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汉]》分卷阅读45

    义哥看到他们,渐渐重拾生活的希望,他还有这个宅子,还有这么多孩子,他没有时间继续生病。

    程府指派来的帐房管事,已将仓库里的新柴生产原料全部搬到这座宅子,新柴也不能继续在程府后院生产了,也搬过来。

    义哥在古叔的掺扶下,缓步走到院子里,太挤了,院子已经推满,过路都不方便。

    因为担心新柴原料淋了雨,影响燃烧质量,古叔安排孩子们再挤挤,将原料塞进四间正房,都尽量往高了堆码。

    房间内,人与货物混居,挤得水泄不通了。

    由于之前卖掉部分棉花,义哥手里有些钱,他与古叔商量,另外租套宅子,或另租仓库。

    古叔极力反对,穷惯了,这样也挺好,没必要再乱花钱去租房子。

    义哥开始盘算将来的生活,既然不另外租宅子,家里堆满易然材料也很危险,必须尽快生产新柴卖掉。

    宅子里这么多人,为何不自产自销!?

    说干就干,义哥恢复了大半体力,就带着小卷毛开始教大家制作新柴。

    孩子们在院子里搭了两个棚子,就成了加工基地,当日生产,次日就带到街上兜售,再陆续捡回耐烧垃圾做生产原料。

    义哥的想法很简单,孩子们不能永远做乞丐,学一门手艺,收入较稳定。

    孩子们兴致很高,都知道学来的手艺是自己的东西,还互相比赛。

    手腕的伤口留下难看的疤痕,除了不能使力,手指不太灵活,外观看起来没什么区别。

    其实也不太需要义哥做些下力气的事,毕竟院子里人手充足,他只需要做领导,安排生产,计划销售,规划未来,即可。

    义哥和古叔住门房,一人睡小床,一人打地铺,生活上了轨道。

    两月后,有一条大消息,传遍全城街头巷尾。

    盐铁商会解散了!!!

    义哥正在街面查看布匹行情,新柴生意只是其次,屯集的棉花才是大头,需要找销路。

    那布行老板都无心做生意,只顾与人谈论此事。

    据说两个月前,长安城首富程卫面见皇上,自愿交出盐铁经营权,而这时桑弘羊正在向皇上提议由官府收编全国盐铁经营,以后盐铁厂只能官办,由官府设销售点。

    以前的所谓盐铁官商,也只是有官员做靠山,其实还是私营制。

    桑弘羊主张由皇上亲自掌控铁盐。

    据说程卫交出盐铁经营权,皇上赐他官衔中朝侍中,可以出入禁宫,参与中朝议事,与桑弘羊一同协办回收盐铁经营权的事务。

    盐铁商会本以程卫为魁首,现在开了口子,搏奕的结果直接影响后面,会员们跟从,是表忠心,不从,就是与皇上对着干。

    程卫与桑弘羊跑了两个多月,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每约谈一家,就达成一家协议!

    昨日长安城最后一位盐铁商签下经营权出让契约,代表着铁盐商会被瓦解。

    布行老板听得直摇头,感叹行情不好,铁盐行是各行业之首,铁盐被瓦解,其他行业的末日也要来临。

    义哥默默地抱着手腕,抚摸着那疤痕发呆,原来那日去见皇上,他交出了盐铁经营权,难怪脸这么黑。

    原来我跟他都是受害者。

    义哥赶紧甩甩头,将心魔赶走,都是受害者又怎样!?

    再没有关系了!

    布行老板继续与人谈论:“我祖上三代,都经营布匹生意,不但养活自己,还养活百来个伙计,现在皇上推行《告缗令》,检举的人若真能分到我一半家产,肯定是发笔横财。但我的伙计怎么办,无以为生,只能变得更穷。钱进了国库,无法再生产,布商受到打击,市面的布价就会更贵。”

    义哥很赞同,近日来,很多东西都贵了。

    后来关于程卫的消息,义哥都是街头巷尾听来的。

    程卫砍掉盐铁两项最赚钱的生意,程氏商铺也随之减少八成,依赖商铺干活的伙计都失业了,剩余两成商铺靠卖杂货赚钱。

    又听说程卫与桑弘羊搭档一路雷厉风行,替皇上扫清了很多档路者,好像皇上对他很满意。

    杨可主持《告缗令》事务也收到成绩,各行业以盐铁为首,现在盐铁已全部归于皇上,其余行业没了主心骨,开始有人上递告密信。

    收到的告密信由官府派人查实,但凡查实了偷税的商人,均被操家,家产充公,告密者分到一半财产。

    几桩告密者大获成功的案例引发众人效防,一时间,逃过税的富人们危机感暴棚。

    ……

    义哥想买更大的地方,现在的宅子,已经太过拥挤,要想做大规模,必须买更大的宅子。

    古叔当然赞同他换大地方,但没有经济做支撑,都是白日做梦。

    义哥看好城郊一片叫做“朱府”的大仓库。

    大仓库原址曾经发生过灭门惨案,文皇帝在位时,不知朱家人得罪了谁,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事后,朱家后人不知去向。

    二十余年后,朱家后人重回长安,看到这片残檐断壁的家,打算重建家业。

    这本是很好的事,却出了问题,刚修了一间屋子,就停工了,因为工人发现这片土地不知何故,变成一块盐碱地。

    大家对自然天灾变化等现象还是很害怕的,都有敬而远之的心。

    这片土地原本绿树成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何一场大火,二十余年无人居住,地质就变了!?都觉得太邪气。

    此事惊动了武皇帝。

    武帝派人去查看,回报的人说此处有大冤,只要申诉冤屈,就能还原之前的模样。

    当年放火的仇家无法找寻,皇帝给那户朱家后人封了个闲官。

    这之后,依然是盐碱地!

    此地无法打井,不宜居住。

    朱氏后人为了利用这块地,开始搭建库房,出租给商人们推放货物,随着商业繁荣,搭建的库房愈来愈多。

    义哥打听到,朱氏后人想将此大仓库卖掉,价格极低。

    古叔去看过了,整整二十间现成的大仓库,两排仓库中间,足够通过马车,真是个好地方,这么大的地盘,咱们哪里买得起呢!?

    义哥道:“现在商业萧条,这“朱府”仓库为何要卖掉?就是因为空置,这么大片地方,每年要交高额税金,以前租出去,税金不是问题,现在租不掉,朱氏后人就支付不起了,于是贱卖。”

    古叔连连点头:“我们现在住的宅子虽不大,地段却很好,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手的钱,来郊区买大仓库,有地方搞生产,能住人,又能堆货。”

    义哥笑道:“我正是这样打算的,这里地质翻盐碱,无法打井,除了用水不方便,别的都不是大问题,但我们人多,大家分担挑水的任务,共同出力,定能生活得很好。”

    地段好的宅子,挂牌出去就有很多人来询问,义哥肯定得慢慢挑个出价高的买家。

    那边地段差的大仓库,就成了鸡肋,房主又舍不得拆掉这搭建好的库房,毕竟当初修建时花了不少钱,如果都拆了,只剩一片荒地,更卖不掉。

    义哥的宅子刚挂牌出去,程卫就收到风声。

    管家老五跟在程卫身边十数年,作为程府老管家,看着程卫从小长大。

    他见证了程卫和义哥的关系由淡到浓,亲眼目睹义哥如何受宠,也知道程卫有多么纵容他。

    所以程卫从皇宫回府后,暴怒将义哥手筋挑断赶出府,在管家老五看来,只是恃宠而骄的后果。

    接下来的日子十分忙碌,割据盐铁生意,铺子也交出去了,程卫忙得很,管家老五也忙得很。

    再后来程卫走马上任做了侍中,与大农丞四处约谈盐铁商会成员,再后来,也没这么忙了,程卫就开始独自发呆。

    别人不清楚,管家老五是知道的,程卫借口太忙,不怎么去西苑,偶尔去西苑陪夫人吃晚餐,但都不留宿,再晚也要回中苑休息。

    程卫常常坐在义哥以前睡的小床上发呆,要么坐在那小床上看窗外的月亮,后来也不睡大床了,就睡在那张小床上。

    管家老五知道,老爷有些想念义哥了,但他是个下人,看在眼里,不能说。

    作为老爷身边的帖心人,管家老五暗中派人留意义哥的动向,就啄磨着,万一哪天程卫突然开口询问义哥近况,他能答上话来。

    所以当管家老五听说义哥将那宅子挂牌出售的时候,心里犹豫半晌,决定试探性的将此事告诉程卫。

    也不敢提义哥的名字,毕竟当初老爷发了那么大的脾气,还说过永远不想再见他。

    管家老五就试着提了提那座宅子。

    程卫听到那宅子,眉毛一挑,立即问发生了何事!?

    管家老五这才说了小公子准备将那宅子卖掉,好像还看上城郊一处地方,其实他不喜欢打听这些八卦,但毕竟那座宅子当初的交易是他出的面,所以他听到这事就顺便打听了一下,小公子好像要买“朱府”大仓库。

    程卫听到“朱府”大仓库,眉毛就纠结起来。

    管家老五就说了俩边的价格,小公子卖掉的宅子钱不够,能凑集这么多钱,要花光全部身家。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