏老翁怕也不会再支持夏罗锦读下去了。

    不过他并不想让孙儿失望,便笑道:“好,不过得等进儿大一些。”

    到了张家门前,夏崔氏微微诧异:“这儿都变了一个模样啦?这台阶怎么让车进去呀?”

    夏大上次来这儿时已经见过了,便道:“上次我便与你说了,东床还在侧边修了个小院做牛棚,待会儿我们的车也得从那门进去。”

    宅邸的大门也没关,夏丫与夏进便一溜烟地跑了进去,夏崔氏也忙跟在后面,但她比两个孩童要局促些,在门口叫了两句:“东床可在?”

    “在!”张鹤从牛棚处走出来,见是夏大与夏崔氏,还有在前庭里扒拉在水缸前看锦鲤的两个小身影,便道,“小婿还说怎么早上便听见喜鹊叫,原来是丈人、丈母来了!”

    夏崔氏笑得合不拢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