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目山独松岭下茶树梯次成行的坡地上,手脚粗大而满面黑皱的王墩儿也灌下一大陶碗土茶,然后坐在散发着蕉叶和蒲草清香的凉棚下,美美的用芋叶扇起风来。
要是在往常的话,没准就会有从树丛、田头里突然窜出来的大声呵斥和叫骂的庄丁,也许在狠踹几脚以为催促的同时,还会顺手抽上一顿鞭子作为偷闲“懒鬼们”的以儆效尤。
但是至少眼下他不用为此担惊受怕或是时时刻刻的谨小慎微着;因为从当初的难以置信到现在的习以为常,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整整好些日子了。
也因为最近山上山下的庄丁、管事和胥吏们,都像是换了个人似地;非但不再催逼他们历年的积欠和当年的捐税缺额,反倒是一反高高在上的不屑和严厉,变得多少和颜悦色或是说话宽和起来。
而作为十里八乡大多数田产和山林共主,以及大多数乡人债主的员外老爷,也破天荒的开始给他们这些平日里不肯多看一眼的泥腿子,提供起管饮的茶水、休息的凉棚和管用的工具等恩惠来。
就算是有人家里接济不上了,想要借贷一些混着糠麸、沙土的杂米粗粮;那些原本面无表情鼻孔朝天的账房们,也是变成格外的好说话;甚至还主动询问要不要多借上一些,还能少些滋息。
庄上用来折变物件度荒的质押铺子里,也是不再对他们拿来的东西挑鼻子瞪眼的嫌弃再三,基本上只要肯拿过去,都会给点作价回来。
然而这一切背后唯一的条件和要求,就是警惕和防备一切外乡人和新出现的生面孔。尤其是那些明显比普通庄户人家健壮存在,一经发现定然是要上报庄子里得知和处置的。
于是,就连经常往来当地的货郎和私贩子,都就此倒了大霉了。只听说他们连人带货担、推车都进了庄子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了。
然而老实本分的王敦儿却没法像其他人一般,会去羡慕那几个靠出首外乡人换了几袋粮食的人家;他只觉得眼下这些日子能得以维持稍长一些就很好了。
毕竟从他有生以来的记忆和朴素至极的一点儿认知当中当中,那些老爷们可不会无缘无故发善心和施好处的。就像是他们放出来的例子钱,又翻个翻变成田地、牲口、房舍和家什、身契收回去一样。
虽然他们大多数时候总是用一副恨不成器的模样口口声声说,庄子上能收留他们这些乡里的破落人家,并把地租佃给他们有口饭吃,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更别说是在这个艰难乱世中,举起义兵来保护乡土、庇佑黎庶的义行和壮举。所以他们过得再苦度再累,比起外乡那些遭了灾和兵火,只能流离失所不知那天就填了壑的流民,那也就是不得了的福气了。
然而在王敦儿睁眼以来的印象当中,却是自从这些庄主和老爷们办的赈济次数越多,保乡守土的时日越长;乡里破落的人家也变得越来越多,上山和流窜祸害的强盗传闻越来越多,各处的田地山林也更多连成一片,而打上庄主和乡绅家的界牌。
就像是他的阿爹和爷爷用了两代人,担土挑石头把肩头磨破腰累折了开荒出来的半坡茶山;以为传家的基业,结果等他刚出生就变成了庄主的地界。
就因为他爹暗自收容了个流民女子在家当老婆,还因此有了他。结果就有庄丁拿了棍棒绳索上门论罪,说是竟然私藏了庄上的逃奴;结果爷爷活气死了,他一家子连同茶山也都成了庄主的所有。
然而父母也很快积劳成疾的累死了,剩下年幼的他还要继续给庄主放鸭喂鹅以为偿还。好在他稍大一些就能上山逮雀捉鼠、摸鱼掏虾的,才磕磕绊绊的活到这般的年纪。
当然了,他也隐隐听过庄上仆役中流传的另一种说辞和谣言。就是曾经在北边吃人无数却被老爷们给赶走的草贼又要来了,若是让他们得逞一时;到时候就算是男女老幼亦不得免;
尤其是头领们最喜欢生啖幼儿的心肝,以为**驱使人攀城填壑的邪法凭据。又好将青壮投碾磨作肉酱,将妇人剖成大块腌制干脯以为行军淄粮,而得以横行四方不虞断粮。
然而传言中的可怖贼人他始终没有见到过;但如今官府和胥吏们大都没踪影的情况下,税赋徭役杂捐却是一点儿不减少;光是今年老爷们派下来催要钱粮和丁役的人手,就殷切如蝗过野的足足来了十几波。
然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被带走去襄助讨贼,茶山和田地上的劳力也变得有些捉襟见肘起来。所以他也从没日没夜劳作的水碓房里,被赶上了茶山和田地间,继续一头汗水满脚泥披星戴月的干活。
因此在最初发现的老爷开始大发善心的时候,他也和其他人一般忐忑不安持续好些日子,生怕有什么地方不对或是犯了忌讳。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看开了,就算事后老爷们动了反悔心思又如何。
自己又不想其他人一样就此进行借贷或是赊欠,乃至乘机抵押了许多物件以为占了天大的便宜;不就是在干活时多喝一些茶水、多歇几口气么;难不成还有人能叫自己原样吐出来么。
突然远处山下传来敲锣打鼓的声响,还有人在大声叫喊着什么:当时将山上正在劳作和休息的人都给纷纷惊起身来。
“捷报,天大的捷报。。”
“吴县孙老司马大破贼军,太平贼自此闻风披靡,全境得安了。。”
“小郎君奉命追讨残贼,得胜班师了。。”
随后他就战战兢兢见到一面素布印染成北斗七星样子的旗帜下;数个锣鼓手在前开道,而庄主马员外那个据说
猜你喜欢
- 習木
- 本书声明:不小白、不灌水、不烂尾。言有所出,典有所考,是一部有文化底蕴的武侠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土,道教生于川陕,儒教也渐具雏形之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逐渐式微。到了唐代,百家凋敝殆尽,传人寥寥无几,曾经主宰江湖叱咤风云的百家风采也早已淹没在滚滚长流中。取而代之的是儒释道三教的如日中天,八百年间从中衍
- 残紅/残红
- 2017-4-6 08:10 上传晋江非V高积分2017-4-5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54213 总书评数:1156 文案【注:本文并非灵异恐怖向,而是冒险奇幻东方向】聆灵人,两两搭档,一为妖魔修者(执行者,二为通阴阳的人类(聆灵者。生死相依,游走各界,无关正邪,只为您效力~苏唯柒琢磨着自己也就只有
- 关风月/蜻竹儿/一个耿直的狗血爱好者
- 【戚顾】残幕之醉鱼》露西弗2009-05-16完结节选:后来其实有很多人想问戚少商,杜鹃醉鱼真的很好吃麽?好吃到了让你戚大侠甘愿留下洗盘子的地步?然而却没什麽人敢问。原文地址【戚顾】残幕之旗亭》露西弗2009-05-28完结节选:当血洗连云很多年以后,顾惜朝告诉戚少商,其实他在那些漫长的日子里,设想
- weixiefashi
- 南京城,秦淮路 虽然世道艰难,战乱频繁,大半个国家的老百姓都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但 有钱人们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 八点刚过,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秦淮路上渐渐开始热闹起来。歌舞厅、夜 总会、游乐场一家家亮起灯来,马路上行人如织,其中大部分都是衣着光鲜的有 钱人和打扮暴露的摩登女郎。偶尔还有几个拉
- 荔枝肉
- HJJ2011-09-15 完结许多年以后,已经是大唐开国元勋的秦琼秦叔宝还会想起北平府的时光。以配军之身从山东到河北,本以为就会埋骨于燕山林莽之中,可谁料到却在此处认了一门亲,也让他想了一辈子 第一次见面是大堂之上,自己只顾着回答王爷的问话,不敢抬头也没有多在意王爷身后标枪般站着的青年。第二次见面
- 唐家三少
- 微风唐唐
- 半日浮生
- 微风唐唐
- 古穿今 腹黑逗比攻X爱憎分明斯文受 金手指 斗智斗谋 HE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