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万朵》分卷阅读83

    “左先生。”一道轻得几不可闻的声音响起,黑影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交给左盛后,立即隐去身影,无声无息消失于黑暗之中。

    严括将纸条摊开,寥寥数语映入眼帘——明修赵相,暗通戎狄,两军攻袭时辰,明日午时。

    只一眼,严括将寥寥数语熟记于心后,四下环顾一眼,将纸条塞入口中,无声咽下,随即面色如常的回了大厅。

    明修赵权,暗通戎狄,好一个大宛主帅郝连觉。此等心思,此等手段,他又怎会让他轻易抽身离去?还有那位丞相大人,他果然与敌军相通!竟然连同敌军首领来对付已方政敌,如此心狠手辣的手段,他岂能让他继续肆意妄为!将大昭的江山与百姓沦落成玩弄权术的手段!

    落座回原位的左盛,波澜不惊的双眸之中闪过一丝幽深的光芒。

    一个时辰后,天地之间最为黑暗的时刻到来的那一刻,乾城外西方十里处,一片黑影出现在了远方的视线之中。

    这片庞大的黑影携风卷狂云之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雷鸣般的蹄声响彻大地,惊醒了这寂静的黑夜,也惊醒了沉睡之中的大宛将士。漆黑的夜色中,大昭一万余将士身骑快马烟尘滚滚呼啸而来。

    此际,屯兵十万的大宛军营内,巡防的士兵远远听见雷鸣般的蹄声在耳畔响起,熟悉是何种声响的士兵当即面色大变,惊声道,“敌袭——!敌袭——!”

    代表紧急战事的哨声被接连吹响,惊醒还在睡梦中的大宛军队。一时间,军营中的士兵们被惊醒,耳闻哨声的士兵们面色一变,连忙穿上战甲,拿起武器结合成军迎接来敌。然而他们集结成军的那一刻,大昭的兵马已近在眼前。

    大宛军营正前方百丈之地,边牧率领一万兵马快马而来,临近敌军大营后,身后的兵马呈锥形朝大昭军营而来。

    边牧立于马背之上,远远望着火光连接而成的大宛军营庞大的轮廓一角,深夜中漆亮的双目闪过一丝幽光,拿出长号长鸣一声,厉声道,“放箭!”

    铿锵之声雷霆般响起,身后的将士闻声而动,动作整齐如一的立弓悬箭,冰冷的箭锋不知擦过何物,竟生出火光,遥遥射向大宛军营。一时间,万箭齐发,携着无数耀眼的火光,穿过森冷的黑夜,划过虚无的长空,直直射向了大宛军营内的军帐之上。

    顷刻间,无数军帐燃起火光。星星之火瞬间愈燃愈烈,伴随着大火燃起,军营之中接连响起士兵的惨叫声。

    漆黑的深夜,这一处火光升腾而起,不多时,竟如火云一般染红了这片天际。

    此际,大宛将士终于缓过神来,在不知被损毁了多少军帐与士兵后,大宛军营前方的将士们迅速集结成一支庞大的队伍,翻身上马,或手持铁盾,或手持□□朝军营外的敌军而来。

    与此同时,军帐内的弓箭手集结成军,与敌军一般立弓悬箭,未几,无数飞箭自大宛军营迎空而起,射向了军帐之外深夜来袭的敌军。

    见此一幕,远远观战的边牧再次吹响号角,传令:变阵!

    身后的将士立即闻声而动。呈锥形的队伍从中间开始分成两队,沿着大宛军营两方边线绕道而行。同时,手中长箭未停,再次万箭齐发射向敌军大营。

    在这深夜之中最为黑暗的一刻,这片硝烟弥漫的天地之间,火光四起,长箭划过虚空之声,号角声,追击声,惨叫声接连而起,原本万籁俱寂的深夜这一刻彻底被惊醒,又堕入地狱一般的深渊。

    此际,距离这片硝烟四起的战场西北方五里处,一支五千人的人马快马加鞭绝尘而来。郝连觉一骑当先,远远望见天边渐渐显现而出的一片火红时,面色当即一变。沉声道,“那是?!”

    身后的贺澜同样瞧见此幕,当即惊声道,“殿帅,那是我方大营,怎会有如此大火?”

    郝连觉面色陡沉,道,“不好!他们竟然深夜来袭!”当即命身后将士道,“加快脚力,不计一切代价赶回大营!”

    “是!”五千将士当即扬起长鞭,骏马嘶鸣,瞬间加快脚力前往军营方向疾驰而去。

    此刻,这片战场的火光已愈染愈烈,黑夜之中如璀璨的烟霞染红了这片夜空。屯兵十万大军的大宛军营内,前方的数千军帐已沦为一片火海,无数将士身染火光惨叫哀鸣。渐渐倒在火光之中销声匿迹。

    军营后方,无数大宛将士集合成军朝火光涌现处快马而来,渐渐的,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出现在大昭将士的眼前。

    瞧见此幕,边牧的眸中闪过一丝森冷之色,远远望着如烟火一般耀眼的敌营内的大火,如刀锋般冷厉的唇角扬起一丝冷笑。忽而,侧方传来一阵马蹄声,隐在这混乱的战场声中,却依旧清晰的传入边牧的耳中。边牧双耳闻声而动,沉吟片刻,再次吹响号角,传令:收兵!

    训练有素的边牧麾下的一万河西大营将士闻声而动,形成两方侧翼的队伍调转方向往回撤退,一边撤退的同时,手中仅剩的长箭再次射向了集合成大军前来追击的大宛将士。

    训练有素,快马如风,来去如电。不多时,一万余将士仅损失了近千人,剩下的一万将士再次汇合成锥形阵往乾城方向撤退。在大宛将士的怒骂中消失在了远方尽头。

    郝连觉领着五千兵马赶回大营时,瞧见的便是大宛军队集结成军往前方追袭而去。见此一幕,郝连觉的目光又落在己方大营,眼前烧成火海的军帐大营,郝连觉面色森冷,道,“究竟是何人?竟敢夜袭我军大营!”突然想到乾城今日会赶到的人物,而又有这个胆量与能力,只有此人,郝连觉冷声道,“大昭太尉,严括!”

    猜到是何人敌袭大营的郝连觉沉吟片刻,朝身后的贺澜道,“去将他们追回来,告诉他们,不必追袭!立即撤回!”

    “是,殿帅!”贺澜领命,立即驾马去追带领大军前去追击大昭军队的将士们。

    未几,当前去追击敌军的大宛将士陆续回营后,大宛军帐内的将士开始收拾残局。位于军营中央的帅帐内,郝连觉面色森冷的坐于帅案前,冷眼看着身前数位将士们请罪与哭诉。

    得知是敌军深夜来袭后,郝连觉俊美无俦的面庞闪过一丝冰冷,朝身前的诸位将士瞥了一眼,道,“今夜是哪位将军守夜?”

    一名面庞瘦长的将士列队而出,跪在众人身前,拱手道,“末将拓跋空,向殿帅请罪!”

    “你的确有罪!”郝连觉森冷的目光盯着他,沉声道,“敌军深夜来袭固然会令你们措手不及,但大军出征在外,必须随时保持警觉,我告诉过你们,今夜我会出营一趟,你们需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守住大营!为何敌军来袭你们竟毫无警惕!”言罢,当即大声道,“来人,将拓跋空带下去,领军棍五十!以儆效尤!”

    两名近卫应声而入,将拓跋空带了下去。

    帐内,见诸将似乎面有不忿,郝连觉沉默片刻,道,“我知道你们心有不快,大昭将士敢夜袭我营,你们以为本帅会轻易放过他们?”

    一名将士立即拱手道,“我军来此数日,殿帅都不见攻袭的举动,今日,末将敢问殿帅,殿帅是否准备大军进攻?”

    郝连觉看了这名将士一眼,眼见这名将士的眼中闪过一丝怯意后,郝连觉唇角扬起一丝冰冷的笑,沉声道,“不错!明日午时,就是我们进攻乾城之时!本帅会让大昭的将士们,血债血偿!”

    第97章 布阵

    一个时辰后,当东方天际露出一抹鱼肚白,划破这漫无边际的夜幕时,边牧率领一万大军快马赶回乾城,并带来了捷报。

    都尉府大厅内,严括与木案前正襟危坐,率领众将等候边牧归来。不多时,当见到面色刚毅如铁的边牧面色如常的大步跨进厅内,严括当即站起身,沉声道,“边将军,如何?”

    边牧环视一眼,单膝跪地,拱手道,“不负大人之命,末将率领一万二千人前往夜袭大宛军营,敌军一时未设防,末将侥幸烧毁对方无数军帐,数千将士,我方损伤将士一千余人,特来向太尉大人禀报。”

    严括面色稍缓,抬手抚须,笑道,“好好好,不愧是边将军。首战告捷,记军功一等。”

    这时,一直静默观察的左盛忽然开口,“边将军,可曾观察敌军?他们的主帅可曾出现?”

    边牧拱手道,“回先生,正如先生所料,此战中,敌军主帅并未现身,末将率领将士们对敌军攻袭了一阵后,从侧方听到了马蹄声,末将猜测是敌军主帅回营,便率领大军不在进攻,收兵回城。”

    左盛颔首,面露思索之色,严括见左盛面色有异,疑声道,“先生可是有何猜测?”

    左盛看了严括一眼,沉声道,“若是应了在下先前的猜测,敌军主帅郝连觉连夜带兵前去与戎狄人会面,商议的必然是如何对付我朝边境两城一事,而今又连夜赶回,双方既已商谈妥当,两方大军便绝不会在拖延时日。方才我方又派兵夜袭他大宛军营,大人认为他们是否还会继续拖延?依在下看,他们可不会有如此忍耐的性子。”

    严括明白了左盛所言之意,道,“先生以为,他们即将开始发动总攻?”

    “不错。”左盛道,“他们此番率领十万大军兵临乾城,打得便是侵略我朝的主意,如今又与戎狄人联合,且暗中或许早有协议,那么便绝不会在等。所以,若是等他们领大军前来攻袭,我军不如主动进攻,占得一时先机,反叫他们措手不及。”

    严括蹙眉,沉思片刻,道,“这一仗,迟早是要打的,先生说得对,等他们前来,我们不妨主动出击。先生以为,何时攻击最佳?”

    “且让我想想,他们若大举进攻,十万大军往乾城来,最多不过午时。所以,我军可在午时之前便早作防备,或者,更早一些也无妨。”左盛道,“至于如何防备与进攻,军争一事并非我强项,就由大人与诸位将军商议了。”

    “太尉大人,左先生,末将有一疑虑。”这时,位列诸将中的乾城守将宋远忽然开口,道,“若是我军率先进攻,敌军有十万兵马,我们现今只有八万,宁王麾下的三万大军还在往乾城而来的路途中,悬殊两万人马,是否少些胜算?”

    闻言,严括眉峰一沉,再次陷入沉思当中。

    左盛的眸光落在宋远身上,狭长的眸光闪过一丝深意,在宋远未注意到时便不动声色地悄然移开。

    严括沉思片刻,朝在场诸位将军扫视一眼,沉声道,“不知众位将军有何想法?先生说得不错,提前出击,提前设伏,可占得一时先机。只不过,我方只有八万兵马,而敌军横兵十万,诸位可有信心胜得他们?”

    边牧当即道,“回太尉大人,我方并非只有八万兵马,方才来的消息,宁王属地的三万兵马正在途中,不出两个时辰便能到达乾城。大人若是担心他们长途而来大军疲累,不宜作战,大人可命他们守在城中。余下的八万兵马尽可出城与敌军对战。如先生所说,战场之事胜负难料,但若能占得一时先机,便是我方的一分胜算。”

    边牧拱手道,“所以末将以为,既然这一战迟早要打,我军占早,不占迟。”

    边牧话音稍落,陆续有几名将领出声复议。

    闻言,严括蹙眉思虑,片刻间已有所决断,虎目微震,当即大声道,“就依众将所言,来人,将边防图取来。”

    “大人且慢。”边牧道,“末将命麾下将士制造了方简易沙盘,来人,抬上来。”闻声,边牧的副将将一座四四方方的简易沙盘图搬进正厅。

    只一眼,所有人的目光聚于这一方沙盘之上,虽是一方简易沙盘,乾城外,左至边沿一带,右至沧澜山山脉,方圆数十里的山脉地形尽归与此图中,一眼便可窥尽这寸土山河。

    见到这方沙盘,严括的目光不经意扫过乾城守将宋远之身,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异色,随之望向边牧,面露欣慰之色,道,“不愧是河西大营将军,很好,这一方沙盘,与我军甚益。”

    言毕,严括便召集军中所有将领,开始商议今日大战之前的伏击战术与行军策略。

    一阵紧锣密鼓的军前商议后,严括与诸将已有了初步策略。

    严括下令:以边牧及其麾下三万河西将士为先锋部队,埋伏于乾城以西五里处一片地势较高的沙石之地,以地势为遮挡,待大宛大军到来时伺机出击,断其尾翼与主力部队合围。

    南华大营五万兵马为主力部队,由其首领将军黎正率领,横兵乾城以西三里处的一片地势平坦之地,其中三万兵马为主力,余下两万一左一右为侧翼,列阵以待大宛兵马到来。

    宁王属地的三万兵马一万由宋远率领据守乾城,一万由宁国安率领据守沧澜山,以防敌军分兵袭击沧澜山脉,从山脉插入乾城,形成合围。余下一万交由太尉严括,与左盛一同则坐镇城门,随时观望战事,以便随时对战场之变做出驰援。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