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乡多宝玉 (将军攻X书生受)》分卷阅读84

    “你连皇上都见过了,还怕他么!”沈砚话一出口便想扇自己两个耳光,萧索见皇上是在刑部地牢里被廷杖之时,那经历实在算不上愉快。“你……别担心,有我在呢。就是说几句客气话,并没有什么难应对的。而且他那个人一身江湖气,平时不拘小节,还是很好相处的。”

    萧索点点头,他又道:“只要你别见了他就拔刀报仇,那就没什么事儿!”

    他这个玩笑开得实在不怎么样,沈砚自己说完也觉得尴尬。幸好萧索宽厚,没有揶揄他,也没有过分伤怀,还配合地抿了抿嘴唇。

    射圃的行宫不大,沈砚带萧索进去穿过一间小厅,便到了祁王静修的寝殿外。侍卫进去通传,他们也不急,耐心在外面等着。

    也不知过去多久,里面才打开门。侍卫出来,弯身恭请他二人进去。萧索忙放开沈砚的手,生怕让人看见引起不必要的是非。沈砚却有些失落,与他坐在外殿的客座上等候。

    一时前面传出细碎的脚步声,只见一位高大魁梧、英俊沧桑,举手投足尽是华贵潇洒之气的男子走了过来。

    萧索趁他还未走近,悄悄凑在沈砚耳边说:“他长得倒像你上了年纪的样子。”

    “胡说!”沈砚起身相迎,趁无人注意耳语道:“我比他英俊多了!”

    眼前之人身穿金龙缂丝的圆领黑袍,腰间一条玉带,脚下蹬着翘头白底乌皮靴,正是祁王本人。萧索听说过他许多事,今日才见到真人。

    他看来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眉心、眼角皆有细纹,一双星目饱含事故,两道剑眉凌厉豪侠,竟不像朝廷的王爷,倒像是个德高望重的江湖侠客一般。

    祁王步幅甚大,毫无拖泥带水之气,背着一只手,摆着另一只手,三两步便走了过来。沈砚忙拉着萧索下跪行礼。

    桓斌微笑道:“起来吧,不用闹这些虚礼。”

    萧索起身时绊了一下,沈砚一面道谢,一面眼疾手快扶住了他。祁王端起茶来呷了一口,权当作没看见,只是低垂的眼光里透着了然。

    沈砚躬身道:“臣知王爷今日静修,本不该带人打扰。但既然来了,若不拜谒,实在是礼数不周,所以便斗胆进来了。这位是萧索萧公子。”说着拉拉萧索衣袖。

    萧索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学生萧索拜见王爷。”

    祁王抬头扫了他们一眼,指指椅子说:“都不必站着了,坐吧。”又吩咐下人:“去把今年的破壁茶沏两杯来给他们。”

    “文玉如今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一向公务繁忙,怎么有空闲过来了?”桓斌笑起来时,脸上总带着一段隐隐的忧愁。

    沈砚回说:“臣上次在这儿受了伤,回去养了许久才好,谁知刚好又染上了风寒。皇上开恩,许臣再休息几日。因此,臣才到这里来散散心。”

    桓斌点点头,又问了他们些闲话。沈砚身为当今的心腹,为避嫌疑,素日从不与他多来往,连话也未搭过几回。祁王虽几次三番地派人笼络他,却都被他婉拒,此刻也无话可说。

    正你来我往地客套时,外面忽有人回说,言浚言御使在外求见。沈砚吓了一跳,言浚对当今的态度,百官风里言风里雨,都说他最谄媚忠心。

    他一向也交割得清楚,比自己还会避嫌,从不与祁王党多接触。今日他怎会忽然来找祁王?况且此刻萧索在自己身边,实在也不能让他看见。

    祁王如何看不出他的为难,指指殿后的一处小门,道:“沈将军若还有事,可以从那边先走。免得小王和言大人说话,将军觉得枯燥烦闷。”

    沈砚忙道谢,拉着萧索一径出了小门,直往行宫后面走。

    他在外面晃悠许久,心里很想去见一见言浚,问问他到底来做什么。但他犹豫不决,只怕言浚问起来自己无话可答。

    一时言浚出来,沈砚安顿好萧索,令他好生待着不要乱走,才上去叫言浚。后者看见他也是一惊:“你怎么在这儿?”

    沈砚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他又道:“我正好有事找你!”

    “何事?”他想了想,扯谎说:“我今日来查饮冰案的,也有事同你说。”

    言浚道:“正是这个,我今日也是为此而来。你可还记得我之前那个来京找妻弟的赵返?”

    沈砚颔首:“自然记得,你不是说此事还有蹊跷吗?”

    言浚四顾一望,将沈砚拉远些,悄声道:“我这几日亲自审了他才知,此事当真还有内情。”

    当日他从将军府回去后,立刻便到御史台命人去和京兆府交涉,将那赵返提了来。言浚根据他的供述,又亲自带人去他说的妻弟租赁之所查看。“幸而我去了,也幸而那人租的房子在一处犯煞的地方,至今还没有租客入住,因此现场竟保留了下来。”

    “犯煞?”沈砚莫名觉得熟悉,“那宅子在哪儿?”

    他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你日日去青楼泡着,也该知道这地方。就在思迁楼后面,小莲蓬巷里。我派人在那勘查许久,竟真的找到一处疑点。”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方纸给他,“你瞧,这是从那房子角落里发现的血字,我让人拓下来的。”

    沈砚低头一看,是个“冰”字。

    言浚接道:“我拿到此物证后,立刻提审了赵返。这厮开始还想使奸耍滑,待看到证据后,方才招了。”

    此人姓张名远,早在失踪前便给家中寄过两封书信,其中都提到过冰。赵返来京之后,见到那屋子里血痕划的一个“冰”字,立刻便知他妻弟失踪之事有蹊跷。

    京师乃天子脚下,官吏甚多,牵扯甚广,稍有行差踏错便会得罪上官,必然死无葬身之地。赵返深知这个道理,也怕官官相护,贸然上告反要坏事,连自己都会被波及,那便更无人替张远活动了。

    他因此并未报官,而是自己跑来覆舟山私查,想先看看里面究竟有何隐情。“偏巧”在这山上遇见一位半仙,此人将他妻弟之事说得一字不差。

    赵返并非糊涂人,他知道这“仙人”多半是故意来指点他的,也一定知晓此案的隐情。于是他按着半仙的指点找到萧索,再后来便遇见了沈砚。

    但此事干系重大,赵返也不清楚半仙的意思究竟是不是让他找沈砚伸冤,所以也不敢和盘托出。若非言浚找到物证,他无从抵赖,连这些事他也不会说。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