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还是如此威风凛凛》分卷阅读90

    燕稷对此不为所动:“你说的那都是以后的事,先莫说这现在还只是猜测,即便它是真的,大启端可以先作壁上观,毕竟时机多的是,何必在现今一切还没有眉目的时候就牵扯其中。”

    徐远咬牙:“只怕到那时,赤方鼎盛,一切就不好控制了。”

    说着,却看到青年无所谓笑起来:“我大启自沙场荣耀,经征伐鼎盛,臣民莫不英勇,若有外族敢犯,必定让其有来无回,朕有何惧?”

    这话是实话,徐远不会怀疑。

    他看着燕稷,燕稷也在看着他,双方对视许久,到底还是徐远先松了口:“若是陛下肯出兵止戈,西承愿增加每岁上贡,并奉上西南五城,以示诚心。”

    燕稷只是笑:“还不够。”

    徐远一愣:“那陛下的意思是……”

    “很简单。”燕稷放下茶杯,轻描淡写的一句,“朕要你西承的统治权。”

    “嘭”的一声,陶瓷碎裂声乍响。

    徐远猛地站起来,手边茶杯被打翻,落在地上,瓷片碎了一地。

    “这未免太趁人之危!”他涨红了脸,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被气狠了,“如此行径,如此行径!你大启与赤方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燕稷淡淡对上他的眼,声音毫无波澜,“赤方除了屠城之苦外什么都给不了你,若是西承落在云木止手中,下场如何你自然清楚,而我大启,至少能保西承四方平定,臣民安宁,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徐远哑口无言,呼吸声越来越大,眼里的挣扎一目了然。

    他不想答应,可是如何能不答应。

    被屠的八座城池,百姓残破不堪的尸体,血流成河,遍地疮痍,他自西承入大启,路过的每一处,脚下都是他西承臣民的血肉残骸。

    他如何能不答应?!

    徐远手上暴起青筋,眼白骤然赤红。

    燕稷看在眼里,不着急,他心里清楚,西承没有退路,今日的事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一炷香后,徐远握着拳头,沙哑开了口:“好……我答应你。”

    说完这句话,他卸掉全身力气坐回去,面容疲惫,整个人瞬间沧桑了下去。

    这样的姿态燕稷曾在无数人身上见到过,就连他自己也经历过比这更痛的事,对此半点不忍的感觉都没有,继续往徐远心上插刀:“这事王爷可做得了主?若是需要请示贵国国君,朕也等的起。”

    徐远干涩道:“陛下分明清楚,西承根本没其他的路可以选。”

    他低下头:“还望陛下能够尽早援兵,西承……等不起。”

    “如此。”燕稷笑笑,坦然起身对着徐远伸出手,“那便祝我们……合作愉快。”

    徐远看着伸至面前的手,闭了闭眼睛,最终颓丧上前,虚虚握了一下。

    第61章

    当晚,西承君主落玺文书至宫城。

    隔日上朝,燕稷将西承一事告知百官。

    众人愣怔片刻,随即争议不休,左边苏谋一派认为此事妥当,右边燕周一派觉着有欠考虑,中立派站在他们中间自挂东南枝,画风很是不同寻常。

    其中伪中立派谢闻灼尤甚。

    燕稷一边听着他们争论,一边跟谢闻灼眼(mei)神(mu)交(chuan)流(qing),等到下方将视线重新投上来,抬头轻描淡写说一句:“朕不是在与你们商量,只是简单告知一声罢了。”

    百官明白他的意思——

    意见如何随你们,反正事情是要这么办。

    傅知怀与苏谋对视一眼,随即接着燕稷的尾音开了口:“陛下之意,臣等自当维护。”

    说罢,他垂首行了跪拜之礼,以示姿态,旁边的贺戟和谢闻灼也同他一起跪了下去。

    近年来苏谋年迈,他背后的势力慢慢转到了傅知怀手里,谢闻灼在中立派中的威信越发笃厚,隐隐越过魏荣。于是到如今,朝堂文官三派以燕周、傅知怀及谢闻灼为首,武官则对贺戟极为信服。

    四方势力三方表态,身后臣子附和,朝堂当即跪了大半,燕周一众人直愣愣站在他们中央,看着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燕周面色不渝,低头对邹齐使了个颜色。

    邹齐咬牙,上前猛地跪了下来:“臣恳请陛下三思!”

    他眼眶发红,言辞激切:“陛下,此事背后牵扯甚多,如今一切尚不明了,慎行尚且忧心落入泥沼,何况其他?!且兵家本就是大事,有不慎便会动摇社稷,数百年前九国征伐,民不聊生,到头来各自底气受损,陛下,大启十世基业,可不能就这么毁了啊!”

    燕周身后臣子立即附议。

    燕稷坐在上面静静看着他们,眼神很淡。

    见君王无动于衷,邹齐一顿,面上突然满是悲怆,用力叩首十次,老泪纵横:“先帝临终前对臣多有嘱咐,可现在看来,到底是臣无能,辜负了先皇的期望,若是陛下执意如此,臣无法阻止,不如现在就去了,也好过等一切覆水难收,九泉之下无言见先皇!”

    说着,他站起来,闭上眼睛就朝着前面的金纹红木柱撞了过去。百官一声惊呼,眼看着邹齐立马就要血溅金殿,众人心一提,突然听到上方传来燕稷的声音:“慢着!”

    燕周身后的人手疾将邹齐拦了下来,声音悲痛:“御史这又是何苦!”

    邹齐摇摇头:“先皇昔日对我多有提拔,这等知遇之恩,怎能不报?”

    他抬袖擦擦眼睛,红着眼睛朝着燕稷看过去,却发现后者并没看他,而是让站在红木柱边上的臣子避让了去。

    邹齐一愣,燕稷对上他的眼睛,神情似笑非笑:“素问御史耿直,这等以死明志之气节,朕由衷佩服,只是方才柱边并非无人,御史这一撞恐怕会牵及无辜,不过无妨,如今朕已经清了人,徐大人,请——”

    邹齐:“……”

    燕周:“……”

    百官:“……”

    众臣下意识齐齐看向邹齐。

    邹齐僵着身子站在原地,面色青一片红一片,他之所以投靠燕周,无非就是为了给自己寻条后路,死谏这种事做做样子还好,真要做,他豁不出去。

    气氛一时间尴尬到了极致。

    “看来御史已经冷静了下来,这是好事。”最后,还是燕稷打破了沉默,微微笑着:“人有情绪时容易做些冲动的事,御史一番忠心朕知道了,不过今后还是要注意些,活着不容易,千万别因为一些事,让自己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话里有话,端看听的人怎么想。

    邹齐垂首躬身,沉默着退了回去,燕周咬着牙,掌心反复开合数次,终究是跪了下去。

    “既然众卿没有异议,那援兵西承一事,就尽早筹备。”燕稷道,说完,他抬起头,一瞬间身周尽是威势:“我大启天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