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打白玉堂进了开封府,柳青就一直想去看望一下,可总是没什么机会。后来听说他跟着钦差大臣颜查散去了襄阳府,柳青虽然不清楚其中有什么□□,但想着自己与他多日不见,自己跟着瞧瞧,若是他平安自己也放心,若是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自己也能搭把手。可谁知他去了襄阳王府暗探时,竟然听说了白玉堂被人害了,骨殖埋在了军山。柳青虽然名不见经传,平日做人做事非常低调,但五义兄弟几人都知道他是个有能耐的。其实几位哥哥也是好奇,为啥自己那天上地下不消停的五弟会和这么一个闷声不响的人成为朋友。可朋友就是朋友,这人既然是五弟信得过的,那他的本事人品定然没有问题,可以相信。
而柳青也带来了一个令他们吃惊的消息。白玉堂确实已经过世了。
坐实了这个消息,对三人来说简直如同晴天霹雳。卢大爷一声哽住,哭都哭不出来。韩彰本就是个寡言的,此刻显得更加沉默。唯有四爷捋着小胡子盯着柳青,让他将打听到的详情一一道来。柳青也是在外围打听到的消息,但他比三人早到了几日,他早就打听到军山上有白玉堂的墓地,他自然也想到这有可能是一个陷阱。可先于他们一天之前,柳青竟已经去过了白玉堂的坟墓。他一听三爷去寻白玉堂的骨殖了,立刻大叫不好。三兄弟又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柳青沉着脸道。
“五弟墓前都是火药,那军山寨主的意思是要炸死来人,所有前来祭拜的人都要被炸飞。”
三人一听此惊非小,拉着柳青要他立刻带他们去白玉堂的墓地,免得徐庆再遭毒手。柳青拦住了三人,大包大揽道。
“几位哥哥若是信得过,这事儿就交给小弟去办吧。不瞒几位哥哥,小弟是刚刚从五弟的墓前回来,并没有碰到三哥,想来他还没到。找人的事儿就交给小弟吧,我既然能够从五弟墓前全身而退,必然拼死也要保着三哥回来。几位哥哥还是快快赶去襄阳府吧。”柳青说的坚定,他这番想法与四爷是不谋而合的,他正想着该如何说服两位哥哥,就听柳青接着道:“小弟来军山之前,听说颜大人病了,可实不相瞒小弟前去暗探过,颜大人不是病了,而是丢了官印。”
这番话一出,兄弟三人又是一惊。
“五弟来此也是为了保颜大人,更何况颜大人还是他的结拜兄弟。五弟遭受任何不测,定然也是为了保护颜大人的安危。如今五弟遇害,颜大人丢了官印,可谓步步险境时时杀机,小弟正想着该怎么办,几位哥哥来了便好。依小弟愚见,你们都是开封挂名的护卫,现在又是奉了官家旨意前来襄阳助阵的,自然还是先去钦差大人身边为上。徐三哥的事儿还是交给小弟来处理吧。”
蒋四爷自然是十分赞成。虽然他也担心三爷,但值此危急之际,显然是颜大人更需要帮手。从军山到襄阳城已经不远,他们快马加鞭一日便可赶到,若是柳青这边需要帮手,他们也可以两头照应。于是他说服了大爷二爷,现下赶紧去襄阳城让颜大人吃颗定心丸是正事!兄弟之情不可不顾,而颜大人是兄弟更是责任。
当下四人分开两头,柳青去寻在山里横冲直闯的徐三爷,另外三位当日便要赶赴襄阳,帮颜大人稳住军心。
且不提奔赴襄阳的三人,单说去寻三爷的柳青。他也不知道这位莽三爷能跑到哪里去,但他想着只要守住了白玉堂的坟茔,自然能够等到徐三爷。柳青是个办事仔细的,所以他虽然提早一日祭拜了白玉堂,却没有被陷阱暗算。可偏偏也忖,他刚刚赶到就看到徐三爷一脚插进了陷阱之中。其实稍早一步,他还注意到这坟茔附近有其他人在,瞧那些装扮应该是山寨中人,柳青立刻明白,徐三爷在这山中转悠时定然是被寨子里的人发现了,于是守寨的兵卒便唤来人手。这可真是处境不妙,就算自己能够带着徐三爷逃出陷阱也未必能够摆脱追击的众人。
可总要试上一试。
可想了一圈,他还是没想到什么好法子。待要出声叫人,已经是来不及了。千钧一发之际,柳青飞身出去,把徐三爷撞了出去,两人就地滚了七八圈,算是逃开了爆炸的威胁。只是徐三爷一头撞在了山石上,当即昏了过去。加上爆炸的冲击,身上受了些伤,即便是清醒的,恐怕也不容易杀出去。柳青虽然也被撞得不轻,加之爆炸震得他耳鸣眼花,可毕竟意识清醒。他立刻扫了一下四周,又草草看了一眼三爷的状况,知道是带不走他了。于是索性一个飞身,掷出随身携带的药粉,趁熏得四周小喽啰睁不开眼之际,快速逃下山去。
柳青毕竟是聪明人,他算到自己若是逃去市镇买药裹伤一定会被山寨中人追击。他悄悄潜入一间医馆,偷了些医治的药物,又去成衣铺子换了件衣服,给店家留下些散碎银子便又回到了山寨之中。其实他本打算第一时间赶去襄阳同其他几人汇合。可是他在市镇上偷药和衣裳时,竟听到一个小厮说起山寨中事。一听军山二字,他便留了神。那小厮在镇上转悠了一圈,东问问西聊聊。可柳青敏锐的发现这小厮的话语中所透露的是另外一番意思。这山寨之中有人在给自己传递信息!他并不知道这个背后传递信息之人是谁,但他决定先不去襄阳城,而是要夜探山寨。
于是柳青匆匆吃了点东西,便悄悄尾随着那个少年上了山寨。这山寨规模极大,若不是跟着那小厮,他只怕也会迷路在这寨子里。在他意料之中的是,那小厮悄悄潜进一个小院去报信,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那人竟然是展昭!
作者有话要说:
呼,真是太不容易了,昭昭终于出现了!
第71章 弃卒军山-30
暗中派那小厮下山之人竟然是展昭!
在陷空岛上时柳青见过展昭一面,也只见过那匆匆一面而已。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展昭的英武气度却让他印象深刻。
那时聚义厅的前厅里灯火通明,白玉堂姿容潇洒的坐在上手,展昭被人从通天窟中押上来,透着一丝狼狈。展昭以为白玉堂强抢民女,一脸怒容。白玉堂不明白这是哪儿来的无明业火,依旧一脸灿烂笑容。那时的展昭对着白玉堂疾言厉色破口大骂,可完全没有一点江湖上人言的温润谦和。而白玉堂被骂的莫名其妙却并不气恼,也全无世称的决绝狠辣与急躁。那柳青就坐在一旁瞧着两人,也瞧着这一出热闹的戏。那一刻他是看客。他发现这两人的一举一动莫不与外人所传言的相反,他觉得有趣。这个素未谋面的展昭,不像他想象的展昭;而那个他所熟知的白玉堂也不像他所熟悉的那个白玉堂。不知道是两人在一起时才如此反常,还是两人都存了心思要反其道而行。
但是他发现了一点,展昭一直没有正眼注意过他!
他知道自己同白玉堂的夺目耀眼是不同的,自己是平淡无奇的。但也不至于被人如此忽视。不知道为何,这样的忽视并未引起他的反感和不快,反而让他觉得玩味和有趣。他注意到那人的目光一直定定的追着白玉堂,那目光中有气愤,有不解,还有一丝失望……不知道这样的目光落在白玉堂眼中是如何,在他这个旁观者看来是非常好笑的。他深知,白玉堂是个从不让人失望的人,与这样有趣的人相识本身就是一种世间罕有的奇妙体验,而这个人竟然对白玉堂感到失望,这是怎样的失望呢?那他对白玉堂又抱有怎样的希望呢?
那一次他本就坐在一旁,更是被两人完全无视。也就是那时,他发现了一些两人都没有发现的事实。这样的事实太过骇人,他完全把这些藏在了心底。终究,他只是一名看客,那便干脆看到底。
而此时与展昭在这样的地方相遇,实在是出乎意料。他也听闻展昭奉旨抓贼,抓的还是那个臭名远扬的花蝴蝶。虽然花蝶名声臭,可毕竟是江湖人,若说江湖上有人对他下了杀令,倒是不奇怪。而皇宫中下旨捉拿花冲,这可实在是出人意料,难道这家伙采花竟采到宫中去了?江湖上把这事儿当笑谈的人不少,说当了皇家的猫儿果然连人都变得像只猫了,只能扑着蝴蝶走。其实那花蝶作恶多端,在江湖上也颇招人嫌,说这话的人大多是两边都不看好,即不喜欢那惹是生非为人下作的花蝴蝶,也不喜欢投入公门的展昭,巴不得看他们两败俱伤。
柳青对展昭没什么意见,无所谓喜欢也无所谓讨厌,可他注意到了那些没有人知道的事情,一切便变得不同起来。私心里,他不想白玉堂受到伤害,即便这种伤害或许当事人本身也没有注意到。所以他希望展昭能够顺利,至少别被那些心地阴暗的江湖小人暗算了去,那样只怕白玉堂也会挂心难受。
可就在他潜伏山寨中观察展昭之时,却正巧撞上了涂善前去探望展昭,他二人的状况暗中观察的柳青吃惊不小。
涂善与展白二人的过往,他是知道的,不但从白玉堂口中,从他几位义兄的口中也听说了不少。在他心中,涂善与他们俩是绝对的死对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是现在这状况?!柳青被搞糊涂了。他悄悄潜藏着,收敛了气息暗中观察着。他发现展昭对那涂善并无心意,涂善像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但两人之间的言辞却怎么听怎么不对味。这涂善也未免太热心了些,那些事岂是他该管的,那些话岂是他该说的。而展昭只是一味敷衍,虽不热情却也没有决绝之意。
不知为何,这场面看的柳青有些糊涂又有些气恼起来。具体恼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在替白玉堂不值。待到入夜,涂善走了,柳青冻得都有些身体发麻了,心里暗骂这涂善怎得如此唠叨,听的他都觉得恶心,这展昭当真好涵养,居然还能听得下去。不过看来这俩人关系不浅呐。
柳青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当夜便潜入展昭院中拜访去了。展昭完全没有料到人会来的如此之快,更没有料到来人会是柳青!
有一点柳青没有猜错,展昭确实对他没有印象。他能猜出柳青的身份完全是因为记得昔日白玉堂对他的描述。其实在陷空岛那晚,他只顾着和白玉堂生气,哪里还记得他身边坐了什么人。他还记得自己满心满肺的不舒服,觉得自己信错了人!就算白玉堂将自己诓骗,把自己囚禁起来,自己也没有觉得可气。可是当听到老人家被欺凌,女儿被劫持要做他五当家的少夫人时,他立刻怒不可遏气冲上脑起来。
瞧着白玉堂一副气定神闲的无辜模样,展昭直佩服这耗子脸皮够厚,做下这等无耻之事还能如此气定神闲。可到了后来发现自己原来冤枉了白玉堂,再瞧他的笑容,不知怎得便抬不起头来。那口无遮拦的耗子竟然当场调笑他害羞。自己只是为冤枉了他而不好意思,哪会有什么害羞!他和那耗子果然从一开始就不对付。
展昭记不得柳青,柳青却记得展昭。他有满肚子的疑问,可他也不想冤枉了展昭,尤其是关于白玉堂之死。当听到展昭毫不犹豫认下的时候他却是心头杀意骤起,可是听到最后他倒觉得展昭也是无辜。其实展昭并未将沈仲元一节说出来,至少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当作事实说给柳青听。一来,他不是那种不负责任让别人承担的人,对他来说,白玉堂之死与他有关系,不管别人是不是借了自己的手,玉堂的事儿与自己有关就是与自己有关,他不会有丝毫推卸和退缩;二来,没有实证他便不会乱说话。不知道这本来就是展昭的脾性,还是在开封府受了包大人的熏陶,或许这本来也是他的脾性,后来被包大人加强了也说不定。对展昭来说,怀疑在被证实之前始终只是怀疑,他不想空口白话冤枉别人。纵使有时候他知道自己这点,总是再被别人利用。
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便是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太话痨了!
下一章开始剧情推进会加速,不会再拖了
第72章 再战襄阳-1
柳青与展昭谈了一宿,他一直细细品着眼前这人。与他而言,他觉得展昭可信,这里面自然也有白玉堂的情面在,白玉堂原意相信的人,他自然也愿意相信。可对展昭所说的那些事,他却半信半疑。
柳青毕竟是半道介入,哪里知道那么多,但他做事稳妥,既然现了真身去见展昭,也是带了诚意而来。事实真伪既然他辨别不清,那就交给更聪明的人去做好了。是夜,他便急急赶去了襄阳府,在钦差下榻的驿馆中他见到了先一步赶过来的五义几兄弟。他将自己与展昭那番话告诉了几人,请大家定夺。
公孙策自然是全心全意相信展昭的,这本就是他开封府的人,就算展昭与包拯没有结义兄弟的情分,就凭在开封府同生共处的那些日子,凭他对展昭的了解,那自然是没有半分不相信的。五义兄弟与展昭虽然没有公孙策那样的交情,那也是关系匪浅,对小弟与展昭的情义这几个哥哥看的比白玉堂自己还清楚,于情于理他们都不愿意怀疑展昭。颜查散同展昭只是几面之缘,他对展昭的了解全部来自白玉堂的述说,可是对于白玉堂相信的人,他也不愿去怀疑。
在展昭失踪的这些时日里,江湖也好庙堂也罢,都是众说纷纭。但庙堂之上有包拯为展昭作保,开封府尹的信誉与那黑着一张脸的铁面,真没几个人会怀疑什么,再说那不过是开封府之事,多一人少一人于他们又有何关系,除了庞太师这派对展昭的消失喜闻乐见,其他人自然是不愿管这些闲事的。
而太师于此事上也是惴惴不安,他的宝贝儿子无意中撞破了自己女婿与护卫的私情,且不管这情是一厢情愿还是两情相悦,他为了收拾包拯,报复展昭,一时手快所做的进奏,事后是越琢磨越不是味。虽然皇上遣走了展昭,也如常宠着庞妃,可就连庞妃自己都说皇上心中有事,而庞太师门下几个爱徒也遭到了贬斥。尤其是自从皇上派了颜查散和白玉堂前去襄阳,让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以前醉酒时在盟书上签下了名字摁下了手印的事儿,他可是一刻都没有忘记。这事儿若是让他女婿知道了,绝对是灭九门的死罪!好在庞妃及时有孕,他心里终于安稳上了七八分。可还有一两分,一想起白玉堂临行前那狠戾又蔑视的眼神,就有些忐忑不安。
江湖上的传闻倒是众说纷纭,尤其是展昭后来出现在襄阳王府中,虽然不多露面,可传闲话的却不少。说的好听的,猜测他是潜伏的暗探,说的不好听的,连他以是叛国都说的有声有色。可江湖传闻毕竟是江湖说法,不比茶铺子里的闲话高贵多少。他们的闲言碎语无法左右朝堂,只是有些卑鄙小人借机败坏展昭的名声,想趁机将大名鼎鼎的南侠拉下马来,做他们的垫脚石。
即便如此,时至今日,此事之中的相关者却都是深信展昭之人,尤其是——白玉堂。这对于展昭是一大优势。白玉堂不会轻信沈仲元,也不会为他轻言好话,却会为展昭打包票。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他更不会弃展昭于不顾。早在他见到展昭的那一日,他便将展昭的事情告诉了颜查散。虽然后来白玉堂遭遇不测,颜查散也知道那事与展昭有关,但他始终相信白玉堂的判断。
蒋四爷听完柳青的叙述,低首不语。这几日,事情的前前后后他们也已经听了不少,各方猜测也听了不少。公孙先生虽然也是聪明过人,可他到底是个文人,在他遇到包大人之前何曾遇到过如此之多的艰险诡谲。大事上他虽然不糊涂,可以拿主意,但究竟该如何做,又要怎样临机应变,他还是要听一听蒋平的意见。颜查散看似文弱、骨子里却倔强,这人主意更正,只要义弟平安无恙,官印有何重要,可现下白玉堂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心里乱糟糟成一团,拿不出什么好主意。
众人都看着蒋平。别看蒋四爷平日里其貌不扬,这种时候却觉得特别可靠,这种时候他自然是当仁不让。
“大人,当务之急还是寻回官印。五弟为盟书一节而遭不测,无论是生是死,五弟最希望的便是大人平安,襄阳之事可以顺利解决。现下展昭既然在军山,那刚好是咱们的助力。”他稍稍一顿,捋着胡子接着说道:“刚刚柳兄弟所言,现在军山山寨的当家不是钟雄,而是涂善是吗?”
柳青也是为此事纳罕,点点头。
“若我所想不错,咱们破军山正在这涂善身上。”蒋平捋着小胡子,露出一抹算计的笑容,跟愁容满面的众人形成鲜明对比。众人忧愁了这许多日,失了白玉堂又丢了官印,可谓雪上加霜。眼下看到了这样的笑容,倒觉得安心了几分。
“四爷有何筹谋,不妨说出来听听,大家也好出谋划策,早些将襄阳事摆平回京复命。”
蒋平瞧着柳青,对他一笑:“这事儿柳兄弟也要多出些力,我还要向柳兄弟借些个东西。”
“有什么需要四哥尽管说,小弟绝不推辞。”
当夜众人计划到月头偏西,天边发出微光,才各自回屋去休息。
柳青虽然与展昭定了第二日再见之约,但是为了准备破山寨的物什,他也只能弃约了。第三日他带着蒋四爷一起奔赴军山。这柳青当真是好头脑,虽然只来过一次,却把路子摸的门清。当他带着蒋平出现在展昭面前时,展昭心中可谓五味杂陈。
展昭见到蒋平时很是惊喜。因为在他看来,这等于五义兄弟选择了相信他,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信任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白玉堂出事之后,他心中一直堵着块大石头,他心中无比渴望白玉堂的义兄们可以理解他,原谅他。
对错是非,终究是存在于人的心中。否则这世上便不会有那么多人,明明做了背负别人的事儿却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自己是被逼的,自己是没有做错的!对于明辨是非之人,即便真正是出于无奈,也会在心中存有愧疚之情。
在展昭心中,即便自己当时是出于无奈,即便当时自己是为人所骗,该是自己的便是自己的!这一点上他从未改变,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即使这样做会让他很辛苦,即使这样会让他很痛苦。有些人笑谈自己无原则,任由这些有的没的加诸在自己身上,而这些加诸在己身上的痛苦塑造了他。背负这样的辛苦,是他的抉择,这才是他,展昭!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留言还有扔炸弹的大家!!
我爱你们么么哒!!
对大家的感谢之情难以言表!
唯有以写文来答谢大家!!
你们都是我的小天使,给我惊喜和动力!爱你们!!
终章开启,再战襄阳之后就是番外和大结局了,希望在农历年前能够完文!
第73章 再战襄阳-2
一个人的为人要如何被别人所了解,又如何为别人所接受?常言道,一样水养百样人,世上的人总有个合得来与合不来。有时一个人无论做的再好再多,总有人不买账,凭着一己好恶,高高在上的一句话否认,把别人所追寻的统统踩在脚下。更有甚者,一盆脏水泼过去,全然不管这样的脏水要用五年还是十年才能洗的净,甚至永远无法洗净。
如何面对这样的事情,更彰显一个人的见识与心胸。
很多人以为展昭会宽和一笑的包容下来,而白玉堂会跳着脚激烈反弹。可事实上,对于闲言碎语,白玉堂多半会嗤之以鼻根本无视,照旧我行我素潇洒自在。而展昭却会记在心中,五年十年,直到还回清白。知道一件事,与做到一件事,天差地别。这其间究竟孰对孰错,根本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
展昭坦然的望着两名夜半访客。既然终于等到了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说服他们,不管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有件事展昭从未刻意去想,也从未真正回避过,那便是死。他很真诚的想过,要为白玉堂之死负责,即便是要自己为他抵命,自己也毫不犹豫!若是这样能让五义兄弟气消意平,他何必爱惜己身?他有这样的觉悟,只不过这世上还有他没有做完的事,不可半途而废的事!
玉堂,欠你的,我会还你,你且再等我一些时日。
这是他心里对任何人都没有说过的话。可这样的话在他心里从未忘记过。
展昭抬起头,正视着两人。他,坦荡,没有任何好隐藏的。也正是因为他坦荡,才总是会被那些躲在阴暗处,总拿着算计的心思揣度别人的人利用。这样的认知何时都会让人不痛快,好人不是好利用好欺负的人,可世上总是没完没了的有人逼着别人和他玩命,利用别人的好涵养为自己谋利。有些陷阱或许躲得过,有些陷阱却无知无觉的踏进去,这种时候若是还有人心甘情愿的陪你踏进去,这样的人或许就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兄弟了吧。展昭无比希望来人可以从心里把他视作兄弟,视作朋友。因为他是毫不犹豫可以将性命托付给他们的,只要他们与他走的是一条路,那么何时捐生,他不介意。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决绝,这样的决绝落在两人眼中,掀起不一样的波澜。柳青心中暗暗点头,他觉得白玉堂没有看错人,展昭虽不像他心中所想,但他的担当对得起白玉堂的信任。现在他开始相信,或许白玉堂之死有别的□□,展昭这样坦荡的人,若不是别人骗了他,他想来不会欺骗白玉堂的。只是,究竟是谁,怎样骗了他呢?展昭不应该是一个如此轻易被蒙骗的人才对。究竟是谁呢?而蒋平心里腾起的疑问却是,为何展昭看起来竟是怀了死意?自己可以理解他不畏惧死亡,可不怕死和怀有死意,决意赴死是两码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五弟的书信里只说展昭在襄阳卧底,让兄弟们告知包大人,转达给圣上,切莫冤枉了好人,别的似乎什么也没说起过。可这段时日不见,这人竟似变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