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影帝写歌》分卷阅读7

    有一位是已经不再作曲的业界前辈,虽然不再作曲,但是鉴赏能力却是世界一流,他写的乐评还曾经登上过古典乐的着名杂志——音乐之声。

    还有一位是个生面孔,甚至连姜岚清都不认识,只是看公孙对他挺客气的。

    最后一位是星耀内部的顶级制作人。

    这架势让景泽想到了圣勃利安阶段考核的时候。一个个世界古典音乐的巨擘就那么坐在你面前,一双双听遍世界美丽音律的挑剔耳朵,还有一张张比耳朵更加刻薄的嘴。

    当年的圣勃利安阶段考核被称为:黑色霍乱日,又名,看不见太阳的日子。

    这样想着的时候,已经有人上交了第一首原创配乐,正是李四。资格最老,名头最响,身价最高。

    “等下听听他的曲子里面有没有长笛。”姜岚清有些咬牙切齿,这还是景泽第一次听到姜岚清咬牙切齿。

    不至于借了人不用吧,这不是在耽误长笛演奏家的时间?长笛在古风配乐中的用处那么多,随便都能加几处放进去,这个李四再蠢也不至于不用长笛。

    这首曲子缓缓渐入层层递进,一点点将音乐推到最**,与此同时使用的乐器越来越多,甚至达到了十种之多,在景泽的耳朵里面就如同十个不同的人在同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最关键的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景泽还是没有听到长笛的声音。

    等到一曲终了,景泽微微张着嘴看向姜岚清,满脸不可置信。

    “是不是没有长笛?”姜岚清一副我就知道的样子,景泽特别想大喊:麻麻,来看预言家和自爆的狼人!

    看到景泽摇头,姜岚清满脸微笑地在景泽耳边说道:“李四肯定想,你们都想要的长笛归我了,我甚至还不屑于用他,是不是比你们硬生拉高了两个高度?”

    对于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景泽心中冒出一个大写的“服”。

    姜岚清心中冷笑,李四得罪的才不是一个长笛演奏家,而是这个长笛演奏家所在的一整个乐团。

    姜岚清:我就静静地看着你作死。( ̄ ̄)

    评委们静默了很一会儿,景泽甚至从他们的静默中感觉出他们有点享受这个静默的状态。终于,着名的鉴赏家开口了:“老李,这个曲子,太吵了。”

    姜岚清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誓,她听到了有人笑了。其实她也很想笑,但是看到身边正襟危坐的景泽,又忍了下来。

    这种挑剔苛刻的场景,景泽经历过太多次了,已经条件反射了。此刻你笑他人,待会就是他人笑你,风水轮流转,苍天饶过谁?

    不过景泽很快分辨出笑声的来源,正好是第二会议室的门口,而来的人竟然是——慕岩。

    “公孙导演,不介意我作为剧组的一员旁听吧?”慕岩的语气很轻佻,而且抬脚就走进了会议室,拉开椅子斜斜地坐了下去。

    公孙导演倒是不介意他旁听,只是有些好奇他为什么会出现在星耀。星耀从上到下都跟演艺圈没关系,即便是有几个杂牌艺人,也都是混综艺圈的。

    “季凡星邀请我出演mv。”慕岩稍微解释了一下,然后便对着众人道:“你们不用管我,继续。”

    刚刚开口的鉴赏家半点也没有被他打扰的恼怒,他接下来只说了一句话:“我说完了。”

    姜岚清这才认识到音乐鉴赏领域的可怕。就算是要打一个人的脸,按照歌坛的惯例也需要讲究一些套路,比如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什么的。

    这位鉴赏大师倒是干脆,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你的曲子太吵,我无话可说。

    公孙导演这个时候倒是接了一句话:“这个曲子和剧组的主题相差太远,我怀疑你没有看我们给的剧本。”

    鉴赏家把话说犀利了,那是有个性的批判家,只要你有你的道理,到哪里都吃香。演艺圈的导演得罪创作人,似乎不太好吧。

    景泽皱着眉头问了姜岚清这个问题,姜岚清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因为李四这些年已经开始吃老本了。”

    景泽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有姜岚清这么一个门儿清的经纪人,景泽受益不浅。

    第二个作品上去的时候,用了两种乐器,其中的意境也很不错,但是到底还是单薄了一些,景泽有一些扼腕,如果在曲子的某些部分适度加上变化会更好。

    显然评委们的意见和景泽的意见也颇为相似,但是曲调确实是很不错,甚至可以稍微改编一下就能够使用了。

    第三个和第四个作品就苍白多了,景泽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可能根本就是被赶鸭子上架的,或许连曲谱都是现编的。

    第三首的评价:

    鉴赏家:“你的曲子贝多芬听了都能治愈耳疾。”

    公孙:“你确定你写的是穿越爱情故事,而不是鬼故事?”

    金牌制作人:“我觉得这首歌最佳的发行时间是清明节。”

    第四首的评价:

    鉴赏家:你真的是写曲子的吗?我感觉你在默写音符,不规则地默写音符。

    公孙:“我觉得被你这么一写,我的穿越剧本变成了快穿剧本,你可以再零碎一点。”

    金牌制作人:“我认为你这首曲子分散发行是最好的选择,随便去一张cd里面都能找到的,小伙子。”

    这些评价还伴随着慕大影帝低沉磁性悦耳的笑声做背景音,很明显,慕大影帝被这种场景取悦到了。

    姜岚清觉得世界观被刷新了一次!

    而景泽已经感觉自己身边的两位待选人快要哭出来了,自己也被这种喷薄而出的毒舌勾起了对音乐学院时代的不怎么美好的记忆:

    “嘿,小伙子,你是用你昨天吃多了吐出来的十二指肠来弹奏钢琴的吗?”

    景泽:其实我一点都不想想起来了……

    “你知道灵魂是什么吗?就是一个人一首曲子活着的证明,而你的曲子都是死的,甚至你的人都是死的。”

    这句话,真是刻骨铭心。

    等到景泽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众人都盯着他,竟然有两个人直接选择了弃权。景泽将自己手中的原音cd递给评委,然后坐回了自己的位子。

    慕岩有些不高兴,小家伙除了自己进来的时候看了一眼自己,别的时候就跟不认识自己似的。

    虽然慕岩也理解,小家伙和自己在时光叹剧组认识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个麻烦,但是慕神不爽就是不爽了,他抱着十分挑剔的态度去听景泽的曲子。

    琴音铮铮,如同花灯河畔的流水潺潺,相互寻觅着对方的爱人终于在这一刻寻找到了真正的挚爱,欢欣,鼓舞,心悸,种种心思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初见的惊喜与一见钟情的欢欣。

    缓缓的笛音由远及近,仿佛勾勒出一个碧水青山的幽会之地,恋人们的情谊在不断地升温,琴音变得悠长而缠绵,好像每一次幽会还未结束就渴盼着下一次的再见,仿佛要低沉下去的笛声幽会又会重置。

    在这一小段的重叠中,不知不觉有了呜咽的箫声,仿佛漂浮在浩渺的虚空之中,又仿佛近的触手可及,那是每一份爱恋中暗藏的矛盾,对峙和痛苦,是一次次的争吵,裂缝和隐患。箫声渐渐代替笛声描摹琴音,而琴音声声破碎,欲诉还休,离别很苦,爱却不得。

    破碎的那一刻,箫声骤然消失,往日的抱怨,隐忍统统都变成二胡如杜鹃泣血一般的哀痛,心碎,已经无话可说,还是已经痛到极致?那一刻代表爱情的琴音几乎变成了二胡的陪衬,但是琴音又那么绵长那么坚韧,迟迟不肯彻底消失。

    终于,再一次笛音响起,仿佛又回到了当初情盛之时,无限美好的回忆慢慢将过去的裂痕缓缓修复,琴音终于再一次振作了起来,只是这一次,不再心绪激荡,不再欢欣鼓舞,也不再撕心裂肺,每一天都好像平淡,但是又好像如当初一般美好。

    渐渐渐渐,整首曲子缓了下去,缓到整个曲子已经尽了,人们仿佛还能在空气中听到那平淡却珍贵的琴音。

    没有人说话,场间静默如同最开始李四的那首曲子一般。

    景泽已经站起身,等待评委的评价了。

    景泽知道自己的曲子最大的缺陷还是在和音上。尽管用了专业机器调音,可是调了就是调了,失去了乐器原本的音色,会让整个曲子被扣分不少。

    鉴赏家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说道:“演奏者都很不错,但是指挥家指挥得不够好。有几个地方乐器的原音失真,应该是后期调整过的。如果好好排练,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

    公孙:“这个曲子基本上符合剧本。”说这句话的时候公孙抬眼看了景泽一眼,把景泽看得有些发虚。

    公孙却在想,这是个机会让景泽光明正大以配乐师的身份进入剧组。当然最后的结果还有待商榷。

    金牌制作人:“我记得你,你最后一轮选拔的时候就是我面试的。”

    景泽对着他点了点,然后听见他继续说:“那个时候我很不看好你。你的演奏技巧很好,但是没有感情。我想你的老师曾经也这么说过吧?”

    景泽微笑着点头:“您的眼光和我的老师很接近。”

    金牌制作人摇摇头,说道:“现在我发现我看错了,你的曲子里面有很多的感情,我甚至能够因此激发出画面感。我可以知道为什么你前后的落差这么大吗?”

    景泽难得地沉默了很久,然后他淡漠地说道:“可能我的灵感来源,从来都不是我自己。”

    金牌制作人挑了挑眉,没有再继续问下去。音乐家,或者说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灵感来源。

    鉴赏家接过话头说:“想必我们都已经选出来了最后的曲目?”

    李四的声音突然传来:“不可能,他不可能有四个演奏家,他拿了别人的曲子!”

    作者有话要说:  完全没想到我能如此毒舌

    ☆、现场演奏

    抄袭,或者说占用他人的作曲,在原创界是最严厉的指责,一旦坐实,这个污点无论如何都无法再洗去,即便生产出再多的好曲子,人们都只会认为你是抄袭。

    “李前辈,说话要讲证据。”景泽转头看向李四,脸上却没有了笑意,而是一副淡然的模样,仿佛在看跳梁小丑。

    “你不可能有古琴弹奏者,也不可能有箫,甚至是二胡和长笛。”二胡和长笛比较常见,李四说的时候加了一个心眼。

    “那么,您是凭什么认定我用了别人的曲子呢?你听过?看过?”景泽身上的气势突然变得锐利了起来,其中隐隐包含的委屈和愤怒让人直截了当地接收到了。

    李四脑门上的汗就那么滴落了下来,他甚至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个上位者。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