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和李陈氏早就将他们二人的行李装好车了,他们夫妇二人本来东西就不多,收拾来收拾去也不过就六口箱子,这还是来了这边后李齐和李黄氏给了他们俩一些首饰、衣裳以及摆件,否则他们俩估计两口箱子就够用了。
见到李若杉有些费力的抱着自己的箱子往外走,李良连忙走过去准备接过李若杉怀里的箱子,李若杉闪了一下,说道:“没事,我自己来拿,我能拿得动。”
李良愣了一下,还是很坚定的伸出手从李若杉怀里将箱子拿过来,说道:“我是你爹,我拿重的,你拿轻的,等到你长大了,我老了,你拿重的,我拿轻的。”
李若杉呆呆的看着李良,李良一只手抱着箱子,另一只手摸了摸李若杉的小脑袋,说道:“走吧,儿子,咱们爷俩赶紧搬完,要比你哥快才行。”
听到李良的话,李若杉突然笑得很灿烂,他伸出右手,紧紧握住李良的左手,仰着小脸,脆生生的回答道:“嗯,爹,我们俩弄快点,等会儿去笑话我哥。”
“好,走吧。”李良一只手牵着李若杉,一只手抱着箱子,俩人朝着停在门外的马车走去,站在房间门口的李陈氏看着一大一小的背影,突然觉得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她想起与自己无缘的那个孩子,也许,老天爷不是带走了他,而是用这种方式还给了她,所幸,老天爷还是厚待她的,终究给了她两个孩子,两个听话懂事知恩图报的孩子。
行李很快就收拾好了,王子清和王子泽作为李若松的长随,必然是要跟着李若松赴任的,其实就是李若松不带着他们俩,他们俩也会想尽办法跟着李若松的,除了王家两兄弟,跟着李若松赴任的还有周和、周成两兄弟,另外还有一个叫周平的,也会跟着赴任,这些人都是周护院挑选出来的,其他人就是这几人带着个小队,一共五支小队,每队四人,共计二十人跟在两人身边。
冯保从来到这里的第二日便去了李若杉身边,在冯保认了张管家为干爷爷之后,张管家对冯保的要求变得非常高,看样子是准备让冯保接自己的班了,成栋偶然间听到冯保喊何嬷嬷为祖母,才知道张管家同何嬷嬷居然是一对,他记得自己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震惊程度不亚于被雷给劈了。
成栋问了李若松才知道,大楚的皇宫里很多公公和宫女会结成对食,就跟民间的夫妻一样,一起搭伙过日子,你给我留个饭,我给你缝补衣裳什么的,除了不能做那事,其他的事情都跟夫妻俩没什么区别,张管家什么时候跟何嬷嬷结成对食的他们不知道,刚来的时候张管家和何嬷嬷也从来没说过,俩人也看不出什么异常来,关键是何嬷嬷平日里出现的次数极少,基本上都是在耳房里做些缝补的伙计,基本上不出门,说起来,成栋知道何嬷嬷的岁数其实已经快五十的时候,嘴巴长得下巴都要砸在地上了。
还是李若松去清江府参加恩科的考试,考中举人之后,有人上门求亲,说是想要娶何嬷嬷到家里当继室,张管家面上虽然是笑眯眯的,说出来的话却极不客气,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让他不要做梦了,对方恼羞成怒正准备发火的时候,张管家脸色突然变得极为严肃,且神情高傲的从上往下看着对方,告诉他,他就是何嬷嬷的夫君,夺妻之恨有多严重就不用他反复强调了这时李家人才知道何嬷嬷跟张管家居然是这么一种关系,也不知道是该说他俩平日里完全看不出异常来,还是该说他们一直没把张管家当成一个汉子所以自然而然的忽略了这种事,李家人后来想想,觉得也很能够理解,毕竟宫里的日子很难熬,找个人跟自己搭个伙也挺不错。
加上张公公长相并不差,如果不说出他是个无根之人,外面的人都不会知道张管家其实是公公,李家人从来没对外说过,村里人想要嫁给张管家的人从来都没少过,媒人也上过门的,只是张管家一律推了,李家人当时只以为是张管家身份的因素,后来才明白,什么身份,什么缺陷,人家根本无所谓,人家早就有媳妇了,还是愿意跟着自己从京中冒着性命危险一路跟随到这里的媳妇,长得还很漂亮,如果不是李家人都娶妻有子了,换成别的人家,恐怕能嫉妒死成栋后来跟李若杉沟通过这种问题,弄那么多的男人到宫里,很残忍的给人家去势,等到人家老了,死都不知道会死在哪里,一辈子辛辛苦苦的攒银子就是为了赎回自己的宝贝,不然死了都不是全尸,再投胎的时候连人都不能当,而且,男子一旦没了那方面的东西,总会用其他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某些**,比如极为喜爱银子,比如曹公公那种极为喜爱美色,不管哪一种,都会给上位者带来极大的危险。
喜爱银子的,总会为了银子做些不该做的事情,说些不该说的话,收些不该收的银两,喜爱美色就不用说了,只要投其所好,什么东西得不到,这些人不跟上位者走得近也还好些,可若是成为上位者身边侍候的,那就麻烦大了,误国误民都是可以想象的。
另外还有那些宫女,幼时进宫,二十五岁才能被放出宫,到了这个岁数才出宫,嫁人肯定嫁不了什么好人家了,不是当继室就是当妾室,在要么就是自梳,日子不会过的太好,有些宫女有野心的就会动些手脚,那么多的女子放在皇宫里,不管怎么说,都是容易出问题的。
李若杉对此也很认同,他同情那些小公公和小宫女,皇宫那种地方犹如吃人不吐骨头的怪物一般,不知道吞掉了多少条人命,不大的错误都能让一条鲜活的性命从此不在人世间出现。
这一点,李若杉打小不知道看过多少,有一位小宫女就是为了保护他被人放狗活生生晈死在自己面前,那一刻,他是愤怒的,悲哀的,也是痛苦的,更是无力的。
成栋记得自己当时跟李若杉讲了很多,怡好那个时候是他怀着大宝和小宝的时候,整日里闲的能长出毛来,怡好李若杉喜欢找自己聊天,俩人就天南海北地上地下的聊了很多,当日,成栋在李若杉面前就没有在李若松面前那么轻松,有些话题成栋是绝对不会提及的,比如,帝制,成栋能跟李若松说一切罪恶的根源就是帝制,但是跟李若杉成栋只会告诉他一个不能中正客观的为君者会给天下带来的苦难。
可以说,李若杉即位后接连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大多是李若杉在这个时候跟自己的哥夫聊天之中有所感悟的,而如何实施以及怎样实施,则是李若杉跟在李若松身边赴任后学到的,李若杉即位后给李若松赐下定国公的爵位不仅仅是为了表彰李若松的功绩,也是为了感谢成栋的启蒙和引导。
第238章 启程
冯保许是在京中被压抑的狠了,亦或是被李若杉这孩子给带坏了,不过这么几日,就跟着李若杉招猫逗狗的,尤其喜欢招惹李若松,李若松有时候简直有种自己带了五个儿子的错觉。
说到两个儿子,这俩小子现在已经能够满地跑了,圆滚滚的身子,胖嘟嘟的脸,一笑就流口水的小模样,歪歪扭扭、跌跌撞撞的张着两只手朝自己冲过来,李若松每次都会抱住两个儿子,左亲一下、右亲一下,抱着他俩,再看看夫郎,李若松真的觉得自己是这人世间最幸福的男子,即便有人跟他拿那个位置来换他都不会同意。
只不过两个小家伙这大半年都是跟着李良夫妇二人睡觉,即便对爹和爹爹感到很熟悉、很亲切,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还是会哼哼唧唧的找祖父祖母,不过,两个小家伙还是非常聪明的,知道面前这两个大人有些失落,在跟着祖父祖母回屋睡觉之前还会专门抱着李若松和成栋亲两口,涂两个人一脸口水,见俩人笑了,兄弟二人才心满意足的回去睡觉。
兄弟俩精力非常旺盛,白日里几乎不怎么需要休息,若不是李若杉、周瑾言、王子清、王子泽四个人轮流看顾着这两个小家伙,光是靠李陈氏和李黄氏两个人带孩子,估计要少活十多年,实在是太操心,在怀里抱着的时候还好,开始会走路了,家里大人们就开始操心了,一个不留神,这俩孩子就不知道跑那里去了,动作飞快不说,你去追他们俩,他们俩还以为你是在陪他们俩玩,跑的更欢实,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冯保非常喜欢这两个小家伙,第一眼看到这两兄弟的时候就稀奇的不行,把忠王爷赏赐给他的玉佩一人送了一块,成栋觉得礼送的太重了一开始没敢收,冯保还生气了,撅着嘴硬是塞进两兄弟的怀里,成栋见状也没多说,让兄弟俩收下了,冯保这才眉开眼笑地抱着两兄弟摸过来揉过去的,后来成栋给冯保另外送了两块玉佩,冯保也不推辞,笑眯眯的收下了。
李齐和李黄氏站在大门口,李若松等人启程的时辰即便李家人不说出去,村里人也不会不知道,每日李家门口都会有村民守着,就等着李若松他们启程的时候能够安排人回去通知家里人来送他们一程。
李若松原本就没想着自己能够悄悄地走掉,所以在看到门口围着的满满当当的人群时,李若松拱拱手,说道:“劳烦诸位父老乡亲走这一遭,是我的不是,若松皇命在身,不敢耽搁,先行一步,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诸位父老乡亲多多包涵,我在此先谢过诸位。
得知诸位父老乡亲稍后也将启程前往宁海府,我即感动又愧疚,清江府到宁海府这一路上并不太平,还请诸位父老乡亲多保重身体,一切以平安为重。”
说完,李若松还恭恭敬敬的给村民们鞠了一躬,村民们都吓了一跳,纷纷摇头摆手的,村长连忙回道:“李大人请放心,我们这些人不会有事,就是李大人,此去一路多保重。”
李若松笑了一下,说道:“族爷爷这样一喊,倒是让我无地自容了,若是族爷爷不嫌弃,便还同以往一样喊我一声若松便是。”
村长有些难为情的挠挠后脑勺,说道:“行,既然如此,我恭敬不如从命,腆着脸喊一声若松便是,若松,你且放心,有演武堂这些孩子们跟着,咱们这些人一定不会有事,就是你们几人,宁海府那边日子可不好过,要多多注意。”
李若松点点头,说道:“请族爷爷放心,若松省的。”
李齐见俩人说的差不多了,便依依不舍的将怀中的成李递给李良,李黄氏见自己老爷将小曾孙还回去了,在李成的脸上亲了一下,又在成李的脸色亲了一下,才将李成还给李陈氏。
李成和成李俩兄弟笑得咯咯响,以为曾祖父和曾袓母在陪他们俩玩,一边口齿不清地喊着曾,曾,一边将小脸凑过去,希望曾祖母再一人给一个亲亲。
李齐和李黄氏见两个小曾孙这个样子,真恨不得立刻收拾几件衣裳跟着一起去宁海府,让他们跟两个孩子分开,简直比当年尤兰去京城更让他们不舍。
“行了,客气话都不要多说了,时辰到了,该上路了,耽误了时辰,怕是路上不安宁。”
再不舍,李齐也只能催着李若松他们赶紧启程,出行的时辰是算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吉时,吉时启程才能保证一路顺风。
李齐催促几个人上了马车,也没再跟儿子、孙子们说什么,吩咐马车夫启程,第一辆马车上的马车夫拿起鞭子,甩了一记响鞭,大声喊道:“吉时已到,启程了,闲杂人等避让。”
随着洪亮的喊话声以及清脆的鞭子响,村民们给车队让出了一条路,马车就这么一辆一辆额从村民们面前驶过,李若松和成栋掀开车窗,朝着外面的村民们微笑挥手,不知为何,成栋忽然有些不合时宜的想到一幅画面,自己站在车上,对两边的人喊着同志们好,两边的人回他首长好,他在喊同志们辛苦了,两边的人再回他为人民服务,怎么想怎么觉得喜感,成栋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幸好那会儿马车已经距离村民们有些距离了,否则村民们该有些不太好的想法了。
李若松和成栋一人怀里抱着一个小胖缴,李若杉和周瑾言则蹲在他俩面前给俩孩子喂吃的,冯保忙着打下手,一会儿添水一会儿加饭,一会儿给火盆加些碳,一会儿又忙着给俩人整衣裳,五个人,挤在马车的内室里,要不是有两个孩子在场,李若松都恨不得一手一个全部给丢出去。
只可惜,这种想法只能在脑子里面过一遍,真要是给丟下去了,外面坐着的李良和李陈氏能让把他也给丟出去,没错,现在一大家子好几口人全部都挤在李若松和成栋他们俩的车上,明明李良和李陈氏的马车更舒服一些,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每日里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赖在他们俩的马车上,美其名曰怕他俩太孤单。
李若松很想冲他们翻白眼,什么怕他俩太孤单,明明就是跑来拿他找乐子,别以为他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就是看不惯自己跟成栋一天到晚两个人窝在一起,说白了,这些人就是来破坏他们俩的两人世界的。
不过,幸好成栋和两个儿子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这些人闹腾归闹腾,还是知道些分寸的,没有让他一个人呆在马车里,把自家夫郎和俩儿子给拐走。
距离他们一行人离开刘家沟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一个月来他们跟从京城回清江府的时候一样,日夜不停的赶路,基本上不在驿站之中休息,除非是马车夫同他们讲马匹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否则他们就是快马加鞭地朝着精海卫所在的地方行进。
让李若松感概的是,王子清、王子泽的变化极大,最早给他的印象不过是清秀有礼的兄弟俩,现在已经是做事很有章法的青年了,黑了,个头没变化,但是明显更结实了,带着各自的小队,探路、护卫、守夜,很是似模似样的。
周和、周成以及周平三人也非常不错,周和老成稳重,周成直爽开朗,周平敦厚内向,各有各的性格,所以也各有各的职责,周护院是个非常善于用人长处的,所以二十人的护卫队里,周和是护卫队的队长,周成负责对外接洽,周平负责后勤供给,王子清和王子泽兄弟二人谨慎、机灵、忠诚,所以护卫的职责就在这两人身上。
李若松一边观察一边将这种用人的技巧记在心里,得空了还会跟成栋商讨一二,当然,李若杉和周瑾言也都会蹲在一边听他俩讨论这些事情。
成栋趁此机会给他们三个人讲了一些现代国家管理的理念,对,就是理念,这些理念还是成栋前世无聊时刷朋友圈看到的一些鸡汤文或者是推广文,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更何况,很多鸡汤文、推广文本来就是抄袭的前人的智慧,东家借一点,西家抄一点,再加上一点自己的东西,就成了一篇软文。
管理学虽然是后世兴起的,可真要说起管理国家的智慧,天朝的老祖宗们若是自认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自认第一,所以,当成栋提出三权分立、军政分家这个想法的时候,李若松、李若杉以及周瑾言都是眼睛一亮。
三权分立说白了就是一种制衡术,让不同的衙门能够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这样才不会造成一家独大、只手遮天的局面,军政分家还是文臣治国、武将安邦的理念,只不过成栋加入了政委这个概念,一下就让整个理念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第239章 接连刺杀
赶路从来都是一件非常幸苦的事情,尤其对于成栋这个享受过高铁的人来说,漫长的乘坐马车的日子让他下定决心要把蒸汽机这玩意给搞出来,最起码也要让他在有生之年再坐一次火车,哪怕是蒸汽火车。
两个多月的时间全部耗在路上,出于比较谨慎的考虑,成栋和李若松一行人非常注意隐藏自己的行踪,哪怕是明知道属于忠王爷的地盘也不会在那边停留,谁也不敢保证这地方没有万家的人。
可即便他们如此小心了,还是被偷袭过两次,第一次被偷袭的时候,对方并不是很厉害的人物,所以他们并没有出什么事,可第二次来的人就不那么好打发了,成栋明显能够感觉到第二次偷袭他们的人更像是刺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