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子这心理问题说小也小,应该不会引发什么矛盾。
小孩子,中二期,有点叛逆难免。只要我是一个好哥哥,小弟听自己的也没什么。宿谊安慰了一下自己之后,继续跟太子聊天。
生产关系改变的事,目前做不到。宿谊终于把话题转到教化上了。
宿谊跟军中将士所说应该在高句丽实施教化的事,其实在昱朝,才更应该实施。
老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是凭空产生的。你得教导他们。
民族认同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传说,以及同样的生活方式。
后者很难,但文字和语言,以及传说,都是可以人为干涉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做统一度量衡等事?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必须的。
其实除了少数朝代,大部分朝代都知道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对统治的好处。这并不是说要让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达到什么高度,会识字,能明理,在封建社会而言,就差不多了。
教化之功,是古代地方官很重要的功劳。
对于太子这种统治者而言,民众认识统一的文字,不但有利于政令实施,有利于政策推广,还有利于民众对这个朝代心理上的认同感。一旦心理上认同,在没被逼到绝路上时,地方豪族再想搞分裂,民众内心是不认同的。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反抗,但朝廷想要平乱时,会少许多事。
可中华民族的文字,可能真的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甚至在宿谊看来,连之一都可以去掉了。要推广文字,很是有些困难。
太子听了宿谊的话之后,对推广文字一事十分感兴趣,他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两点,和宿谊的想法一样。
第一点,就是简化现在的文字。现在文字是隶书,许多读书人已经自发的开始改变“隶书”,将其变得更简化。
宿谊曾经听人讲过汉字的历史。汉字不仅仅是新华国建立的时候被简化,从古至今,它一直都在被简化。从纂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这并仅仅是字体的改变,文字的结构也有改变,这改变就是逐渐简化的过程。
这些都是文化人们一代一代推动的。读书人是迂腐的这个概念,因为清朝而被许多人植入心中。但其实甚至明朝,读书人都不是迂腐的。明朝甚至已经出现内阁的雏形,他们的读书人也是文武双全,许多名将也是大文人。
古代的文人们一直都在进步,从文字的改革上就可以看出。这文字的改革,都并非最先源自于朝廷从上而下的政令,而是书法家们自己改革创造,然后才被朝廷推广。
楷书很早就出现了,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但还未替代隶书作为官方文字。
太子自己很喜欢,且也擅长楷书,他认为楷书比隶书更为简洁,易于推广。若是要向民众推广文字,将楷书作为官方正式文字是可行之策,也是易于推广之策。
而在推广之时,太子认为,应该进一步简化如今文字。这样就到了太子想到的第二点,编纂字典。
字典,或者说词典,这个时候叫字书。最早的有字书功能的书籍为《尔雅》。《尔雅》书如其名,就是规范语言,使其符合“雅言”。
第一本系统的字书,为东汉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它首创部首编排法,对字义、字形、字音进行全面诠释。
《说文解字》为蒙童必学的课程。太子认为,若是要改革字体,定要重新编纂一本字书。
宿谊不断点头。
简化文字,编纂字典等等,他都想过,但这是基于他现代人的理解,觉得应该这样做。太子则是直接站在统治者角度,基于现在的社会,提出这种理论,宿谊心中连连感叹。
如果不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教育和信息大爆炸,宿谊认为,自己比起太子,差得太远了。
谁说古人是傻子?现代人,也就是眼界宽一些。这还得是本身受过良好教育,且见识较广的现代人。
太子提出这两点之后,宿谊觉得自己好似帮不上什么忙,提不出什么意见。他绞尽脑汁,终于提出几点意见,挽回了作为大哥的面子。
宿谊道:“字书可以编两部,一部是给读书人看的,尽可能详细。一部是给不识字的老百姓学习的,尽可能的简略。只要有常用含义即可。而且字书的字的诠释和词的诠释应该分开,嗯,就叫字典和词典如何?”
太子想了想,道:“读音是否应该也单独列出来?”
宿谊有了过往记忆之后,也就知道了这个世界如何学习的文字的读音。这个时代教导读音用的是切字法,即一个字代表声母,一个字代表韵母。
罗马字母音韵表是为了和国外接轨,宿谊在考虑,要不要现在拿出来。他将阿拉伯数字拿出来之后,阿拉伯数字很快就替代文字书写的数字,从青州开始往外推广。若是他拿出字母表,以他的声望,要推广也算容易。
但切字法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比较复杂,在这个时代却是更容易被人接受。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见过字母。
宿谊思考之后,觉得音韵表的确必须单独列出,而且应该规范。但简化切字法就可以了。即像日本简化中国的切字法那样,用比较简洁的偏旁,用来固定标注读音。华国后世的罗马音音韵表,可以用简化字或者偏旁替代。
古代的音韵标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标注音调。新的音韵表,可以将音调标志出来。
除此之外,标点符号是必须推广的。
现在的断句,都是直接空格。若是誊抄,很容易有错漏。
至于为什么古代没有出现标点符号,宿谊猜测,很可能是毛笔不容易打符号。有碍于书面整洁性。
别说古代,就算是现代书法作品,也不会打标点。都是以提行或者空格来标注。
但手写的文字用毛笔写标点符号比较难看,但宿谊现在已经在推行印刷术,印刷的书籍上是可以有标点符号的。而告示啊政令啊什么的,对字句准确性的要求,比美观性高得多,也最好是用上标点符号。
宿谊还准备推广硬笔。文化人用毛笔就成了,但普通老百姓不求什么书法美观艺术性,就求一个得用。硬笔在民间推广是可行的。
若是遇上一个文人,宿谊此话可能会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认为玷污了书法。
但太子是统治者的思想,且对宿谊又极其信任,他略一思索,就认为这事可行。
硬笔书写的事,从朝廷硬性推广肯定有问题,太子和宿谊商量后,觉得可以先从民间开始推广,让那些下仆或者市井中人先用,若是好用,渐渐他们自己就会推广开来。
而那些大文人们是不会在意市间小民用什么书写工具。
除了文
猜你喜欢
- 玉师师
- 孔信在古玩街举手之劳救了愣头青罗子庚,结果发现这小子简直是自己的天菜 孔大少有色心没色胆,馋得抓耳挠腮 没想到罗子庚早已在朝夕相处间先爱上了他 这是一个年下攻在小受的调教下,渐渐露出尖牙和爪子 一步步从小羊羔成长为狼崽子的故事 年下
- 盛不世
- 薄夜亲手把唐诗送进监狱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他爱唐诗入骨。在两人指名道姓吵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唐诗在见面会上嘴瓢“我是设计师薄…唐诗”某男不要脸的将她撑在怀中“是薄夜的新娘,唐诗”
- 北来有枝
- 秦烟只想当个学霸,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无奈她是半灵体质,天生的相师!一双天眼,断人生死!金玉罗盘,算尽天下事!炼制法器,指点富贵,这都是小意思!什么商界大亨,国际财团,都得乖乖叫她一声秦大师!他是尊贵至极,多智近妖的宋家家主,亦是天煞孤星。他的宿命就是暴毙而亡,偏偏他不信命,扮娇卖乖的要秦烟给他续命
- 渔舟声晚
- 她自异层灵界而来,魂穿落魄废材;无法修炼?被家族驱逐?那便让你看看,何为惊世鬼才!一身医术,重炼丹田;一身异血,百兽臣服!他是神秘的九幽鬼君,传闻他饮血而生,冷情无心,这世上更没有人能让他放在心里。可,又是谁在她耳边温柔低喃“做我的女人,凌驾于众生之上,可好”
- 宁世久
- 古代架空 宫廷 霸气全漏皇帝攻X爱得深沉国师受 强强 竹马 灵异 HE
- 得一浮生若梦
- 【阅文·中国武侠·侠之精神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 孤十壹
- 她,生活在二十二世纪的吸血鬼亲王,因为一个小小的失算(被雷劈了)穿越成墨尔帝国康家的魔法废材八小姐。看着自己精致的小脸以及只有十岁的小身板,她望天叹气。十岁就十岁,起码她可以安稳地过日子,却不想麻烦从天而降。父母失踪后,大伯父欺负她年幼要吞掉她家的财产?不好意思,她要他们连本带息都吐出来。康家的魔法
- 王清谈
- 这是个国术高手手撕鬼子的故事,注意,不是抗日神剧,如果你了解国术,会发现,这是真的!
- 元宝镇江
- 肆意挥洒激情的游戏人生,打破现实框架的无尽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