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炮灰我罩了![快穿]》分卷阅读216

    翌日傍晚,三皇子果然来了相府报到。

    早不打算当君子的相爷在庖厨里洗手作羹汤,小王爷被属官引着来了书房,正看见三皇子趴在桌上,顶着两个黑眼圈,没精打采地暴风吸入着昨天剩下的桃花酿。

    陆灯脚下稍稍一顿,悄声对属官吩咐:“去把酿团子热一碗,配上宝塔菜端来。”

    属官神色奇异,称是转身去找人准备,陆灯自进了门,三皇子恰好风卷残云喝干了最后一滴,萎靡地抬头看他。

    “叫人去热了——怎么回事,这样会影响到你的评测吗?”

    两个人都是来考试的,陆灯也模模糊糊知道主角的任务是即位称帝,此时见三皇子一脸的心如死灰,不由生出些担忧,快步过去放轻了声音询问。

    三皇子连忙摇头:“评测倒是不会。”

    不仅不会,还因为登基得特别快,比预定进度超出不少,被系统奖励了一朵小红花。

    躺赢的三皇子并不快乐,趴在桌子上心事重重叹了口气:“我系统跟我说,当皇帝了就要注意形象,不能再胡吃海塞,不能太胖,还给我列了个私教训练的单子,每天跳五百个绳,做一百个仰卧起坐,为了不让侍卫发现,还要在半夜绕皇城跑三圈……”

    陆灯:……

    主角的系统真严格。

    每个人的系统都有着独有的性格和自主意识,对方的系统显然脾气不小。陆灯稍一沉吟,还是放下了提醒主角古代帝王也有不少胖子的念头。

    大概温润淡泊自在洒脱的皇帝是不能没有形象的。

    对方毕竟是两人被流放的唯一希望,陆灯安抚了几句,走到门口把下人热好的酿团子端回来,轻放在桌上:“那你就趁着还没登基,再多吃一点……”

    “我现在在宫里吃饭都只能吃半份,一道菜只准夹三筷子!”

    三皇子满心悲愤,呜呜咽咽往嘴里扒着酿团子,一把拉住他:“你们府上能多做一份饭吗?我饿了就来这里蹭,总归你是飞扬跋扈的王爷,又是我的叔祖,我不吃你说不定会打我……”

    三皇子越说越伤心,推开空碗自暴自弃:“不给我蹭饭,我不如不去当皇帝了!”

    陆灯错愕,睁大了眼睛望着他。

    两人还是要出去游学的。他不擅说谎,此时不知该不该把这样打击人的实话说出来,又怕对方当真赌气不走剧情,正进退两难时,门口已响起顾蔼含笑嗓音。

    “三皇子放心,只要顾蔼在京中一日,殿下的饭总还是管得起的。”

    “先生!”

    陆灯目光一亮,快步跑过去,接了他手中端着热气腾腾的鸡丝盐煎面。

    顾蔼含笑朝他一眨眼,朝三皇子施礼,肃容诚声:“还请殿下以江山为重。新法未竟,重担在肩,如今世家根基动摇正是时机所在,一日不可松懈荒废……”

    “顾相放心,陆梁以性命担保,此事绝不会不了了之。”

    一说起正事,三皇子神色却也不由端肃,再没了同陆灯纠缠胡闹的心思,连忙起身朝他还礼:“陆梁人微言轻,学识不足,还请顾相助我。”

    顾蔼一笑,从容颔首。打了个眼色示意小王爷快吃东西,自己敛衣入座,铺了纸笔,同三皇子细细讲解起新法的各处细节。

    一国之法极端庞杂繁复,一时哪讲得完。顾蔼已做了多日准备,原本也计划好了倾囊传授,说得无不细致尽心,三皇子自然不敢辜负,聚精会神听着,低头详尽做着笔记。

    三皇子听了整整一宿。

    三皇子被宫里的侍卫接回了宫。

    在系统严格的监管下,明天就要继位的三皇子呜呜咽咽地绕着皇城跑步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躺着走剧情·皇·主角·子:驴我!谁都驴我!

    (pД`q。)

    #不干了#

    #有情绪了#

    #想回家!#

    。°。°(≧□≦)°。°。

    第146章 这个权臣我罩了

    皇位的更迭发生得无声无息。

    皇上退位, 继位的竟然也不是原本被看好的太子。不少人都将这些事下意识同那一次世家施压联系了起来, 加上真真假假的传言, 人们虽然半信半疑,却也实在没有了更好的解释。

    世家坐大嚣张至极, 甚至逼得皇上被迫退位,实在穷凶极恶,倒也成了顺理成章的裁撤理由。

    相爷为作表率, 将封地精兵一应上交,并自请放逐三千里体察民情。

    新帝听闻悲痛不已,据称一度几近昏厥。奈何丞相去意已决,苦劝不下,也只能再三挽留,将一场流放足足拖了月余, 才终于将丞相与作陪的皇叔亲自送出了京城。

    百姓自发伏地跪送, 将两人远远送出城了三十里,朝中自此不再设丞相之位。

    顾蔼走后,京城却也隐隐约约出了些传言。

    有人说丞相之所以自请流放,是因为与那位小王爷关系匪浅, 为皇族所不容。也有人说小皇叔要跟着一块儿走, 是因为辈分实在太高, 当今皇上见了面就要叫叔祖, 心中不满,所以才会明里暗里将那位小皇叔挤兑出了京城。

    后一种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

    两人走后,相府与逸王府始终留存未动, 一应属官下人由朝廷供养,新继位的皇上还不时亲去查看抚慰,一坐就是一宿。京城百姓见得多了,不由人人感慨新帝的重情重义。

    传言越来越离谱——后来还有人信誓旦旦,说那日送丞相与皇叔出城时,皇上嚎啕大哭抱着两人的腿说什么都不放手,最后还是被小皇叔扛着扔回的马车上。

    因为实在太有损皇权威严,这一传言没过多久就被朝廷彻底封禁,再有传播谣言者,便以拘禁三十日、罚银一两论处。

    世家在轰轰烈烈的变法尾声里衰落,百姓也渐渐习惯了遵守新法行事,朝中风气一新,隐隐显出有中兴之像。

    又一年中秋,街上照起热闹喧声。

    中秋月明,燃灯以助月色,街头巷尾都点着形制各异的花灯。

    桂花酿的香气飘散四溢,精致的月饼摆成小塔祭月,各式小玩意临街叫卖。今日没有宵禁,人人都在外面游赏,哪怕是平日最不能饮酒的斯文人物,也会放开痛饮,痛痛快快地大醉一场。

    临街小馆里,气度非凡的中年文士带着俊逸青年随脚落座,点了几样菜一壶酒。店家见两人浑不似寻常人物,又小心装了一盘最好的月饼,恭恭敬敬送到桌边。

    顾蔼含笑谢了,拿起一块月饼瞧了瞧,掰开半块递过去:“这是自家做的月饼,手艺很不错,尝尝看。”

    月饼烤得刚好,里面莲蓉做馅,口感细腻柔和。陆澄如目光一亮,接过来细细嚼了,眉眼跟着一弯:“很好吃。”

    “给你什么都说好吃,实在是好养活。”

    顾蔼轻笑出声,拿茶水将送上来的碗筷烫了烫,目光在他身上一落,眼底泛起笑意:“累了么?今日可不能早睡,若是倦了,就先趁着这时候歇上一会儿……”

    中秋自古有习俗,这日睡得越晚,便越能长寿。虽然明知道不过是个缥缈念想,可哪怕是为了这一夜月色,也断然是不舍得高枕酣眠的。

    陆灯早习惯了,也不疑有他,听话的点点头,趴在桌上继续慢慢嚼着月饼,一边细细同顾蔼说着今日见的热闹处。

    小王爷前两天才行了冠礼,身量也比少年时又拔高了不少,面上稚气几乎褪尽。昔日的倔强戾气却也隐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温润俊逸的一身清雅。

    顾蔼耐心陪他说着话,不时给他讲几个偏门的典故,引得宁澈黑眸里每每月光清越,终于透出几分平日难得一见的活泼兴奋。

    小王爷也已长大了。

    亲手给陆澄如行了冠礼的前首辅心头闪念,抬手替他理着衣领,目光落在陆澄如身侧的那一块陈旧玉佩上。

    玉佩不是什么珍贵的料子,还是当初两人初识时的那一块,胜在玉质干净细腻。被贴身戴了这么久,已养得光泽温润,缀着的流苏早已褪色发旧。

    君子佩玉,行冠礼的时候顾蔼原本惦记着再给他换一块好的。可惜小王爷只认准了这一块,说什么也不肯换,好几天都要把玉佩放在枕头下才能睡得安心。

    此时见顾蔼又寻摸起自己的玉佩,陆澄如眼疾手快,一把捞起来攥住:“先生!”

    “先生就看看,不拿,”

    顾蔼哑然轻笑,安抚地拍拍他的手背。恰巧见店家将饭菜送上来,便转而拆了筷子,替他仔细布起了菜。

    两人这些年四处游学,吃遍了各个地方,如今又回了西湖边上。

    杭帮菜清淡鲜嫩,口味偏甜,最合小王爷的胃口。东坡肉杭三鲜吃得不亦乐乎,栗子炒子鸡也是必须点的,甜糯香腻的嫩栗炒厨子专门拿刀背细细拍散的仔鸡肉,嫩栗就只中秋前后那几日有,是可遇不可求的时令菜。

    陆澄如吃得满足,顾蔼也看得心头安慰,拿了调羹把栗子挑出来,一颗颗放在陆澄如面前的碗里:“一会儿要点大花灯了,我们也去看看……”

    话音未落,桌前却站了道陌生的身影。

    顾蔼不识来人,只觉气度清越绝非凡类,正要起身施礼,陆澄如却已倏地站了起来。

    小王爷这些年都放在身边长大,再往前就没出过京城,照理不该认识生人。顾蔼微怔,抬头望他:“澄如?”

    陆灯心跳微快,望着面前素衣墨衫的中年文士,犹豫一瞬正要开口,已被来人抬手阻住。

    那人气度沉敛不怒自威,神色却温和,目光朝顾蔼身上一落,望向陆灯和声道:“到了哪一步了?”

    他问得实在太过直白,陆灯不由怔忡,反应过来便觉脸上发烫,含混着低声道:“还——没开始……”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