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之上》分卷阅读37

    第44章

    按徐应骁口中的前两日情形, 吐蕃应当叫骂到日出之后再尝试攻城。但今日三人中箭,骂战戛然而止。一骑随即向后奔出, 不过片刻, 远处涌动的黑红色行进速度明显变快。

    “陛下。”徐应骁一注意到,就立刻转向朕。朕小幅点头,他便大声吩咐左右, 准备迎战。

    在一片兵戈相碰的金属声响中,谢镜愚开了口:“陛下,那松仁松赞可能有点急了。”

    朕也这么认为。对吐蕃而言,用得好好的挑衅被当面搦了势头,他们不气急败坏才有鬼。“谢相的言下之意是?”

    “今日将有苦战, 诸位将士都心知肚明,不可避免。”谢镜愚又道, “臣原先以为, 松仁松赞能韬光养晦多年,必然是个不轻易动怒的性子。”

    他说的两件事乍一听完全没联系,但朕隐约捕捉到了背后含义。“你想真正激怒松仁松赞,好教吐蕃自己露出马脚, 从而减轻我军压力?”

    谢镜愚点了点头。“臣刚见陛下三箭,此时又见敌军变阵,不由心生一计。”

    朕一下就精神起来。如果真有用,不仅满安戎城的兵士百姓要感谢谢镜愚, 后方的将士家属也莫不感激涕零。“赶紧说来听听。”

    崔英和徐应骁赶忙凑上前来。等谢镜愚如此这般地说完,他们俩都显出了些许疑虑。

    “这能成么?”徐应骁的疑虑更多一些, “若是松仁松赞这么容易中计,吐谷浑也不会败得这样快了。”

    崔英没说话,但朕目测他应该有同样的疑惑。

    建议刚出口就遭遇反对,谢镜愚的反应却是一笑。“若是咱们碰到松仁松赞未即位、或是刚刚即位,那谢某此计定然无用。可咱们运气可能算得上不错,有吐谷浑在前头给咱们顶住。”

    顶住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徐应骁不由皱起眉。“谢相的意思是……”

    崔英也一脸若有所思。“吐蕃在吐谷浑上得了大胜,想要趁此机会大举进攻我朝可以预料。另外,虽乘胜追击是兵家惯常之策,但确实不是每次都管用。”他声音不大,却越说越快,“故而谢相以为,吐蕃过分自信,便成了骄兵必败?”

    谢镜愚又一点头。“不过死伤三个,吐蕃便改变了他们原先的步伐。臣觉着,”他转向朕,“松仁松赞并没咱们之前料想的那样沉得住气。”

    此言一出,几人尽皆面面相觑。

    “自听说松仁松赞弑兄以来,朕便一直觉得这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角色。”朕思索着这个之前没考虑到的死角,“但谢相所言也不无道理。松仁松赞处心积虑地登上赞普之位,定然恨不能向所有人证明他确实够格当赞普,而且越快越好。”

    “陛下英明,臣就是这个意思。”谢镜愚接口,“臣以为,哪怕他只有一分急功近利,也是咱们的机会。”

    崔英和徐应骁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所有安排都做好了,而且谢镜愚刚刚也说过,临时变阵是兵家大忌。

    谢镜愚好像完全没注意。“臣也不要陛下立即做决断。等吐蕃大军到了近前,臣只要简单试上一试,陛下就知道臣之猜测真假何如。”

    虽然他口称让朕决断,但朕知道他这话说说给崔徐两位将军听的。“谢相打算如何试?”

    谢镜愚抬头看朕,面上恭谨,眼睛里却有一股朕如今已经很熟悉的、志在必得的神色。“臣大胆请陛下委屈一二。”

    朕不由扬眉,而崔英和徐应骁的担忧开始变成疑惑。

    铜壶滴漏声声都如同落在刃上,三刻钟很快就过去了。

    原本预料半个时辰到的吐蕃大军此时已经到了城外。步兵持长戟,身披韧草串起的片甲,圆盾则以皮革与韧草编织而成,正中有鹰鹫图案。骑兵持长弓背箭筒,穿着半身锁子甲,当胸一面护心镜;马匹也是全副武装,只有脖下和腿部刀剑易伤。吐蕃以红为尊,衣物尽皆红色,铠甲又是清一色玄铁材质,远望就是黑红黑红的一片。

    说实话,就算朕眼力再好,也不能隔着百八十步看清这么多细节。但是,那面护心镜实在明晃晃,简直就和靶心没区别——刚刚朕瞄准了护心镜偏右的位置,对那三个士兵就是偏左。所以,只要不出意外,他们已经咽气了。

    话再说回来,吐蕃赞普本人确实打眼至极。朕根本用不着认识他:光看大阵中央的红旗之下有个全身红铠、头盔顶上还有三枝长长彩羽的人,就知道那是松仁松赞无疑了。

    阵中红旗挥动,片刻后吐蕃大军便排列完毕,最前的步兵盾阵离城墙最近有七十步左右。一人旋即骑马而出,振臂大呼:“赞普亲临,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朕正想着吐蕃吃了亏就长了记性,猛听到这么一句异域口音浓重的西南官话,差点没控制住表情。招降是这样招的?吐蕃人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徐应骁显然也不吃这套。“你又是何人?报上名来!”他吼了回去,而后低声对朕道:“应当是吐蕃大将聂赤。”

    对面报了名字,果然是聂赤。

    “安戎城守将、云麾将军徐应骁在此!”徐应骁再次吼了回去。

    “什么什么将军?”聂赤一副“我没听懂”的模样,“不管是个什么东西,也是常年留在如此苦寒之地,还不如早早降了,还能饶你一命!”

    “这些话你们都已经喊过百八十遍,大爷我听得都要耳朵起茧了!你好歹是个将军,能不能换点新鲜的给咱们大伙儿听听?”徐应骁毫不示弱地嗤笑回去,城楼上的将士们也群起嘲讽,显然都是经验丰富之辈。

    便是聂赤听不清,他也看得出不是他想要的反应。“你……”

    这恼羞成怒的调子刚出来就没了。朕正想说聂赤确实不太沉得住气,就见到对面大阵分开,烈烈红旗跟在那个红铠之人往前移动,不由凝神细望——

    七十步距离也掩盖不了松仁松赞相当粗犷的眉目。他的红铠已经足够打眼,面甲两侧及双臂披膊位置还有复杂的花纹装饰。“不知徐将军想听些什么新鲜的?”他提气道。

    毕竟谁都是第一次见这位赞普,城楼上霎时紧张起来,但徐应骁还是撑住了气势。“你就是吐蕃赞普,叫松仁松赞的那个?”

    直呼君王名字放哪儿都是大不敬,吐蕃军中顿时一阵气急的骚乱。松仁松赞抬起手,那些声音就没了。“我确实是松仁松赞。”

    他一开口朕就发现,他的官话要比聂赤标准多了。说鲁莽武夫能做到这点,朕头一个不信。

    对面没什么火气,徐应骁也不好挑衅得太过。“那就要看赞普想说什么新鲜的了。”

    松仁松赞似乎笑了一下。“那我要先问问,你们之中谁才是管事的?”

    这个问题嘛……徐应骁下意识地回头,看到朕的时候才发现中计。“陛下,”他轻声道,有些微紧张,“怎么办?这下他知道咱们有援兵了!”

    朕小幅摇头。“无碍,没援兵他才要怀疑。”随后,朕对谢镜愚颔首。他会意,即刻从朕身侧走到徐应骁身侧,朗声道:“奉陛下诏令,谢某领此次监军之职。”

    隔着这么远,除非松仁松赞手里有个望远镜,才能发现徐应骁看的是后方的朕、而不是谢镜愚。故而,他像是吃了一惊:“谢?南吴谢氏那个谢吗?”

    “正是。”

    他们一来一往,朕听得暗自心惊。这松仁松赞明显做过功课,谢镜愚的计划可能有点危险……

    松仁松赞突然笑了。“哈哈,未曾想竟然是你!”他又笑了几声,“虽说行军道大总管才是真正管事的,但我想问问,既然你来了,大总管不该是你吗?”

    ……这已经不是挑衅了,这是明晃晃的挑拨离间啊!

    朕顿时非常有骂回去的冲动,可惜这会儿不该朕表现——

    谢镜愚完全不为所动。“赞普想说的就是这个?”

    “我想说的是,若你此时降我,我保证封你等同于大总管的职位。”松仁松赞又道。

    这么大个馅饼,朕怀疑聂赤听了都要跳脚,但谢镜愚依旧一脸冷漠。“若这就是赞普所谓的新鲜话,谢某劝赞普还是不要浪费口舌了。”

    “这是为何?”松仁松赞仿佛很感兴趣。

    “陛下正是信任谢某,才委任谢某监军一职。”谢镜愚朝兴京的方向拱了拱手,“谢某既为臣,自不能辜负陛下的厚望。”

    “读书太多,就是迂腐。”松仁松赞摇头道,像是很惋惜,“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值得你如此……”

    他话还没说完,城楼上就是一阵骚动。不少将士按捺不住自己,已经开始破口大骂。

    松仁松赞还不知道朕就在城楼上、更兼三箭神射,不由敛起之前的惺惺作态,真的惊讶起来。“如何今日……”他很可能意识到了今天与前两天的差别,但如今形势由不得他深想。“我最后再问一句,刚才那三箭是谁射的?”

    听到这话,徐应骁一脸震惊地望着谢镜愚。而谢镜愚则望着朕,满脸都写着一句话,那就是——“陛下,瞧,臣说中了吧?”

    朕差点被他气乐。这节骨眼,还和朕较上劲了是吧?

    作者有话要说:

    松仁:我是不存在吗?????

    第45章

    按照谢镜愚之前所猜测的, 朕那三发神射必然会引起松仁松赞的注意,原因有三。

    其一就不用说了, 被当头挫掉锐气, 换成谁都会在意;其二,敌营突然冒出个神弓手,是否有更多、是否有新阵都值得商榷;其三, 朕的弓箭均为特制,弓身箭杆上还刻有代表乾卦的六条横杠。

    古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朕善射技也善利器,若是第二点不足以说明,加上第三点就完全够了。

    和突厥人相比, 吐蕃人不算个彻底的、马背上的民族,然而捕猎依旧是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若能培养优秀弓手、乃至改进弓箭, 对吐蕃而言, 意义相当重大。

    故而,松仁松赞可能对其他人虚以委蛇,招揽朕的心却绝对是真诚的。

    求贤若渴本来是个值得称赞的君主品格,问题在于他根本不知道朕的身份。

    也正是因此, 谢镜愚希望朕在松仁松赞要人的时候假装自己不是皇帝。这样做,一来能持续麻痹松仁松赞,毕竟皇帝亲临和派个宰相监军是完全不同的级别;二来则是尝试刺激松仁松赞,让他愈发急于求成。

    总而言之, 除了委屈朕纡尊降贵地演普通士兵,其他都是好处。

    “赞普此言何意?”谢镜愚故意把问题丢了回去。这也是策略之一, 先钓对方胃口。“区区小兵,竟然入了赞普青眼不成?”

    “区区小兵?”松仁松赞大笑出声,“敢问谢相,若此人只是区区小兵,怎么不见其他人有他那般的箭术?”

    他的笑声比嗓门还大,传荡开去之后,四下里仿佛有隆隆的回音。徐应骁说他自幼便是猛将,看来是真的。

    给这么一震,城楼上兵士骇得尽皆对视,但谢镜愚依旧岿然不动。“不管此人是不是区区小兵,他都是我朝的兵士。谢某好心劝赞普一句,不要白费心思了。”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