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是一身狼狈,主持先吩咐小和尚给他们安排房间,分配房间的时候,小和尚说寺里香客太多,只剩下一间上等厢房和一间普通厢房,具体怎么分配由他们自己安排。
李弘济说:“我不挑剔,住差一些的无所谓!”
冯思远正要说自己也不挑,住差一些的就行,没想到那两个衙役忙说道:“两位大人这是要折杀我们了,自然应该是大人住上等厢房,我们兄弟随便将就一夜就成!”
说完,两个衙役就自顾自的进了普通厢房换衣服去了,李弘济只好去上等厢房,冯思远也只好跟着李弘济走,不过为了彰显自己的君子之风,他停在了房间门口,说道:“错舟,你先换衣服,我待会进去!”
“好!”说完李弘济便关了房门,将满心期待的冯思远挡在了房门外面。
面对着这一扇冷冰冰的房门,这一秒冯思远简直是郁闷的捶胸顿足,恨不得当场扇自己两巴掌,说的什么屁话,为什么不跟着进去呢?跟着进去多好呢?这样就可以一块换衣服了!随即又想到这时候冯家遭逢大难,李弘济是敌非友,自己居然还出现这种色令智昏的想法,也真是没救了……
不过没郁闷多长时间,李弘济便换了干净的衣服出来了,说道:“我好了,你进去吧!”
之后有和尚过来,说斋堂特地给众人准备了晚饭。一行人便跟着小和尚去了斋堂。
可能是因为下雨的缘故,今日这座观音寺的香客很多,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这些香客中大多都是女子,且多为妇人,有些妇人由丈夫陪同,有些则是由丫鬟老妈子伺候着。
男女有别,他们几个男人也不能在女子面前唐突,一行人找了个角落坐下。
冯思远问一个和尚:“师傅,这些都是因为这场大雨才借宿的人吗?”
那和尚回答:“不是,我们寺庙的施主一向很多!”
他这样说冯思远就更奇怪了“这座观音寺虽然不是处于深山野岭,但也不是什么风水宝地,没道理会借宿那么多客人呀,还这么多的女人!”
一个衙役笑着说道:“冯大人你是外地人,有所不知,这是一座送子观音寺,据说十分灵验,夫妻生不出孩子来,那妇人就会到这个观音寺借住一段时间,每日诵经念佛,诚心祷告,观音娘娘便会被诚心所打动,送个孩子给她!据说很多妇人都是在这个观音寺里吃斋念佛一段时间,就有了身孕!”
“啊?真有这么灵?都是传言吧,不大可信!”冯思远说。
另一个衙役忙说:“不是传言,我一个远房舅舅家的表姐,就是在这个寺里住了几天,回家就有了身孕,真的很灵的!”
听到这些,李弘济忽然皱紧了眉头,盯着桌子上的斋饭看了一会,忽然放下筷子,说了一句:“我吃饱了!”
听到这话,冯思远满脸惊奇“错舟,你累了一天才吃了这么一点,这不像是你平常的饭量呀!”
两人住一个院子这么长时间,李弘济是个什么饭量他还是很清楚的,别看着他文质彬彬仙风道骨的,但一个人能顶他和傻蛋儿主仆二人加起来的的饭量,看着他一点不胖,也不知道那些饭都是吃哪里去了!
而且这李弘济本就是个吃素的假和尚,照理说观音寺里的斋饭不可能不和他的胃口,却只吃了这么一点,莫非是病了?又担心的说:“错舟,好歹再喝一碗粥吧!”说完还殷勤的盛了一碗粥送到他面前。
李弘济摇了摇头“你不必管我!”
见李弘济说什么也不动筷子,冯思远备受打击,心想好心当作驴肝肺,不吃饿死你,便自顾自的又吃了俩馒头,撑的胃里很不舒服,可能是由于白天劳累过多的原因,这时候只觉的双眼皮打架。
本想着饭后溜达溜达消化一下,现在也没有精力了,只想快点找个枕头饱饱的睡一觉。
不光是他,两个差役也都困得直打哈欠。
饭后,众人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间,住在冯思远房间隔壁的是一个年轻妇人,只由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妈子陪着,老妈子正要关门,李弘济忽然上前施礼说道:“这位夫人,今夜可否能与我换一下房间?”
听到这话,冯思远当即便被雷的外焦里嫩,心想李弘济你不至于吧!就算是你厌恶我,不愿意和我住同一个屋子睡同一张床,你说一声我也要脸,跟衙役换一下就成,你至于去和一个年轻妇人换房间吗?
莫非你要让这对主仆和我睡一间屋子吗?你这不是胡闹!
那老妈子也是困得上下眼皮打架,打着哈欠不耐烦的说道:“我这房间有金子还是你那屋子有鬼呀,不都是一样的屋子呀,困死了!”
李弘济满脸诚“拜托了!”
老妈子正要发脾气,却听到屋子里的妇人说:“算了奶娘,既然这位公子执意要换,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的,反正都是一样的屋子,我们就换一下吧!”
既然主人都这么说,老妈子也只能不情不愿的和他们换了一下,冯思远提着自己的行礼跟着李弘济到了那妇人的屋子里。原来是他们两个和这这对主仆换一下房间,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冯思远困得两只眼睛都要睁不开了,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心思考虑李弘济这个反常举动!
胡乱脱了外衣,便转进被窝里沉沉睡了过去,只是迷迷糊糊的感觉李弘济也躺在了自己声旁,但他却实在是困得没有什么旖旎心思了。
他睡得正香,忽然被一阵翻箱倒柜的打斗声惊醒,急忙看去,见李弘济正和一干黑衣人打了起来,那黑衣人一个措手不及,被李弘济一脚踹到桌子上,桌子上的茶壶茶碗叮叮当当碎了一地。黑衣人急忙爬起来,从腰间抽出一柄软剑,朝李弘济刺过来。
第33章 惊魂观音寺(二)
这一剑没有刺中李弘济,就瞄到了床上刚刚被吓醒的冯思远,刚刚李弘济为了躲他的剑,闪到一旁,这时候黑衣人离冯思远更近一些。
总共屋子就几步宽,那黑衣人上前两步就到了床前,一把揪住冯思远的头发,将他从床上拖了下来,手里那柄软剑架在冯思远脖子上。
冯思远脑袋没清醒过来,小命就抓在了黑衣人手里,只感觉寒森森的冷意从柄剑上传来,恐惧的头发丝都要竖起来了。
那黑衣人朝李弘济威胁道:“你再敢过来一步,我就杀了他!”
李弘济停在几步开外,不敢再往前一步,但一双在黑夜中愈加明锐的眼睛死死盯着那黑衣人,后半夜雨停了,有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缝隙照进屋子里。
冯思远全身瘫软,一双眼睛也紧紧看着李弘济,生怕他惹怒这个黑衣人,他怕死,这没什么好丢人的,谁不怕死?身子在寒森森的剑下微微颤抖,朝李弘济哀求道:“错……错舟,救我,救我!”
李弘济没有去看冯思远,那双秃鹫一样锐利的眼睛从未离开过黑衣人哪怕半分,场面僵持下去。
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耐力,黑衣人不是李弘济的对手,但李弘济必须顾及黑衣人剑下的冯思远,谁最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僵持了一会,黑衣人便有些慌了,越多呆一刻,对他就越危险。因为那人似乎并不是太在意手中人的死活,黑衣人粗暴的拖着冯思远的身体一点点往离他最近的窗户挪去,软剑割破了冯思远脖颈上的皮肤,明艳的血珠子渗了出来。
黑衣人大声威胁李弘济说道:“退后,你退后……否则我就杀了他……”
冯思远感觉脖子上的剑割破了自己的咽喉,呼吸艰难,他一边急速喘气一边大声呼救:“错舟救我……救救我……”
“你退后,你退后……听见没有,你就不怕我杀了他!”那人的剑又在冯思远的皮肤下深入一分,逼的李弘济不得不一点点后退。
终于挪到了窗户前,那黑衣人忽然一发力,提起冯思远整个身子朝李弘济砸了过去,冯思远只觉得自己像是变成了一个大麻袋,在半空中被李弘济接了下来。
那黑衣人欲夺窗而逃,李弘济快速闪到他身后,手中一块尖锐的瓷片朝黑衣人背上扎了上去,可惜瓷片不如兵器锋利,大概只割破了皮,那黑衣人跳出窗外,逃进茫茫夜色里不见踪影。
李弘济只能看着窗外月光叹气,一回身,见冯思远瘫坐在地板上,脸色煞白,裤子下湿漉漉一大片。
冯思远惊魂未定了好久,才发觉自己现在的狼狈样,这一刻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太丢人了。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他只是默默低着脑袋扒拉碗里的米饭,一言不发,心里猜想昨天晚上的刺客究竟是谁派来的?难不成真的是冯太傅,他想半路截杀朝廷命官不成?
正胡思乱想间,发现自己碗里多了一块豆腐,一抬头,看见李弘济的筷子刚刚撤出去,李弘济竟然破天荒的给他夹菜了!
“别发呆了,快吃吧,吃完还要赶路!”李弘济的声音很好听,宛如他们初见,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说完他也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可能是因为昨天晚上没吃饭的缘故,他竟然连吃了三大碗米饭,才放下筷子。
见冯思远一小半碗米饭还没吃完,便又安慰他说:“昨天夜里的事情,我不会往出说的,你放心吧!生命攸关的时候,谁也比谁强不了多少!”
他越是这样说,冯思远越是心里发虚,这回是丢人丢大发了,若是在别人面前,也就算了,偏偏还是在李弘济面前,他发觉越是想在李弘济面前保持光鲜亮丽,就越是狼狈。
那两个衙役也来到斋堂,看见一大早冯思远的脖子上缠了纱布,都十分震惊,问道:“冯大人,你这是怎么了?”他们这一问,冯思远差点把脑袋扎进饭碗里去。
李弘济说:“昨夜可能有我都仇人来找我寻仇了,冯大人这是跟着我遭受了池鱼之灾!”
两名衙役一阵唏嘘,斋堂里有和尚听到这话,朝他们这边看了一眼。
饭后,一行人要离开观音寺,李弘济问那些干活的和尚:“为何今早没有看到主持大师,我还想向他道谢呢!”
“师傅昨夜偶感风寒,今日身体略有不适,多谢施主挂心了!”和尚说道。
“哦?那正好,我略同岐黄之术,不如就由我给主次大师看一下,也好报答你们的收留之恩!”
和尚忙说:“不必了,师傅这时候正休息!”
李弘济淡然一笑“那也行!”
众人离开观音寺,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新侨县县衙。知县大人带着一众官差在府门外迎接,看见他们过来,急忙上前寒暄道:“两位大人一路幸苦了!”
冯思远正要与这知县说两句场面话,李弘济便率先开口问道:“城外二十里有个观音寺,那可是新侨县的管理地界?”
那知县忙说:“是是,那观音寺的确在我县境内,虽然距离开封有点远,但还是有好些达官贵人专程到那座观音寺里求子,听说那寺里的观音特别灵验,大人若是也想求子,不如接尊夫人去那寺里住上一阵子……”知县大人细说了不少在那观音寺里住了一段日子,便被观音娘娘赐给麟儿的例子,越说越兴奋。
却忽然听李弘济说道:“谢知县,本官命你立即带人将那观音寺里的所有和尚都抓起来,尤其是不能放走那个主持!”
谢知县被他这个命令吓了一愣,缓了好一会才问:“为什么?官家命你查陈家的案子,你为什么要抓本县境内的和尚?”
李弘济冷眼看这个谢知县,唇角闪过一丝讥讽“不如就等谢知县丢了乌纱,再丢了头颅,去找阎王问个为什么吧!”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今天二更,也不知道哪个词犯禁了,揍是发不出来,郁闷
第34章 惊魂观音寺(三)
一听这话,谢知县便不敢继续追问了。这个谢知县是典型的官场老油条,他明知道陈家兄弟的案子有疑点,却还是草草结案,本以为依照冯家的家世地位,这案子掀不起什么波澜。
想要讨好冯家,为自己的仕途找个靠山,却没想到突然杀出个大理寺丞李弘济,要将这艘船给掀翻。他这时候最庆幸的是没收冯少爷的银子,就算是东窗事发了,他充其量也就是个办案不力。
可他想不明白,这李大人到了新侨县办的第一件事为什么是抓和尚呢?莫非陈家的案子和那些和尚有关?他不敢多问,调了七八个官差吩咐道:“你们几个去把观音寺里的和尚请到县衙里来!”
《宅书屋》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