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分卷阅读139

    “我从祖父祖母那里回来的时候,刚刚走到房间门口,就听见祖母问祖父我是谁,我想了想,好像我跟祖父说话的时候祖母一直没有开口,就那么笑着,我本来以为是祖母见到我高兴,而且祖母在我面前本来话就不多,我就没多想,可再怎么不常见面,祖母也不太可能认不得我,偏偏她就没认出来,还问祖父,我真的觉得挺不对劲,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说我是不是该去跟爹娘问问?”李若松说道。

    成栋想了想,回道:“爹娘这会儿应该都在忙,可是等到晚上又不可能,这样吧,咱们去找张老问问,这两年张老一心扑在医院上,祖父祖母的身体状况他应该很清楚,正好咱们也要去看他,到时候顺便问问。”

    李若松觉得可行,便跟成栋拿上买给张管家的礼物去了张家,张管家不在家,何嬷嬷给李若松和成栋开的门,看到他们俩高兴的很,让他们到屋里坐,又让警卫员去喊张管家回来,何嬷嬷也老了不少,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太过操劳的缘故,何嬷嬷现在眼睛也不太好了,背也驼了,牙齿还掉了两颗,明明跟李黄氏差不多的岁数,看起来却像是比李黄氏大了十岁。

    张管家跟何嬷嬷一直就这么过着,早几年熊若杉给他们俩办了婚书,虽然张管家跟何嬷嬷面上没什么表示,但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专门让干儿子冯保摆了几桌酒请他们吃了一顿饭,李若松他们离开的比较早,听说后来张管家喝多了,抱着李管事哭的稀里哗啦的,说自己终于也是个有家的男人了,其实李若松知道,他更想说自己终于像个正常男人了,也有妻有子有家有业,当年他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实现了。

    何嬷嬷给他们俩拿了不少东西出来,又是招呼他们吃,又是招呼他们喝的,李若松和成栋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拿出给张管家、何嬷嬷和冯保准备的礼物,交给何嬷嬷,何嬷嬷欢天喜地的把礼物放好,问道:“怎么今天过来了?找老张有什么事情?”

    李若松笑着回道:“何姨,我们找张叔是想问问看我祖母的情况。”

    何嬷嬷说道:“哦,那你们确实要等到老张回来才行,小胡,你去看看,老张怎么还没回来”李若松连忙说道:“何姨,不用这么着急,您刚刚才安排人去喊张叔,这还不到十分钟,张叔就是用飞的,也没法赶得回来。”

    何嬷嬷点点头,说道:“对,对,我怎么忘了这件事,你们稍微坐着等一下,老张应该快回来了,他前两天就在念叨你们俩,说你们两个应该快要到家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外头,也不知道你们是胖了还是瘦了,休息的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有没有受伤,念叨的我耳朵疼。”

    李若松还没说话,就听张管家的声音传了过来,“你这个老太婆,我不在家你就在我背后说我坏话,当着小辈儿的面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留。”

    何嬷嬷听到张管家的声音,从榻上站起来,说道:“回来了?怎么的,准你做还不准我说了?就是要让小辈儿们都听听,你现在有多啰嗦,行了,你跟若松和栋儿聊着,我去给你们准备午膳,若松和栋儿难得来一趟,怎么说也要在家里吃顿饭才行。”

    张管家无奈的说道:“你要留人吃饭,提前跟他们说过没有,万一人家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你说人家是留下来好还是不留下来好?”

    何嬷嬷说道:“这还用你说,现在什么时辰,两个孩子肯定还没吃午膳,我派个人过去说一声就行。”

    张管家见何嬷嬷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扭过头对李若松和成栋说道:“这老太婆,越老越固执,以前还讲道理,现在是一点都不讲道理,她都准备了,你们俩中午就在这里用膳吧?”

    李若松看了看成栋,说道:“行,那我们中午就打扰张叔跟何姨了。”

    张管家笑着说道:“打扰什么,一点都不打扰,其他人都见过了?”

    “差不多都见过了,就爹娘还没回来,估计要晚上回来了才能说说话。”李若松有些无奈的说道。

    张管家笑了笑,说道:“你现在也知道等人的滋味不好受了?这才大半天你就忍不了,要知道你们爹娘祖父祖母可是等了你们好多年。行了,咱们先说正事再谈私事,来这里是想了解什么事情?”

    “张叔,我祖母是不是病了?”李若松也不多客气,直接开诚布公的问道。

    张管家顿了顿,说道:“你发现了?”

    李若松点点头,回道:“是感觉有点不对劲,祖母没认出我来。”

    “唉,老太太这种状况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是忘事情,不是忘了带这个就是忘了带那个,我只当时年纪大了忘性大,可慢慢的,竟是不认识人了,除了你们祖父他一直知道是谁,其他人她一概认不出来,这种情况我也是第一次见,用了不少药,一点办法都没有,好在老太太虽然忘性大,但是脾气好,也还算好侍候。”

    成栋听到这里,喃喃的说道:“阿尔茨海默病。”

    张管家年纪不小了耳朵却很尖,他听到了成栋说的话,立刻问道:“你刚才说的是什么病?”

    成栋愣了一下,说道:“这个病说直白点就是老年痴呆症,刚开始是忘性大,后来是不认人,而且很奇怪的是方才发生的事情她记不得,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他们却能记得很清楚,出门不认得路,见面不认识人。”

    “对,对,对,就是这样,那这种病能不能治好?”张管家追问道。

    李若松也是一脸期望的看着成栋,成栋摇摇头,说道:“治不好,最起码,在我们,等等,不一定,张管家,我觉得咱们应该去找找有没有什么植物、矿物甚至是动物类的药来试试,这种症状的患者绝对不会只有一个人。”

    成栋说完看向张管家,张管家眼睛一亮,说道:“对,我怎么没想到,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张管家跟何嬷嬷一样风风火火的跑了出去,留下李若松和成栋坐在屋里,相互看了看,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对老夫妻。

    “夫郎,你刚才说的那个病,在你们那里是不是治不好?”李若松问道。

    成栋并不否认,说道:“是的,这种病是人脑出了问题,我记得是说什么东西萎缩了,反正很不好治,但是,这里跟我们那里不一样,不能说我所在的那个地方治不好,这里就也治不好,也可能这里有我们那里没有的药,可以用来治愈这种病也不一定。”

    李若松说道:“你说得对,只要有一成希望,咱们都不能放弃百分努力,希望张叔能够找到治疗这个病的方法,不然老人家也太遭罪了,活了一辈子,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居然全忘了,唉。”

    知道李若松心里难受,成栋并没有多说,只是静静地陪李若松坐着,紧紧握住李若松的手,无声的安慰他。

    第380章 熊若杉的谋算

    吃过中午饭,张管家和何嬷嬷把李若松跟成栋送到门外,冯保又带着商队出海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这几年海外商队带回来的金银已经足够南楚朝廷用十年,极为丰厚的利润让不少人眼红,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插手海外贸易,费尽心思想要把冯保从领队的位置上拽下来,关于冯保的折子都能堆十米高,对于这些折子,熊若杉从来都是放在旁边不闻不问。

    这些人并不清楚冯保的身份,冯保跟着忠王爷的时候年纪很小,忠王爷极少让他出现在别人面前,跟着李若松和成栋做事情的时候,从来不会穿內侍的衣裳,所以这些人只是奇怪熊若杉怎么会这么信任冯保,却想不到熊若杉完全没有理由不相信冯保,冯保就算是往家里搬座金山也没什么用处,他自己没有地方花,一年到头的都在外面,回南楚了都是直接回家陪张管家和何嬷嬷,再要不就是来跟熊若杉汇报海外的一些见闻,买了东西不是孝顺义父义母,就是给其他人带的礼物,金银什么的,他自己又不会有孩子,存下来都不知道给谁。

    更何况,对于冯保来说,金银这类的东西根本比不上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海外商队的总领队,又有地位,又有尊严,不管是谁见到他都会客客气气的喊他一声冯大人,熊若杉也不是小气的皇帝,每次他回来给他的赏赐都不少,再加上他们这些海外商队的成员工资本来就不低,真要说起来,冯保从来不是缺钱的人,相反,他内心所获得的那种满足感是做內侍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冯保不傻,他要是真的在金银上面动手脚,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很快就会消失无踪,相比那些活着花不完死后没处花的银钱,他更喜欢现在拥有的体面。

    熊若杉是个让很多朝臣没办法摸透的皇帝,以前大楚的历任皇帝都会广开后宫,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皇室的人口数量,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拉拢朝中大臣,继而也可以平衡朝中重臣的关系,可熊若杉偏偏不一样,他不成亲,不选秀,也不权衡朝臣之间的关系,历代皇帝就算是独宠哪个臣子,也不会做到全身心的信任,偏偏熊若杉对李家人是言听计从,不管多少人怎么样去挑拨熊若杉跟李家人的关系,都没有任何用处,李家人照样是一家老小都在最关键的几个位置上待着,甚至是李齐年纪大了退下来,也照样可以管着教育方面的事情。

    这在很多臣子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觉得完全不能理解,这种信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就算是被李家人抚养过几年,但是李家人毕竟是姓李的,南楚却是熊家人的,一家人亲兄弟尚且都还会出现纠纷,没道理两家人反而如此亲近,要是李家有个女儿甚至是双儿,他们也都能理解,但李家又清一水的都是男子,连个双儿都没有,在李家人不可能成为国舅爷的情况下,他们实在想不通李家究竟凭什么能够获得如此特殊的地位。

    熊若杉最让这些大臣们想不通的地方就是这人十万分的不愿意当皇帝,时时刻刻都想着要禅位给自己的皇弟,不仅在即位之初就将自己的皇弟立为皇太弟,这才几年的功夫,就想撂挑子不干了,也不知道这人脑子里面想的都是什么,要说你真的是一点都不想干,那你也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弄得好好地,让他们这些人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显得非常无能,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摸到一点边的事情人家轻描淡写的就给搞定了,那种憋闷的想要吐血的感觉不是有同样感觉的人根本不能理解。

    对于大臣来说,有所求的皇帝是非常好控制的皇帝,喜欢美女,你就送他美女,喜欢银钱,你就送他银钱,喜欢文治武功,你就给他想要的文治武功,想要留名青史,你就让他留名青史,作为皇帝,只要有想要的东西就会依仗他们这些臣子,那个时候,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才能有用武之地,简单来说,他们给人当臣子的有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揣摩圣心,然后投其所好,获得皇帝的欣赏可以平步青云,获得皇帝的喜爱可以位极人臣,可到了熊若杉这里这些东西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他们根本摸不清楚熊若杉喜欢什么,不喜欢女子,他们可以送双儿,结果人家对双儿也不感兴趣,有的臣子还送过男子,熊若杉照样没有任何反应,金银熊若杉不缺,他们很清楚海外商队给熊若杉送了多少金银进国库,只可惜,他们一直不知道现在每年进入国库的税收有多少,因为户部一直被熊若杉牢牢捏在手里,户部尚书是个不论怎么问都不会开口的硬茬。

    不喜欢美人,不喜欢银钱,不需要什么好听的名声,也不在乎有没有文治武功,这样无欲无求的皇帝让这些大臣们欲哭无泪,他们之所以会选择结党也不过是因为熊若杉太难缠,他们这些人,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哪个手里没点不能说的事情,熊若杉在朝堂上弄的清风行动让这些臣子有了非常深刻的危机感,他们总有种熊若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对他们下手的预感,想着多个盟友多份保障,这些人开始自发结成一个又一个的同盟,试图对抗熊若杉的清算。

    李若松当初在熊若杉开始整顿朝堂风气的时候就预见到了这个情况,水至清则无鱼,这些大臣手里都不干净,当大部分都不干净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让其他人跟自己一样,这样才能有威胁别人的把柄,从而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历朝历代的皇帝不是不清楚这里面的猫腻,但是皇帝对臣子的依赖性太重,甚至要用广开后宫、分封妃位的方式来平衡前朝的关系,就更不用说去压制朝中重臣了,几乎每一个重用阉党的皇帝都是为了能够打压重臣,不让重臣把持朝政的皇帝,不甘心皇权逐步衰落,担心朝臣权势威胁皇权,这才千方百计的折腾朝臣,乐于见到这些朝臣们今天你攻击我,明天我攻击你的状况。

    成栋曾经也提醒过熊若杉,有些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非常剧烈的反弹,只是熊若杉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不管再怎么成熟,思考问题确实不能做全面周到,目光也不够长远,只想着快刀斩乱麻的解决积累下来的弊端,却忘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臣子可从来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他们弱势的时候,对皇帝当然是什么话都不敢说,可一旦让这些臣子们占了上风,皇权在他们眼里根本什么都不是。

    所以不管是李若松还是成栋,他们都在劝说熊若杉,凡事都要缓缓推进,可惜,熊若杉急李若松跟成栋在回家的路上将这里面的事情细细的分析了一遍,成栋听完不由笑了起来,对李若松说道:“这小子不愧是姑姑的儿子,平时闷不吭声的,低调的不行,等到别人发现他不对劲的时候,他已经非常好的掌握住局面,让其他人完全没有翻盘的机会,不错,当年若不是姑姑够隐忍、够低调、够聪明,现在也就没这小子什么事了。”

    李若松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这点像咱们李家人,但是连家人都要谋算进去的本事却是像极了他们熊家人。”

    成栋拍了李若松一下,说道:“胡说,那是他相信你这个哥哥才会这么做,你说这话可就没道理了。”

    李若松耸耸肩,握着成栋的手说道:“无所谓,反正如果不是若杉在那个位置,我也懒得管这些事,走,回家,晚上咱俩给祖父祖母、爹娘和那两个小讨债鬼做顿饭吃,也让他们尝尝咱俩的手艺。”

    第381章 一品诰命

    李若松做饭的手艺到底如何,李家人吃的开心不开心南楚的朝臣们不知道,但是李若松的回归确实让他们不太开心,李若松在周将军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封为正二品的定国公,等级是郡公,李若松回到南江府的第二日,熊若杉命礼部给李若松捧去一道圣旨,李若松从正二品的郡公变为从一品的国公,同时,李若松还成为南楚第一位丞相,也是南楚唯一一位丞相,在李若松去世之后,丞相之位就成为只存在于大楚志中的官职。

    若说李若松受封赏在朝臣们的意料之中,那么成栋的封赏就完全出乎所有朝臣的意料之外,成栋获封一等国夫的诰命,成为大楚历史上第一个获封一品诰命的双儿,也是唯一一个,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再也没有任何人超越成栋的品级,按道理来说,成栋的诰命应该跟李若松一样是从一品的诰命,毕竟李若松只是个从一品的国公,但是,熊若杉却赐了成栋正一品的一等国夫诰命,也就是说,单单论品级,李若松的品级比成栋的品级要低一级,若是在国宴上两个人能够碰面,李若松还要给成栋行礼,当然,国宴上面碰面是不可能的,毕竟外臣和命妇、命夫是分开入宫的。

    李若松和成栋接旨的时候都有些无奈,他们当然明白这是熊若杉的恶趣味,偏偏在政务上熊若杉是皇帝他们是臣子,在家中熊若杉这样做,铁定逃不脱夫夫二人的收拾,可现在这样,用圣旨的方式来折腾他们夫夫二人,他们也只能感恩戴德的接旨,还要谢恩,成栋觉得熊若杉这孩子越大越不可爱,李若松却在心里默默的记了一笔,等着什么时候给熊若杉还回去。

    所以,当熊若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