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说朕是傀儡》分卷阅读60

    苍临这才开口:“进来吧。”

    景逸进门后先朝着另一边专注看书的伏玉看了一眼,刚好对上伏玉的目光,立刻点头示意,才转向苍临,从怀里摸出一封信:“殿下,都城苏先生送来的信。”

    “苏先生?”苍临有些诧异,,“你确定是苏和苏先生,而不是苏坤苏大人?”

    “是苏先生,殿下。这信是荀大人找人送来的,”他看了苍临一眼,将目光转向伏玉,“指明了是给公子的。”

    苍临晃了晃自己手里的信,有些疑惑地挑了挑眉:“苏先生居然千里迢迢地送信过来,是有什么急事?”说着他起身到伏玉身边,将信递了过去。

    伏玉也有些疑惑,将信接过来便急匆匆的拆开,才发现里面居然有好几张纸,他挑着最上面的一张看了一眼,面上立刻就浮现笑意:“没什么急事,是忠叔写了信给我,苏先生觉得我会想看到,便拜托了荀成找人专门送过来。”

    苍临想起为了陪在自己身边,伏玉将程忠一个人留在西南,虽说那个小渔村安逸的很,也托了人关照,但这么久未见,伏玉肯定挂心。便伸手揉了揉伏玉的头,温声道:“虽然一时半会不能将忠叔接过来,但等战事结束,我们可以绕路去西南看看他老人家,然后再回都城,正好我也想看看让你待了那么久的小渔村到底是什么样子。”

    伏玉抬眼望向他,眼底亮晶晶的满是欣喜,不知道是因为看到了书信,还是苍临答应陪他回江南。苍临看见他这副模样更觉得心底一暖,转过头朝着景逸吩咐道:“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等回信写好,再找个牢靠的人送回去。”

    伏玉抬头朝着景逸挥了挥自己手里的书信:“多谢啦。”

    景逸拱了拱手:“公子客气了。那属下先退下了。”

    景逸说完便先行离开,还顺手帮忙关上了房门。苍临在原地站了一会,回头看了一眼堆满了公文的书案,犹豫了一下,干脆挨着伏玉坐了下来:“我也要看看忠叔的信里都写了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提到我。”说到这,他垂下眼帘,“不对,忠叔应该也知道了我的身份,大概也会觉得我是为了利用你们当年才留在你们身边的,肯定觉得我坏的很。”

    伏玉转过头看了苍临一眼,发现他确实是有些失落,他知道那些事一直是苍临的一个心结,便凑过去在他脸上印下一个吻,将手里的信朝着苍临这边让了让:“之前我给忠叔写信的时候已经把所有的事都解释给他听了,况且,当日在江南的时候,忠叔也说了你不少的好话,他觉得你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坚信你肯定是有什么苦衷。当日也是他劝我离开江南出来散散心,因为他知道,我一直在惦念着你。”

    苍临抬眼望着他,轻声道:“我也一直在惦念着你。”

    伏玉弯了眼角:“我知道。”他将头靠在苍临肩上,“忠叔知道我留在都城是为了陪你,他很高兴。不过你也知道,忠叔识的字并不多,就写了这么几句,嘱咐我们照顾好彼此,不用挂念他。”

    苍临将信接了过去看了起来,发现信上写的内容跟伏玉说的确实差不多。程忠识字不多,但短短的话里却充满了对两个人的挂念。一切就好像回到了当初还在长乐宫的时候,程忠像一个长辈,更像一个父亲,悉心照顾着他们两个人,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二人。

    苍临少而孤,虽然有贺鸿仪这个所谓的亲爹在,却没有享受过片刻的父子之情,没有人关心他,也没有人在意他,他的存在好像就是任人欺侮一般。直到他遇见伏玉,遇见程忠,伏玉给了他从未有过的陪伴,而程忠给了他来自长辈的关爱。

    他认认真真地将整封信看完:“我会尽快处理完都城之中的事情,早日将忠叔接过来。”他说着,顺手将手里的信纸合上,回头发现伏玉手里还有一张信纸,不由诧异,“那封是谁的信?”

    伏玉笑了起来:“当初我在石家村的时候邻居家的小孩,叫石头,他们一家人对我跟忠叔关照颇多,那孩子又格外的聪慧乖巧,我便认了他当干儿子。他听说忠叔要寄信给我,便也写了一封一起寄了过来。”说着他把那信递给苍临,“说起来这孩子识字写字都还是我教的呢,现在看起来我也算是个不错的先生了呢。”

    “是当日跟你一起去郢都城的那家人吗?你还把那小孩一直抱在怀里,还买了糖葫芦给他吃。”苍临有些好奇,伏玉教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低下头一眼就先看见了开头的称呼,眉眼挑起,“你不是认了他当干儿子吗?他怎么这么叫你?”

    “怎么?”伏玉刚刚也没看仔细,闻言又看了一眼,不由笑了起来,“他认识我的时候就一直这么叫我,后来再想改口就难的很了。反正我比他也没有大上很多,不过是个称谓嘛,随便他怎么叫吧。”

    苍临将手里的书信看完,上面尽是一些小孩子的童言稚语:“等我见了他,会亲自教他改个称呼。”他将书信塞回到伏玉手里,“玉哥哥这个称呼怎么能让人随便的叫?”

    第九十四章

    伏玉闻言挑了挑眉, 伸手将信从他手里抽了回来:“石头才几岁, 你跟他计较什么?”说到这儿他凑到苍临耳边, “好歹人家石头是把我当哥哥看的呀,哪像你明明比我小上两岁,这么多年从来也不见你喊声哥哥来听听。”

    苍临敛眉, 直接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伏玉,还顺手在他头顶摸了一下:“你怎么不说, 这多年来也不见你有哪点像哥哥的样子。”

    伏玉挥开苍临的手, 瞥了他一眼,转过头将手里的书信装好, 顺手抓起被丢在一旁的书:“是啊,我哪有幸当晋王殿下的哥哥。晋王殿下毕竟有两个亲哥哥, 哪里用得着我这个非亲非故的人来当哥哥。”说完也不再看苍临,低下头专注地看起书来。

    苍临眨了眨眼, 感觉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挨着伏玉蹲了下来,伸手戳了戳伏玉的脸:“我说着玩的嘛, 他们俩每天处心积虑的恨不得我早点死了不再碍他们的眼, 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

    伏玉偏过头去,躲开他的手,视线还落在自己手里的书册之上,就好像没有听见苍临的话一样。

    苍临往他身边凑了凑,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 也不见伏玉有什么反应,想了想道:“伏玉,你要不要吃点东西?我让他们送进来。”

    伏玉低头专注的看书,不给他任何的回应。两个人多年以来一直感情好的很,尤其是伏玉脾气极好,似乎不管苍临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不会在意,现在这个样子看起来倒是真的有点不高兴了,苍临咬了咬自己的下唇,小声道:“你真的很想听我那么叫你吗?”

    伏玉抬眼看着苍临,黑白分明的眼睛闪着光芒,带着明显的期待。苍临对上那么一双眼睛,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办法拒绝他任何一点的要求,他舔了舔自己的下唇,凑过去讨好般吻了吻伏玉的唇,小声道:“那我叫了,你能不生气了吗?”

    伏玉的薄唇抿成一条线:“晋王殿下何必勉强自己?”

    苍临眼巴巴地看着伏玉,内心似乎剧烈的挣扎了一番,他拉过伏玉的手,将书册从他的手中抽出来,一只手抬起伏玉的下颌,让他看着自己,认认真真地唤道:“玉哥哥。”

    苍临的声音很轻,带着分明的讨好,落入伏玉耳里,他整个人好像都颤了颤,抬眼对上苍临那双总是黑漆漆的眼眸,好像回到很久以前他们初相识的时候,苍临也是用这样一双眼睛望着自己,那时候在他心中苍临还只是一个有些陌生有些孤僻还有些可怜的少年,对上那样一双眼睛,他终于还是没忍心丢下他,而是把他留在了身边,一转眼就是这么多年。

    不过这几年来,苍临虽然比自己年纪小,但因为性格的原因成熟内敛,虽然最初的时候因为年纪小,很多的东西都不懂,但是他不声不响的学了很多东西,后来二人相处的时候,基本都是苍临在照顾伏玉,他自觉地承担了二人之间更重的一部分,把保护照顾伏玉当成了自己份内的事情,尤其是经历了那两年的失去之后,重逢以来,苍临更是恨不得把伏玉完全呵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决不允许他有丝毫的闪失。

    也正是因为如此,苍临是决计不会在伏玉面前示弱的,所以此刻,当苍临用这样的目光看着他,并且喊他“玉哥哥”的时候,就好像回到了当初,伏玉盯着苍临看了一会忍不住低下头,在他那双眼上轻轻地印下一个吻:“我觉得从此以后,只要你用这种目光看着我,再这么唤我一声,什么要求我都能答应了。”

    苍临察觉到他眼底的笑意,眉眼也弯了起来:“那这么看起来,我这么叫一声也不怎么吃亏。”他改蹲为坐,干脆把下颌压在伏玉的膝盖上,“既然我都叫了,以后就不允许别人再这么叫你了,哪怕是那个小屁孩都不行。”

    伏玉弯了唇:“好,从此以后只准你这么叫我,别人都不行。”

    苍临登时开心起来,他伸了伸胳膊:“反正都认了干儿子,以后就让他跟你叫干爹。”说到这里,他思索了一下,“他是你干儿子的话也算是我的干儿子吧,那等下次见面我让人备上一份见面礼,让他把称呼都改了,也省的以后麻烦。”

    伏玉抬手拍了拍他的脸:“元帅,这些事儿还是等着以后再说吧,你那儿还有一堆军务等着处理呢。”

    苍临懒洋洋的伸了伸胳膊,刚刚开了口之后他好像也再没了顾忌,拖长了声音应道:“知道了,玉哥哥。”

    伏玉瞪着他看了一会,耳根突然红了起来,推了推他:“好了,不要打扰我看书了。”

    折腾了这一会苍临心情大好,重新回到书案前,重新提前精神在那些繁琐的军务之上。

    周军在汉阳城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兵分两路,由孙乾与武英二人领军,朝着汉阳城以南的降山、顺城分别发起攻势,而苍临作为行军元帅,坐镇于汉阳城统筹全局。

    先前陈原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入汉阳城,汉阳城失守之后,等于西南受到了受到了重创,几万兵力近乎全军覆没,只剩下陈原率领的那一小队人逃了出来,到现在不知影踪。没有了陈原这个主心骨在,余下的几座城池似乎也等于直接丧失了抵抗的能力,根本不是气势如虹的周军的对手,不到半月,周军先后拿下降山、顺城,还顺带收复了这二城周边的一些小城镇,顺势占据了西南的大半土地,直指西南的核心,陈原的大本营,熙平城。

    周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入了都城,尤其武英在写给贺鸿仪的奏疏之中对苍临这个行军元帅大肆夸赞,甚至直接言明“晋王虽然年少,但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以少年据元帅一位却没有丝毫的怯意,颇有陛下当年气魄”,惹得贺鸿仪大悦,直接在朝堂之上表示,待大军班师回朝,晋封晋王为太尉以示封赏。

    消息传回西南,苍临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便把回信丢到一边。经过此战之后,都城之人将会重新想起晋王贺苍临的存在,太子与楚王也将重新注意起他这个便宜弟弟来。只不过,这两人只怕都分不出什么精力在他身上,毕竟两派之间的斗争已经如火如荼,而那个太子一手安插进宫的林贵妃自从有了龙嗣之后,已经完全摆脱了太子的控制,甚至开始想方设法地培养自己的势力,成为太子与楚王二人的一个巨大的隐患。

    太子与楚王也不是没打过趁着龙嗣还未降生,尽早除掉的主意。但是林贵妃既然能在太子的监视与控制之下怀上龙嗣,就绝对不会让这个龙嗣有任何的意外,几乎每日都与贺鸿仪同吃同住,不给太子他们二人任何对自己下手的机会。太子他们尝试了几次未果之后,担心引起贺鸿仪的怀疑,反而成全了对方,只能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但都城之间的局势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苍临人虽然不在都城,但因为都城有苏坤在,所以能够适时地掌握所有都城的消息,苏坤此人不动声色,看似与太子交好,但却也没有得罪楚王,将自己置于一个中立的位置,偶尔给他们的斗争再添上一把火。有这样一个人在都城苍临没有丝毫的担心,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西南的战事之上,等将来西南战事终了,他只要带着收复西南的战功和在三军之中树立下的威信再回到都城,就可以让都城变一次天。

    苍临抬眼看见伏玉正站在地图前,目光紧紧地锁在熙平城所在的位置,眉头微微皱起,明显是在思考。苍临将苏坤的密信在火上烧掉,走到伏玉身后,也看向地图:“西南已经有大半都落入我们手里了,现下最大的难关应该就是这个熙平城,能将这里也收入囊中,陈原剩下的那点残兵败勇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熙平城,”伏玉低声重复,“陈原的府邸就在这里,姑母她们母女现在应该也在这里,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说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声,才又继续道,“有陈原的消息吗?”

    “陈原从汉阳城战败之后受了重伤,被手下的亲卫抢回一条命,东躲西藏在山林之中,所以我们才一直没能发现他们的踪迹。前些时日他好像已经回到了熙平城,加上一个原本就留守熙平城的赵楹,想拿下熙平城怕是没有先前那几城那么容易了。”苍临说着抬起手,在地图上轻轻地敲了敲,“今早商讨军务,孙将军的意见是强攻,他说我们还有数万人,就算是磨,也能磨穿熙平城的城墙。不过武将军倒是一直没表态。”

    “强攻不是没有胜算,只不过要平白牺牲无数将士的性命。”伏玉微垂下眼帘,“这大概是武将军没有表态的缘故。”

    苍临点头:“我也是这么以为。既然强攻不行,就暂且耗着吧,战事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陈原已经没有什么底气与我们耗下去了。”他搓了搓手指,嘴角微微向上扬了扬,“我有预感,我与陈原决战的那一日,马上就要来了。”

    第九十五章

    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之后, 周军内部终于达成了共识, 决定先收复西南剩下的几个市镇, 等西南其他所有的地方完全地掌控在自己手里,熙平城将彻底成为一座孤城,没有任何的支援, 到那时候,即使陈原与赵楹二人负隅顽抗,熙平城也早晚会成为大周的囊中之物。

    或许因为已经胜券在握, 因此即使知道陈原就在那熙平城之中, 苍临也没有丝毫的急迫,他依旧安稳地守在汉阳城中, 等着派出去的各支征讨的大军时时的传回消息。

    如果说刚来西南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少年将军, 只有一身武艺和一些纸上谈兵的谋略。而现在,在经历了多场战事之后, 他开始变为一个统领大局,运筹帷幄的元帅。

    当年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只能拼命抓住跟着荀成习武, 跟着苏先生读书的机会, 他那时候还没有想太多,对那时候的他来说,那只是改变他任人欺侮的处境的一个机会,更是他用来保护伏玉的底气。只会偶尔希望有朝一日当自己有机会与陈原决一死战的时候,今日所有的努力都能够铸就他的胜势。

    而到了如今他才突然明白, 古往今来,坐在那个最高位置的人未必就是武艺高超,学识渊博的那个,但是那些人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皆是有让人死心塌地的为自己而战的本事。就像是当年荀成曾经对他说过,如果他与陈原一对一的动手,陈原绝对不是他的对手,可是陈原那种人从来不会给他这样一个机会。

    陈原虽然算不上成就什么大业,但是他能在南夏元康帝崩殂之后迅速把持朝政,并且在退守西南之后依然占据着一席之位,让贺鸿仪对他都顾忌至极,就说明他绝对不是一个常人。此人虽然狠厉暴虐,但是却极其善于御人,他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手下,多年以来一直跟随在他左右,为他所驱使,绝无怨言,哪怕如今陈原败迹已现,这些人仍一个个的守在他身边,让陈原到了如今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