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怨》分卷阅读57

    司无正听到这里,轻声插话:“既然你已然知晓夺舍之术的可怕之处,为何还要害张公公呢?”

    清未也忍不住道:“如今你已经知道夺舍会让被夺舍者惨死,现在强占张公公的躯壳,岂不是明知故犯?”

    “张公公”闻言,面色陡然狰狞,干枯的双手攥着茶碗,将热茶泼出大半:“因为他根本不是什么好人,死不足惜!”

    “你们可知,这张公公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公公,而是我兄长多年前为了把持朝政特意安排进宫中的眼线!”

    他们听了这话,面色都凝重起来,而贤妃娘娘似乎知道张公公的**支撑不了多久,直接将多年前的事一并说了。

    原来当今天子年少登基,因为对朝政上的事不熟悉,所以格外仰仗首辅等一干重臣,换了旁人,心里最多滋生出些许的张狂,而首辅大人心里多出的却是疯长的野心。他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亲信安插在皇帝身边,其次则是将幼妹送入宫中成为皇帝的宠妃。

    “我这些年来对陛下……并非兄长期许的那样淡漠,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久了我自然不愿意兄长暗中谋划的事情伤害到皇上。”“张公公”说到此处,又哭得梨花带雨,只是换做女人恸哭,倒真能引起几分怜香惜玉的心思,奈何贤妃娘娘如今在太监的身体里,不论哭得多悲伤,他们都觉得别扭。

    清未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忍不住出声转移话题:“既然你知道兄长的所作所为,为何不早些告知陛下?”

    “一边是我的母家,一边是我的夫君。”贤妃一听这话,哭得更凶,“你要我如何抉择?”

    “犯上作乱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我就算不在乎谋逆的兄长,也要为全家上下千百号人着想。”

    “我死不足惜,但那些无辜的人不该为我兄长所累。”“张公公”用枯槁的五指捂住脸,啜泣,“这些年来我在宫中如履薄冰,千防万防,生怕兄长当真不顾为臣之德起兵造反,好在这些年里他似乎放弃了这样的想法,直到不久前……”

    “那时我的贴身侍女还是我带进宫里的陪嫁丫鬟,有天清晨,她突然对我说自己是我的兄长,我吓得以为她中了邪,且宫中严令禁止宫人修习巫蛊之术,所以我就让人将她关在了偏殿里,哪知不过几炷香的功夫,殿中的贴身侍女竟接二连三地说自己是我的兄长……”

    “我慌得不行,将她们统统关入偏殿,谁知午后就有侍卫来报,说她们全死了。一开始我并不相信,毕竟那是活生生的十几条人命啊!早上还站在我面前说话,怎么可能转眼间就死了呢?”

    “然后张公公就来了,他表明身份,劝我不要声张,免得惹怒陛下,还拿出了兄长的信物,说这并不是巫蛊之术,而是夺舍。”回忆到这里,贤妃娘娘的声音万分低沉,“我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年得知他们的计划后没有直接禀告陛下,反而受他们胁迫,被逼着学了同样的邪术。”

    “他们为何逼你学?”司无正总算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仔细听。

    “因为我能接近陛下,以便他夺舍……可不可笑?他当初送我入宫,只是为了日后有一日能利用我争权夺位。”

    其实倒也没有多可笑,就连清未这种在乡野间长大的人都明白,皇室中的争斗从无亲情可言,不过当着贤妃娘娘的面,他没有直说,只是隐晦地看了一眼司无正。

    司无正会意,继续问:“你先前说首辅大人让你入宫是为了时刻夺舍你的身体以加害皇上,那你也应该知晓,被夺舍的人肉身会迅速腐烂。”

    “我知道。”贤妃仰起头,漠然道,“若是夺舍之人没有修炼过同样的邪术,自然承受不住被异魂侵体,但练过就不同了,若是兄长想要夺舍我的身体,只需要给我找一具可以容身的肉身便可。”

    原来修果夺舍之术即可保证肉身不腐,清未立刻想到了张公公。

    “他不行。”像是知道清未和司无正在想什么,贤妃娘娘果断摇头,“我兄长并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东西教给一个太监。”

    所以张公公此番必死无疑。

    司无正听到这儿,显然已经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始末:“这么说,你兄长之所以不断夺舍你宫中的宫人,只是为了从你那里打探到消息?”

    “张公公”沉默片刻,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兄长修习夺舍之法多年,但到底比不上那些从小就有师傅教导的道士,所以不论怎么练,都无法完全领悟书中要领,不过是学了个皮毛,能短时间逗留在他人身体中罢了,所以他一直未夺舍我的身体,为的就是将来有一日,能彻底掌握此法,然后利用我,一举将陛下击杀。”然而话音刚落,他喝进嘴的茶就咳了出来。

    滴滴答答,混着血水的茶顺着“张公公”的指缝流淌下俩,看来老太监的身体已经支撑到了极限。

    “你们瞧,我也和兄长一样,只修得夺舍之术的皮毛。”贤妃自嘲地笑笑,“我之所以要夺舍这个老太监,就是因为他与我兄长勾结,竟打算在明日早朝的时候用我的身体刺杀陛下。”

    “这么说,那个宫女之所以死在首辅大人手里,就是他为了让你配合明日的刺杀,前来报信的缘故?”

    “不错,兄长想让我不要反抗他的夺舍。”贤妃娘娘点了点头,“毕竟这种邪术若是反噬,施法者会永世不得超生。”

    会不会永世不得超生,清未不知道,但他觉得,凡是修炼邪术的人死去,定不会有好下场。

    说话间,老太监又咳出更多的鲜血,面容也愈发枯槁,双手无力到握不住茶碗的地步了。

    “大限已至,我要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去。”“张公公”满脸痛楚,“二位大人若是相信我所说的话,就请各位替我转告陛下……明日……明日!”老太监的声音戛然而止,司无正眼疾手快地将清未拉到身后,才免于他被喷一身的鲜血。

    再一看张公公,早已瘫倒在地上,急速**成了一具干尸。

    清未心有余悸,盯着尸体愣愣地看了会儿,好不容易寻回几丝神志:“司无正,你觉得贤妃的话可信吗?”

    “不论可信还是不可信,只要咱们的陛下听到这些话,明日必定不会上朝,且会以雷霆手段控制住首辅。”司无正厌弃地踢了踢地上的尸首,推门走出去喊下人来清理。

    屋外守着的两个宫女面无表情地走进来,一人抬着太监的双腿,一人抬着肩膀,竟就这么把面目狰狞的尸体抬走了,一句废话都没说。司无正很是满意,走到桌边刚想喝茶,瞥见桌上逐渐干涸的鲜血,顿时皱起眉,拉着清未往殿前走。

    “晦气。”司无正轻哼,“反正陛下要召见我们,倒不如主动去,还能安安心心地喝几口茶。”

    正如司无正所料,被吓破了胆的老皇帝蜷缩在床上,一听他们来了,登时激动得语无伦次:“皇儿……皇儿可是把那邪祟……”

    “父皇说什么呢?”司无正堆起满脸的假笑,自顾自地倒了碗茶水,“儿臣不过是个借尸还魂的凡人,哪能遇上一个被夺舍的,就能找出施法之人?”

    他们说话间,清未满屋子找天下白,最后竟在龙榻上寻到了这只公鸡——天下白大咧咧地窝在皇帝身旁,脚踩着绣满龙纹的锦被,劳神在在地打盹。

    “此鸡甚好!”许是注意到了清未的视线,皇帝一把抱住天下白,就如同抱住最后的救命稻草,眼瞅着是不想把公鸡还给他了。

    司无正瞧出端倪,并不强要,只闲闲地开口:“陛下若是喜欢公鸡,随便找一只便是,只是您怀里这只可是要保命用的,您若是时时刻刻都带着它,不让清未和它交流,到时候被首辅大人一剑杀了,就是大罗神仙来,也救不了你的命。”

    第六十七章 井妖(27)

    话说到这地步,皇帝又恨不能把天下白扔了,刚巧公鸡发现了清未,连蹦带跳地扑腾过来,叫得特别欢。

    司无正把“张公公”的话复述了一遍,有意略过贤妃也会夺舍的事,就说事情都是首辅一个人做的,也是有意观察皇帝反应的缘故。

    “朕如何不知首辅的野心。”提到首辅大人,皇帝甚至没有露出太过惊讶的神情,显然早就有所忌惮,“早年朕还年幼的时候,朝中大臣多有不臣之心,朕只能仰仗手握大权的重臣,可朕又何尝不知这样的危害?”

    “人的**是无穷无尽的,朕这些年一直在与这些老臣周旋,一部分本就没有忤逆之心,在朕尚未开口前便辞官颐养天年,一部分心怀不轨窥视皇位,朕已经着手铲除了许多,只是首辅位高权重,贤妃又是朕的爱妃……”老皇帝说到此处,忽而一顿,“首辅大人暗中修习夺舍的事,贤妃知道吗?”

    司无正没答话,端着茶碗像是被碗壁上的花纹吸引。清未站在一旁同样默然,其实不是他们不想为贤妃开脱,而是这次的事儿回回都出在贤妃宫中,不论是梦魇还是频繁死去的宫人,要说贤妃作为一宫之主对这些事完全不知晓,那绝对没人相信,更何况是生性多疑的皇帝?所以解释了也无用,有些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再加上贤妃娘娘的确知情不报,现如今在皇帝心中怕是早已坐实了谋逆的罪名。

    “不行。”皇帝显然也是这么想的,“朕不能坐以待毙,让那些乱臣贼子扰乱朝纲!”

    “陛下,那施法之人还没抓住呢。”

    皇帝随着司无正的话又缩回床上:“皇儿说得极是,朕……朕以为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朝政不可荒废。”

    “朕可以让太子监国。”

    “那万一太子殿下被夺舍了呢?”

    “朕有那么多皇子……”

    司无正听到此处,冷笑着摇头:“陛下若是这么想,那也不必强留我和清未在宫中。”

    “朕……”皇帝也察觉出方才的话过分凉薄,连忙改口,“朕若是此时召见首辅,依他老奸巨猾的性子,定然发现端倪。你们有所不知,那首辅的门生里不乏军中将领与参谋,且人数不在少数,已然形成乱党趋势。”

    “牵一发而动全身,朕如若没有完全的计划,岂不是拿江山社稷博弈?”

    话倒是说得大义凛然,要不是清未亲眼看见老皇帝缩在被褥中发抖,怕是要信这是位贤德的明主了。

    此时正值午后,明媚的光顺着轩窗洒落了一地,绣着盘龙的屏风熠熠生辉。天下白突然挣开清未的手,昂首阔步地扑腾到屏风底下,对着龙头狠狠地啄,眨眼间就把龙眼珠子啄穿了。

    清未的心瞬间提起来,虽不明白天下白到底在做什么,但此事若是被皇帝发现,定然勃然大怒,好在此刻皇帝的心思全在首辅身上,全然没有注意到屏风边发生的事。他故作镇定,将公鸡抱在怀中,硬是将它嘴里衔的黑色珠子捏出来,藏在怀中。

    另一边老皇帝还在感慨:“虽说这些年国泰民安,可南方的匪患一直没有得到根治,所以兵权朕不能收回,奈何不收回,又要时刻堤防他们反叛。”

    “朕这皇位坐得不安稳啊。”皇帝说及此,话锋一转,“皇儿以为如何?”

    换做别的皇子,或许还会虚与委蛇,奈何六皇子早已借尸还魂在了司无正的身体里,当即道:“陛下现在才来试探儿臣,怕是有些迟了吧?”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六皇子死了。”司无正轻轻笑起来,万分释然,“陛下难道要告诉世人皇宫里也兴借尸还魂的邪术吗?”

    世间到底有没有鬼,绝大部分人是信的,也有少部分行得正坐得直的不信,但是不论相信与否,皇帝都不会加以干涉,反之邪术之流则出现就以处死,先不说邪术多损阴德,万一那些邪术被老百姓信服,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跑去信施法者,那皇权还能有什么威慑力呢?

    当今世上会驱鬼之术的道士不在少数,连寻常百姓家里都会摆放桃木剑或是贴驱鬼符,这些无伤大雅,跟逢年过节要在门上贴春联差不多,就是个心里寄托,但是夺舍这种邪术就不同了,它能对活人造成真正的伤害,与杀人无甚分别。试想,若是在某处忽然出现了一个能在不同躯壳中来回穿梭的人,会被人们当做什么?自然是当神仙一般供着,既然有了神仙,谁还会在乎皇帝?久而久之,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皇帝的担忧也是人之常情,自古帝王就没有不防着邪术的,连那些求仙问道的帝王都知道把要修习正统的法术,不论有没有用,起码日后说起,不用担骂名。

    “皇儿说的是。”老皇帝悻悻地收回目光,轻咳着转移话题,“如今这么个情况,朕到底该如何是好?”

    “陛下且看首辅大人如何。”司无正说,“施展夺舍之法时,肉身必定全无声息,他总不会在金銮殿上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挺挺地倒下吧?”

    皇帝闻言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妙哉,只要他没有异动,朕就没有危险。”

    “但那贤妃,却是不能再留,朕实在不敢想象,这些年来同床共枕的是什么样的人。”

    提及此事,清未倒是想起一事,方才贤妃在张公公的身体里曾经说过,她的兄长想利用她来谋害皇上,也就是说原本首辅大人的计划应该是趁贤妃侍寝时,夺舍杀人,不过后来不断利用宫人的身体尝试,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才迟迟未动手,现在想来,倘若首辅真的夺舍了贤妃,难道还要去侍寝吗?

    清未越想,神情越是怪异,最后连司无正都注意到了他的神情。

    “怎么了?”司无正当他发现了什么线索。

    “无事。”可清未的状态当真不像是无事的模样。

    “陛下,敌在明我在暗,为今之计,不如等着首辅大人先出手。”司无正三言两句敷衍完皇上,拉着清未告退,“儿臣与清未这几日就住在偏殿,还请陛下莫要太担心。”

    此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让皇帝不要打草惊蛇,二是出于私心,司无正实在不想再被打断好事了。

    没了张公公,御书房门前侍奉的只剩几个面无表情的宫女,司无正和清未一直走到偏殿门前才再次开口。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