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冬同人)林花落》分卷阅读87

    梁冬哥本是要陈怀远说这话的,可如今他真这么说出来了,却又莫名其妙得生起了陈怀远的气——你的臭脾气呢?你的桀骜不驯呢?为什么要服从?为什么不坚持?为什么不拒绝执行这个狗屁命令?!

    陈怀远上前一步来到梁冬哥近前,伸手抚上他的脸颊,温柔地擦去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滚落眼眶的泪水,哑着嗓子道:“男子汉大丈夫,只流血,不流泪。”

    梁冬哥回过神,忙吸了吸鼻子,低头用袖子胡乱抹把脸,带着一时还平息不下去的哽咽,抬头朝陈怀远辩解:“我只是迷了眼了……”许是袖子上沾了泥灰,抹得这脸跟只小花猫似的。

    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陈怀远奉命率八十八和八十九师退出龙陵,回师松山,协助扫荡外围据点。

    直到七月,松山攻坚的部队以十分惨重的代价,仅仅夺取了竹子坡、腊孟街及阴登山等几个松山的外围阵地。

    松山久攻不下且伤亡惨重,卫立煌终于反应过来,不能这么打。

    很快,潘成翊撤职,陈怀远被临时任命为八十五军代军长,再次派去攻打龙陵。而攻打松山的人则换上了何绍弥。

    何绍弥被下了死令,只得不断命令手下强攻松山,使得伤亡惨重。而此时,敌第五十六师团、第二师团主力一万五千多人,已经顺利集结完毕,向在龙陵的中**队发起了疯狂反扑。这使得进攻龙陵的部队,包括陈怀远的八十五军、胡滔的六十二师和戴彬的荣三师,陷入了被围困的绝境。

    “日本人还真看得起我们,那么打松山他们都不理会,宁肯放弃了腾冲,全都集结来龙陵反击。”陈怀远对着地图自嘲地笑笑。

    “要不是潘成翊捣乱,我们早把龙陵拿下了!”熊惠民在一边愤愤不平。

    熊惠民原本跟潘成翊都是八十五军下属的师长,平起平坐。只不过他觉得潘成翊是有陈赐休的关系才爬上了军长的位置,对潘成翊本就看不顺眼,这下因为潘成翊抢攻松山,搞得他的八十八师本有大功可立,如今却损失惨重困在龙陵被困,他便更加忌恨了。

    马成辉打住熊惠民的抱怨:“现在说这些没意义。我昨天在长官会议上碰到六十二师的胡滔,问他们张金山南天门一带的情况。他说敌寇的火力实在太强,他们打得只剩下几百人了。军座,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扭转局面。”

    陈怀远现在有股破罐子破摔的感觉:“扭转局面?我就是三头六臂也扭转不了。”

    “难道就这么一直退?”马成辉有些不可置信,他觉得以陈怀远的能力,不可能就这么甘心坐以待毙,总有办法。

    “那还能怎么样?现在只能在这里尽量拖住敌寇。”陈怀远摇头,但看大家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又忍住不住鼓舞大家道,“只要我们能拖住第五十六师团和第二师团,腾冲和松山的压力就能减轻。一旦克复腾冲和松山,到时候两面夹击,三路齐攻,自然光复龙陵!”

    可是,拿不下龙陵,工事坚固的腾冲和防御完善的松山,是那么好攻克的吗?

    陈怀远有时候想想都觉得可笑,他那么绞尽脑汁制定作战计划,绕道松山先打龙陵,为的不就是能尽量减少己方损失和尽早完成光复滇西的战略任务么?可结果却让潘成翊一个抢攻松山打乱了计划。最终,牺牲了那么多原本根本不用牺牲的人。

    战场上,战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只要一步走错,失了先机,后面便是步步皆错。

    朝令夕改,临阵换将,越级指挥,保存实力,抢功夺劳,派系倾轧……这样一只军队,是,抗战这么多年在正面战场对抗日军,牺牲是很大,杀的敌寇是很多,若说不好,对不起千千万万死去的将士!可若说好,又如何说得出口?

    一般仗打到这种地步,可以说已经输了。但是,抗日之战即卫国之战,只有亡,没有输,既未亡,就未输!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战略上的智取可言,只能让部队死死拖住龙陵的日军。否则,让敌寇喘过了气腾出了手,再去支援腾冲和松山,之前就真的是白死那么多人了。

    陈怀远咬咬牙,在各部挑出一批素质优秀的人来,组织起小股的敢死队和突击队,和日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打、一个地堡一个地堡地夺。这纯粹拼的是谁的神经更坚韧,谁更不怕死。

    四四年九月十日,因伤亡惨重,远征军只得再度退回到龙陵城北近十公里的长岗一带堵击,第二次进击龙陵宣告失败。

    九月十四日,腾冲光复前一天,六十二师二十八团上校团长李志奇牺牲。

    九月十五日,中国远征军围攻松山、腾冲的战斗都取得了全面胜利,左、右两翼主力部队相继汇聚龙陵。

    十月二十九日,远征军十个师的兵力完成集结,向龙陵城区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十一月二日,六十二师上校师长胡滔、上校参谋长彭立坤牺牲。

    十一月四日,歼灭据守龙陵的敌军大部,收复龙陵城。

    十一月十一日,龙陵全境光复。

    克复龙陵后,日军赖以盘踞滇西的强固阵地均被扫除,日本侵略者被驱赶到了芒市一线的一马平川之地,自此再无险可守。2

    `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3

    --------------------

    李叔同

    2《龙陵战役》

    3郁达夫《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

    这卷已进入收尾阶段,还有个回龙山写完就差不多了。这几章写得我快抓狂了,硬着头皮啃掉一堆战争综述,有些地理位置我不理解,还是同时开着谷歌卫星地图和日军1939年的《新支那最详地图》对照着看的。啃完了还得简化加工,累shi了,好想烂尾掉(被殴飞

    讲个笑话轻松一下。

    土`共:不就是美式装备嘛╮( ̄▽ ̄”)╭

    美帝:不就是中**队嘛╮( ̄▽ ̄”)╭

    在朝鲜交上手后,土`共&美帝:尼玛!**坑爹啊!(ノ=Д=)ノ┻━┻

    第七十五章 国殇墓园

    因为工事的坚固和防御的完善,而先取松山的作战计划又以失败告终,使得远征军对腾冲和松山的克复,是实实在在用战士的性命填出来的。

    克复后的腾冲,城里已经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甚至形容其“无一叶不烧焦弹穿,无一屋能遮风避雨”。松山上更是草掩残肢,藤缠忠骨,尸横遍野令人目不忍视。

    这些人,最后都长眠于来凤山下、叠水河畔的墓园,是名国殇,典出楚辞。

    梁冬哥站在正上香献花的陈怀远身后,看着一排排石碑一个个名字,耳边的枪炮声和喊杀声萦绕不去。

    泪湿眼眶,模糊了视野,墓碑一块块的排列整齐,远远看去,像极了整装待发的军队。仿佛就差一声高呼,一阵号角,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呼号着前赴后继奋勇杀敌。

    不久前的战事再度在梁冬哥的脑海中浮现。

    其中一个画面是当时日寇反扑情况危急,陈怀远不顾劝说亲自下到先锋团指挥作战,并且下了死令:凡临阵脱逃者,格杀勿论!梁冬哥被陈怀远安排着,第一次进入督战队,第一手里拿着的武器却不为杀敌。

    他还记得那时候正在发起一次冲锋,枪林弹雨中一个战士被敌人的手雷投中,炸得血肉横飞只留下一条腿的下半截,一边的一个战友见了,停下冲锋,扭头跑到那截腿边上,傻傻地盯看了一会儿,猛地跪下,膝盖戳在泥地里,抬头向天哭嚎。

    身边督战队的人正要朝他开枪,梁冬哥抬手拦了下来,随即便见那个战士捡起那截残肢塞进怀里,从地里爬起来,端起枪嗷嗷叫着冲向敌军。

    他至今都不知道那个战士叫什么名字,是否还活着。

    给六十二师,也就是原预五师的那些老部下们致过意后,陈怀远戴回军帽,拉起梁冬哥的手,领着他慢慢地走在墓园的草坡上。

    “预五师刚过江没多久,他胡龙行还奉命在对岸护送戴海红的遗体回国,没曾想海红葬下了没两年,龙行也没了。他倒是跟维均要好得很,当年同吃同住,如今连走都是一起走的,也不枉他们一起长大的情分……却是置骑可惜,没能多熬上一日,看不到腾冲光复了。”陈怀远喃喃自语,有些伤感和慨叹,“终有一天,我累了,也要下去和他们作伴。”

    梁冬哥本还沉浸在悲痛中,听陈怀远这么说,忙回过神反握住他的手:“即便如此,也不能白白比别人多活着。到时候若真在地下相见,总得报出些好消息才对得住他们。”

    陈怀远停住脚步,手上一拽,把人拉近些,安慰道:“我没事,别担心。”

    梁冬哥知道陈怀远这几年起起落落的心里头郁闷。再加上这次胡滔李驿接连牺牲,六十二师人都打没了,上面传话说春被撤销番号,前不久在后方传来豫湘桂大溃退的消息时,又听说吕方丹在带领部队撤出桂林向西突围时殉国,陈怀远的心里就更苦了。就怕他一个想不开……

    “别老想着怎么安慰我。我怎么着也是打了二十年的仗,什么场面没见过?倒是你自己,你看你,眼睛都红成小兔子了。”陈怀远不无心疼地轻拍两下梁冬哥的脸颊。

    梁冬哥吸了吸鼻子,勉强扯开一丝笑意。

    是啊,从二四年起到现在,陈怀远这身戎装穿了二十年。当年一群二十来岁年少热血白天一个教室上课晚上一个通铺睡觉的同学,就那么一个个地死在战场上,也没见他想不开的,如今就更不用担心了。这是大概是作为一个军人的坚强和悲哀吧。

    墓园还未修好,陆陆续续的还有牺牲将士的骨灰在这里落葬。工匠们叮叮咚咚地在石头上刻划出一个个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字。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随着腾冲、龙陵、松山的相继光复,敌寇的残余部队退到了滇缅边境芒市畹町的三台山、回龙山一代。

    畹町位于中缅边境,一九三八年滇缅公路通车后,畹町成为了公路在中方一侧的终点。在滇缅公路成为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唯一陆上通道后,大量的援华物资通过缅甸的仰光,到达腊戍,又通过畹町进入中国,数万中**队从畹町出境远征抗日。畹町便从一个边陲驿道,一跃成为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和物资集散地。

    要取得滇西反攻的最后胜利必须光复畹町。回龙山则是畹町的门户,所以,夺取回龙山成了个关键所在。

    “残兵败寇,苟延残喘,落叶只待秋风扫,不足为虑。”陈怀远在跟梁冬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基本上是把这事归类为“打扫战场”,并没有放在心上。不只陈怀远,很多人都没放在心上。

    可是别忘了,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日本法西斯气数已尽的时候,在远征军反攻滇西的同时,在华南,在豫湘桂,在民族英雄蒋中正2的带领下,**损兵六十余万人,丧失国土二十余万平方公里,丢掉城市一百四十六座,失去空军基地七个、飞机场三十六个,让日寇打通了从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通道,使两千万同胞处于日军蹂躏之下!

    回龙山上这点所谓的“残兵败寇”,让担任围攻回龙山任务的第十集团军第二○○师和第九师,在盟军飞机掩护下,合师围攻十余天,伤亡过半,都未能攻下。

    黄达一拍脑袋:“这事还得找陈怀远。”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